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到,除了要让树的根得以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3)《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的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4)《种树郭橐驼传》中,表示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就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的句子是“,;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样做压抑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病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本来) B.遂而鸡豚(成,养大)故病且怠(穷困) C.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 D.勖尔植(勉励)字而幼孩(养育)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 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传其事以为官戒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名我固当②旦视而暮抚③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虽鸡狗不得宁焉(连词,即使)B.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因击沛公于坐(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趁机)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D.既然已,勿动勿虑(表时间,已经)既来之,则安之(表推论,既然)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柳宗元和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如《捕蛇者说》。 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D.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治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2)吾又何能为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四小题。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孙权为将军,始仕幕府,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早,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贼,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黄龙元年,权东巡建业,征逊辅太子。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栏,逊正色曰:“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虑即时毁彻之。射声校尉松于公子中最亲,戏兵不整,逊对之髡其职吏。南阳谢景善刘廙先刑后礼之论,逊呵景曰:“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君今侍东宫,宜遵仁义以彰德音,若彼之谈,不须讲也。”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子寄,果阿附鲁王,轻为交构。逊书与琮曰:“卿宿留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琮既不纳,更以致隙。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適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听许,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选自《三国志·陆逊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 B.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 C.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 D.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遣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B.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也借指官爵。 C.髡,古代一种刑罚,指剃掉男子的头发,也指修剪树枝,文中取前者意。 D.藩臣,无论宗室外姓,有封地、封国的亲王或郡王都可称藩王,文中藩臣是指藩王的臣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逊少负才干,为政体恤百姓。他少年时因年长堂叔几岁,便为堂祖父治家;兼任海昌县令期间,因旱灾开仓放粮,救济贫民,勉励并督促农业生产,使百姓得利。 B.陆逊智勇兼备,刚正不避权贵。讨伐费栈,因敌众我寡,他多设旗鼓,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终使盗匪溃散;孙松治军不严,他当着孙松的面对其职吏处以髡刑。 C.陆逊耿直务实,为人坦荡真诚。建昌侯孙虑在厅堂前修造斗鸭栏,他直言斥责,孙虑即刻拆毁;全寄阿附鲁王,他写信劝全琮不要庇护儿子,全琮全不在意。 D.陆逊正谏不讳,为臣结局凄凉。他认为太子与藩王势均力敌是国家大忌,并上书陈述两者恩宠地位有差别方能相安无事;最终他因受太子太傅的牵连,招致孙权的斥责,愤恨而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ii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適庶之分,以匡得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四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祜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ii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1.【答案】(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2)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3)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4)虽曰爱之;其实害之2.【答案】C【解析】本:树干。3.【答案】D【解析】A项,本性/方法;B项,生长/治理。C项,因果连词,所以/形容词,旧,这里指旧的土;D项,介词,作为。4.【答案】A【解析】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5.【答案】D【解析】“既来之”的“既”表时间,已经。6.【答案】D【解析】“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有误,应是“指摘中唐吏治扰民伤民”。7.【答案】(1)像这样,那么(其中的道理)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的地方吗?(2)我又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呢?8.【答案】(1)B(2)D(3)D(4)i礼高于刑已经很久了,刘廙以小人之言违背先圣的教导,那都是不对的。ii(陆逊)上书多次,甚至请求到京城,想要亲口论述嫡庶的差别,以匡正过失。【解析】(1)本题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纵观四个选项,可知主要的分歧点在前半部分。“先是”是“当初”的意思,“二宫”代指当时的太子和鲁王,“二宫并阙”指“东宫太子孙和与鲁王宫的孙霸各立门户”,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A、D两项。“全琮”是人名,作“报逊”的主语,其前应断开;“遣”表“派遣”,“子弟”作其宾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综上,应选B项。(2)“文中藩臣是指藩王的臣子”说法错误,藩臣是相对君主而言的,是君主的臣子。(3)“他因受太子太傅的牵连招致孙权的斥责愤恨而死”错误,从原文中并不能看出陆逊受孙权的斥责是受太子太傅的牵连。(4)i关键词:“长”“细”“诡”。ii关键词:“诣”“適庶”“得失”。【参考译文】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世代都是江东有声望的家族。陆逊年幼丧父,跟着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住)在任职官署。袁术和陆康有仇,准备攻打陆康,陆康送陆逊和亲属们回到吴县。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大几岁,就为陆康管理家务。孙权做将军时,(陆逊)开始在将军府中任职,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并兼任县令。海昌县连年大旱,陆逊开仓放粮,救济贫民,勉励和督促农业生产,使百姓得到利益。会稽的山贼首领潘临,长期以来是当地的祸患,多年没能抓获。陆逊率领招募的部下士兵,进入深山险地讨伐,所到之处都被降服。丹杨盗匪首领费栈接受曹操的委任,煽动山贼,作为内应,孙权派陆逊讨伐费栈。费栈党羽众多而前往讨伐的兵马很少,陆逊就增设牙旗,分散布置鼓角,晚上潜入山谷间,大张声势地向前进,盗匪当时就失败逃散。黄龙元年,孙权向东巡视建业,征召陆逊辅佐太子。当时建昌侯孙虑在厅堂前修造斗鸭栏,陆逊严肃地说:“君侯您应当勤奋阅读经典来自我进步,做这些东西干什么?”孙虑立即拆毁了斗鸭栏。射声校射孙松在公子中最受孙权喜爱,他放纵士兵,军纪松弛,陆逊当着他的面对他的属吏给予剃发的处罚。南阳谢景赞扬刘廙先刑后礼的言论,陆逊呵斥谢景说:“礼高于刑已经很久了,刘廙以小人之言违背先圣的教导,那都是不对的。你如今侍奉太子,应该遵循仁义来宣明善言,像刘廙那样的言论,是不应该宣扬的。”当初,东宫太子孙和与鲁王宫的孙霸各立门户,朝廷内外的职务,多数派官宦子弟担任。全琮告知陆逊,陆逊认为子弟如果有才,不愁不被任用,不应徇私情来求得名利;如果才德不好,终究会招致灾祸。而且听说两宫势均力敌,必定会各自结成派别,这是古人深深忌讳的。全琮的儿子全寄,果然逢迎攀附鲁王,轻率地与太子互相构陷。陆逊写信给全琮说:“您一向庇护阿寄,终究会给您的家族带来灾祸啊。”全琮完全不接受这些意见,反而因此与陆逊有了矛盾。等到出现了太子地位不安稳的议论,陆逊上书陈述:“太子是正统,应该有磐石一样坚固的地位,鲁王是藩臣,应当使他所受的恩宠和地位与太子有差别,彼此各得其所,上下得以相安无事。臣恭谨地叩头流血把这意见报告给您。”(陆逊)上书多次,甚至请求到京城,想要亲口论述嫡庶的差别,以匡正过失。孙权全不采纳,而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亲近攀附太子,含冤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和陆逊通信而获罪,投入狱中死去。孙权多次派遣宫中使者责备陆逊,陆逊愤恨而死,时年六十三岁,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9.【答案】(1)A(2)B(3)C(4)i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ii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断句题,要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排除干扰项。具体作答时可以先排除选项中完全相同的断句点,然后对有区别的断句点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语法知识,依托句子成分,判断句读。“坐庭中”“噤未能言”的主语均为“士”,且“噤未能官”语意完整,不可断开;“轼宽其禁约”句子结构完整,不可断开,故排除B、C两项。“使得尽技”的主语是“轼”,“每摧辱举子”的主语是“内侍”,所以“技”后应断开,“内侍”后不应断开,排除D项。(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殿试应该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同时又……防备疫病”错误。由原文“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知,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是苏轼到杭州后第二年春天做的事。(4)i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关键词“粜”(出售)、“挟”(带着)、“活”(救活)。ii关键词“其体”(他的文章)、“浑涵”(博大深沉)、“鲜”(少)。【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的成败,总是能说出其要点。嘉祐二年,苏轼到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因见到他的文章而)惊喜,(苏轼)参加殿试考中乙科。后来(苏轼)以书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该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后,回到朝廷,以判官告院的身份任职。王安石开创实施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不利。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发展计划处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管理岗位招聘2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贵阳学院人才引进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招募就业见习单位及招聘见习人员66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协和医学中等专业学校公开招聘教师20名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福建漳州市医院临时聘用人员(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江西南昌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招聘外包人员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龙岩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5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湖北恩施州巴东县信陵镇人民政府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广西百色市平果市民政局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火龙罐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个案护理
- 天津2021年高一外研版英语单词必修一默写版
- 2023麻醉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专家共识
- 黑龙江省道外区2023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 晋升管理制度完整版
- 医院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报告单
- 体育馆场地使用申请表(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馆、多功能厅、瑜伽馆)
- 广西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摸底测试数学(理)试题
- 2023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共18份)(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