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乐凯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B.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C.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D.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越多越好2.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C2H4 B.CH3OH C.C2H5OH D.C2H63.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 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4.下图为过氧化氢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可以不加催化剂C.该反应中分子、原子个数均不变 D.该过程可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取两块干燥的镜片,对着其中块哈气,表面有水雾形成,而另块表面无变化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人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木条不复燃人呼出气体中不含O2C把一-定量的肥皂水滴加到盛有适量自来水的试管中,振荡,产生大量浮渣该自来水为软水D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并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大A.A B.B C.C D.D6.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7.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堆积如山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8.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C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A.A B.B C.C D.D9.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照明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电热器取暖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11.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氮气、氧气、空气 B.水银、蒸馏水、糖水C.碳、二氧化碳、氯化钠 D.冰、二氧化锰、食盐水12.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有气泡产生B.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C.贝壳逐渐溶解D.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2)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3)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则制备甲烷气体需要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要想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③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①加热②收集气体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装入高锰酸钾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顺序为_____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④⑤①②⑥⑦C、⑤③④①②⑦⑥D、③④⑤①②⑦⑥(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代号),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4)装置C或D中导管口都要接近瓶底,其目的是_____;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应采用_______(填字母代号)装置收集氧气,实验时发现细铁丝一直未能燃烧,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两条即可)15.下图是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2)若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装置B制取氧气的优点_______(写一条即可)。研究显示: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__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______集气法。(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收集一般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用该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如________,则满了。(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结束后,欲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需要进行溶解、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16.如图是在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为c的仪器名称是_____;(2)在实验室里,利用来制取氧气。①要生成3.2g的氧气,理论上需要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__g;②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用所给仪器中的a、b、f、h、k、m、n和_____;③用上述装置制取氧气,当_____时说明集气瓶内已经收集满气体。(3)在实验室里,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甲烷气体时.除合理选用上述仪器外,还必须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4)在实验室里组装制取气体的装置时,要根据_____、反应条件和气体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仪器。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3)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同时测得集气瓶内压强、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②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__处。③图乙中,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改善环境状况C使用清洁能源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小毛同学发现他家菜园的蔬菜瘦小枯黄,经査阅资料发现,原来是土壤中缺少氮元素所致,于是他向菜园土壤中施用了一种叫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的氮肥后,情况就有所改观。试计算[第(2)、第(3)问写出计算过程:(1)NH4NO3中氮、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2)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3)假如他向菜园土壤中施用1kg硝酸铵,相当于施入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人体缺少微量元素会引起某些疾病,如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缺铁引起贫血等,但并不是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越多越好,如碘在人体内过多,也会患甲状腺肿大,钙元素过多会引起骨质增生等。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6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所以一个M的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2H5OH考点:质量守恒定律3、A【解题分析】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会造成瓶内压强增大,充气气球内的气体沿导管逸出,故会观察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故选A。4、C【解题分析】
过氧化氢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题目详解】A、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正确;B、反应是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可以不加催化剂,故B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分子个数改变、原子个数不变;故C不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可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故选C。5、A【解题分析】
A、取两块干燥的镜片,对着其中块哈气,表面有水雾形成,而另块表面无变化,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故A正确;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人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木条不复燃,说明氧气含量低,故B错误;C、把一定量的肥皂水滴加到盛有适量自来水的试管中,振荡,产生大量浮渣,说明该自来水为硬水,故C错误;D、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并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故D错误。故选A。6、A【解题分析】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其中“▲”应填入的是原子。故选A。7、C【解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蜡炬成灰有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C。8、B【解题分析】
A.液氧和氧气都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正确;B.酒精能做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因为酒精分子的间隔受热变大,遇冷变小,此选项错误;C.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此选项正确;D.食物变质是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此选项正确。故选B。9、A【解题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题目详解】A、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水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供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电热器取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题分析】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A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B说法正确;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D.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而铁丝没有被引燃,不能燃烧,故选项D说法不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现象和结论、烟和雾的区别。11、B【解题分析】
A、氮气、氧气都属于单质,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水银属于单质,蒸馏水属于化合物,糖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C、碳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氯化钠都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D、冰、二氧化锰都属于化合物,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12、D【解题分析】A、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有气泡产生,故正确;B、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故正确;C、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贝壳逐渐溶解,故正确;D、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溶液仍为无色,故错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锥形瓶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集满AC【解题分析】
(1)仪器名称:①锥形瓶;(2)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集满;(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甲烷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甲烷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制备甲烷气体需要发生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A,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要想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题目点拨】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水槽;D;A;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为了把空气充分排出;E;氧气没有收集到、铁丝表面生锈或铁丝太粗等;【解题分析】
(1)根据常见实验仪器解答;(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分析解答;(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解答;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解答;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解答;(4)根据将空气充分排出解答;根据集气瓶底要留有少量水解答;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解答。【题目详解】(1)指定仪器的名称:③水槽;(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简单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故选D;(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氯化钾+氧气;(4)装置C或D中导管口都要接近瓶底,其目的是:为了把空气充分排出;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应采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时发现细铁丝一直未能燃烧,可能的原因是:氧气没有收集到、铁丝表面生锈或铁丝太粗等。15、酒精灯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不可靠排水BC集气瓶口木条熄灭A质量过滤【解题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题目详解】(1)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酒精灯,b是分液漏斗。(2)若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装置B含有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物的滴加速率,控制反应速率,故制取氧气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氧气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不可靠。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故为了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排水集气法。(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一般选用的装置是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用该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满了。(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结束后,欲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需要进行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题目点拨】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满了,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16、长颈漏斗6.8d当水槽中的集气瓶口有大气泡产生酒精灯反应物状态【解题分析】
(1)标号为c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2)在实验室里,利用来制取氧气。①设需要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x=6.8g。需要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6.8g②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用所给仪器中的a、b、f、h、k、m、n和d(铁架台),用于固定装置;③用上述装置制取氧气,当水槽中的集气瓶口有大气泡产生时说明集气瓶内已经收集满气体。(3)在实验室里,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甲烷气体时.除合理选用上述仪器外,还必须补充的玻璃仪器是:酒精灯,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科护理试题库及答案
- 了解考点分析纺织品设计师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行业数字营销的实施案例试题及答案
- 刺猬原理面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考试2024年操作技能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效果监测试题及答案解读
- 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读
- 宝安美术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技能提升措施试题及答案
- 上海滩钢琴简谱数字双手乐谱
- 2024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第七天》读书分享交流会
- 比亚迪财务分析
- 2021年中国中车公司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
- 工程设计资质专业人员专业对照表
- 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建设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 立式机组轴线调整及瓦间隙计算
- 胸痛中心培训课件胸痛中心的时钟统一及时间管理胸痛中心时间节点管理要求
- 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查房PPT
- 教育调查报告3000字小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