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夏天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隙变大C.分子数目变大 D.分子质量变大2.学习化学时可用如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B.BC.CD.D3.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隔4.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 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 B.矿泉水 C.冰水 D.雨水6.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B.干水是纯净物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7.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12C.右上角元素符号为Mg D.核外电子数为24.318.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酸酒 B.汽油挥发C.海水晒盐 D.蜡烛受热熔化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化合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水 B.碘酒,食盐水C.高锰酸钾,氮气 D.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10.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能,它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其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质子带______电,电子带_________电。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试计算:(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2)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3)180克醋酸中含有多少碳元素___?(列出计算式计算)。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备氧气。为何在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_____?14.电影《火星救援》再一次引燃了人们对火星以及太空探索的热情。(1)种植土豆需要大量的水分,主人公利用火箭燃料一液态联氨(N2H4)制得氢气,再将氢气引燃得到了水。氢气点燃之前需要_____。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对于第一步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A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个数增加了D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氮分子和氢分子(2)为了抵御低温,主人公用含放射性元素“钚”的发电机取暖。钚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2所示,它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_____,钚元素和碳元素的种类不同,是因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将氧化铁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该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氧化铁能不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呢?(作出猜想)氧化铁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验证)同学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气体的制取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过氧化氢溶液温度℃氧化铁质量g收集40mL氧气所用时间s①510200128②510200.528③1510200.510④51050055(1)通过实验①和④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定量比较反应快慢,除了上述实验中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_____。(2)通过实验_____和_____对比可知,加入氧化铁后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它在反应前后的_____和_____没有发生变化。(3)如果将一定量的1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氧气的总量会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实验证明氧化铁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的催化剂,请你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5)上述实验验证了一些影响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的因素,那么你认为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还可能与_____因素有关,你的实验验证方案是_____。16.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填化学式)的混合物;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们认为猜想不成立.(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问题讨论)(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你认为甲同学(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乙同学(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题分析】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体积、数目、质量均不变,故选项A、C、D项解释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D【解题分析】

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所以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此选项错误;B、氧化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此选项错误;C、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由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它们之间无从属关系,此选项错误;D、缓慢氧化是进行得很慢的氧化反应,所以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此选项正确。故选D。3、B【解题分析】

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故选B4、B【解题分析】

A、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和单质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有氧参加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C、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D、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且有沉淀氢氧化铜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B。5、C【解题分析】

A.海水含有水、多种盐,属于混合物;B.矿泉水含有水和其他矿物质,属于混合物;C.冰水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雨水含有水、可溶性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所以干水属于混合物,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选C.考点:基本概念7、D【解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2,表示原子序数为1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8、A【解题分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题目详解】A、葡萄酸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9、A【解题分析】

A、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水是化合物,故正确;B、碘酒、食盐水都是混合物,故错误;C、高锰酸钾是化合物,氮气是单质,故错误;D、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故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10、C【解题分析】

A、野火烧不尽,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烈火焚烧若等闲,焚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炬成灰,蜡烛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34正负【解题分析】

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原子呈中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硒元素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其原子核外有34个电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606:1:872g【解题分析】

(1)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2+4+2×16=60;(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2):4:(2×16)=6:1:8;(3),180克醋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80g×=72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而使试管炸裂【解题分析】

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而使试管炸裂。故填: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而使试管炸裂。14、验纯AD144原子所含质子数不同【解题分析】

(1)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验纯,防止发生爆炸;由图示可知N2H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方程式为:;氢气燃烧生成水,方程式为:;对于,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有单质氢气生成,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反应前后1分子N2H4生成1分子氮气和2分子氢气,分子数增多;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故该反应中没有改变的是氮原子和氢原子;上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D。(2)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238-94=144,元素种类是否相同决定于原子所含质子数是否相同,钚元素和碳元素的种类不同,是因为原子所含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1)验纯,;;AD;(2)144,原子所含质子数不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比较收集到气体体积多少(合理即可)①②质量化学性质不变过氧化氢水+氧气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将两份等体积、等浓度且温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与质量相等但颗粒大小不同氧化铁混合,测量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即可(答案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通过实验①和④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越快;定量比较反应快慢,除了上述实验中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大小;故填: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比较收集到气体体积多少(合理即可);

(2)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加入氧化铁后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它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填:①;②;质量;化学性质;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