安徽省蚌埠市G5联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月考)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G5联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月考)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G5联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月考)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G5联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月考)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G5联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月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蚌埠市G5联动八年级(上)第一次调研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即使声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我们也不一定能听到这个声音2.小提琴手在舞台上倾情演出,美妙的音乐令全场为之陶醉,说法错误的是(

)A.演奏前拉紧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色

B.手指按在琴弦的不同位置以改变演奏的音调

C.改变拉弦的力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时而悠扬时而急促的演奏改变的是音乐的节奏3.同学们参加“丹心向党红色研学”活动。如图所示,这是某同学在体验活动中,身着八路军军服庄严地吹响冲锋号的情景。根据图片信息,请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A.10cm

B.50cm

C.120cm4.男女两位歌唱家分低高音声部二重唱时,两位歌唱家的声音最有可能(

)A.音调相近 B.音色相近 C.频率相近 D.响度相近5.四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24.48m、24.83m、24.84m、24.86mA.24.75m B.24.84m C.24.843m6.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观光升降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升降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升降机上升,乙看见甲的升降机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升降机都上升,则这几台升降机相对于地面的运行情况可能是(

)A.甲、乙上升,丙下降 B.甲上升,乙、丙均下降

C.甲、丙下降,乙静止 D.甲、乙、丙均上升7.有经验的篮球运动员在篮球场上拍球时,往往根据听到的声音就能判断篮球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篮球内的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A.响度较小 B.响度较大 C.音调较低 D.音调较高8.为了参加国家优质课评比,老师带同学们去录播室录课,小明发现录播室墙壁和普通教室不同。如图所示,这种很多小孔的设计在声学方面所起作用是(

)A.为了教室的美观 B.改善声音的音色

C.可以吸音,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大9.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说明

(

)A.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 B.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

C.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10.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2m/s,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11.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过程中称为启动阶段,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35米,那么,该汽车在整个启动阶段的平均速度是(

)A.小于7m/s B.等于7m/s 1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5cm/s

B.16cm/s13.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A.图b中的图像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

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的是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

D.图b中的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6.0分)14.网传,国之重器轰-20即将首飞。如图是网友设计的轰-20在天空中翱翔的模拟图像。它作为一款隐身轰炸机,兼具隐身和超音速突防能力。其飞行速度可达1836km/h,则1836km/h的物理意义是______,合15.如图所示,在中考体育加试中,某同学进行跳绳时听到“呜……呜……”声,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16.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钢架雪车比赛场景。运动员匍甸在钢架雪车上,沿冰道从山坡上快速滑降,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选填“冰道”、“山坡”或“雪车”)

17.啄木鸟捕食躲藏在树干虫洞中的虫子时,会用嘴敲击树干,使树干______,发出“咚咚”的啄木声。啄木鸟用力不同,产生的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8.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___,利用噪声监测仪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19.如图1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______cm;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2,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

20.将音叉三次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其中______两个波形图的音调相同;______两个波形图的振幅相同。

2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为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球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每隔0.02s拍照一次,并测得ab间的距离是4.80dm,则乙球的平均速度______m/s

22.如图所示是口琴结构图,琴芯的气孔处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且越短的铜片越薄,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口琴的低音区应该是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

23.小丽上学,以1.2m/s的速度走过一半时间后,再以5m/s的速度跑过后一半时间,则她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一辆车若以4024.“智能手表”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和心脏监测等功能。某配戴者在操场上进行慢跑锻炼,智能手表记录情况如图所示,则慢跑时配戴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25.小玲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她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斜面B点和C点的时间与距离,即可测出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小玲做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时,小玲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她应该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3)实验装置调整好后,小玲重新进行了实验,她用停表测得小车通过AC段所用的时间为4.5s,用刻度尺测得s1=90.0cm,则小玲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为了测量小车从A点滑到C点的过程中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玲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她用此方法测出的平均速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或“26.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当用橡皮锤轻敲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开一个较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振动,这种方法叫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或“科学推理法”)。

(2)轻敲42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发现乒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此为,你一定知道,声音在空气中是以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3)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4)换用85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有关。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7.甲、乙两地81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6: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卸货停靠了2h,在当日15: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800m的一座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1min10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3)若火车以2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图甲、乙分别是甲的s-t和乙的v-t图象。求:

(1)甲车4~6秒的速度。29.小明乘游船在著名的蚌埠龙子湖风景区游玩。如图甲是他所乘游轮驶向一座小山,快到小山时,他向山的方向大喊一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求:

(1)假如在小明喊叫前后游轮一直静止在水面,历时3秒听到回声,他此时离山壁应该有多远?

(2)若游轮以36km/h的速度正对小山驶去,如简图乙,他在图乙的A位置喊叫一声,游轮到达B点听到了回声,从喊叫到他听到回声历时3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

C、即使声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但如果我们离发声体太远,我们也不能听到这个声音,故C正确;

D、优美的音乐可能影响别人休息,故它可能是噪声,故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解:A、演奏前拉紧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故A错误。

B、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A正确。

C、当轻抚琴弦时琴弦振动幅度小,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小;当用力弹拨琴弦时,琴弦振动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

D、时而悠扬时而急促的演奏改变的是音乐的节奏,故D正确。

故选: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响度定义的了解情况以及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3.【答案】B

【解析】解:从图中可知,冲锋号的长度约等于小明胳膊的长,而一个中学生胳膊的长度约为50cm,所以冲锋号的长度接近50cm。

故选:B。

中学生胳膊的长度约为50cm4.【答案】D

【解析】解: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所以男女两位歌唱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男女两位歌唱家唱歌时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男女两位歌唱家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相近,响度相近,故D正确。

故选:D。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5.【答案】B

【解析】解:从题中数据可知,24.48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24.48m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是:L=24.83m+24.84m+24.86m3≈24.84m。

6.【答案】C

【解析】解:丙看见楼房上升,可以判断丙的升降机一定下降;

丙看到乙的升降机上升,则乙的升降机可能静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但速度小于丙;

甲看见丙的升降机上升,则甲一定下降,且速度大于丙;

乙看见甲的升降机下降,则乙的升降机可能静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但速度小于甲。

综上分析可知,这几台升降机相对于地面的运行情况可能是甲、丙下降,乙静止。

故选:C。

首先根据地面为参照物判断丙升降机的运动状态;根据丙看乙的情况,判断乙的运动状态,根据甲看丙的情况,判断甲的运动状态;根据乙看甲的情况来判断乙的运动状态,最后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7.【答案】D

【解析】解:当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时,则轮胎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即轮胎内空气越充足,敲击时轮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因此凭借声音的高低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8.【答案】C

【解析】解:录播室的墙壁上有许多跟蜂窝状似的小孔,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减弱回声对原声的影响,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故选:C。

面积较大的室内容易产生回声,影响听觉效果,因此可从减弱声音的反射入手来进行分析。

此题考查了对回声的理解和减弱回声的应用,知道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现象。9.【答案】C

【解析】【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路程,与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无关;

(2)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s=vt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对速度变形公式【解答】(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的路程,是一个定值,保持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无关,故BD错误;

(2)由s=vt可知:物体的路程s与物体的速度v及运动时间t有关,速度v大,路程s不一定大,故A错误;

由s=vt可知,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故C正确;10.【答案】B

【解析】解:A、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2m/s,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则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2=4m/s,故A错误;

B、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2m/s,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则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故B正确;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与小明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小红是运动的,故11.【答案】A

【解析】解:在最后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v=st=35m5s=3m/s,

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

速度越来越大,在相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因此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最后5s内的平均速度,12.【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行驶的路程是s=80cm+5cm=85cm,滑块的平均速度v=st13.【答案】D

【解析】解:

A、由题和图a可知,甲、乙两车最初的位置不同,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甲、乙两车相距s;

由图b可知,两车同时出发,在0~t0时间内,两车的距离逐渐减小,说明是甲车的速度快,

由s-t图像可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斜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速度越快,

图线Ⅰ的倾斜程度大,表示甲车的运动情况,则图线Ⅱ表示乙车的运动情况,故A错误;

B、图b中的t0时刻,说明两车的位置相同,表示甲、乙两车相遇,但两车的速度并不相等,故B错误;

CD、由上述解答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两车距离变为s1(s1<s),有两种情况:一是甲车尚未追上乙车,二是甲车超过乙车;

所以,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也可能在t14.【答案】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路程是1836km

510【解析】解:1836km/h的物理意义是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路程是1836km;

1836km/h=1836×13.6m/s=510m/s15.【答案】音调

【解析】解: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绳子转动越快,发声的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此题考查了音调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分析声音的物理特征时,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16.【答案】雪车

【解析】解:运动员匍甸在钢架雪车上,沿冰道从山坡上快速滑降,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相对于雪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雪车。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本题考查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问题,难度不大。17.【答案】振动

响度

【解析】解:啄木鸟捕食躲藏在树干虫洞中的虫子时,会用嘴敲击树干发出“咚咚”的啄木声,声音是由树干的振动产生的;啄木鸟用力不同,产生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它决定声音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响度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18.【答案】dB

不能

【解析】解: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的数字是54.4,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4.4分贝(dB);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故答案为:dB;不能。

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测量的是声音的响度。噪声强弱的单位是分贝。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

19.【答案】1.20

99.8

【解析】解:(1)由图1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3.20cm-2.00cm=1.20cm;

(2)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停表的读数为120.【答案】乙、丙

甲、丙

【解析】解:由图可知,乙、丙两个波形图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说明频率相同、音调相同;

甲、丙两个波形图偏离原位置振动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故答案为:乙、丙;甲、丙。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本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对波形图的认识来辨别声音的不同特性,属声学基础题。21.【答案】匀速

8

【解析】解: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乙球所用时间为0.02s×3=0.06s,乙球从a到b通过的路程:s=m=4.80dm=0.48m;

乙球的速度:v乙=st乙=0.48m22.【答案】Ⅰ

【解析】解:由题知,口琴内的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由图知Ⅲ区的铜片较薄较短,Ⅱ区次之,Ⅰ区的铜片厚而长,故Ⅲ区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Ⅰ区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故答案为:I。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口琴发声时是铜片在振动,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本题考查了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明确口琴发声时是铜片在振动是关键。23.【答案】3.1

6.98

【解析】解:(1)设运动的总时间为2t,则前一半时间的路程s1=v1t,后一半时间的路程s2=v2t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s总t总=v1t+v2t2t=v24.【答案】2.4

【解析】解:根据记录可知配戴者运动的距离s=1.2km=1200m,

配戴者运动的时间t=8min20s=500s,

配戴者的平均速度v=25.【答案】v=st

减小

1cm

【解析】解:(1)该实验的原理是v=st;

(2)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小,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3)由s1=90.0cm可知,倒数第二位即厘米位,对应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已知AC段小车通过的距离s1=90.0cm=0.900m,用的时间t1=4.5s,

所以小车的平均速度:v=s1t1=0.900m4.5s=0.2m/s;

(4)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按这种方法他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小。

故答案为:(1)v=26.【答案】转换法

声波

振幅

频率

【解析】解:(1)用乒乓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思维方法叫转换法;

(2)轻敲426Hz的音叉,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3)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换用85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故答案为:(1)转换法;(2)声波;(3)振幅;(4)频率。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