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控制_第1页
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控制_第2页
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控制_第3页
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控制_第4页
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控制一概述二采集三处理四解释五结束语一概述二采集三处理四解释五结束语概述质量控制全面全过程地震勘探过程采集、处理、解释地震勘探过程采集、处理、解释采集施工--依据采集技术、工程设计获得合格的地震主采集数据和有关的地震辅助信息(主要有测量和近地表调查)数据处理--用采集获得的全部数据经处理获得优质的地震成果数据体(或剖面)资料解释--用处理提供的地震成果数据(含叠前道集数据)结合地质、测井等资料获得关于地质构造、地层、沉积、圈闭、储层岩性及含油气性等合理有据的推断和预测采集是基础,处理是关键,解释是目的。数据采集的质量制约着处理的质量。只有高采集质量的数据才能确保处理的高质量,反之,采集质量也只有通过高质量的资料处理才能直接的表现出来。地震资料解释是完成地质任务的保证,解释成果的精度和质量与采集方法、数据质量、测线的布置、以及处理的方法、质量密切相关。地震勘探三个环节--采集、处理、解释组成一个系统工程,它们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应该获得什么样原始地震资料应该如何衡量处理剖面的品质如何提高圈闭识别和储层预测精度采集工程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采集施工:试验测量表层调查主采集施工激发接收仪器录制现场处理质量评价:测量成果表层调查监视记录现场处理剖面采集成果:地震辅助数据地震记录地质任务采集施工的信息流数据处理的信息流原始资料:野外地震数据磁带地震辅助数据其他相关资料

数据处理:处理设计试处理批处理:预处理振幅补偿叠前去噪叠前反褶积静校正(近地表和剩余)速度分析和叠加叠后去噪和反褶积叠后时间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成果:二维、三维地震叠加成果数据体二维、三维地震偏移成果数据体二维、三维速度数据体叠前共成像点道集数据体其他相关资料

CMP面元分布图覆盖次数图激发点接收点平面位置图最大、最小炮检距图资料解释的信息流处理成果数据体:二维、三维地震叠加、偏移、速度数据体叠前共成像点道集数据体其他相关资料

构造解释绘制深度剖面和时间、深度构造图等相关分析图件;开展构造发育史和区域沉积环境的研究,进行构造圈闭评价工作。地层岩性解释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重塑盆地构造发育史、沉积史和埋藏史,预测有利生储集相带,识别和圈定有利地层或岩性体形成的圈闭。储层预测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利用模型正、反演,井约束反演和提取各种有效的地震属性分析等有效的地震技术,对储层进行岩相预测、岩性预测、物性预测及含油气性预测。勘探目标综合评价圈闭评价

构造圈闭地层岩性圈闭

储层评价几何形态描述物性参数预测含油气性预测井位建议

采集:针对地质目标,获得充分采集

的原始地震资料处理: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的数据体解释:结合地质、测井等信息,得到

构造、地层、沉积、圈闭、储层等地质信息的解译一概述二采集三处理四解释五结束语采集地震采集施工开工前准备仪器设备:测量仪器、地震记录仪器、电缆检波器通讯工具、钻机、运载车辆等人员配备及资质组织管理和制度(HSE)技术准备:合同任务明确测量及清障工作(物理点放样)表层调查试验工作:施工参数的确定(激发、接收、排列)主采集激发系统接收系统资料的监控主采集前基础工作:数据格式正确、整理上交齐全监视记录的评测现场处理剖面的评价地质任务方完成的评估验收报告的编写质量评估与验收报告影响采集质量的因素设备:包括仪器、检波器、爆炸机、测量仪器、震源、车辆等材料:包括炸药、雷管、磁带、燃料等方法:包括技术设计、测线部署、试验方法、施工参数、观测系统、基础资料整理、现场处理等环境:山区、平原水网、沙漠戈壁、黄土源、滩浅海、海洋等多方面多环节多工种、多工序人的因素是根本操作者的素质高低是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和敬业精神采集:针对地质目标,获得充分采集

的原始地震资料处理: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的数据体解释:结合地质、测井等信息,得到地质信息的解译影响采集的地震数据质量最重要的环节:

技术设计和变更施工设计的审批和变更

试验和施工参数的确认测量成果的验收表层调查成果和地震辅助数据的验收

施工质量评估(评价原始资料和现场处理剖面)

地震工程竣工验收投资方应明确工区的地质任务,说明工区的区域构造位置、地层展布、构造特征、主次要勘探目的层、重点区带、可能的圈闭目标等地质背景情况,提出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及重点,包括信噪比、分辨率、保真度等。资质审查地震采集工程确立后,投资方应对参加工程设计方、工程监理方和工程施工方的资质进行审查工程设计的编制和审核地震采集工程设计包括采集工程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设计的工程项目实施应满足勘探投资方提出的勘探目标、地质任务、技术指标和其他要求。采集:针对地质目标,获得充分采集的原始地震资料充分:地质目标体描述充分空间分辨能力观测系统设计均匀充分面元属性、覆盖次数、系统网格目的层反射能量充分饱和激发、耦合相干噪音描述充分波散随机噪音压制充分叠盖次数地表调查充分建模和激发岩性工程设计的编制和审核观测系统设计:*面元边长(b):为满足横向分辨率时的面元边长按:

b≤

b——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Vrms——目的层均方根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fdom——反射波主频,单位为赫兹(Hz)。信噪比高、构造较简单地区的面元边长应取目标尺度的1/4,复杂区块的面元边长取目标尺度的1/10。*道间距(△X):道间距应为面元边长的2倍。*覆盖次数(n):覆盖次数应根据地质任务、技术要求和目的层资料品质确定。总覆盖次数(n)按计算:

n——总覆盖次数;nx——纵向(平行接收线方向)覆盖次数;ny——横向(垂直接收线方向)覆盖次数。三维覆盖次数选择应考虑横向介质的非均匀性,保证横向有足够的覆盖次数,并保证构造主体部位与陡倾角部位的有效覆盖次数。陡构造地区不宜过大的纵横比。一般在资料品质较好的地区覆盖次数为20-30次,而品质较差的地区为50-60次,复杂构造区甚至更高。*最大炮检距(Xmax):最大炮检距选择,应考虑最深目的层埋藏深度、叠加速度有足够的精度、动校正拉伸产生的频率畸变较小、反射系数相对稳定及能有效压制多次波。*最小炮检距(Xmin):最小炮检距选择,应考虑最浅目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避开激发源的强干扰,一般不大于最浅目的层埋藏深度。*横纵比:应根据地质任务合理设计横纵比(宽方位角);在地层倾角较大地区,需对方位角进行一定限定。纵向激发点间距与线束滚动距:纵向激发点滚动距、线束滚动距按计算:dx——纵向激发点移动间距相当道距的个数;dy

——线束滚动距离相当横向激发点距的个数;S——双边放炮时为2,其它为1;P——线束不滚动时横向激发点数;Nx——纵向单条接收线的接收道数;Ny——横向单线束的接收线数;nx——纵向覆盖次数;ny——横向覆盖次数。横向滚动距离、炮线间距和接收线间距是可能产生采集足印的主要参数,尤其是横向滚动距离影响最大。当前观测系统设计存在的不足和思考*常规观测系统设计基于叠加组合思想,针对叠后偏移成像目的是得到好的面元动校叠加响应和有效波规则采样的叠加数据体

*还没有较完善的基于叠前成像观测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观测系统优化:“四均匀”:理想的数据体是目标反射层上CRP点分布均匀、覆盖次数均匀、offset均匀、方位角均匀。(Canning,A.andGardner,G.H.F.,Geophysics,1998)“三均匀”:三维观测系统的优化是:面元属性均匀、叠加次数均匀、观测系统网格均匀。(Duan

MengchuanandMaWeiningSEG,2006)任一反射界面上,沿界面均匀分布着同样属性的立体观测角。即:每个立体观测角存在等间隔的圆环,圆环上均匀分布着“局部”炮检点。空间采样满足采样定理(不产生假频)。立体观测角张角足够大。“局部”炮检点产生的能量均匀,入射子波波形一致。(王华忠,2008)什么样的炮点排列和检波点排列方式是好的:在形成的道集内面波的线性性是否保持得很好;在common-offset和common-azimuth道集中波前面的连续性是否保持得很好;在CMP道集中是否能做到覆盖次数均匀、Offset均匀展布和方位角均匀展布。(王华忠,2008)采样均匀和面元属性一致的观测系统设计原则采样均匀是指面元内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均匀,面元属性一致是指面元之间覆盖次数、炮检距和方位角的分布要基本一致。在满足采样要求的前提下,这种采样均匀且面元属性一致的观测系统适合于叠前偏移,具有最小的偏移噪声和最弱的采集足迹。

聚焦和均匀性分析技术优选“良好的面元属性”偏移距均匀性分析可快速分析偏移距的平面分布特征,根据偏移距分布的“孔洞”情况,可判别观测系统用于叠前偏移的优劣。两种观测系统偏移距均匀性分析两种观测系统叠前偏移分辨率函数用聚焦分析技术可获得叠前偏移时的能量聚焦情况,能量聚焦好就表明叠前偏移噪声小,更有利于获得好的叠前偏移效果。叠前偏移响应优选“具有良好的叠前成像能力”面元内不同偏移距属性对叠前偏移成像的影响对叠前偏移响应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分析观测系统之间成像的细微差别,得到较好“叠前成像能力”的观测系统。

偏移距25-75m偏移距25-125m偏移距25-625m偏移距25-2975m面元内不同方位角属性对叠前偏移成像的影响叠前偏移响应优选“具有良好的叠前成像能力”Inline方向Crossline方向4线4炮8线4炮12线4炮inlinecrossline增加排列片宽度、提高横向覆盖次数有利于提高叠前成像精度叠前偏移响应优选“具有良好的叠前成像能力”减小线束滚动距有利于提高叠前成像精度

inlinecrossline8线4炮线束滚动200m8线16炮线束滚动800m叠前偏移响应优选“具有良好的叠前成像能力”正演和照明分析技术优选“能解决的地质问题”地质模型正演炮记录观测系统照明效果设计反映目标地区特征的地质模型,通过照明分析和模型正演分析观测系统对各目标层位的照明情况和成像效果,优化观测系统布局和指导炮点加密,设计出“能解决地质问题”的观测系统。叠前成像特性评价观测系统分析评价技术的思考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评价采集方案成本评价跨障碍能力评价从叠前偏移要求出发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有利于高精度叠前成像解决实际地质问题节约采集成本观测系统分析评价技术的思考*试验方案由工程施工方提出,并获得工程投资方的批准。方案应符合工程技术设计要求。*布设的试验点、段位置合理,具有代表性。*采集过程中遇到资料品质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对比试验。现场试验*井炮激发试验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可控震源一致性合格,参数设置合理。*试验因素单一,试验项目齐全,试验记录合格。*仪器日检合格,检波器埋置及组合、排列摆放应符合设计要求。*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应确定的施工参数:a)表层结构的调查方案;b)检波器组合的方式;c)激发方式和激发因素;d)观测系统。地震采集试验干扰波调查和分析地表相对平坦地区(松潘)的干扰波由于地表相对平坦,第四纪沉积较厚且横向变化较均匀,面波呈现速度低、频率低、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砂岩裸露灰岩裸露地表切割剧烈地区(川东北)的干扰波视速度800-1500m/s,视频率10-15Hz,地表起伏剧烈,第四纪沉积较薄且横向变化大,面波呈现速度高、频率高(相对)、规律性差的特点,灰岩裸露区散射干扰严重。灰岩裸露表层结构调查表层结构调查:调查点在全区内布设均匀合理,布设密度达到设计要求。*表层结构调查与地震采集施工应在相同的地震地质条件下进行。*表层结构调查应保证炮点、接收点满足地表高程变化、低降带厚度变化、低降带速度变化的平面采样率,即能够控制上述因素变化对确定激发井深以及满足资料处理时静校正的影响需要。

表层结构调查成果应:1绘制全线或工区的表层结构剖面图或平面图,图件绘制标准、图幅整洁。2结合地质露头剖面、潜水面分布图、地表高程,建立的表层模型应符合地质规律。表层模型在测线交点处闭合。

沙漠区近地表沙漠非均质性强,表层0.1m为流动新生沙层,非常疏松,速度很低,随着压实程度的改变,速度逐渐升高,分层比较明显,特别是含水程度起重要的作用,越接近潜水面,速度上升更快,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速度基本稳定,也就形成了相对比较稳定的潜水面曲面。沙漠区的近地表结构特点表层结构调查---针对近地表结构表层结构调查----小折射与微测井的结合大沙丘地段小折射因地表起伏较大,极难把所有检波器调整在同一个平面上,精度无法达到要求,在平坦的低洼地段可以采用微测井与小折射相结合获取表层数据。

微测井小折射统计表明,低降速层的厚度小于15m时,小折射和微测井的误差在1m左右,静校正时差在10ms以内,通过剩余静校可以校正。因此,表层结构小于15m的可采用小折射调查、微测井和推水坑相结合进行潜水面调查。而表层结构大于15m的则只能采用微测井方法调查潜水面和表层速度结构。

高密度电法电阻率剖面:反映了近地表介质的岩性与含水性。

58.5线10190物理点微测井结构分层与高密度电磁法电阻率剖面吻合。58.5线8190物理点黔中凯里地区表层结构调查----微测井与高密度电磁法的结合20m×14kg30m×14kg50m×14kg保持在含水的高速层中激发,改善了资料品质表层结构调查----服务于激发因素选择南盘江工区原始单炮AGC增益显示山地二维测线二种震源施工时表层调查结果、激发的质控图件系统试验完成后应及时对试验资料进行处理,优化确定各项施工参数。根据剖面质量和地质目标的可完成情况进行二次方法论证,进行针对性补充试验,确定的各项施工参数。应确定的施工参数:a)表层结构的调查方法和密度;b)检波器组合的最佳方式;c)最佳激发方式和激发因素;d)验证排列参数和观测系统参数;e)试验段标准剖面,目的层段的地震反射能量、信噪比和分辨率等。试验及二次方法论证工程施工方和现场监督应对采集资料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形成文字记录内容应包括:a)野外地震采集施工作业指导书;b)各工序现场监督检查、自检查的到位率;c)观测系统布置的准确性检查(利用大炮线性动校方法);d)原始记录评价、资料整理规范性;e)资料分析和解决施工问题的方法;f)原始数据磁带、其他数据记录介质和其他原始资料的存储;g)变观论证的合理性、变观设计施工的真实性;h)单炮能量、频宽、信噪比等定量分析;i)测线完整率,空道、空炮情况。施工过程控制采集工程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采集施工:试验测量表层调查主采集施工激发接收仪器录制现场处理质量评价:测量成果表层调查监视记录现场处理剖面采集成果:地震辅助数据地震记录地质任务采集施工的信息流测量成果检查1测量仪器年、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测量设计、测绘资料;2设计导线、实测导线布设方法、精度要求;3设计测线物理点(炮点、检波点)实测、野外放样;4测线交点和拼接重复点以及复测点精度;测线测量资料的整理上交。表层调查成果检查全线或工区的表层结构调查资料解释结束后,应绘制表层结构剖面图或平面图,图件绘制标准、图幅整洁、字迹工整。结合地质露头剖面、潜水面分布图、地表高程,建立的表层模型应符合地质规律。表层模型在测线交点处闭合差符合技术设计要求。3炮点、检波点静校正量趋势变化合理。地震辅助数据质量评价地震资料品质定量方法:

1基于RMS振幅定量估算环境噪音水平的地震能量估算

2基于相关原理的地震记录信噪比估算

3基于振幅指数衰减模型的地震记录质量控制

4基于信噪分离的地震记录品质分析

5基于频谱整形的地震记录品质分析

地震记录的质量评价按二或三级、可分时窗,实时监视

(本图为三级评价)固定标准

自动判别:环境噪音、爆炸讯号、50周道人机联作:面波、声波非固定标频率范围、信噪比、能量和分辨率等全部自动完成。评价标准从试验得到(见附录)评价地震记录的质量评价青城山SW16全部炮接收频率检查有效波频宽地震记录的质量评价8kg库车2线(二维)反射全层品质分析图

能量井炮能量相对低

分辨率信噪比及分辨率数值比较均衡,砂泥岩段井炮稍高一些含信比地震记录的质量评价青城山青城山SW16记录品质图能量差,干扰严重.这3炮边上道不够实为2级品.地震记录的质量评价一概述二采集三处理四解释五结束语处理采集:针对地质目标,获得充分采集

的原始地震资料处理: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的数据体解释:结合地质、测井等信息,得到地质信息的解译速度分析和叠加叠后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地震资料处理基础处理静校正处理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时间)的处理成像处理提取地震属性处理(包括叠后/叠前反演等)近地表静校(野外)高程静校模型静校折射静校层析静校剩余静校剔野值与不正常道频率滤波时空域滤波各类反褶积地表一致性处理压制多次波等观测系统定义初始化振幅处理等波阻抗反演岩性反演叠前反演AVO分析属性提取波形分类等处理: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的数据体技术层面:

地球物理水平层状模型复杂构造模型

静校、动校、叠加/偏移成像

信号处理

线性时不变系统

信噪比、

频带宽度、去噪合适度、频带扩展近地表静校正:对地震资料所作的校正,用于补偿由高程、风化层厚度及风化层速度产生的影响,把资料校正到一个指定的基准面上。其目的是获得通常在一个平面上进行采集,且没有风化层或低速介质存在时的反射波达到时间。----R.E.Sheriff动校正(正常时差校正):反射波的到达时间随炮检距的改变而变化,反射波到达有一定炮检距的检波点的时间要比位于震源点的检波点的时间长。对地震资料应用上述时间校正,获得似零炮检距的反射地震资料。是一种几何改正。----R.E.Sheriff偏移(叠后):使叠加处理获得共中心点剖面(近似于自激自收剖面)上的倾角反射归位到它们真正的地下界面位置,并使绕射波、回转波等收敛,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改善地震成像效果。---OZYilmaz地球物理成像

(静校、动校/叠加、偏移)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同相叠加。理论计算表明2毫秒时差的两道相同波形的地震道叠加相当于62.5Hz的高截滤波,而涉及到同相轴对齐的静校正和速度分析、动校正则是处理的关键环节。动、静校正技术作为解决多次覆盖所带来的地球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提高了有效反射的信噪比。叠后偏移是解决地球物理归位问题的重要手段。

叠前成像(时间/深度)是解决相对复杂的构造和空间速度变化条件下的同相叠加的成像方法。地球物理成像

(静校、动校、偏移)地震信号处理的基础假设定义1综合子波:综合子波是指褶积模型中除了反射系数序列之外的地震波形。它主要包括震源特征系统、地层特征系统和接收特征系统三个部分的褶积。定义2地层子波:地层子波是指能反映反射层地质信息的波形。显然,不同反射层由于岩性、物性等的差异,其真实的地层子波是不同的。这种子波的求取极为困难的,但也正是它的存在,才使地震预测成为可能。信号处理(去噪、提高分辨率)处理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

资料信噪比的变化频率成分和能量的变化单炮记录(或道集)和叠加剖面的变化与处理方法相应的质控图件预处理(解编、观测系统定义)近地表静校正叠前去噪和反褶积振幅补偿速度分析和动校叠加剩余静校正叠后去噪和反褶积偏移最终成果显示和归档地震数据处理主要内容质量控制应该是全过程、全面的,贯彻于每一环节地震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原始地震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的原始资料包括:地震数据磁带、辅助数据(仪器班报、野外近地表数据、观测系统和测量成果)和其他相关资料。新区处理时应有邻区的地震成果、勘探任务书和设计图、采集总结。重复处理时应收集原处理成果,地区内物探、地质、井筒资料。分析内容:

环境噪音检查记录频带范围内环境噪音水平和特定干扰频率能量。规则干扰波利用分离技术得到干扰波记录,计算干扰波记录非归一的频谱及能量。目的层段信号目的层段时窗内进行主频、频宽、能量、信噪比四项参数的估算。表层调查成果对表层调查的原始数据和解释结果的正确性作出分析,有结合调查点邻近的大炮初至分析表层调查建立的模型或计算的静校正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原始地震资料收集与分析批处理前应进行试处理,目的是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和参数,确定最佳的处理流程,尤其是近地表静校正、叠前去噪和反褶积、切除和叠加、偏移等的环节。试处理应做到因素单一,效果明显。确定的处理流程和参数须经甲方批准。试处理线(束)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资料,如表层结构、地下构造、施工因素等。试处理项目应包括:近地表静校正;叠前去噪和反褶积;振幅补偿;切除;偏移速度场和偏移方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应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偏移速度场和偏移方法的试处理。资料处理的试处理观测系统定义1激发点和接收点定义应与野外施工记录的实际情况相吻合。2进行炮点、检波点、坐标、高程及对应关系的正确性检查。3应用线性动校正的方法检查观测系统定义的正确性,检查覆盖率100%。4弯线处理应合理选择拐点和CMP面元的位置、条带数及纵横向跨度,CMP面元的覆盖次数、炮检距分布均匀。资料处理的预处理复杂地表条件的表现:地表高程变化剧烈地表岩性相对变化剧烈,地表层往往存在较强的散射体地表层缺乏一个比较标准的参考反射面近地表速度往往不很低地表地震地质条件不适合激发与接收表层介质疏松、吸收衰减严重导致的问题:极低的信噪比无法建立较好的宏观速度模型(近地表和地下)叠加与偏移成像结果差,远不能满足构造解释的要求静校正静校正问题的提出静校正就是研究由于地形起伏,地表低降速带横向变化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校正,使时距曲线满足于动校正的双曲线方程。对地震资料所作的校正,用于补偿由高程、风化层厚度及风化层速度产生的影响,把资料校正到一个指定的基准面上。其目的通常是获得在一个平面上进行采集,且没有风化层或低速介质存在时的反射波达到时间。这些校正是以微测井、折射波初至或同相轴平滑为基础进行的。----R.E.Sheriff静校正静校正的前提整个地震记录道简单地时移后,就相当于将接收点或炮点垂真下移(或上移)到参考基准面上后所观测到的地震记录。而这种假设并不严控符合真实情况。“静”的含义:静校正量只与激发点或接收点的位置有关,而与炮检距或记录资料的时间无关。(一道一个量,深浅都一样)静校正近地表静校正用于补偿由高程、风化层(或称低、降速带)厚度及其速度变化产生的影响,把地震资料校正到一个指定的基准面上所作的校正。现常用的方法有高程静校正、模型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和层析成像静校正。静校正影响近地表静校正的主要因素:近地表结构的信息获取和校正量的计算

基准面和替换速度的选择静校正基准面基准面是一个相对于海平面为基准的水平面,把数据调整到这个面上使得当地的地形和表层影响最小。地震时间和速度的确定结果都要归属到这个基准面上,犹如激发点和接收点都位于这个面上且无低速带存在一样。----R.E.Sheriff浮动基准面浮动基准面选在近地表,作为计算和应用叠加速度的参考面,即在时间上等于CMP道集内所有道基准面静校正量的平均值。参考基准面参考基准面选择具有相对稳定高速值的贴近降速带底面的平滑曲面,使近地表静校正量的误差最小。静校正基准面和替换速度的选择上遵守最小校正量的原则浮动基准面选择的原则:

1地形平滑面与高速顶面之间的一个平滑的起伏曲面

2起伏波长大于二倍的最大炮检距

3一个排列范围内,各道间近地表引起的时差不大于最浅目的层信号的1/4波长静校正浮动基准面建立准则

静校正解决近地表静校正的思路:借助各种近地表信息,建立较准确的表层模型,合理选取基准面和替换速度,结合不同的方法,计算近地表静校正量并应用。主要方法:1利用遥感和卫片资料合理布置密度的表层调查控制点和用足够调查深度的方法,查清表层结构的变化规律,控制中、长波长的静校正变化2结合地质露头和表层结构信息,建立合理的近地表模型,用先验低降速带资料为约束,采用模型法研究地震数据的静校正问题3用表层调查结果和地震初至信息联合解释,求取地震初至追踪的高速层匹配的低降带速度和厚度,提高静校精度4应用初至层析反演法,获取近地表模型的细节部分,解决中、长波长的静校正问题静校正近地表信息的获取方法:1大地测量2卫星照片和遥感资料3GPS测定激发、接收点的空间接坐标数据4

区内多年积累的统计的表层调查数据--表层数据库5收集以往的勘探资料6地震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微测井、小折射等7岩石取心、地质露头调查8地球物理调查方法:地质雷达(GPR)、电法等9地震反演技术:利用大炮初至实现走时反演近地表模型,如折射法、层析法等静校正按静校正量的空间-波数域变化分:(以一个排列长为界)高频分量--短波长低频分量--长波长短波长静校正对资料的影响:1叠加效果差,沿测线同相轴连续性差。2波形、振幅和特征的改变不一定与沿测线的地下地质情况严格相关。3CMP叠加的衰减和变差,导致速度分析估算不准。4静校时移量存在能影响多道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短波长静校误差对从叠加剖面上拾取T0时间影响很小。解决方法:剩余静校正静校正长波长静校正对资料的影响:1CMP叠加拾取的T0(构造)时间误导解释人员,发生构造畸变。2叠加速度也可能产生异常,尤其在异常宽度约为一个排列处。3长波长,尤其是超长波长对叠加影响很小。长波长异常能影响涉及大空间孔径的处理。解决方法:近地表静校正(野外静校)静校正高程静校正层析静校正静校正静校正近地表建模的判别准则:1各种方法获取的信息所建模型趋势一致,尤其是与微测井结果应大体吻合2叠加剖面上是否存在与地形起伏“共轭”或“平行”的同相轴3区域上,近地表模型和静校正量闭合,叠加剖面闭合近地表模型应满足:1低降速带速度与高速层速度反差足够大2低降速带厚度不能太大3地形起伏不能太大4高速层顶面起伏不能太大5低降速带横向变化不能太大折射静校正技术:

※斜率截距法

※延迟法

※互换法:广义互换法(GRM)

ABCD法

层析静校正技术:

※广义线性反演模型反演数值等效法

※波前重建法

※折射波向下延拓法

※时间项法静校正折射静校正技术的缺陷:

1、模型的假设条件:折射面平缓 地表起伏不大 速度横向变化小

2、无法解决速度反转现象层析静校方法的优势为:

无模型假设条件限制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静校正静校正解决复杂地区近地表静校正问题的思路

利用常规的表层结构调查(小折射、微测井、地质露头调查及其它方法)的信息建立初始的近地表结构模型,用于指导或约束利用大炮初至信息反演近地表结构的方法(折射反演或层析反演),获得更符合地表地质结构的模型,由此计算出静校正量(低频分量)。

近地表静校正质控1应用野外静校正量时,应检查和核对激发点、接收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等数据。绘制静校正量平面图,应分析其变化趋势,纠正不合理的异常值。2检查野外提供的数据质量(测量及表层),建立表层模型,计算静校正量。静校正量变化趋势合理并应用。3折射静校或层析静校应确保初至拾取段选取合理,拾取值准确,计算方法正确,建立的表层模型和静校正量变化趋势合理并应用。4有表层调查数据时应使用表层调查数据,炮记录和叠加剖面上应用效果好。静校正剩余静校正量的分布特征有二种情况:

1、当低、降速带的速度较小,厚度也不大时,反射波在低、降速层内是近似垂直于地表传播的,低、降速带对各反射层反射波的影响基本是相同的,这就是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问题。

2、当低、降速带的速度和厚度变化都较大时,各反射层的反射波在低降速带内的传播时间会有较大的差别,这就是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问题。静校正时变剩余静校正静校正方法(地表非一致性)解决短波长静校正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时变剩余静校正静校正是分别在不同的时窗内求参考道,在不同的时窗内进行互相关求互相关时差,在不同的时窗内求出不同的静校正量,同时要做好时窗之间的数据平滑工作。时变剩余静校正可以解决浅、中、深层不同的静校正问题。优势:

1、当浅、中深层的构造项有明显区别时,分层可解决构造选项问题;

2、可解决部分剩余动校正问题。危险!在地质构造先验知识不足时,慬用。静校正一步到位折射静校正初叠剖面

先浮动后最终的基准面折射静校初叠剖面剩余静校正值分布图最后一次迭代静校正值剩余静校正迭代前速度谱剩余静校正迭代后速度谱剩余静校正与速度分析的多次迭代处理: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的数据体技术层面:

地球物理水平层状模型复杂构造模型

静校、动校、叠加/偏移成像

信号处理

线性时不变系统

信噪比、

频带宽度、去噪合适度、频带扩展地震信号处理的基础假设定义1综合子波:综合子波是指褶积模型中除了反射系数序列之外的地震波形。它主要包括震源特征系统、地层特征系统和接收特征系统三个部分的褶积。定义2地层子波:地层子波是指能反映反射层地质信息的波形。显然,不同反射层由于岩性、物性等的差异,其真实的地层子波是不同的。这种子波的求取极为困难的,但也正是它的存在,才使地震预测成为可能。信号处理(去噪、提高分辨率)

信号分析最常用的是频谱分析。

在信噪比不完全确定时,只有通过估计的值来推算基准分贝值,从而在频谱上找出通放带范围。

谢里夫教授以–3db为标准,即滤波器频率特征是用通放带(振幅0.7以上)和压制带(振幅0.7以下)来表示。

李庆忠院士又把–3db放宽到-6db

,约S/N=1。

实际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可以放宽通放带标准。叠前的数据信噪比低,因为通过叠加处理会提高有效信噪比,因此基准分贝值也会是-12db(约1:4)、-20db(约1:8)或更大。有效频带宽度有效信号的频宽基准值:假设地震记录X(t)

是由有效信号S(t)

和噪音N(t)

两大部份组成

X(t)=S(t)+N(t)则记录的频谱为:X(w)=S(w)+N(w)频谱曲线用对数衰减(db)表示,以噪音为基数进行讨论分析。S/NS(w)N(w)Log2N(W)有效信号频宽基准值(db)10.50.5-1-622/31/3-1.585-9.544/51/5-2.322-13.9依次类推,若S/N=R

有效信号频宽基准值为:{log2[1/(R+1)]}*6db有效频带宽度

单道记录无法判别去噪的合适度,可以利用多道记录或剖面段进行去噪合适度的分析。

对于炮记录,去噪处理后得到的记录,与去噪前记录相减得到噪声记录。若噪声记录上能看到反射波的痕迹,说明去噪过量,用功率谱分析可得到定量概念。

对于剖面可用类似的方法实现。去噪合适度

子波压缩、频率补偿后,目的层段反射波的频带宽度不超过激发子波的频带宽度或不大于可视最浅层反射波的频带宽度。

频带拓宽的高频端不应超过有效频带高截端。

地震数据处理的全过程是在资料的频带宽度、分辨率、信噪比三者之间找最佳组合。

频带宽度既要讲足够的宽,又要有足够的低频端,优势频带宽度应达到2.5个倍频程以上。扩展频带宽度可信度六、高分辨率资料质量监控提高分辨率处理的判别准则:(剖面)准则一:高频剖面同相轴与全频带剖面一致准则二:高分辨率处理前后高频剖面同相轴比较一致准则三:低频信号未受到压制准则四:高分辨率剖面与井的层位标定变好质量监控手段:叠前、叠后地震资料的频谱分析振幅谱,剖面及其频率扫描六、高分辨率资料质量监控偏移剖面及其35Hz、45Hz、55Hz、65Hz、75Hz的高频剖面七、实例G19频带:10-70Hz频宽:60Hz主频:40Hz频带:10-100Hz频宽:90Hz主频:55Hz低频不变,高频宽30Hz

频带展宽:30Hz

主频提高:15Hz分辨率提高、层间信息丰富、断层清楚七、实例频带:22-52Hz频宽:30Hz主频:37Hz频带:12-110Hz频宽:98Hz主频:61Hz低频宽10,高频宽58Hz

频带展宽:68Hz

主频提高:24Hz分辨率提高、波组关系保持不变三、HIRAB效果分析Inline2600分辨率和信噪比提高,反射特征更清楚

去噪滤波;叠加

反褶积

动、静校正;叠加偏移;各类去噪滤波

频带变窄提高分辨率改善信噪比信号处理综合考虑:

叠前去噪

遵循针对性和逐步到位的原则,在多域内实现。

废炮、废道应全部剔除,应检测记录道上的大值宽脉冲和高频尖脉冲等野值能量,并予以剔除;

规则噪声得到有效压制,炮记录上有效信号突出,初叠剖面上无明显的倾斜干扰;

去噪后频带无明显变窄,有效频带内信噪比不变或提高;

去噪前后炮记录和叠加的差异剖面上无明显的有效反射信号和同相轴。差异剖面上主要应是去除的噪音,视觉上有效信号不超过5%。

叠前去噪的质控

叠前反褶积

叠前反褶积处理应达到既压缩地震子波又不明显降低资料的信噪比的目的。

用于岩性和储层描述的地震处理必须进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子波)处理。不能应用单道反褶积,应采用多道反褶积处理。

叠前反褶积后有效频带略有展宽,频带内信噪比无明显降低。叠前反褶积的质控速度分析和叠加1速度分析点的密度按处理设计的要求确定。2速度分析点使用的CMP求和个数合理,切除参数正确,满足速度拾取分析的要求。3速度拾取时空间变化合理。4当速度谱质量差,难以确定准确速度时应做常速扫描。5叠加剖面目的层段信噪比高,波组特征清楚。

速度分析和叠加的质控偏移的质控1根据参数和速度试验结果确定偏移算法和偏移速度场。2空间采样不足时应做地震道内插。3合理建立初始偏移速度场并进行精细调整和平滑,平滑后偏移速度场趋势符合地质规律,无速度异常变化。4偏移后同相轴归位合理、断点清晰、无空间假频及影响地震解释的画弧现象,目的层信噪比应提高。5利用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或VSP资料分析对比偏移剖面。偏移的质控叠前时间偏移的质控1数据准备数据进行预处理,避免偏移画弧;选择偏移距组合参数,使各个偏移距组合内的覆盖次数均匀。2方法试验根据地质条件和地震资料特点进行偏移方法优选测试,选择合适的叠前偏移方法和算法。3速度建模利用速度资料结合测井资料或VSP资料建立初始速度模型,模型趋势应符合地质规律。迭代修改确保共成像点道集的主要目的层的能量聚焦或同相轴水平。4偏移处理偏移孔径的大小应根据试验选择;倾角应大于实际存在的最大倾角。成果剖面质量评价合格品剖面应:

a)处理流程合理,参数选择符合工区的地震地质特点,成果剖面上主要勘探目的层波组特征清楚,偏移剖面上同相轴归位基本合理,无明显空间假频及严重的画弧现象,信噪比和分辨率基本达到地震解释需要(由于地下地质原因或原始资料质量造成的除外);b)观测系统定义正确;c)野外静校正数据应用错误引起的静校正误差小于一个处理采样间隔;d)速度谱解释正确,叠加速度、切除参数基本合理,并有动校正后的道集验证资料;e)A级质控图件齐全,中间质量控制记录完整。有任意一项未达到的剖面为不合格品,应返工重新处理。检查与验收的质控1不损害有效信号特征和信噪比的去噪处理2确保足够信噪比前提下信噪比与分辨率折衷的适度提高分辨率的处理3地质模式指导下的成像处理(静校、速度建模、成像)处理的思路1.信噪比方面——掌握好对噪音压制的分寸。*压而不死没有明显的蚯蚓化或炕席现象。*活而不乱没有明显的麻麻点随机干扰及下雨状的斜纹干扰。2.分辨率方面——争取最大的有效频宽。*一看主频主频太低是处理不当的表现。*二数相位连续振动相位多的剖面是有效频宽太窄的表现,数一数剖面上大多数强波的连续相位数。*波形活跃应该有强有弱、有胖有瘦、有宽有窄、有黑有白。一样胖瘦,强弱不分,波形呆板的剖面是分辨率不高的表现。地震剖面的好坏标准3.保真度方面——注意不要强调过头。*相对保幅除了作AVO研究外,只要求不改变有效波的相对强弱关系。4.偏移及显示方面*偏移到位偏移速度是关键,应改变用叠加速度乘百分比的老习惯。*显示适中不要显示成一片黑,满篇是轴。一般以三分之二同相轴的波峰能够互相连接起来为合适。5.地质效果方面——较难评判,但可作为参考标准。*断点清晰断层与尖灭等地质现象清晰。*用户认可经解释人员反馈,认可。地震剖面的好坏标准一概述二采集三处理四解释五结束语解释采集:针对地质目标,获得充分采集

的原始地震资料处理: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的数据体解释:结合地质、测井等信息,得到

地质信息的解译地震信息的利用传统地震解释主要利用走时信息。落实构造圈闭为主要目标。现代地震解释还要利用振幅、频率、波形等多种信息。在精细构造解释基础上,还要寻找岩性、地层等隐蔽圈闭。传统地震解释的主要技术

1目的层的识别和层位标定技术

2波组对比追踪和断层识别及组合技术

3剖面上地层尖灭、超覆、不整合、特殊地质体等地质现象的识别和解释技术

4速度分析和速度场的建立技术

5时深转转换和构造成图技术

6地质综合研究、圈闭评价和预探井位建议等技术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构造圈闭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储层预测及油藏描述地震层序分析(地层岩相解释)利用地震资料提供的反射波旅行时、速度等信息,查明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断裂系统、埋藏深度、接触关系等寻找各种构造圈闭油气藏根据地震剖面波组特征、结构特征来划分沉积层序,分析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进一步预测沉积盆地的有利油气聚集带采用各种有效的地震技术(分析手段和特殊处理),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提取一系列有效的地震属性参数,对储集体进行分类和特征描述(物性和含油气性)采用各种有效的地震技术(分析手段和特殊处理),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提取一系列有效的地震属性参数,结合地质、钻井、测井资料,和其他地球物理资料,研究特定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分布、孔隙度、流体性质等地质目标分为: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储层预测解释质量控制的思路

综观全局、点面结合推理有据、逻辑合理构造、地层、沉积、岩性、油气性,层层深入岩心、物性、测井、正演,辅助佐证地质、测井、地震、综合物探,全面综合构造解释主要是利用地震波反射时间,同相性、速度等划分构造层,确定反射层的地质属性,了解地层的厚度及接触关系,对断层等地质构造做出解释,绘制时间和深度构造图等相关分析图件。在此基础上开展构造发育史和区域沉积环境的研究,进行构造圈闭评价。地震资料的构造圈闭解释水平切片解释相干体解释时间剖面的对比时间剖面的地质解释构造图、等厚图的绘制特殊地质现象的解释识别标志反射波的:(1)强振幅(2)波形相似性(3)同相性(4)时差变化(1)构造层划分(2)反射层位标定(3)断层的解释(1)构造图的绘制(2)等厚图的绘制(1)不整合面(2)超覆、退覆和尖灭(3)逆牵引现象(4)古潜山(5)火成岩体(1)综观全局,做到心中有数(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3)重点对比标准层(4)相位对比(5)波组和波系对比(6)沿测线闭合圈对比(7)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8)研究异常波(9)剖面间的对比实际的对比方法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标志:(1)反射波同相轴错断(2)标准反射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等现象;(3)反射同相轴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化;(4)反射同相轴产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5)特殊波的出现是识别断层的重要标志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层序地层解释是根据地震剖面特征、结构(主要是依据常规地震剖面上反射波组的产状,外形、振幅,频率等特征)来划分不同类型的地震相,研究地层的宏观特征,分析沉积层序,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预测沉积盆地的油气有利聚集带。地层岩性解释是在精细构造解释和层序地层解释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波速度、属性及地震反演资料进行岩性解释;研究地震波振幅等属性、薄层反射振幅信息、地震波波形、频谱等与岩性的关系,进行岩性预测,寻找尖灭、不整合、地层超覆等地层圈闭和构造-岩性或岩性圈闭的油气藏。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地震地层学的研究内容划分地震层序,进行地震层序分析,建立区域地层轮廓在确立的地震层序内,进行地震相分析,确定地震相的类型和分布借助岩性观察和测井相分析,将地震相转化为相应的沉积相成沉积体系,进行沉积环境和古地理解释在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重塑盆地构造史、沉积史和埋藏史,预测有利的生储油气相带,帮助圈定特殊岩性体所形成的圈闭通过这套研究方法和技术,建立起符合我国陆相断陷湖盆为主要特点的地震相模式沉积层序和地震层序的划分地震资料的岩性解释层序的划分:(1)超层序(2)层序(3)亚层序。各沉积层序在时间上按先后半场依次排列层序的划分:

(1)上超(2)下超(3)顶超(4)削蚀或削截地震相分析:地震相参数包括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几何形态,地震反射的连续性、振福、频率、相位、层速度及平面组合关系等(1)地震波速度资料的岩性解释(2)地震波振幅和岩性的关系(3)薄层反射振幅信息的利用(4)地震波波形、频谱与岩性的关系储层预测是在地震构造解释和地层岩性解释的基础上,对有利储层或有利聚集体进行含油气厚度、面积、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等特征描述。储层预测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由于地质背景、勘探程度、资料基础以及需求的不同,不同阶段(即预探、评价与产能建设阶段)的地震储层预测采用的技术差异较大,基本归结为岩相预测、岩性预测、物性预测及含油气性预测。地震储层预测:采用各种有效的地震技术(包括地震资料的各种特征分析及特殊处理方法),提取一系列地震属性参数,利用井资料的约束反演,对储集体进行特征描述和分类,进行储层预测。储集体的分类及特征:结合岩性(岩心试测)和测井资料研究储集体的岩性、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性性,并对储集体进行分类。储层参数的地震属性分析:(1)建立储层特征与地震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上的地震属性的关系,包括地震振幅、波形、频率、相位、吸收与衰减、极性、速度和属性比等(2)属性优化:对地震属性参数进行分类,不同的油气藏特征具有不同的地震属性组合,通过相互印证与判别,优选主属性参数(3)不同数据对应的地震属性数据体:以剖面为基础属性、以层位同相轴为基础的属性、以数据体为基础属性等(4)以油气藏特征为基础的地震属性研究:包括反射结构特征、亮点、平点与暗点、不整合、断块、构造突变、岩性突变、及地层不连续等,通过地震属性综合分析,识别和预测有利储集体的展布和变化储层的横向预测:(1)地震地层解释的基础上,对有利储层发育带进行预测,如三角洲沉积、冲积扇、砂砾岩体、生物灰岩、火山岩及盐体(2)利用正、反演,井约束反演等技术,由已知到未知,从剖面到平面进行预测(3)横向预测储集体的含油气厚度、面积、物性、流体性质及变化,进行储量估算和井位建议地震资料的地震储层预测地震资料的综合地质分析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克服多解性克服局限性避免误差及干扰造成的假象综合利用地质、钻井、测井资料,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研究特定地层的沉积、岩性、厚度分布、孔隙度、流体性质等地震资料测井资料钻井地质资料层位标定及层位追踪模式识别:确定己知模式,提取特征参数,对映射模型的标准样本进行学习、训练,推理扩展,验证地质解释随机岩性模拟:通过地震剖面结合井资料,建立层状岩性模型,反演成反映地下岩性等地质信息的一种处理分析方法井约束模型反演:从已知井出发,将每个地震道都反演成一条测井曲线(或重构的测井曲线)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与显示影响地震资料解释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地震地质层位方案断层性质、构造特征及分布规律和展布特征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有利相带综合解释地层岩性综合识别分析储层岩性、物性及油含气性综合描述

圈闭综合分析及评价勘探部署建议地震剖面品质按地质效果评估分三级:a)一级剖面:信噪比高,地质现象清楚,反射层次齐全,浅、中、深主要反射层能够进行可靠对比追踪的在80%以上;b)二级剖面:信噪比较高,反射层次齐全,主要地质现象可识别对比,浅、中、深主要反射层能对比追踪的在50%以上;c)三级剖面:剖面信噪比低,主要地质现象不清,反射层次不全。其他基础资料:地质资料(包括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前期地质研究成果)

物探资料(包括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成果及VSP资料)钻、测、录、试及分析化验资料检查收集的各类资料是否齐全,并评估资料质量和可靠性,形成资料分析评价意见。资料整理和检查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应:a)提取地震子波的频谱特征应与标定的地震剖面的频谱特征基本一致;b)应使用声波、密度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若声波、密度质量不好时,可使用电阻率或其他测井曲线进行拟声波处理,制作合成地震记录;c)合成地震记录的极性应与地震剖面的极性一致;d)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震剖面的T0时间应一致。若不一致时应根据表层调查数据和平均速度进行校正。先对区域性的标准层标定,然后对其他反射层标定利用VSP资料标定应:a)对VSP资料进行低降速带表层校正、基准面校正、高程校正和采集系统时差校正等;b)同一反射界面的VSP剖面上行波和地震剖面反射波极性一致、波形相似层位标定层位标定应保持地震剖面与合成记录或VSP剖面波形相似,主要标识层主相位对比误差应小于半个相位。无井区资料应尽可能利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连井剖面,从有井区引入本区,并根据地震剖面特征、波组关系、反射结构,利用速度资料,结合邻区钻井及区域地质资料,划分构造层,确定各主要反射波组所对应的地质层位。层位标定的关键:选井选层:多井地区要做好关键井的合成记录标,筛选构造特征清楚,浅、中、深层波组特征较好的层位。声波测井曲线的校正:利用综合测井图中的井径、微电极、自然电位、伽玛、电阻率等对声波进行环境校正,另外对声波曲线作方波化处理,减少奇异点和缩小两者的分辨差异优选合成记录参数:子波的频率、长度、极性、波形、相位等斜井的合成记录制作复杂。标定要反复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速度场的质控速度场的建立与检查利用VSP资料、声波测井、速度谱及岩心测试参数等各类速度资料,研究层速度、平均速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建立适合用于时深转换或空间校正的相应速度场。速度场的变化趋势符合地质结构变化规律,合理、可靠。利用钻井资料检查时深转换结果并判断速度场的合理和准确性,主要目的层深度误差三维地震资料小于2%,二维地震资料小于5%常规成图法:1.在叠后时间偏移数据上解释追踪反射层位,并将解释追踪结果绘制成偏移时间域T0图。2.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纵向叠加速度曲线依据其垂向变化程度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用Dix公式转换为平均速度曲线。3.沿偏移时间域T0图从每条平均速度曲线上截取其对应位置(x,y,t)的平均速度值,并绘制成平均速度平面图。4.用平均速度平面图对偏移时间域T0图直接进行垂向时深转换,生成深度构造图。速度场建立和时深转换横向速度变化不大时,T0图形态能代表地下的构造形态。通常用以下方法解决速度:1选取地震叠加速度场平滑,转换,结合合成记录速度2选用合成记录速度。不要简单地用多口井进行回归拟合求取平均速度,这样构造各部位误差较大,最好用构造主体或高部位的合成记录速度作时深转换,确体主体部位准确3采用大区的平均速度横向速度变化较大时,应仔细研究速度,建立空变速度场,实现变速成图变速成图解决的关键问题:

提高地震处理的叠加速度精度

选择适合探区地质和构造特点的层速度求取方法传统的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构造成图方法存在着叠加速度精度较低,偏移时间域TO图准确性较低,采用Dix公式求取层速度误差大和准确性低等原因沿层速度分析提高叠加速度横向分辨率层位时间域TO数据如解释时,采用的是TO时间偏移剖面,需要将解释的层位或偏移时间TO图反偏移到水平叠加时间域,可以通过层位反偏移技术依据偏移速度和偏移逆运算。如果采用的水平叠加剖面就不再需要反偏移。

利用速度约束法重新解释叠加速度谱由于地震资料品质差等因素,造成求得速度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必须对所求取的速度进行约束,剔除不合理的值,提高速度可信度。井资料约束层速度约束相邻速度谱约束

层速度求取变速成图的核心问题就是层速度求取。层速度无论是对偏移、还是对岩性、岩相和储层预测,均起重要作用。常规的层速度求取方法是通过Dix公式来求取,但是Dix公式其精度较低.即使做倾角校正.对高陡构造误差仍很大.更无法解决速度倒转现象(一般适用于地层倾角小于15度的条件.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常用方法有:模型层析法模型反演法两者都是基于射线追踪方法的变速成图的,都解决了倾斜地层和速度倒转等问题。构造解释的质控要点:a)目的层层位标定与对比追踪、交点闭合;二维测线交点的主要层位相位闭合差不应大于1/2个相位。三维资料不应漏掉面积大于0.2km2的构造圈闭以及幅度大于10ms的构造

b)二维资料的水平与偏移剖面解释一致、对应关系合理c)断裂系统组合合理,符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三维资料与水平切片解释一致,不漏掉延伸长度大于10个CDP的断层;不漏掉落差大于半个相位以上的断层d)构造图成图方法正确、数据准确、等值线勾绘合理、地质现象与钻井数据标注正确以及图名、图例、责任表正确和整洁。三维资料有地震测井或全井段声波测井工区的构造解释成果,深度误差应小于2%e)勘探地质分析与评价合理构造解释的质控层位对比--------剖面解释:基于测线的对比

解决大套构造层对比和确定主要层位全区测线的对比

解决构造层和主要目的层的全区对比复杂剖面的对比

重点段区和特殊地质现象的综合解释三维要开展体解释,充分利用切片资料和自动追踪功能层位追踪,剖面对比的原则:掌握地质资料,在地质构造模式的指导下,纵观全局来研究地震剖面的结构重点研究标志层的反射同相轴

反射的波组特征、反射结构等变化相位对比

相位数变化和强弱关系变化波组对比

指比较靠近的若干反射界面产生的反射同相轴组合研究异常波

岩性突变点的绕射波、断面反射波、凹界面的回转波剖面间的对比反射标志层的好坏与地层沿水平方向的沉积稳定、地层组合的相似性有关。关键:选好基干剖面和剖面闭合层位追踪,剖面对比中应注意:与速度有关的假象时间域造成的构造假象几何因素造成的曲界面的影响处理造成的假象多次波或处理参数不当表层变化引起的假象长波长静校不当造成假构造断层在剖面上的主要特征:1反射波同相轴错断2反射波同相轴的相位数突然增减或消失3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白带4标志反射层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强弱相位的转换等现象异常波的出现,--识别断层的重要标志断面反射波的主要特点:1断面反射波能是大倾角反射波,与地层反射波交叉、干涉2断面反射波能是强弱变化大,常断续出现3断面波可以在相交测线上相互闭合三维数据体的断层解释应充分利用相干体切片和水平切片显示解释步骤:1显示解释的典型剖面,显示纵向上断层最发育位置的切片,观察切片上错动和密集带2根据断层的纵向发育,选取适当的切片时间间隔显示一时间段的切片,每一片进行由浅至深解释断层3选取正交断层走向的任意线进行垂直剖面的解释,按间隔增量逐条解释可形或解释断裂系统的断层体数据4调整断层的组合关系,在断层的交切、转换处等加密切片和任意线解释,进一步落实断层的搭接、相交、分岔、合并,完成断层组合特珠地质现象的解释1

不整合面

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2

超复、退复和尖灭

时间剖面上同相轴的合并靠拢,相位减少岩性尖灭、超复尖灭、退复尖灭、不整合尖灭3

古潜山

顶面不整合,波阻抗差大,频率低,相位多,常伴有大量的绕射波、断面波、回转波、侧面波等4

复杂断块

进行模型正演采用正确的偏移方法和参数构造发育史研究---------平衡剖面平衡剖面指过去的构造发育过程中的剖面,用来研究构造的发育演化史。它是比较简单的分析研究手段,适应于挤压和伸展的构造。平衡的要素:1刚性体位移变形---形态守恒2塑性体形变---面积守恒3压实变形---岩性守恒

平衡剖面的识别:1沉积恢复---识别同一套地层沉积时,横向上是否发生相对升降运动的方法。断层两侧的地层厚度相等,表明该断层为沉积后发生错动。如正断层的下降盘厚度大于上升盘,表明该断层是地层沉积时发生的,称为同沉积断层。2剝失量恢复---用产状法,即通过产状的不同关系,分析剝失的沉积厚度,来恢复某一期构造运动造成地层抬升后产生的剝失量。分析时选定的层序面不宜过小平行层序表示后期招升剝失非平行层系既有沉积厚度变化,又有后期控升剝失3不同构造样式的恢复----按运动方向归类:二维构造运动:X轴方向伸展构造和断层挤压构造和断层

Y轴方向走滑断层和构造三维构造运动:X和Y轴方向扭动构造和断层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合理性的确认地质层位解释方案

a)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合理;

b)不同断块、同一层位的相位解释合理;

c)不整合面解释合理。断层解释和断层组合方案

a)断层性质解释合理;

b)断层对构造的控制作用解释合理;

c)断层的断开层位、落差解释合理;

d)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及对油气的封堵作用解释合理;

e)断层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合理。构造特征及分布规律

a)构造的落实程度及可靠性;

b)构造的形态、轴向、高点在平面上的展布符合地质规律,构造与其控制断层的关系合理

c)深、浅层构造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