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例:读右图,1、求A、B间的相对高度。2、求城镇与B地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
若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ΔH=HB-H城299m<h<300mBA城镇河流100400200300HA=100m;HB=300mΔH=HB-HA=200m(1)相对高度的计算HB=300m0m<H城<100m;200m<ΔH<300m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可用下面公式计算:(n-1)d<H相<(n+1)d找出该地区海拔最低和最高处,估算该区域最大高差海拔最高处900m<X<950m海拔最低处350m<Y<400m交叉相减900m<X<950m350m<Y<400m最大高差500m<H<600m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相对高度:200米⩽H<400米(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n—1)d⩽H<(n+1)d500米
⩽
H崖顶<600米200米<H崖底⩽300米在等高距为6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80米B.220米C.320米D.0米C陡崖相对高度:(n-1)d≤ΔH<(n+1)d巩固练习:读图回答。(1)M点的海拔范围:(2)N点的海拔范围:(3)M、N两点的相对高度:(4)陡崖顶部海拔高度:(5)陡崖底部海拔高度:(6)陡崖高度:80<H<9060<H<7010<H<3070米≤H<80米40米<H≤50米20米≤H<40米原理: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例: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图的等高距为150米,Q点海拔为200米,气温为20℃。按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P点气温为()A.19.1℃B.18.2℃C.17.3℃D.21.8℃B(3)计算温差(气温垂直递减率)M比例尺、等高距相同:(4)判断坡度陡缓线密坡陡;线疏坡缓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例4: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
。200220A280200D260200C240200B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B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例5: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是
。B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线密坡陡;线疏坡缓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4)判断坡度陡缓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判读坡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模版
- 建筑质量测试题及答案
- 公共卫生场所试题及答案
- 每日门卫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了解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市场需求变化试题及答案
- 了解纺织品检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案例分析与考试中的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
- 提升设计水平的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化学九上实验试题及答案
- 了解2024年纺织市场的新要求试题及答案
- 化妆品公司生产部奖惩管理制度
- 家长近视防控课件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三中学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完形填空 20篇 集训-2025年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寒假预习(含答案)
- 自然辩证法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4-2025学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题含解析
- 房地产企业项目全过程管理标准手册
- 幼儿园孩子讲解中药知识
- 2025年度美团外卖加盟商合作协议范本4篇
- 医院pdca改进案例文档
- 铁路智能运维系统构建研究-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