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特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_第1页
奥尔特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_第2页
奥尔特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_第3页
奥尔特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_第4页
奥尔特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奥尔特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

“21世纪初是学术界发生的重要变化的一个时期。大众化入学带来了全球高等教育管理、方向和财政的变化。技术是一种挑战传统大学的新力量。世界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压力带来了进一步的张力。”(P3)这是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美国波士顿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菲利普·阿尔特巴赫在其新著《高等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一书中所说的一句开篇之词,表明了他对于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深深忧虑,对于如他这般对大学研究如此赤诚并被誉为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之学者,让我不禁想起八十年前的西班牙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奥尔特加·加塞特教授,以及他的那本薄薄的小书《大学的使命》。奥尔特加·加塞特(JoseOrtegayGasset,1883~1955)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从事过教师、作家、出版商兼编辑等多种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曾被西班牙人誉为“共和国之父”。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在众多领域都有所建树,著述颇多,其教育学论著包括《作为政治纲领的社会教育》、《生物学和教育》、《大学的使命》等,其中于1930年出版的《大学的使命》一书集中体现了加塞特高等教育思想的全貌,此书是在其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的邀请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书中以言语犀利、笔调流畅的风格对西班牙和欧洲的高等教育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读来不禁使人反思当今中国之高等教育。一、加塞特的大学改革思想大学要改革,肯定是大学内部或者外部的体制或模式出现了问题,旧有的模式或体制不能满足大学的发展需求,沉疴百病显露出来必然要去改革。正如加塞特所说,“目前这个时代,正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弊病之一是现代人由于技术进步和组织机构等因素易于对生活中太多的事情产生过多的自信”。(P34)这句话很有可能是在影射当时的西班牙政府和大学。也因此,当时在西班牙国内人们对政府和大学的改革都采取了一种普遍固执的反对态度,且这种态度占据主导地位,以至于“任何敢说‘改革’两字的人,甚至那些只是旁敲侧击地指出改革是恰当的人,实际上就会被看做疯子和亡命之徒。而且,不管是谁,还会被西班牙社会所摈弃,注定只能过着苟且偷生的生活,仿佛改革就是麻风病。”(P34-35)畏惧改革、逃避改革终究不是解决的办法,政府和大学好比是机器,是机器终究会有磨损,由于长期的使用和滥用,已变得破损不堪了,已经不能发挥切实可行的作用了,所以,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改革才能使得大学走出似死水一潭的泥沼。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学养成了一种恶习:懒散草率,这种可怕的坏作风已经渗透进了西班牙的每一个角落。政府对公民采取懒散草率的态度,有时一味地放任民众的违法行径,同时也将法律作为欺骗民众的工具。而在大学里,教室和大厅里都是吵闹的声音,学生们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让人感到一种几乎使人窒息的懒散气氛。不光是学生,连教授们也是如此,在大学教授会议上到处充满了懒散的姿态。加塞特已对此提出过警告,懒散草率的作风一旦出现会给人带来一种舒服安乐的感觉,且容易传播,变成一种习惯。从政府和官方行为到家族生活以及个人的言行举止,已经充斥着西班牙的“整个国民生活,并起着左右和引导生活的作用”。(P40)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懒散草率的恶习。作为大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策略,以彻底改变这种懒散草率的作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塞特给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意见,那就是培育人“良好的精神状态”。作为个人,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具有超越自我的决心,使自己变得更加机智、兴奋和敏捷,不沉溺于种种无意义的消遣,空耗精力;而作为群体,则需要紧密团结、组织完善,能够有所作为。但是,正如加塞特所担心的那样,“目前西班牙是否有这么一个精神状态极佳的群体能够担负起改革政府和大学的使命”(P42)仍未可知。他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群体,所有的努力会因群体缺乏必备的素质而最终失败。“正如懒散草率是邪恶之源一样,一场本质上是懒散草率的改革显然也于事无补”。(P42-43)所以,他告诫大学生们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历史的跳跃式的进程中实现改革的目标。而实现改革的目标就要首先认清改革的弊端何在。加塞特指出,当前大学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效仿别国的改革模式”。因为在“仿效的过程中,我们回避了为试图解决问题所作的种种具有创造性的努力,从而不能从中认识到借用别国方法解决真正的本质,也无法认识到其中的局限和缺陷等。”(P46-47)当前我国教育界到处都在学习效仿欧美大学模式或体制,但是,往往只是学其外表而不重实质,且学术界浮躁之风弥漫,使得对这种效仿过来的教育模式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判断,以至于一方面我们自身的创造力在减弱,另一方面又闹出许多发展过程中的笑话。他批评了盲目追随英国中学教育与德国高等教育的风气,认为当时西班牙主要是观察、了解邻国的大学改革情况并着力仿效,这诚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各个国家与民族总有其特性,有其自身独特的东西,不能一味只是仿效别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自身作出创造性的努力。所以,对于“爱效仿他人、缺乏真实自我意识的民族来说不可避免地就成了年代错置式的人物”(P49-50)的一代人可以以比较教育的眼光来看看别国的情况,以确定大学的功能问题,而不是“去找榜样”。二、大学文化建设课程的设置应该是文化的培养加塞特认为,大学主要包含三项功能:文化的传授,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P61)其实,一般人都认为大学的功能只有后两者,而文化的传授这一功能则是加塞特附加上去的。因为正如加塞特所疑惑的那样,“高等教育除了专业教育和科研活动之外没有其他内容了吗?”,有,那就是学生们应该接受一些“基本文化修养”的教育。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们要在大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开设大量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的原因所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因为“在大学里再度建立文化教学,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也必须是大学驾凌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P58)但是,加塞特同时也指出,必须要对这三项大学功能之间的关系作出清晰的分辨。(一)专业教学培养科技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科学是指调查研究,具体是指由问题的提出、研究及其解决办法等一系列程序构成的一种过程或活动。而且“科学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追求和成就之一”,科学就是创造。而专业教学只是在传播和吸收已经过科学创造出来的东西,引导学生去吸收这些已创造的东西。科学研究把普通人排斥在外,它所涉及的是一种非常少见、与人类一般常规活动相距遥远的行为,科学家就像是现代修道士。通过专业教学把普通学生培养成为科学家,这是一种荒谬的托词和虚荣的表现。因为科学只是人类最崇高的活动之一,但不是唯一,生活中还有许多同样崇高的追求,牺牲这些追求而要求把学生都培养成为科学家、把一切都献给科学事业,这是不合理的。再者,也是因为崇高只属于科学,而不属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没有必要把普通学生培养成为科学家。正如加塞特所说,“如果我们真的需要许多科学家,那将会是一场灾难,因为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是非常少的。”(P53)因此,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必须区分开。“社会需要大量的医生、药剂师和教师等,但只需要数量有限的科学家。”(P53)普通学生并不需要学习如何从事科学研究,这是一条总的原则,他只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律师、中学教师等就足够了,否则,他只会把科学研究置于一种平庸的境地。而且,最终那种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思想会导致教育学的自我谴责。所以,加塞特在这里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包含了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新科学家的培养),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二)大学文化建设与生命教育的关联性首先,文化不是科学,二者之间存在突出差异。正如加塞特所说,文化是时代赖以生存的思想体系,它是“生命性的”。而且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总是有一种最新的思想体系存在,一种赋有时代本质特征的思想体系,它代表着时代的最高境界和层次”。(P85)但是,与此不同的是,科学并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某种事物。科学的内部运作与生命无关,而文化的内部运作却与生命息息相关。科学的发展永远是无限制、无穷尽的,且越来越多样化、专门化,永无止境。而文化则是从属于我们的生活的,它在每时每刻都必须是一个完整、统一和连贯的体系——生活的计划、穿越生活丛林的道路等。文化需要我们对世界和人类具有一个全面的思想认识,它不能因科学绝对精确的理论方法碰巧完结而停止不前。(P86)其次,文化与科学密切相关。文化的内容大多源自科学,但它并不属于科学事实,而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赋有我们时代特征的信念。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文化借助科学的一些必要因素解释了人类生命存在的现象。于此同时,与中世纪的大学相比,现代大学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而只加强了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因此,加塞特特别提出,“大学的任务在于向人类传授时代文化的全部内容”,(P88)因为“没有文化的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不真实的生活。”(P87)(三)大学文化专业之分布加塞特认为,大学就是一种智力,而智力则是建立在一个机构中的科学。科学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尊严和地位,它必须围绕大学的中心部分——实验室、讨论室和研讨中心——安营扎寨,它还是高等教育赖以生长和汲取营养的土壤,因此,高等教育的根基必须触及各类实验室,并发掘这些实验室所供给的养分。所以,大学在能够成为大学之前必须是科学性的。一个充满激情、努力运用科学的环境是大学存在的先决条件。正是因为大学不能由表现为无所限制的精密知识的科学构成,所以大学需要用科学的精神来激发生机。对于生活在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而言:教授中那些富有才智的会成为科学研究人员,其余纯粹作为教师的仍然会在科学的评判以及科学的促动和激励下与科学保持最密切的接触;大学生们则将会往来穿梭于大学以及位于大学边缘和外围的有关人类和神圣事物的科学营地,他们在这些科学营地中会发现一些纯粹从科学的观点出发而设想出的课程。在大学里,文化和专业如果都孤立存在,而且与日益蓬勃发展的科学和各种研究没有任何接触,那么,文化和专业不用多长时间就会被日趋严重的、丧失活力的经院哲学所取代。(P97)所以,大学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永久的接触,否则就会萎缩退化。三、对国外高等教育现状的批判加塞特是一位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他对大学改革必要性的分析和改革思路的论证都建立在对西班牙以及欧洲高等教育现状批判的基础之上。本书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改革意识、敏锐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关于教育的功能、作用,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分析和改革主张,对我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一)大学文化启蒙教育应是文化养老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要重视学生“基本文化修养”的提升“基本文化修养”,按加塞特的说法即“应该向学生们传授一些装饰性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或理智。”(P54)在中世纪时期,大学不从事任何研究,而且与专业或职业教育也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和牵扯,所有的学科都属于“基本文化修养”,比如神学、哲学和艺术等学科。但是现代大学几乎完全遗弃了基本文化修养方面的教学或传播活动,这是令人悲哀的一件事情。所以,大学教育要重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达到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因此,加塞特主张“在大学里再度建立文化教学,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也必须是大学驾凌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P58)他认为这些重要的文化学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世界的自然体系(物理学);有机生命的基本主题(生物学);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学);社会生活的结构和功能(社会学);一般概念的体系(哲学)。(P73)回顾我们当下的高等教育不也正是走在回归大学“文化启蒙”的基本功能之路上吗。加塞特对此提出了警告,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极度“无文化”的时代,而且恐怕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落后于时代,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文明世界也从来未充斥着如此多的弄虚作假、欺诈骗人的生活,几乎没有人是坚定明确地在生活中把自己置于恰当的位置。这是多么警醒世人的话语啊!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们的思想生活日渐衰落,用尼尔·波兹曼的话来形容即是:以理性开始,以娱乐结束。(P77)但是也正如加塞特所说,“作为人类,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思想,我们的所做作为都离不开思想,生活的目的正是为了做事情。”也因而,现代大学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在课堂和校园里重建文化教学,使大学生们浸润文化修养之教育。任何人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生活时代和环境,进而言之,也就是时代的文化脉络,而这必须通过大学教育来完成。(二)大学教育目的—普通学生不应该被排斥在科学研究门槛之外加塞特认为专业教学和真理探索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必须区分开,因而,普通学生并不需要学习如何从事科学研究,这是一条总的原则。(P77)其实,他的意思是大学通过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医生、药剂师、律师和法官等等优秀的专业人员,与培养成为从事纯科学的研究工作者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社会需要大量的医生、药剂师和教师等,但只需要数量有限的科学家。”所以,普通的学生只需要能够成为优秀的专业人员即可,而不必成为科学家。“妄称普通学生可成为科学家,这是一种荒谬的托词和虚荣表现”。(P76)把科学家理想化,并把他们作为榜样让所有人来效仿,而同时又未考虑复杂的条件因素,这么做纯属徒劳,因为有些条件是不可思议、超自然的,有些是深不可测、不可理解的,它们往往在培养科学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塞特的这一观点在现时来看显然不合时宜,大学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科学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