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雾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_第1页
海雾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_第2页
海雾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_第3页
海雾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_第4页
海雾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雾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第一章测试

海雾是一种发生在(

)的天气现象。

A:

中纬度海洋上空的大气中B:对流层中C:对流层低层中D:海洋大气边界层中

答案:海洋大气边界层中

在卫星可见光云图上海雾水平分布形态特征有(

)。

A:乳白色B:边缘比较平滑C:与海岸线走向基本一致D:纹理比较均匀

答案:乳白色;边缘比较平滑;与海岸线走向基本一致;纹理比较均匀

海雾在垂直方向上比较均匀,反映了雾层的(

)。

A:稳定层结特征B:湿绝热湍流混合层特征C:干绝热湍流混合层特征D:对流活动的特征

答案:湿绝热湍流混合层特征

海雾研究的挑战性或者难点有

)。

A:缺乏海上观测B:影响能见度C:对环境高度敏感D:海雾的形成机理复杂

答案:缺乏海上观测;对环境高度敏感;海雾的形成机理复杂

海雾的厚度一般有多厚?

A:2000米以上B:500-2000米C:2-10米D:50-500米

答案:50-500米

第二章测试

平流冷却雾是(

A:冷空气平流到暖海面上,近海面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成雾

B:暖海面蒸发形成的海雾

C:冷海面蒸发形成的海雾

D:暖空气平流到冷海面上,近海面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成雾

答案:暖空气平流到冷海面上,近海面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成雾

平流蒸发雾是(

A:冷海雾

B:冷空气平流到暖海面上,海面强烈蒸发而成雾

C:暖空气平流到冷海面上,海面强烈蒸发而成雾

D:暖海雾

答案:冷空气平流到暖海面上,海面强烈蒸发而成雾

;暖海雾

按照相态分,海雾分为(

)。

A:其余选项都对

B:水雾和冰雾

C:混合雾和平流雾

D:冷海雾和暖海雾

答案:水雾和冰雾

我国近海海雾主要以

为主。

A:冷海雾

B:平流蒸发雾

C:

暖海雾

D:平流冷却雾

答案:冷海雾

;平流冷却雾

海雾与陆地雾的主要区别是

A:

海雾以平流雾为主,陆地雾以辐射雾为主

B:海雾日变化大,陆地雾日变化小

C:

海雾日变化小,陆地雾太阳升起后趋于消散

D:海雾垂直厚度比较厚,陆地雾比较薄

答案:

海雾以平流雾为主,陆地雾以辐射雾为主

;

海雾日变化小,陆地雾太阳升起后趋于消散

第三章测试

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海雾研究开始于

)年,Titanic号的失事促使海雾研究拉开了序幕。

A:1943B:1923C:1933D:1913

答案:1913

海雾形成机理研究的第一人G.I.Taylor,施放了携带气象测量仪的风筝和气球,测量(

)。

A:雾层的温度B:湿度垂直变化C:测量雾中的含水量D:追踪雾中空气团的来源

答案:湿度垂直变化

Douglas是WWI时期的飞行员,杰出的预报员和气象学家,他主要研究的是(

)。

A:加拿大的海雾

B:苏格兰东海岸冷海雾,当地人称为哈雾(haar)

C:苏格兰东海岸的暖海雾

D:美国西海岸的冷海雾

答案:苏格兰东海岸冷海雾,当地人称为哈雾(haar)

美国科学家Byers(1930)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海雾发展的长波辐射机制

B:提出海雾发展的湍流混合机制

C:将海洋学与气象学结合起来,提出在美国西海岸,夏季海雾主要是冷洋面的冷却作用

D:提出海雾发展的风切变机制

答案:将海洋学与气象学结合起来,提出在美国西海岸,夏季海雾主要是冷洋面的冷却作用

王彬华先生著《海雾》一书,中文版于(

)年出版,英文版于(

)年出版。

A:1993,1995

B:1983,1985

C:1973,1975

D:1963,1965

答案:1983,1985

第四章测试

北半球海雾发生频率比较高的海区有(

)等。

A:千岛群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

B:鄂霍次克海

C:副热带太平洋

D:纽芬兰外海

答案:千岛群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

;鄂霍次克海

;纽芬兰外海

千岛群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海雾发生频率比较高的原因是(

)。

A:SST比较低

B:SST比较高

C:SST的水平梯度大

D:SST的水平梯度小

答案:SST比较低

;SST的水平梯度大

中国近海海雾发生频率的变化特征是(

)。

A:自南向北多雾区范围减小,年雾日数减少

B:

自南向北多雾区范围减小,年雾日数增加

C:自南向北多雾区范围增大,年雾日数减小

D:自南向北多雾区范围增大,年雾日数增加

答案:自南向北多雾区范围增大,年雾日数增加

中国海雾最多的地方是山东半岛的成山头外海。7月底8月初,黄海其他海区海雾季节基本结束,但成山头外海的海雾在8月份仍然比较多,一个重要原因是()。

A:由于冷海流亲潮的影响,SST比较低

B:由于潮流混合,SST比较低

C:由于有向岸海流,SST比较低

D:由于有上升海流作为离岸流的补偿流,SST比较低

答案:由于潮流混合,SST比较低

青岛探空资料表明,黄海西北部4月份逆温层出现日数较3月突然增多,月平均逆温层强度较3月明显增强。逆温层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A:大约925hPa高度上的离岸暖平流影响

B: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下沉气流影响

C:冷海面的作用

D:

近海面暖湿气流的影响

答案:大约925hPa高度上的离岸暖平流影响

第五章测试

海雾形成机理复杂,对环境气象水文条件不敏感。()

A:对B:错

答案:错

在暖海雾中,当平流过来空气温度远低于海表面温度时,形成()

A:暖海雾

B:平流冷却雾

C:平流蒸发雾

D:冷海雾

答案:平流蒸发雾

海雾的日变化()陆地雾的日变化。

A:明显大于

B:明显小于

答案:明显小于

霾粒子尺度()雾滴尺度。

A:大于

B:近似等于

C:小于

答案:小于

美国西海岸夏季海雾比较多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上升流,导致海表面温度低。()

A:错B:对

答案:对

第六章测试

凝结核的作用有()

A:可以提高凝结对饱和度的要求

B:大气中相对湿度达到100%,也难以发生凝结

C:大气中相对湿度没有达到100%,就可能发生凝结

D:可以降低凝结对饱和度的要求

答案:大气中相对湿度没有达到100%,就可能发生凝结

;可以降低凝结对饱和度的要求

影响海面蒸发的主要因子有()

A:风速

B:饱和比湿与实际比湿的差

C: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的差

D:气压

答案:风速

;饱和比湿与实际比湿的差

;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的差

根据寇拉曲线,具有吸湿性的核存在时,()

A:在水汽达到饱和的条件下,还不能凝结而产生雾滴

B:在水汽过饱和的条件下,才可能开始凝结而产生雾滴

C:在水汽还不到饱和的条件下,就不可能开始凝结而产生雾滴

D:在水汽还不到饱和的条件下,就可能开始凝结而产生雾滴,

答案:在水汽还不到饱和的条件下,就可能开始凝结而产生雾滴,

影响海-气界面湍流热量交换(感热)的主要因子:()

A:大气稳定度

B:海表面气温

C:海表面水温

D:风速

答案:海表面气温

;海表面水温

;风速

对于海雾过程,引起近海面空气团降温的主要物理过程有()

A:气团的绝热膨胀

B:雾顶长波辐射

C:海-气界面湍流热量交换

D:湍流混合

答案:雾顶长波辐射

;海-气界面湍流热量交换

;湍流混合

第七章测试

根据黄海春季(4月)海雾形成的气候背景,影响春季黄海海雾水汽输送的主要是(

)。

A:副热带气流

B:热带气流

C:黄海局地小高压引起的偏南气流

D:黄海局地的海面蒸发

答案:黄海局地小高压引起的偏南气流

春季黄海整层海水温度低,有利于形成海雾。整层海水温度低的原因是(

)。

A:在冬季风影响下,表层海水强烈蒸发,导致海水冷却,通过海水垂直混合,形成深厚的冷水

B:在冬季风影响下,通过湍流热量交换,表层海水冷却,通过海水垂直混合,形成深厚的冷水。

C:在冬季风影响下,产生上升流,低层温度低的海水上升,形成深厚的冷水

D:在冬季风影响下,从更高纬度向南流的冷海流,形成黄海深厚的冷水

答案:在冬季风影响下,表层海水强烈蒸发,导致海水冷却,通过海水垂直混合,形成深厚的冷水

;在冬季风影响下,通过湍流热量交换,表层海水冷却,通过海水垂直混合,形成深厚的冷水。

黄海春季海雾的个例分析表明,虽然是冷海雾,但在海雾盛期,有可能出现SST>SAT,主要原因是(

)。

A:雾顶长波辐射冷却

B:海面的长波辐射作用

C:海面的冷却作用

D:雾层的湍流混合

答案:雾顶长波辐射冷却

;雾层的湍流混合

根据黄海夏季(7月)海雾形成的气候背景,夏季海雾水汽主要来自(

)。

A:黄海局地的海面蒸发

B:副热带洋面偏东南气流

C:黄海局地小高压西部的偏东南气流

D:热带洋面偏南气流

答案:副热带洋面偏东南气流

;热带洋面偏南气流

黄海夏季海雾雾层比春季海雾雾层厚的原因是(

)。

A:

夏季受东亚夏季风的影响,近海面偏南-东南水汽输送气流比较深厚。

B:

夏季雾顶长波辐射冷却效应比较强。

C:

夏季受黄海局地小高压影响,近海面偏南-东南暖湿气流比较深厚。

D:

夏季黄海海面气温比较高。

答案:

夏季受东亚夏季风的影响,近海面偏南-东南水汽输送气流比较深厚。

第八章测试

在美国南加州圣地亚哥附近冷季经常观测到海雾出现在西北气流控制下,海表面气温低于

海表面水温。()

A:对B:错

答案:对

当抬升凝结高度大于逆温层底高度是容易出现海雾。()

A:错B:对

答案:错

王彬华先生是我国海洋气象学的奠基人。()

A:错B:对

答案:对

北太平洋、北大西洋海雾多发区有()。

A:西北太平

B:北大西洋的纽芬兰外海

答案:西北太平

;北大西洋的纽芬兰外海

3-5月北半球海雾多发区有()。

A:黄海

B:日本海

C:纽芬兰附近海区

D:千岛群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

答案:黄海

;日本海

;纽芬兰附近海区

;千岛群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

第九章测试

千岛群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海雾最多的季节是()。

A:秋季

B:夏季

C:冬季

D:春季

答案:夏季

千岛群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夏季海雾多的主要原因是()。

A:有上升流。

B:盛行偏南风

C:黑潮延伸体海洋锋面的冷水侧SST比较低

D:局地高压控制

答案:盛行偏南风

;黑潮延伸体海洋锋面的冷水侧SST比较低

美国加利福尼亚-俄勒冈近岸海雾发生频率高的一个原因是存在上升流。()

A:对B:错

答案:对

中国近海雾季自南向北推迟,雾区自南向北扩大。整个海区都多雾的是()。

A:渤海

B:南海

C:东海

D:黄海

答案:黄海

8月黄海海盆尺度上雾季结束的主要原因是()。

A:海面由低压控制

B:风向转为偏西风

C:逆温层完全消失

D:风向转为偏东风

答案:风向转为偏东风

第十章测试

引起黄海海雾季节为4-7月,海雾季节开始的主要原因有()

A: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B:海面气海温差由正值转为负值

C:风速由大变小

D:季节性逆温层建立

答案: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季节性逆温层建立

青岛上空季节性逆温层3月开始建立,4-5月最强,7月开始减弱。为雾季提供了有利条件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