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现象》复习课_第1页
《热现象》复习课_第2页
《热现象》复习课_第3页
《热现象》复习课_第4页
《热现象》复习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10温度计的结构:玻璃泡液柱刻度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单位

读作:摄氏度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a.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冰水混合物0℃a.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0℃b.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水100℃102040305060708090500100等分100份1份为1摄氏度记作1℃1000-1℃101℃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即量程。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即分度值实验室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医用体温计20100记作12℃读作12摄氏度010记作-4℃读作负4摄氏度或零下4摄氏度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错误正确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错误偏大偏小正确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测量前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计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进行实验:(1)了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2)第1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第2小组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交流: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交流: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奈等物质都是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一、熔化:

1、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3、晶体熔化时间/min温度℃ABCD①图象/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情况状态ABBCCD②条件:③特点:吸热上升固态吸热不变固态和液态共存吸热上升液态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辨析:48℃的海波是什么状态?熔点4、非晶体熔化图象温度/℃时间/min说明:整个过程一直在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物质先变软、再变稀、最后成为液态。和晶体熔化的区别: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二、凝固: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2、晶体凝固EFGH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情况状态EFFGGH②条件:③特点:放热下降液态

放热不变固态和液态共存放热下降固态凝固点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凝固图象温度/℃时间/min说明:整个过程一直在放热,温度一直在降低,状态由液体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成固体和晶体凝固的区别:晶体有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例1、把一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移到下列那种环境下,容器中冰和水的质量才能相对稳定?()A、20℃室温下B、0℃房间里C、-10℃低温环境下D、上述三种情况都行例2、下表列出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不能用钢制容器熔化金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D、-265℃时,氢是固体物质固态水银金钢钨铜固态氢固态氧熔点/℃-391064151534101083-259-218BB3、夏天用0℃的冰或0℃的水来冷却汽水(设冰、水质量相等)结果是()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要吸热,而且保持0℃不变D、两者效果相同C

三、汽化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2、汽化方式①蒸发②沸腾定义:影响快慢的因素:图象现象: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中。定义:条件:特点:ABC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比较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沸点水蒸气

比较

蒸发

沸腾

共同点不同点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度变化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比较平和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自身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时才能发生温度不变(等于沸点)例4、在开口向上的试管装有少量的水,竖直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在烧杯的底部加热并使烧杯内的水达到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A、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B、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C、试管内的水温等于100℃D、烧杯内的水温高于100℃E、烧杯内的水温等于100℃B、C、E四、液化1、定义: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2、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注意:“白气”这个说法【例6】火箭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高温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底面,工作人员在发射台下建成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

在电视上看到的火箭升高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就是由于

形成的.

水蒸气液化汽化7.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模糊不清是由于

原因。水蒸气液化8.烧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液化过程B.汽化过程C.先汽化后液化D.先升华后汽化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9.以下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五、升华和凝华1、升华①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②升华需要吸热2、凝华①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②凝华需要放热【例11】用飞机在云层上施放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促进人工降雨,这主要是由于()

A.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密度,迫使云层下降形成雨

B.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空气急剧降温,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冰,下降过程中遇热空气冰熔化,形成了雨

C.固态二氧化碳吸收了局部地区空气的热,使空气液化成雨,下落到地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点拨:

B了解人工降雨的成因是解题的关键.

【例1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夏天冰块周围冒“白汽”

B.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C.冬天形成的霜D.室外的水结成冰

点拨:【例16】有碘的烧瓶,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碘消失了,变成紫色碘蒸气;停止加热时,碘蒸气消失了,烧瓶壁上出现碘颗粒.这个过程说明()

A.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B.升华要放热,凝华要吸热

C.升华、凝华都要吸热D.升华、凝华都要放热

点拨:BA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碘受热直接变为气体,气体在停止加热后遇冷瓶壁放热再直接变为固体.

13.夏天买棒冰时,某同学发现,售货员刚从冰箱里拿出棒冰,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在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又“出汗”,你能帮助他解释这些现象吗?答:⑴棒冰刚从冰箱里取出,棒冰上白花花的“粉”,其实就是霜,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在棒冰上凝华成了固体的冰晶。⑵剥去纸后,棒冰会“冒烟”,这主要是因为棒冰周围的空气被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了雾(小水珠)(3)把棒冰放茶杯里,冷却了的茶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茶杯的外壁上,看上去像“出汗”了。判断下列现象各是什么状态变化1、碘受热直接变成了紫色的气体()2、夏天,吃冰棒解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