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翻译实践和实践理1论_第1页
茅盾的翻译实践和实践理1论_第2页
茅盾的翻译实践和实践理1论_第3页
茅盾的翻译实践和实践理1论_第4页
茅盾的翻译实践和实践理1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盾的翻译实践

&

实践理论CLASS11,肖咏梅.CONTENTS一、政治三、实践活动四、翻译理论

二、思想源头.一、茅盾与政治共产主义小组〔上海〕筹建中国共产党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广州〕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挨批靠边,稍稍平稳。1981年辞世。.二、茅盾与翻译20世纪之前文学派

占优势

只重翻译结果、忽略翻译过程、非文学作品的翻译,

主导地位逐渐为语言学派所取代20世纪20年代,语言学,独立学科

许多翻译理论家,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18、19世纪的俄国到20世纪的前苏联文艺学翻译学派〔倡导现实主义翻译,即根据现实主义的文艺规律,忠实地反映原作艺术现实。〕翻译的目标和本质—再现艺术真实翻译方法实践途径—创造性地采用现实主义。

.20世纪50年代,文艺学翻译学派VS语言学翻译学派文艺学派---美学角度研究文学翻译,反对将其纳入语言学研究范畴而片面强调原文和译文在词、修辞、句子结构等形式方面的对等。经过此次论战,文艺学翻译学派的理论体系又得到进一步开展、完善茅盾的翻译正是从这里汲取了营养。.三、茅盾的翻译实践活动

一、初期(1916-1919)当时译风甚劣,粗制滥造之品充满书肆,骈四骊六之文盛行特征:体裁均为通俗读物、科幻小说之类,大部取材于英美旧杂志?我的杂志?和?儿童百科全书?之类的中学生读物。译文大都用文言,采用意译法,实际上是译述。茅盾说是"带着开玩笑的意味写的".二,中期(1919-1936)“五.四〞运动爆发后,茅盾开始专注于文学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正式走上了文学翻译的道路。他翻译的第一篇小说是契诃夫的短篇?在家里?这是茅盾的第一篇白话翻译小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尽可能忠实于原作〞.中期的翻译实践特点第一,以弱小民族及东方民族的文学作品为主。“被迫害的民族的文学总是多表现残酷怨怒等病理的思想,〞“翻译家假设果深恶自身所居的社会的腐败,人心的死寂,而想用外国文学作品来抗议,来刺激死的人心,也是极应该而有益的事。〞.第二,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包括小说、戏剧、诗歌、论文等,内容涉及二十多个国家和民族的五十多位作家的作品。.三、后期(1936-1948)

中国抗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运动高涨茅盾一生的最后一篇译作大概是西蒙诺夫的小说?蜡烛?.直到全国解放,茅盾所介绍的外国文学仍不出于苏联作品而且全国解放后茅盾就停止了翻译实践活动“当自己的民族解放事业尚在最艰苦阶段上奋斗的时候,对于表现了自己决定自己命运,创造出人类的地上乐园,而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拯救了人类命运,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苏联文学,自然不能不发生深厚的兴趣。〞.茅盾自己曾感慨地说:“要在几天里赶译出一两万字的东西,真有些不好受。〞由此可见茅盾的拳拳之心。.四、茅盾的翻译理论

1954年8月19日,全国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题为?为开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1980年,选篇的早年译文选集而作的序,它们根本上概括了茅盾有关翻译问题的见解。.〔一〕翻译与创作同等重要3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上流行一种视创作为“处女〞,斥翻译为“媒婆〞的偏颇观点。.“真正精妙的翻译,其艰难实倍于创作。‘处女’固不易得,‘媒婆’亦何尝容易做。〞.“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对于我国新文学的开展,是起了极大的鼓舞和借鉴的意义〞.〔二〕、翻译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1,翻译的目的:一半果是欲介绍他们的文学艺术性,一半也为的是欲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而且这应是更注意的目的〕.2,翻译二十年代的西洋文学

已由浪漫主义,进而写实主义、表现主义和新浪漫主义,而我国当时仍然停滞写实主义以前。.3,但凡一个“新〞都带有时代的色彩,适应于某时代但不可机械地对待西洋的“新〞、“旧〞文学。但凡符合今日中国时代需要的文学都应该介绍。.〔三〕、翻译介绍外国文学要有系统性二十年代的译坛“微嫌杂乱〞由于中国尚未有华文的详明的西洋文学史,所以茅盾认为“在切要二字之外,更要注意一个系统性。.“我现仔细想来觉得研究是非系统不可,介绍却不必定从系统(单就文学讲),假设定照系统介绍的方法办去,那么古典的著作又如许其浩瀚,我们不知到什么时候赶上世界文学的步伐,不做了落伍者。〞在一九二○年底写给周作人的?翻译文学丛书的讨论?一信.茅盾在一九五四年全国翻译工作会议上说,乱译、抢译、复译及漏译现象对于新中国文化建设将是十分不利的,必须有组织、有方案地进行文学翻译工作。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一个全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共同拟定的统一的翻译方案,然后由国家出版社和专门介绍外国文学的?译文?杂志,根据现有力量和可能开掘的潜在力量,分别依照需要的缓急,人力的情况和译者的专长、素养和志愿,有步骤地组织翻译、校订编审出版的工作。.〔四〕、翻译者同时必须是研究者研究西方的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哲学、社会学等问题同时也要对所翻译的作家的身世和背景,他的风格特点等有精深的研究方可动笔开译。.“不然,贸然翻译出来,译时先欲变原本的颜色,译成后读的人读了一遍又要变颜色,那是最可怕的〞——?现代文学责任是什么?,见?东方杂志?第17卷第1期。.〔五〕,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创造性翻译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我们要求于文学作品的,不单单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记叙,而是在这些以外,更具有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的形象,使读者对书中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强烈的感情。〞这说明,茅盾早已认识到必须从读者的角度,而不是单从译文的角度,来判断译文的质量。.泰特勒“我因此认为一篇好的译作应该是这样的它将原作的价值全部输入另二种语言,从而使以此种语言为母语的读者能够得到原作语言的读者一样的正确的领悟和强烈的感受。〞奈达“读者反响类似〞茅盾颇有创见.译者必须同时具备三种素质:(1)翻译文学的人一定要他就是研究文学的人。(2)翻译文学书的人一定要他就是了解新思想的人。(3)翻译文学书的人一定要他就是有些创作天才的人。因为在人力、物力、时日不济的情况下,真正要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去翻译文学作品,未免要求过高。.(六〕、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二、三十年代,我国翻译界翻译论战。鲁迅“看不懂〞,是“死译〞、“硬译〞,“宁错而务顺〞“宁信而不顺〞他还竭力支持复译和转译。茅盾始终坚决站在鲁迅一边。他发表了多篇翻译论文,态度鲜明地支持了鲁迅有关直译、复译和转译的论述,为保卫进步的翻译思想建立了功勋。.中西文结构的不同,‘字对字’一个不一个也不少的翻译不是‘直译’而是死译’。直译的意义就是不要歪曲了原作的目的,要能表达原作的精神。譬如原作的文字是朴素的,译文却成了浓艳,原作的文字是生硬的,译文却成了流利;要是有了这种情形,即使译得意思上没有错误,可是实际上也是歪曲了原作。.“‘形貌,和‘神韵,却又是相反相成的构成‘形貌,的要素是‘单字,‘句调,两大端,这两者同时也造成了该篇的‘神韵,。〞毫无疑义地应该采用直译的方法“一单字的翻译正确。二句调的精神相仿〞真正地做到保存原作的“神韵〞.茅盾“不可直抄普通字典上所译的意义,应得审量该字在文中的身分与轻重,应就原文著作时的时代〞“原著者用字的癖性〞“句调的精神却一毫也不得放过〞不应该“把书中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