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由何出榆林市境_第1页
秦直道由何出榆林市境_第2页
秦直道由何出榆林市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直道由何出榆林市境

一、小地和私家车的遗迹秦直道从哪里来?目前,历史学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边疆理论、阳周理论、上梁理论和靖边理论。通过查阅史料和各种资料,我认为秦直道是从安塞进入嘉靖街。2005年7月11日,笔者与几位同仁趋车前往靖边县小河乡,徒步找寻秦直道遗迹。靖边县的小河乡与安塞县的镰刀湾乡相接壤,这里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山上植被茂盛,山下庄稼长势喜人。秦直道均沿着半山腰,“堑山堙谷”一直北上。我们在镰刀湾乡的宋家坬村,找到了几小段秦直道的遗迹,但不太明显,后又到了小河乡的郑石湾村,找到了四段秦直道遗迹,由南向北定为四个点,即一号点小地名为死人咀子,是秦直道从安塞进入榆林的入口点。寻找半天,地面遗迹不明显。我们又随即来到二号点,小地名叫后崾岘壕(图2),在一号点北约300米名叫盘龙山的两座大山之间,这里有一条人工修筑的道路,由南向北斜坡而下,宽6米,长约200余米,山两壁可见人工劈削的痕迹。三号点小地名叫后郑石湾,南距二号点约500多米,也是从半山中劈开的一条路,宽22米,长100余米,呈半弧形转了一个大弯,由南向北斜坡而下,现在乡村土路沿用,占去6米多。四号点小地名叫背台,南距三号点约800米,是一块比较平整的大土台子(图3),为一块农田,种着土豆。道路步测长120米,宽44米,路边畔有两处雨水冲坏的缺豁,露出了路的断面,可见10多厘米的耕土层下有厚70厘米的道路填土(五花土),路面经过碾压,密实度较高,土色灰黄,土质坚硬,与老土有明显的区别,填土分层不明显(图4)。两处缺豁相距10多米,情况基本相同。靖边县小河乡郑石湾村秦直道的总长度大约是5公里左右,基本是由南向北,由高向低斜坡而下。沿线没有发现任何秦汉时期的其它遗迹、遗物。二、财产废产分析榆林境内的秦直道究竟从何处出榆林境的?靳教授的秦直道路线图大致是从榆林城西北的马合乡进入内蒙的,马洪川、鲍桐等先生经过实地考察,也认为是从马合乡或马合乡附近北上,他们的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但具体位置、走向如何?马合乡范围又很大,有无秦直道遗存呢?2005年7月14日,笔者带着诸多疑问,与几位同仁趋车前往马合乡,在达石村与麻生圐圙村之间,徒步寻找,所幸的是在达拉石村东,河口水库西石灰梁的两个山梁间找到了一段长521米,宽45米的秦直道遗迹,这里东南距榆林城约53公里,再向北便进入内蒙境。马合乡的杨家滩村瓦片梁,遗存许多汉代板瓦及陶器残片。内蒙考察组的同志也发现了村东口残存的古城墙遗迹,证实此处为汉代城址。石灰窖梁为两个南北狭长,高约6米的山丘,因土质间有细小生石灰而得名。两山顶部及背阴向阳处遗有大量汉墓。1984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保单位。石灰窖梁南距瓦片梁不足3公里,可以肯定它是瓦片梁汉代古城的墓葬区,近年大量汉墓被盗掘,地表遗有许多盗坑,暴露出砌砖拱券式墓穴,地面可见被盗掘者遗弃的汉代子母砖、彩绘陶瓶、陶罐等残器。该道路两侧小山丘植被多为沙柳、柠条、沙蒿,且较为茂密,而路面坚如砂岩,寸草不生,只是在有积沙处,少有几丛沙蒿。从该路所处的位置、方向、填层、宽度,以及附近的汉代城址综合分析,它为秦直道确定无疑,也即是秦直道从榆林到内蒙古的出口。至于秦直道东侧的遗迹,是兵站?驿站?还是烽火台?因再无其它遗物佐证,不敢轻下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三、进入阴山市的罪犯家庭过渡笔者通过实地踏勘,查阅史料,再结合考古资料,初步认为秦直道在榆林境内所经过的路线大致是:由延安市的安塞县镰刀湾乡宋家坬村进入靖边县的小河乡郑石湾村,向北经柳湾村、石峁则村,进入龙洲乡的老庄村西,经坪庄村进入沙漠地区,再经高家沟乡的常塔村东,再经杨桥畔镇西的贾家沟村西,再经草沟村西进入横山县境内,经塔湾镇的清河村东,经庞庄到赵石畔镇的水掌村,穿越秦长城,到英塌村,穿过横山镇的张家沟村、曹家畔村,再经雷龙湾乡酒房沟村东,沙峁村西,再经榆阳区红石桥乡的肖家峁村西北的柳卜台村,经闹牛海子村西,再经巴拉素镇的白家海则村西,经大旭吕村东,北上再经小纪汗乡大海子村东,最后进入马合乡,经杨家滩村西,从达拉石村东邱二小宅西侧入内蒙古境,穿过乌审旗黄陶鲁盖乡黄陶鲁盖村,斜东北向达红庆河。从图1上看,榆林境内的秦直道经过了3县12乡(镇)23村,全程长约151公里,占整个秦直道长度的20.3%。四、秦直道的走向(1)秦直道每个路段宽度不同,它是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而决定的。如靖边小河秦直道最窄处仅6米,榆林马合秦直道最宽处达45米。(2)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等自然力对秦直道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如小河段),而风水草滩区沙漠移动和垦屯等人为破坏也比较严重(如马河段)。(3)秦直道的走向总体是直的,是相对的直,不能误认为是绝对的直。如靖边小河后郑石湾处的秦直道,就沿山势走向转了个大弯。(4)秦直道现存路面填方厚度多在70—86厘米左右,有的分层明显,有的不是太明显,但都经过碾压或者是踩踏,密实度较高。(5)秦直道填方用土大多是就近取材。如马合乡的秦直道用土同附近被盗墓中土质相同,路东的黑垆土遗迹用土,是在东边30米处所取。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对付匈奴南侵,于公元前212~210年派大将蒙恬,役使10数万民众,用不到两年半时间,修筑的一条南起咸阳北的云阳林光宫,北至内蒙包头西的九原郡,全长1800里(合今742.5公里)的军事大道(图1)。秦直道的走向及所经路线史籍记载非常简略,不足百字,再加上两千多年环境的变迁,给后世研究者带来诸多不便,也使人们对它的走向产生了很多分歧。可喜的是经过近20年有关专家、学者不断的踏勘、考证、研究,基本搞清了南段云阳林光宫至子午岭、延安段以及北段内蒙红庆河至包头九原郡段的大致路线,而榆林境内秦直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存在较大的出入,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意见:其一是1975年史念海教授《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认为秦直道从云阳北的林光宫北出发后,循子午岭北去,到合水县间水坡梁和黄草崾岘北随着子午岭主脉转向西北,一直到达定边县南再折向东北行,进入鄂尔多斯高原,经乌审旗到达伊金霍洛旗的红庆河乡,终止于秦九原郡。其二是1979年郭沫若主编的《秦统一图》中的秦直道路线,从云阳北出循东北经高奴(延安)、阳周(子长西)、上郡(榆林南),后直北达秦九原郡。其三是1984年5月,靳之林教授对秦直道作全程徒步考察,新华社记者卜昭文刊发《靳之林徒步考察秦直道记》,文中提到是靳教授和他的另一名学生孙相武,用两个月的时间,步行1200华里,考察了他以前没有走完的陕北安塞至内蒙古包头西的一段古道。靳教授找出一条由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榆林、内蒙包头的秦直道线路。我赞同内蒙古交通厅考察组张洪川先生的意见,我认为靳教授所绘的秦直道路线图榆林段大致是对的,但靳先生为何至今未发表任何有关秦直道的文章呢?记者卜昭文对榆林境内的秦直道的具体走向也只字未提,而靳先生的学生孙相武在1988年发表的《秦直道调查记》却又否定了靳先生榆林境内秦直道的路线,认同郭沫若先生秦直道路线图了。大家也都知道,榆林的地貌大致以明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属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沙丘、沙地延绵不断,相对高差在10—50米之间,经过2000多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要找到秦直道遗迹,实属不易;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地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再加上历代的垦屯,秦直道踪影难寻。所幸的是经过榆林文物部门数年的考古勘察、发掘,对榆林境内的秦直道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榆林境内秦直道调查情况和我的认识向大家作个汇报,敬请方家斧正。在石灰窖梁的两个山丘间,有一条灰白色的路面由南向北延伸,GPS测北偏东38°,南北长521米,东西宽45米,厚86厘米,填方中可见清晰的分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