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曲演奏方法对音音学的影响_第1页
论提曲演奏方法对音音学的影响_第2页
论提曲演奏方法对音音学的影响_第3页
论提曲演奏方法对音音学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提曲演奏方法对音音学的影响

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由于低音,小提琴表现出一种光滑、完整、深沉的声音。同时,在演奏音乐作品时,音色也是表达作品情感的重要手段。它的音色虽然受其制作工艺或制作材料等方面的影响,但真正创造出音乐的还是演奏者。因此,演奏方法对音色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集中对弓压、触弦点、弓速这三方面的演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来阐述这三者对音色的影响。一、单因素流压、流速和触点独特因素对颜色的影响我们选取弓压、弓速、触弦点这三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它们对音色的影响。1、第二乐章的处理在大提琴演奏过程中,不同乐曲对音色的表现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在《肖斯塔科维奇大提琴奏鸣曲d小调》第二乐章中,当需要表达欢快高涨情绪的乐曲时,就需要演奏者以较快的弓速来完成乐曲的表达,在该乐曲中就需要快速的运弓并配合适度的弓压达到乐曲所需要的热烈气氛。而当演奏比较舒缓安静的乐曲时,则需要演奏者放慢弓速去表现。如在《舒曼民歌五首》中,就运用了较慢的弓速,展现出一幅安逸恬然的画面。2、音响度大、弓压大时选取f,mf,p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弓压作为研究对象。改变运弓压力的演奏方法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以此影响音色。在同一触弦点,同一弓速,同一条弦,这几个条件设定下,声音响度越大,弓压越大。当运行到弓尖的位置时,则需适当增大运弓的压力,以保持乐句的持续力及完整性,演奏者运弓到弓根的位置时,需要注意适当减小弓压(上述演奏方法必须配合适度的弓速才能得以完成)。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的演奏习惯(手臂自然生理条件所致),以及琴弓的重量原因,造成到弓尖处,压力又自然减小,在弓根演奏时,压力过大,而因此在换弓时乐句的持续力和完整性难以保持,这时需要通过改变运弓压力来解决这个问题。3、弓压为弱,其音色效果分析选取不同的触弦点是一种有效改变音色薄厚程度的演奏方法。一弓两拍,选取靠近琴马的触弦点位置,产生D音色。上述三个条件下产生的音色为纤细的哑音。如实验1:条件设定如下,弓压为p,在D空弦上演奏,弓速为中速J=60,一弓两拍,4/4,选取靠近指板的触弦点位置,产生C音色。分析在上述三个条件下产生的音色,若条件设定如下,弓压为p,在D空弦上演奏,弓速为中速J=60,4/4,其音色效果显示为暗淡单薄的音色。实验2:条件设定如下,弓压为f,在D空弦上演奏,弓速为中速J=60,一弓两拍,4/4,选取靠近指板的触弦点位置,产生B音色。其音色效果显示为沉闷的音色,缺乏穿透力。条件设定又如下,弓压为f,在D空弦上演奏,弓速为中速J=60,一弓两拍,4/4,选取靠近琴马的触弦点位置,产生A音色。其音色效果更加饱满,富有穿透力。实验结论:实验1可得,在弓压为弱,弓速相同的情况下,选靠近指板的触弦点可产生暗淡单薄的音色。由实验2可得,在弓压为强,弓速相同的情况下,靠近琴马的触弦点可产生丰厚,饱满,富有穿透力的音色,由综上所说,选取不同的触弦点是一种有效改变影响音色的演奏方法,并且可以改变音色薄厚程度。二、类原因的相互关系为了更好地展示弓压、触弦点、弓速对音色影响的分析,以及对他们三者之间的互相关系作进一步综合分析,下面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展示它们所产生的音色效果,这其中还主要包括它们之间的配合方式。1、弓压、弓速、f音色通过改变弓压和弓速的状态,设触弦点在指板和琴马中间的位置不变,分析弓压与弓速的变化在空弦演奏中对音色的影响。操作实验四:弓压小,不同弓速产生的音色:弓压为P,弓速为慢速(J=60,4/4,一弓六拍),得出H音色;弓压为P,弓速为快速(J=60,4/4,一弓一拍),得出G音色。最后我们得到的结论:弓压小,对音色的质量产生了影响,因为弓速快的音色虚飘轻浮。操作实验五:弓压大,不同弓速产生的音色。弓压为f,弓速为慢速(J=60,4/4,一弓六拍),得出F音色;弓压为f,弓速为快速(J=60,4/4,一弓一拍),得出E音色。最后我们得出结论:F与相比较E,F音色显得干瘪,毛噪,而E音色圆润,丰满。从以上的两个实验中的比较中可得出,速度与力度需成正比才可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弓压越小,弓速也相对减少,弓压越大,弓速也需加快。弓压小、速度快时与弓压大、速度慢时产生的音色都不具有和谐的听觉美感。2、弓压与触弦点对音色的影响设弓速为中速,一弓两拍,J=60,4/4,通过改变触弦点和弓压的状态,在弓速不变的前提下,分析弓压与触弦点在空弦演奏中对音色的影响。触弦点、弓压触弦点为靠近指板,弓压为p,得出C音色。触弦点为靠近琴马,弓压为p,得出D音色。C与D相比较,C音色显得暗淡柔和,D音色为特殊音色(哑音)。不设置a音色触弦点为靠近指板,弓压为f,得出B音色。触弦点为靠近琴马,弓压为f,得出A音色。A与B相比较,B音色则响度低下,音色穿透力欠佳,在同样的强力度下的A音色更为饱满,响亮。关于触弦点音色触弦点为靠近琴马,弓压为p,得出D音色。触弦点为靠近琴马,弓压为f,得出A音色。A与D相比较,D音色为不正常音色,出现不良音色,较小的弓压使琴弦得不到充分振动,然而在相同的触弦点中演奏,A音色比较响亮。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首先我们从操作实验一得到:弱奏时所要表现的暗淡音色,因为靠近指板的在弱奏时更易发音。其次我们从操作实验二得到靠近琴马的触弦点体现出音色的穿透力及饱满度,靠近琴马比靠近指板的触弦点更适宜演奏强力度的作品。最后我们从实验三得到在靠近琴马的触弦点中,琴弦得以充分的振动,弓压宜为较大的力度,可避免不健康的音色。最后是由上述三个实验得到触弦点与弓压的关系密不可分,随着触弦点的改变,琴弦根据音色在乐曲表现的需要起到积极地影响,才得以良好的振动,弓压也随之改变,产生更好的共鸣。3、弓压和弓速也需要配合使用下面我们来讨论触弦点与弓速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对音色的影响。一般来说,在较慢的弓速(J=60,4/4,一弓四拍)下,演奏者通过选取靠近指板的触弦点,可得到用以表现暗淡忧伤的音乐作品。而在在较快的弓速(J=60,4/4,一弓一拍)下,演奏者选取靠近琴马的触弦点所产生的音色可以用以表现乐曲明亮欢快的情绪。分析以上,我们不难发现,弓压和弓速还需和触弦点进行适当的配合,而不仅仅是个孤立的问题,如即使弓速很快,在靠近指板的位置,也不应加大弓压;即使弓速很慢,在靠近琴马的触弦点,也要用较大的弓压。在实际演奏中,必须使弓压与弓速、触弦点与弓压、触弦点与弓速这三者这三者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才可获得理想的音色效果,而不能绝对地独立地对待三者。触弦点与弓压的配比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触弦点与弓速,触弦点与弓压,弓压与弓速有其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