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木通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_第1页
秦岭木通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_第2页
秦岭木通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_第3页
秦岭木通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_第4页
秦岭木通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岭木通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木通科植物种类繁多。它的果肉甜而味道很好。这是高品质的第三方水果。果皮、茎及其种子均含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等,为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经济价值较大。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生物制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开发利用本国优势植物资源具有战略意义。开展种质资源调查,研究生态环境是开发利用的基础。木通科植物有9属50种,大部分产于亚洲东部,只有2属分布于南美的智利。我国有6属41种2亚种4变种(不包括大血藤属),南北均产。秦岭产4属6种1亚种,南北皆有。我们于2002~2005年对户县的木通科植物进行了调查,发现秦岭的全部种类户县都有,即4属6种1亚种,为该科植物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1立地条件及气候特点户县位于关中平原南部,西安市西南29km,东经108°22′~108°46′,北纬33°46′~34°16′,海拔500~3015m。区内有涝峪、太平峪及高冠峪三大峪,发源于秦岭主梁,纵贯整个北坡,将山区分为西、中、东三个地理单元。甘峪、栗峪、紫峪等大小33条小峪发源于中山和浅山区,沟水流经关中平原,汇入渭河。秦岭是断块构造山地,主脊线偏北,致使北坡短而陡峻,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沟梁相间,连绵不断。基岩主要由古老的变质岩和侵入的花岗岩所组成,地面松散,物质多系残积和坡积物。第四纪黄土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m以下的坡面和低山盆地。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3℃,≥0℃活动积温4300~4500℃,≥10℃活动积温3500~3700℃,极端最低气温-22℃,年降水量800mm左右,无霜期200d,随着海拔升高和入山深浅,有显著变化。海拔500~800m为暖温带气候,植被为侧柏林带,土壤为山地褐色土;700~1300m为中温带气候,植被为栓皮栎林带,土壤为山地棕色森林土;1100~2220m为寒温带气候,植被为松栎混交林带,山地棕色森林土;2100~2600m为寒温带气候,植被为桦木林带,灰化棕壤土;2400~3015m为亚寒带气候,植被为冷杉、太白红杉林带,灰化暗棕壤土。2调查点的选择采用线路调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涝峪、太平峪、高冠峪和甘峪4条主线路,在主线路中选择有代表性支沟18条,在浅山区的28条小峪中布设线路19条,海拔每升高50m布设1个调查点,调查植物种类、生境、植被类型、生长状况及资源数量。3结果通过详细调查表明,秦岭北坡户县有木通科野果资源4属6种1亚种。3.1造林地2.41本属仅1种,产我国西南部至中部地区。秦岭各地均产,户县山区广布。3.1.1猫儿屎(Daicesneainsignis)又称猫屎瓜(秦岭)。果实特征:果实下垂,圆柱形,长5~13cm,直径约2cm,果面具小疣凸,未成熟时蓝色,极象猫屎,成熟后为蓝紫色,腹缝处开裂。成熟期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果皮薄,富含橡胶。果肉食用时粘口,味淡甜爽口。种子很多,30~110粒。单株产量1~13kg。分布及生境:户县山区大小峪均有,极为常见。垂直分布于海拔660~1580m,以800~1500m最为集中,中山区分布密度最大。山坡上部较少分布,中部较多,而以下部及沟谷两侧最为集中,常生于林内以及林缘,有时可进入乔木二层。伴生植物较多,乔木主要有卜氏杨(Populuspurdomii)、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锐齿栎(Quercusalienavar.acuteserrata)、青榨槭(Acerdavidii)、野核桃(Juglanscathayensis)、青麸杨(Rhuspotaninii)、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等;灌木主要有杭子梢(Campylotropisgiraldii)、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i)、卫矛(Evonymusalatus)、华北珍珠梅(Sorbariakirilowii)、杠柳(Periplocasepium)、喜阴悬钩子(Rubusmesogaeus)等;草本植物有龙牙草(Agrimoniapilosa)、水杨梅(Geumaleppicum)、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等;层间植物有东亚五味子(Schisandraelongata)和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用途:根和果药用,有清热解毒功效,并可治疝气。果皮含橡胶,含胶量21.87%,弹性和韧性都很强,可制各种橡胶器材。种子可炸油,含油量19.53%,属于干性油,可制肥皂和供食用。果肉味甜可食,也可酿酒制糖。果皮药用,能清热解毒。3.2akeba分类户县山区有本属植物2种1亚种。3.2.1伴生植物的种类又称金肾果、八月炸、黑八月炸。果实特征:果实长圆形或肾形,直或稍弯,长6~12cm,直径3~6cm,幼时绿色,成熟后紫色或红紫色,腹缝处开裂,受病虫危害后果皮呈褐色或黄褐色。果皮厚9~10mm。果肉雪白色,甘甜,香味独特。种子黑褐色,光泽,每果含30~260个。成熟期8月下旬~9月中旬。分布及生境:户县山区广为分布,山坡、山谷以及河流两岸,林内、林缘以及灌木丛,浅山、中山以及深山随处可见。垂直分布于海拔560~1580m,而以800~1500m最为集中。伴生植物主要有:乔木树种板栗(Castaneamollissima)、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榆(Ulmuspumila)、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山杨(Populusdavidiana)、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槲栎(Quercusaliena)、紫荆(Cercischinensis)、五角枫(Aceroliverianum)、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以及卜氏杨(Populuspurdomii);灌木树种粉背黄栌(Cotinuscoggygriavar.glaucophylla)、麻叶绣线菊(Spiraeacaudoniensis)、卫矛(Evonymusalatus)、茅梅(Rubusparvifolius)、金银忍冬(Loniceramaackii)以及水子(Cotoneastermultiflorus);草本植物有野菊花(Dendranthemaindicum)、芒(Miscanthussinensis)、玉竹(Polygonumodoratum)、蕨叶天门冬(Asparagusfilicinus)以及水杨梅(Geumaleppicum)等。用途:果实大,色泽美丽,味甜爽口,风味独特,并具疏肝、除风湿、健脾和胃、生津止渴以及催产的功能,主治风湿关节疼痛、消化不良、腰疼、泻痢、疝气、子宫脱垂,是优良的第三代野生水果。种子可榨油,含油量约43%,出油率30%,可供食用和制肥皂,极具开发价值。3.2.2叶革质、边全缘又称金肾果,红八月炸,白木通是三叶木通的一个亚种,其叶革质、边全缘而不同于三叶木通。它的果实比三叶木通更大更漂亮,口味更甜,含水量更大。其余同三叶木通。3.2.3涝峪海拔分布及分布(Akebiaquinata)户县山区极其少见。资料记载涝峪海拔850m处有分布。我们这次调查尚未发现。整个秦岭北坡都比较少见(仅在眉县汤峪交口采到标本)。《秦岭植物志》记载的多叶木通实为该种。3.38月瓜、牛仔布和其他户县山区有3种,鹰爪枫、牛姆瓜和五月瓜藤。3.3.1山地红宝石树果实特征:果实为长圆柱形,长3~7cm,直径3~3.5cm,单果或双生,偶尔有3个簇生。熟时紫红色,不开裂。果皮有粉质,果肉淡甜。种子多数,黑色,每果70个。成熟期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分布及生境:本种为少见种,分布范围较小。除甘峪沟稍多外,其它沟谷极少分布,而涝峪、太平峪、高冠峪尚未发现。垂直分布于海拔640~1320m的范围内,而以680~1100m为集中分布区。常生于沟谷两侧的石崖上和陡坡上,藤蔓架在灌木丛上或悬吊于石崖上。以东西向的沟谷分布较多,而南北向的沟谷分布较少。主要的伴生植物有黄栌、麻叶绣线菊、水子、茅莓、粗榧子(Cephalotaxussinensis)、荆条(Vitexnegundo)、蛇葡萄(Ampelopsisbodinieri)等。用途:果实色泽美观,可食,晚熟并耐贮藏。淀粉含量为14%,可酿酒,副产物酒糟可制醋。种子可榨油,含油量25%。3.3.2种子分布、分布及生境果实特征:果实长圆形,常孪生,长5~9cm,成熟前深绿色,成熟后紫红色,不开裂。果实较甜,含水量大。成熟期8月下旬~9月中旬。种子黑色,多数,每果含30~80粒。分布及生境:本种属于常见种,各沟谷均有分布。垂直分布于海拔640~1660m的范围内,而以920~1380m最为集中。生于沟谷两侧的坡下部以及悬崖上,藤蔓架在灌木丛和小乔木上。伴生植物有锐齿栎、黄栌、茅莓、猫屎瓜以及求米草(Oplismenusundulatifolius)等。用途:果实可食,也供酿造;种子可榨油,藤皮可制纤维,藤及叶供药用。3.3.3种牛姆瓜果实特征:果实长圆形,长4~10cm,顶端圆而具凸头,成熟时紫色或紫红色,较甜,不开裂。成熟期8月下旬~9月中旬,种子褐黑色,有光泽。分布及生境:本种属于偶见种,分布极其稀少。仅见于紫峪箭叉和黄柏峪西沟,海拔780~900m范围内,生于浅山沟谷中,有时与牛姆瓜混生。伴生植物有茅莓、淡竹(Phyllostachysnigravar.nenonis)、波叶花椒(Zanthoxylumundulatifolium)等。用途:果实可食,也可酿造;根药用,治劳伤咳,果治肾虚腰痛、疝气;种子可榨油,含油量40%,有利尿、通乳、解毒、止痛作用。主治小便不利、脚气浮肿、乳汁不通、胃痛、风湿骨痛和跌打损伤。3.4种山地灰本属仅1种,我国特产,即串果藤(Sinofranchetiachinensis)。户县山区也有分布。果实特征:果实椭圆形,淡紫蓝色,长约2cm,直径约1.5cm,种子多数,卵圆形,长4~6mm,种皮灰黑色。果实成熟期9~10月。分布及生境:本种属于少见种,分布较少。仅见于涝峪东河石门沟以及西河黑龙沟。生于海拔1750m左右的山沟密林、林缘或灌丛中。性喜阴湿肥沃土壤。主要的伴生植物有锐齿栎、叉叶槭(Acerrobustum)、野核桃(Juglanscathayensis)、化香树(Platycaryastrobilacea)等。用途:果实含糖6%,并含硝酸钾等。果肉白色多汁,可食。种子含淀粉10%~15%,可酿酒。4加大宣传,多使用和完善开发利用户县木通科野果资源,首先应该考虑三叶木通(八月炸)。该植物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