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油田某油区储层孔隙度分布特征
1储层物性分析河南油田油区的孔隙分布为9.48%34.89%,平均值为27.75%。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016.254m2,平均值为0.回归82m。变异系数范围为0.221.74,平均值为0.6。入侵系数范围为1.316.29,平均值为3.56。偏差范围为14.91963,平均值为172.95。这说明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中等到较弱,储层物性整体较好,为中高孔、中渗储层。Ⅳ71小层孔隙度值分布范围为23.41%~37.96%,平均值为28.67%。孔隙度高值部位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河道、河口坝等微相相对较高,席状砂次之,河道间孔隙度最差;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194~3.145μm2,平均值为0.97μm2。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河道河口坝等微相相对高,席状砂次之,河道间渗透率最差,渗透率与孔隙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高值部位相同,反映了较好的相关性;Ⅳ72、Ⅳ73小层储层物性分布与Ⅳ71小层一致,河道、河口坝等微相相对较高,席状砂次之,河道间孔隙度最差。Ⅳ8小层孔隙度值分布范围为20.46%~34.11%,平均值为27.43%,孔隙度高值分布,其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河道、河口坝等微相相对较高,席状砂次之,河道间孔隙度最差。渗透率值分布范围为0.15~2.295μm2,平均值为0.908μm2。同样地,河道间渗透率最差,渗透率与孔隙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高值部位相同,反映了较好的相关性。2油层分布的控制因素该油区东西方向油藏剖面显示具有多个油水界面,整体上各个油水系统都服从高部位为油层,低部位为水层的特征,并具有独立的油水界面,而多个油砂体则形成多套油水系统。(1)纵向油水分布规律。纵向上砂体的分布以及连通关系对油水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个小层,不同砂体所含流体类型以及所含流体的饱和度也不一样,这样就会出现高部位孤立砂体含水,而低部位砂体含油的情况。(2)平面油水分布规律。Ⅳ71小层的油层主要集中在楼943、楼954、楼959、高浅3、楼9310、高浅23、高1103一带,与F2断层和F11断层相接。油层分布在构造高部位,鼻状构造的翼部控制了大范围油水界面的分布,岩性、储层非均质性控制了油干层的分布。楼资41井区位于构造高部位,但物性较差,为干层区域;水层则主要分布于构造低部位。油层分布区域对应的砂体有效厚度大,储层物性较好,如图1所示。Ⅳ72小层的油层主要集中在高浅7、楼943、楼966、楼954、楼959、高浅3、楼9310、高浅23、高1103一带,与F2断层和F11断层相接。油层分布在构造高部位,鼻状构造的翼部控制了大范围油水界面的分布,岩性、储层非均质性控制了油干层的分布。Ⅳ8小层的油层主要集中在高浅7、楼965、楼956、楼959、高浅3、楼9310、高浅23一带,与F2断层和F11断层相接。油层分布在构造高部位,鼻状构造的翼部控制了大范围油水界面的分布,岩性、储层非均质性控制了油干层的分布。楼资41井区位于构造高部位,但物性较差,为干层区域;水层则主要分布在构造低部位。(3)油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对油气聚集成藏起着重要作用,油气分布主要集中在较高部位。断层在高浅3区也具有重要作用,该区油气分布与断层关系密切,各层位均有油气紧邻断层分布。在构造东翼,F11与F2共同夹持形成的高1103断鼻区域,也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表明工区内断层早期开启,成为石油运移的通道,使石油从生油层运移至储集层,而后期则闭合,使石油在断层附近聚集成藏。岩性及砂体分布也是影响高浅3区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油气主要聚集于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河口坝沉积区,主要原因是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河口坝沉积区水动力强,储层物性好,砂体连片分布,成为油气优先聚集场所。在席状砂以及河道间区域,由于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其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弱水动力区常常发育各种隔夹层,将砂体分隔开,形成孤立的砂体,油气难以聚集。总之,该油区油藏油水分布规律受构造、断层以及岩性控制,为构造和断层控制下的岩性油气藏。3部署方案确定从油气分布以及控制因素看,潜力区主要分布于构造较高部位,并且受到断层遮挡以及岩性控制。因此,断层相交部位,如果存在局部凸起,而且储层岩性以及物性较好,则具备挖潜的潜力。例如Ⅳ8小层的东部F11断层与F12断层相交部位为油气聚集有利场所,具备挖潜的潜力;同时,剩余油富集地区也是挖潜的对象。经过对该区的沉积储层研究,对油气运移、油藏类型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其地层精细对比和含油情况分析认为,高浅3区仍有较大的增产潜力,楼959井区、高浅23井区、高浅7井区为有利区域,有利区域含油面积0.23km2,地质储量32×104t;楼959井区含油面积0.074km2,地质储量12.8×104t。楼959井于2004年6月投产Ⅳ8层,有效厚度2.2m,生产5个周期,累计产油量1020t,日均产油2.0t,油汽比0.25。邻井楼966井于2004年6月投产Ⅳ7层,有效厚度7.0m,生产7个周期,累计产油量2670t,日均产油2.8t,油汽比0.33。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楼959井区可以部署完善井2口。高浅23井区含油面积0.082km2,地质储量14.2×104t。高浅23、楼9310、楼9311生产Ⅳ7层,楼9410、楼9411生产Ⅳ8层,5口井生产效果均较好,低部位楼浅7井Ⅳ7.8层解释为水层,完钻后一直闲置。楼浅7井距高浅23井区距离为400m,为了落实油水边界,可以在该区先部署1口评价井,再确定下步部署方案。高浅7井区含油面积0.078km2,地质储量5.0×104t。高浅7井于2004年6月30日完钻后一直闲置,人工井底326.5m,固井质量合格。结合研究成果,高浅7井处于有利位置。可以先投产利用Ⅳ8层,射孔井段180~183.2m。岩性为褐黑色油浸细砂岩,褐黑色油斑粉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泥质胶结,较疏松,颗粒呈次圆状,分选较好,与稀盐酸无反应。滴水不渗呈珠状,荧光直照暗黄色,滴照乳白色,系列对比12~14级。油质为稠油。若高浅7井的生产效果好,该井区可以部署2口水平井。4储层物性主要受水相控制(1)河南油田某油区沉积主要位于三角洲前缘末梢,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河道间四种微相,席状砂在全区非常发育,而水下分流河道相对较少,河口坝不发育。(2)储层物性整体较好,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在河道发育区,孔隙度、渗透率较好;在河道边部以及席状砂、河道间部位,孔隙度与渗透率变差。(3)该油区油水分布主要受构造与断层控制,其次为岩性控制。油气主要聚集在构造高部位,且靠近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区块链技术在医疗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应用探索
- 生产车间年终工作总结模版
- 宿舍管理员工作总结模版
- 酒精所致幻觉症的临床护理
- 为医患带来福祉利用区链技术推动全球医疗服务变革
- 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模版
- 储罐无损检测合同范例
- 医疗园区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
- 买卖兜底合同样本
- 机器人焊接 6 项目三任务3.2教学设计
- 2025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中美关税战时政述评-初中《道法》25年时政述评课件
- (三模)南宁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北京九年级(上)期末语文汇编:记叙文阅读
-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 课件 封装 1.1导论
- 食堂净菜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 8.3.1 印度 课件 粤教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 JJF 2216-2025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
- 2025年工程测量员(初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