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太阳教育第1讲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一、“百家争鸣”
1.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趋于崩溃。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崛起。
(4)文化上私学兴起。
2.概念: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学术旨趣不同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彼此学习、吸收,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百家争鸣”派别代表时间地位主张儒家孔子春秋儒家创始人核心:“仁”;政治: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教育:有教无类;性相近孟子战国亚圣“
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性本善荀子战国集大成者仁义、王道;“君舟民水”论;性本恶
一、“百家争鸣”派别代表时间地位主张道家老子春秋道家创始人世界本原是“道”;政治:“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思想庄子战国世界万物是相对的;消极主义法家韩非子战国“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
一、“百家争鸣”
4.影响: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3)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条件:
(1)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引发了社会危机;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政策。
(2)
董仲舒改造儒学适应当时统治者需要(最主要)。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儒学体系。其主张包括: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③提倡“三纲五常”。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汉武帝尊儒:
(1)起用儒生。
(2)把五经规定为国家教科书,儒学垄断教育。
(3)中央兴办太学提高儒学地位。
(4)地方郡县学,使儒学在民间开始独尊。
3.结果:使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诸子学说也是政治学派的总称,这是因为其各家的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道、法。
1.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孔子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我们可以也应该借鉴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借鉴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借鉴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借鉴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借鉴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我们还可以借鉴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2.汉代儒学的历史价值与影响董仲舒通过对《春秋》的解释,将先秦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起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行“有为”政策的时代需要,因而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有利于节约民力,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总之有利于扭转汉武帝时代内外松弛的局势,因此,汉代儒学深受汉武帝的赏识。因为汉武帝的赏识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政策的实施,儒学获得统治地位,进而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汉代儒学的历史价值与影响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后,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皆奉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光大了儒学的精神。但也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探索的精神,有消极之处。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A.孔子
B.孟子C.董仲舒
D.黄宗羲C
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理论。他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解析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2010年10月15日~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热点溯源
早在古代,儒家就提出了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政治和谐等方面在内的和谐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很多相通、相融之处,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可供我们借鉴的重要价值。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孔子“仁”的思想、以德治民的主张,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荀子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的思想,都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下列儒学主张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有(
)①“为政以德”②以道德理性指导行为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孝为“天经”“地义”⑤仁、义、礼、智、信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D儒家、法家、道家的治国思想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仁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主张“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因而我国封建统治者在治国实践中往往兼采三种思想,“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不是只用其一。预防陷阱史料解读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仁”
B.“礼”
C.“德”
D.“孝”B
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解析1.(2010•上海历史)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B“百家争鸣”
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故选B。解析
4.(2009•海南卷)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库存管理助手》课件
- 《盛世鸿运集团》课件
- 丝绸之路与西方世界的联系课件
- 解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课件展示
- 《比亚迪品牌理念》课件
- 《胃癌诊疗规范》课件
- 《流程监控技术》课件
- 人优待证领取发言材料
- 《涌动前沿》课件
-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与应用》课件
- 2024年烟台龙口市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纲要
- 全球化背景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
- 租地临时建房合同协议
- 四川达州钢铁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FRM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专业试卷(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护士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检验科质量安全制度和流程
- 施工电梯安装方案 完整版
- 2025-2030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西部计划考试考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