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知识普及及鉴定_第1页
钻石知识普及及鉴定_第2页
钻石知识普及及鉴定_第3页
钻石知识普及及鉴定_第4页
钻石知识普及及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概述

钻石的矿物名为金刚石,当质量达到宝石级时则称为钻石。钻石为宝石之王,高居珠宝之首,它的透明代表纯洁无瑕,超高的硬度代表坚定不移的信心,璀灿夺目的火彩深得人们的喜爱,钻石作为订婚和结婚的一种信物一直广为流传,人们还将结婚60周年或75周年称为钻石婚,也将钻石作为四月的生辰石,象征着天真和纯洁无瑕。一、概述1.钻石的历史悠久、权势和富贵的象征

大约3000年以前,印度人首先发现钻石,从那时起,钻石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钻石光芒四射又无比坚硬,统治者视其为权力的象征,举世闻名的“摄政王”原胚重410ct,琢型后重140.50ct,镶在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剑柄上。世界上最大的一颗“库里南”钻石原胚重3106ct,琢型后最大一颗重530.2ct,为“非洲之星”也称库里南Ⅰ号,镶在英皇的权杖上,第二颗镶在英皇的皇冠上。一、概述2.大钻稀少,名钻罕见

钻石以克拉(ct)计价,每1ct=0.2g,人们把大于1ct的钻石称为大钻,当质量高时价值较高。世界上把大于100ct的钻石称为世界名钻,每颗名钻都有一个名字,每颗名钻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都有颜色、形态、重量、发现时间、地点、当时估价等宝贵资料。一、概述2.大钻稀少,名钻罕见(1)世界上最驰名的钻石有102粒,其中非洲32粒,印度38粒,美洲、苏联32粒,库里南3106ct为最大,黄金巨23.60ct最小,霍普(希望)钻石也在其中。(2)500ct以上巨大钻石,自人类有史以来仅发现20粒。(3)200ct以上巨大钻石,不足250粒。(4)100ct以上总数少于2000粒,南非占有1847粒。一、概述2.大钻稀少,名钻罕见(5)中国:100ct以上钻石仅发现4粒,1粒下落不明,现存3粒。

a.在山东沂沭河畔发现重218.65ct,钻石晶莹无瑕,色泽金黄,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被侵华日军抢走,至今下落不明。

b.我国现存最大钻石是“常林”钻石,1977年12月21日在山东临沭县芨山公社常林村发现,重158.786ct,质地纯净,透明,颜色为淡黄色。

c.1981年8月发现“陈埠一号”重124.27ct。

d.1983年11月发现的“蒙山一号”重119.01ct。一、概述

3.开采难度大

钻石形成于150-180Km地下深处,形成时间距现在9~30亿年,后由金伯利岩(1~5亿年)载体将地下深处的钻石携带于地表,被人类发现,并开采,自从人类开采钻石以来,总共生产大约350吨左右,目前世界上每年钻石总产量在1亿克拉左右,其中宝石级钻石约20%,约250吨矿石中开采1克拉钻石,因此世界上开采钻石的公司几乎为搬土公司。一、概述

4.完整的销售体系

在非洲发现钻石之前,印度是世界上唯一的钻石产地,1867年在南非一个牧羊童捡到一粒小石子重21.5ct,后被一白人商人买走。自此,欧洲大批从事珠宝的人蜂拥而至,1880年一个英国人名叫朗德(RHODE)年仅39岁去南非创办了德比尔斯公司,1899年后德比尔斯公司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钻石市场。一、概述

4.完整的销售体系

英国DeBeers公司的中央销售组织(CSO)由奥潘海姆(ErnestOppenheimer)爵士倡导,控制着世界上80%左右的钻石资源,根据世界经济状况好与坏而控制开采量或控制大钻投放市场,目的是保持钻石原石稳定和有秩序的市场体系,并且不断广告、刺激钻石的需求与广告经纪商在世界各地成立钻石推广中心,每年用上亿美元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以二十一种语言进行宣传及市场推广活动,使每位钻石经销商不用自己做广告来从中获取更大的利润。“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的宣传用语深入人心。

基本特征

二、化学成分1碳(C)常含微量元素N、B、H、Al、Mn、Ni、Mg、Ti、Cr、S等。C原子配位数为4,呈四面体状的SP3型共价键(C-C间距为0.154nm)。

基本特征

二、化学成分1由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使得C原子间联结十分牢固,导致钻石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好的绝缘性极强的耐酸性和极好的透明度。杂质元素则影响着钻石的颜色,N使钻石带黄色调,B使钻石产生蓝色,含杂质多时则影响透明度。

基本特征

二、结晶特点1等轴晶系,常见对称型3L44L36L29PC,晶体结构的最基本单元为立方面心格子。由无数个立方面心格子堆积而形成重要的晶体形态,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及各种聚形。晶面上常具有晶体生长纹及蚀象(溶解作用而形成的小凹坑)

基本特征

二、颜色极罕见罕见常见

基本特征

二、硬度1不同方向和不同产地的硬度有差异通常八面体面H>菱形十二面体H>立方体面H。相对密度

基本特征

二、化学成分1碳(C)常含微量元素N、B、H、Al、Mn、Ni、Mg、Ti、Cr、S等。C原子配位数为4,呈四面体状的SP3型共价键(C-C间距为0.154nm)。

基本特征

二、化学成分1碳(C)常含微量元素N、B、H、Al、Mn、Ni、Mg、Ti、Cr、S等。C原子配位数为4,呈四面体状的SP3型共价键(C-C间距为0.154nm)。

基本特征

二、化学成分1碳(C)常含微量元素N、B、H、Al、Mn、Ni、Mg、Ti、Cr、S等。C原子配位数为4,呈四面体状的SP3型共价键(C-C间距为0.154nm)。钻石的类型钻石的类型

根据钻石成分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及物理性质的差异钻石可分为:1.Ⅰ型:能透过400-300nm的紫外光,并在红外区显示与N相关的吸收带,根据N的分布可分为:Ⅰa型:N以小片晶形式存在于钻石晶体结构中;Ⅰb型:N以分散状形式存在于钻石晶体结构中;

钻石的类型钻石的类型

2.Ⅱ型:能透过低到220nm紫外光,并在红光区无明显吸收带,自然界含量少,且形态为不规则状,著名例子是库里南和塞拉利昂之星。按不同的电学性质分为:

Ⅱa型:不导电,具有最高的导热性,室温下至少是铜的五倍,在短波紫外光下不发磷光;

Ⅱb型:半导体,短波紫外光下发磷光。钻石的类型钻石的类型Ⅰ型和Ⅱ型钻石特征表

性质Ⅰa型Ⅰb型Ⅱa型Ⅱb型含氮较多,达0.1%-0.3%,N在晶体中成小片状较少,N在晶体中成分散状不含N或含N极少不含N或含N极少对于紫外线透射到300nm,短于300nm被吸收透射到300nm透射到250nm透射到250nm荧光性紫外照射常有蓝色荧光,有时有绿、黄、红等色同Ⅰa大多数没有荧光同Ⅱa磷光性

紫外照射后无磷光紫外照射后有磷光导电性不导电不导电不导电半导体

其它占天然金刚石产量的98%,无蓝色宝石金刚石绝大多数人造金刚石,天然金刚石中极少,仅占0.1%Ⅱ型金刚石数量极少,但巨大的宝石级金刚石(重达几百克拉以上)都是Ⅱ型。Ⅱb型常为蓝色钻石的4C评价钻石质量的好坏与它本身的性质有关,也与加工质量有关。钻石的评价通常以4C为标准,即钻石的颜色(Coloar)、净度(Clarity)、切工(Cut)和克拉重量(Carat)。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分级体系。近年来美国珠宝学院(GIA)和国际珠宝联盟(CIBJO)、国际钻石委员会(IDC)提出的分级体系都得到普遍承认,IDC分级标准更尊重CIBJO分级体系,在它的基础上,范围更宽一些。我国对钻石分级起步较晚,1996年10月钻石分级GB/T-16554-1996国家标准正式通过,1997年5月1日正式实施。钻石的4C评价1.颜色颜色是指对于无色—黄色系列钻石的颜色分级。它是与一套颗粒大小相同、且颜色已标定的标准样比较而确定的。

比色石钻石的4C评价美国珠宝学院(GIA)国际珠宝联盟(CIBJO)英国中国D极白色(+)极白D100极白E极白E99F很白(+)很白F98优白G很白G97H白白H96白I较白较白I95微黄白(褐、灰)JJ94K次白上银色好望角K93浅黄白(褐、灰)LL92M一级微黄银色好望角M91浅黄(褐、灰)NN90O二级微黄好望角O89黄PP88Q三级微黄浅色好望角Q87

RR86

S—Z黄(或棕)深色好望角S—Z85色以下

钻石颜色等级系统对照表

钻石的4C评价在表1-4的颜色分级中,GIA的H级(中国的96色)以上,一般肉眼观察无色,I-L级(中国95-92色),小于0.2ct的钻石感觉不到颜色,大颗粒钻石可感到有颜色存在。M-R级(中国91-86色),一般肉眼能感觉到有颜色,且颜色逐渐加深。S级(中国色)以下,颜色明显,呈黄色或棕色,一般不用来琢磨钻石,属工业用金刚石。

钻石的4C评价钻石的颜色对其价格影响最大,普通1ct重的钻石,P级只有D级价值的1/3,因此,颜色的确定要求极严。颜色的确定要选择最佳时间,如北半球要在上午9时-10时的自然光下进行,此外还要考虑腰棱厚度及琢型方向等等因素。在实验室中,通常在钻石比色仪下进行颜色分级。国标对镶嵌钻石颜色分级为优白(100、99、98、97)、白(96、95、94)、浅黄白(93、92、91、90)。

钻石的4C评价2.净度指钻石内外缺陷的程度。包括包裹体、解理、裂隙、双晶、生长纹和蚀象等内部和外部瑕疵。

钻石中石榴石应力纹钻石中钻石钻石的4C评价钻石净度等级系统对照表

GIACIBJO英国中国无瑕FL内无瑕IF无瑕FLLC无瑕内无瑕IF一级极轻微瑕VVS1极轻微瑕VVS极轻微瑕VVSVVS二级极轻微瑕VVS2一级轻微瑕VS1轻微瑕VS轻微瑕VSVS二级轻微瑕VS2一级微瑕SI1微瑕SI微瑕SISI二级微瑕SI2一级小瑕I1一级不洁PI一级不洁PK1P1二级不洁PK2二级小瑕I2二级不洁PⅡ三级不洁PK3P2三级小瑕I3三级不洁PⅢ有斑点P3

严重斑点

等外品

钻石的4C评价

(1)无瑕(FL)

指在10×(倍)的宝石放大镜下观察宝石洁净,即宝石内部和外表均不见内含物。

(2)内无瑕(IF)

指在10×放大镜下内部无任何瑕疵,表面或许有一点点瑕疵,但重新抛光即可去除。FL和IF通称为无瑕级。用LC表示。

钻石的4C评价(3)极轻微瑕级(VVS)指在10×放大镜下可见到亭部或表面有极微小的瑕疵。VVS1和VVS2的区别是后者有极微小的绵状点或小毛茬等。两者区别极小,在交易中常常忽略不计。

钻石的4C评价(4)轻微瑕级(VS)

指在10×放大镜下可见非常微小的瑕疵,台面范围内最小的瑕疵。VS1和VS2的区别在于后者可能有微小的绵状点或小毛茬。

钻石的4C评价(5)微瑕级(SI)

指在10×放大镜下不难见到瑕疵,肉眼看不见。SI2比较容易见到。

钻石的4C评价(6)小瑕级(P1、P2、P3)

指在10×放大镜下易于见到,肉眼刚刚能够看见以至到肉眼易见,个别有明显的解理和裂隙。所有钻石都是用10×放大镜检查和作出相应的判断,只有P3级可用肉眼毫不费力的看出。对1ct的钻石,P3仅为FL级价值的三分之一。

钻石的4C评价3.切工钻石几乎总是加工成刻面型宝石。加工质量的好坏,对于琢磨成形后钻石的尺寸、刻面的规则性、腰棱的宽度、底面和外部的瑕疵,都在应考虑之列。钻石常琢磨成圆多面型,它是根据全内反射原理设计的。圆多面型及各刻面名称如图所示。因为该琢型常用于钻石矿也称圆钻型或钻石型。

钻石的4C评价等级内容差—中良优良中—差顶刻面宽<53%53%-55%56%-66%67%-70%>70%冠高<7%9%-10%11%-15%16%-17%>17%冠部角<27°27°-30°31°-37°38°-40°>40°亭深<39%39%-40%41%-45%46%-47%>47%亭部角<38°38°-39°40°-42°43°-44°>44°腰棱厚度

极薄薄—中厚很厚底尖面宽

<2%2%-4%>4%国际钻石委员会圆钻型切工分级标准

钻石的4C评价钻石切工的优劣,除分级标准外,钻石各部位的对称程度,各刻面接触角的准确度、钻石表面的光洁度和人工损伤等,都以数量和程序来判定。圆多面型琢型是目前最流行的琢型,其他如梨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