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商业秘密权利限制行使的公共利益抗辩规则比较研究_第1页
英美商业秘密权利限制行使的公共利益抗辩规则比较研究_第2页
英美商业秘密权利限制行使的公共利益抗辩规则比较研究_第3页
英美商业秘密权利限制行使的公共利益抗辩规则比较研究_第4页
英美商业秘密权利限制行使的公共利益抗辩规则比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美商业秘密权利限制行使的公共利益抗辩规则比较研究

为了保护商业秘密的权利,所有国家都对商业秘密权利施加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其中之一就是公共利益辩论的规则。我国尚无商业秘密保护的专门立法,仅有的涉及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则要么过于原则(如《反不正当竞争法》),要么效力层次太低(基本为部门规章或文件),且缺乏以公共利益来限制商业秘密权利的具体规则,1但这种规则乃是有效平衡商业秘密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可或缺的手段,否则在保护商业秘密权利的同时又会不当地挤压社会公众利益的空间。通过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商业秘密制度较为成熟的英国和美国,在商业秘密权和社会公共利益平衡上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技术规则。本文将在分析英国和美国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建议。一、公共利益与辩论规则在英国的实践在英国,以公共利益作为违反保密义务的抗辩理由历经了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2(一)欺诈行为导致保密义务降低的观点所谓“对不法行为的抗辩”,是指如果“权利人”的保密信息涉及不法行为,则他人可以不受保密义务的限制而将有关信息予以披露。伍德(WoodV-C)法官在判决Gartsidev.Outram一案时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披露不法行为并不违反保密义务,因为他人不得强迫我与犯罪或诈骗为伍,也无权要求我对其泄漏的欺诈意图缄口沉默。对犯罪和诈骗行径的保密义务是不存在的”3在英国上诉法院于1990年7月6日审结的Finersv.Miro一案中,某律师就被认定为无需对有欺诈行为的客户承担保密义务。审判该案件的法官芭尔柯姆(BalcomeLJ)先生将这一观点精练地归纳为:“欺诈行为使得保密义务荡然无存。”4在这一阶段,判例所确定的可以抗辩的不法行为仅包括犯罪行为和欺诈行为。(二)不法行为抗辩的广泛适用范围由于不法行为抗辩难以满足实践需要,人们开始寻找其他更多的合适事由用以抗辩,由此逐步形成了“有正当理由(Justcourseorexcuse)的抗辩”规则。该规则与第一阶段的“对不法行为的抗辩”相比,容纳了包含犯罪行为在内的更多的抗辩事由。InitialServicesLtdv.Putterill一案5乃是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性案件。前雇员普特里尔(Putterill)对外披露了前雇主InitialServices公司曾经参与一项非法的价格同盟协议,6并曾经在公众所关心的选择性就业税征收问题上误导过消费者。上诉法院为此驳回了该雇主所提出的只有存在犯罪或欺诈行为时才有正当理由披露保密信息的观点。审理该案的三名法官中,萨尔蒙(Salmon)和温(WinnLJJ)法官认为该案中应该将“对不法行为抗辩”的规则加以扩张,但并未对应该扩张的具体范围予以描述;而大法官丹宁勋爵则将这一观点往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公共利益抗辩事由不应仅限于犯罪、欺诈行为,还应当扩张至对“所有涉及公共利益的不当行为”予以披露。7在Fraserv.Evans一案8中,大法官丹宁勋爵所采用的方法稍微有点不同,即认为不法行为规则并非一项原则,而仅仅是“抗辩违反保密义务的正当理由之一。”在A-Gv.GuardianNewspapers(No2)Ltd一案9中,法官戈夫(Goff)勋爵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即认为不法行为抗辩规则仅仅属于一个外延更大的公共利益抗辩规则中的一部分。10法院通过司法审判逐步确立了公共利益抗辩规则的其他正当理由,例如在ChurchofScientologyv.Kaufman一案11中就确立了披露存在危险隐患的医疗信息就属于一个正当理由。该案中的被告打算出版一本包含有关原告认为应当保密的信仰疗法(Scientology)信息的书。戈夫法官认可了第一被告诉求自己因参加原告的信仰疗法课程而受到精神伤害的事实,支持了出于公共利益需要可以披露信仰疗法的观点。在另一个驳回原告诉请的案件中,丹宁勋爵则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除非从道德层面、社会层面和产业角度而言保密义务具有正当性,以及在保密义务所维护的私有利益要高于公开所带来的公共利益的情况下”,12否则不能颁发任何禁止言论自由的禁令。在1985年审判的LionLaboratoriesLtdv.Evans一案13中,上诉法院再次重申了这样的观点,即公共利益抗辩事由不能仅仅局限于不法行为,而应该扩张适用于更多的“正当理由”,并且对公众所关心的事项(不能适用公共利益抗辩规则)与基于公共利益应当公开的事项作了区分。14在公共利益抗辩规则发展的第二阶段,很多人都试图对该规则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在Beloffv.PressdramLtd一案15中,托马斯(UngoedThomas)法官就以如下理由驳回了被告的抗辩:公共利益抗辩规则显然但不能超过丹宁大法官所强调的正当的公共利益事由。这些用于抗辩保密义务的事项包括:有害国家安全的事项,违反包括制定法在内的法律的事项,欺诈以及有害国家和人民的公共医疗危险事项、性质类似的其他恶劣行径等。作为抗辩理由的公共利益将凌驾于可能在其他场合将优先保护的个体权利(包括版权)之上。但这种公共利益仅限于“性质严重且对国家非常重要的恶劣行径”。16(三)反社会的未来有人认为,现阶段的公共利益抗辩乃是以利益平衡为主线的,但在对待政府秘密和商业秘密案件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有所不同。在英国上议院审理的一桩间谍泄密案件时,戈夫勋爵就曾对政府秘密与商业秘密的不同判断标准做过如下解释:在针对公民个人的案件中,只要存在某种公共利益就能够支持保密义务了,但在政府秘密泄露案件中,仅有保密义务的存在是不足以支撑这一结论的,因为在自由社会中始终存在一个支持政府应当公开有关工作以供人民批评与监督的公共利益。从这一点来看,如果保守政府秘密,就必须阐明究竟存在何种限制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共利益。17然而,也有人认为商业秘密与政府秘密案件的判断标准一样,都要考虑相反的两方面因素。在审理Francomev.MirrorGroupNewspapersLtd一案18时,大法官唐纳森(Donaldson)勋爵就曾对此做过如下精辟概括:存在应当保密的公共利益的同时,还存在另一个支持秘密可以公开的相反公共利益,即不得违反法律和反社会(anti-social)。我使用了尚未定义的“反社会”一词来说明那些严重违反公共利益但尚未违反法律的行为。19尽管公共利益抗辩规则已被普遍接受,但也有人否定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澳大利亚的古墨(Gummow)法官就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从近期的英国判例来看,所谓的“公共利益抗辩”并非一项法律规则,并未形成可以直接指导法官审判案件的判断规则。……判断被告行为是否正直的最好标准乃是公平原则,而不是那些根据社会或公众观念为依据的“平衡”和优先规则。20客观而言,尽管公共利益抗辩已经发展成一个较为成熟的规则,但其具体运用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开的疑团,诸如如何界定新闻自由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以及公共利益的边界等问题。正如唐纳森大法官在审判Francomev.MirrorGroupNewspapersLtd一案时所言:在披露个人敏感信息时,媒体特别会遭受将其自身利益混淆为公共利益之害。21由于报业申诉法案(PressComplaintsCode)仍将公共利益作为一项重要的抗辩事由,报刊实际上会毫无疑问地选择使用公共利益抗辩规则,并会从已有判例中寻找依据来厘定公共利益的边界。然而,公共利益的边界是有弹性的,尽管在民事纠纷中要比在刑事案件中更为确定一些。在判断雇员的技能和经验时,刑事法庭往往需要非常艰难地划出一条只有民事法律才予以厘定的界限。在审判商业秘密犯罪案件时,同样确实需要考虑公共利益因素,否则“刑法可能保护了那些自身行为应该受到谴责甚至触犯刑律的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利益,例如这些权利人可能已使他人受伤害甚至死亡。”22然而,要准确界定公共利益抗辩的具体事项确实是很难的,因为始终存在相伴而生而又相互冲突的两个目标。一方面我们需要界定刑事立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程度;另一方面又必须防止保护过头,将依据民事法律被认为具有正当理由的披露行为确定为刑事违反行为。当然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穷尽所有支持披露保密信息的正当理由,但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又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公共利益不确定性的难题,英国法律委员会在1997年11月25日提交的“商业秘密滥用咨询报告”(ConsultationPaperontheMisuseofTradeSecrets)中在对四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比较后,在6.54部分提出了“列举+兜底”的解决方案:“以下情形不构成商业秘密侵权:(1)如果使用,或向合适之人披露保密信息是出于制止、发觉或揭露(a)一项已经或按计划将要发生的犯罪行为、欺诈行为或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b)一项本质上属于欺诈社会公众的行为;(c)现在或将来会危及公众健康或福利的事项;(2)依据保密法律制度具有公共利益这一正当理由的任何使用或披露信息的行为。”23该项建议在1998年7月2日出台的《英国公共利益披露法》中基本得以采纳。24二、公共利益与辩论规则在美国的实践(一)披露信息的公共利益商业秘密法在美国属于州法,因而在联邦层面没有强制性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在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UniformTradeSecretsAct)25要由各州自行决定是否接受为州法。在联邦层面仅有的《统一商业秘密法》也未提及公共利益抗辩这一规则。经过梳理,笔者发现,与商业秘密保护中公共利益抗辩有关的美国联邦法律制度惟有联邦《杀虫剂、杀真菌剂和灭鼠剂法案》(FederalInsecticide,FungicideandRodenticideAct)和《有害物质控制法》(FederalToxicSubstancesControlAct)。前者授权美国环保局出于公众健康安全和环保需要,可以使用并披露经登记的杀虫剂数据资料。26后者规定,出于保护健康或环境以免遭受不合理损害的风险,行政官员可以披露有关信息;出于健康和安全需要,行政官员可以披露化学物质及其混合物的研究数据。27此外,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关于禁止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规定也常常被援引来抗辩保密义务,如美国著名的NewYorkTimesCo.v.UnitedStates一案。28尽管美国联邦层面的立法对公共利益抗辩规则只有零星的几条规定,但《反不正当竞争法重述》(第三版)之第40条“评论C”对公共利益抗辩事由倒是做了一个概括:“是否存在可以披露他人商业秘密的特权宜视个案情况决定,考虑的因素包括信息的性质、披露的目的以及获取信息的手段。假如信息披露与公共健康或安全、犯罪或侵权行为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事项有关,这种特权是很容易被接受的。”29除了联邦层面的立法之外,大部分州都有可以抗辩保密义务的公共利益的具体事项,如新泽西州《工人和社区公众知情权法》(theNewJerseyWorkerandCommunityRighttoKnowAct),就要求雇主要向工人和所在社区公众披露工作场所和社区内危险物质的相关信息;30堪萨斯州也规定,如果披露明显有助于企业委员会履行职责,披露会给公众带来利益,则本州的企业委员会就可以披露所管理的企业的商业秘密和信息。31鉴于商业秘密法的州法属性,美国在联邦立法层面并无系统规定抗辩保密义务的公共利益抗辩规则的可能。从前述分析来看,联邦立法所规定的公共利益抗辩事由有公共健康、公共安全、披露犯罪或侵权行为、言论和出版自由。实际上,美国联邦及各州法院通过判例还确定了用以抗辩保密义务的其他公共利益事项。(二)美国审判中确立的其他公共利益原因1.专家雇员的商业秘密权RepublicAviationCorporationv.Schenk案32即是一个例证。该案的原告Republic飞机公司认为两名前专家雇员和TechnicalMeasurement公司侵犯了它的商业秘密权,因为他们从原告处获得了军用飞机武器监控系统资料并投入了生产。审理该案的法院认为,由于该技术是用于越南战争的,禁止生产和向美国空军供应产品,将会影响美国军事行动和参战人员的安全;判决阻止两名前雇员的工作,与给国家带来的损害相比,给原告所带来利益是很小的。法院驳回了原告颁发禁令的请求,其主要理由就是出于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2.地铁车辆修缮工程引发的诉讼Westcode,Inc.v.DaimlerChryslerRailSystems案33即是一个典型。该案被告承揽了400多辆地铁车辆的修葺工程,并将其中部分工程分包给了原告。分包合同履行结束后,为了使其他部分工程得以继续,被告公开了原告设计资料等信息。原告认为被告构成欺诈并侵犯了商业秘密,请求发布禁令。但这一请求并未得到法院的支持,其原因在于如果禁止被告使用该设计,整个地铁工程就不能按期完成,这将每天造成30万用户的交通不便。给公众带来交通上的便利,被认为是压倒性的公共利益。3.非专利产品制造与销售能够自由竞争这一公共利益审判PepsiCoInc.v.Redmond一案的法官就提出:“商业秘密法通过保护商业道德、鼓励发明和革新,来实现非专利产品制造与销售能够自由竞争这一公共利益。”34审理AveryDennisonCorp.v.Kitsonas一案的法官认为:“公共利益是通过打击非法取得和滥用商业秘密、打击篡夺客户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得以维护的。”35审判前述两案的法院都认为,维护商业道德和自由竞争秩序乃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利益。4.对共利益抗辩事由的批判当雇员自由择业权和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与商业秘密权冲突时,美国判例法已将对前者的保护上升为公共利益抗辩事由了。审判Premingerv.Principi一案的法官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一般而言,一项宪法赋予的权利被侵犯,必然引起公众的关注,因为维护宪法与每个公民都休戚相关。”36美国宪法赋予言论和出版自由权胜过保密义务的典型莫过于著名的五角大楼档案泄露案。37三、英美法系对于公共利益的法律基础在审判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时,如何衡量公共利益已成为一个核心且棘手的难题。其实,尊重并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秘密都是公共利益的需要,38公共利益应当成为利益平衡的尺度。39通过对英美两国成文规则与判例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具有合适的公共利益事由,披露或使用保密信息的人将不被追究商业秘密侵权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然而,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以及公共利益抗辩规则的运用规则,依然是一个复杂且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公共利益是一个并未闭合的概念,即便是保护保密信息的民事法律制度,也只是对此做了一些尝试而已。40借鉴英美两国的实践经验,我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和完善公共利益抗辩规则。(一)采用兜底方式的立法目综合英美两国的现有规则,结合我国司法审判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将来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中采取“列举+兜底”的方法,在尽可能详细列举公共利益事项的基础上,再用兜底的方法保障该规则的科学性。之所以要采取列举的方式,乃是考虑统一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审判标准,否则在幅员辽阔和法官水准参差的现实状况下必然出现判决各异的结果。采用兜底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立法的科学性问题,以免挂一漏万。其具体条文可以设计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披露、使用保密信息的行为不构成侵权:1.为了制止、发觉或揭露已经发生或按计划将要发生的犯罪行为或侵权行为;2.为了制止、发觉或揭露已经发生或按计划将要发生的欺诈社会公众的行为;3.为了制止、发觉或揭露现在或将来会危及公众健康、安全的事项;4.出于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5.基于其他公共利益事由。商业秘密权利的行使不得妨碍公民个人行使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二)限制披露的对象和时间即便依据公共利益抗辩事由,可以披露权利人的保密信息,但出于尽可能减少权利人损害的角度考量,应当限制披露的对象和时间,以有效平衡双方利益。1.公开有关信息依据公共利益抗辩规则可以披露保密信息,并不表明可以向任何他人披露信息,而只能向具有“适当利益之人”(someonewhohas“properinterest”)41披露。在某些情况下,向可能揭开隐藏在保密义务下的违法行为的警察或其他官方人士有限地披露保密信息更能体现公共利益。当然,这些官方人士负有不得滥用所获信息的义务,只能用于调查案件之所需。如果调查结果显示违法嫌疑不成立,则仍应对这些信息保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利益平衡的结果可能则是倾向于通过媒体公开有关信息。42在Francomev.MirrorGroupNewspapersLtd一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