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蜀道难》课件-苏教版必修3解析_第1页
2015-2016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蜀道难》课件-苏教版必修3解析_第2页
2015-2016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蜀道难》课件-苏教版必修3解析_第3页
2015-2016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蜀道难》课件-苏教版必修3解析_第4页
2015-2016高中语文-第三专题《蜀道难》课件-苏教版必修3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道难李白古典诗歌现代诗歌四言《硕鼠》、五言《孔雀东南飞》

七言《琵琶行》、杂言《梦游天姥吟留别》、乐府诗标题上一般有“歌”“行”“吟”等标志。律诗:五言、七言

绝句:五言、七言诗词〔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

〔按内容分〕豪放、婉约曲散曲:小令、套数

杂剧新体诗格律诗〔新诗承受旧体〕古体诗近体诗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线的时期。按它进展的状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盛唐消逝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关于唐诗:一代诗仙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李白自青年时,漫游全国各地。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大志。天宝九年,42岁的他在友人贺知章的推举下,被玄宗皇帝招到朝廷为官。诗人特殊欢快,喜不自禁,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藳人。”以为这下可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然而玄宗只希望他成为一个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再加上诗人一向傲岸不羁,被权贵排挤,为官一年多即被赶出长安。安史之乱发生,被牵累,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终病故。李白的诗多猛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心时局安危,宠爱祖国山川,怜悯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擅长从民间文学吸取养分,想象丰富惊异,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爽自然,为继屈原之后,消逝在我国诗坛的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四

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阅读提示——1、这首诗的根本内容是什么?2、这是一首乐府诗。诵读时必需把握什么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诵读提示: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咏叹的意味很浓。诵读时必需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字

音噫吁嚱〔yīxūxī〕秦塞〔sài〕鱼凫〔yúfú〕猿猱〔náo〕扪〔mén〕参〔shēn〕历井膺〔yīng〕巉〔chán〕岩飞湍〔tuān〕喧豗〔huī〕砯〔pīng〕崖万壑〔hè〕峥嵘〔zhēngróng〕崔嵬〔cuīwéi〕萦岩峦〔yíngluán〕吮〔shǔn〕血咨嗟〔zījiē〕1.噫吁戏,危乎高哉

不与秦塞通人烟山川险要的地方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西当太白有鸟道4.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猿猱欲度愁攀援7.青泥何盘盘高

多么

沟通相连

使动用法,使……回转;

越过

义1.但见悲鸟号古木2.雄飞雌从绕林间3.使人听此凋朱颜4.连峰去天不盈尺5.枯松倒挂倚绝壁6.飞湍瀑流争喧豗7.砯崖转石万壑雷拟声词用如动词

只跟随使动用法,使……凋谢离满靠急流释

义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所守或匪亲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4.锦城虽云乐5.侧身西望长咨嗟人挡〔把守〕同“非”互文见义虽然深深释

义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且

7.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为什么

译文参考啊呀呀!多么险峻!蜀道难行,比上青天还难。传奇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月实在长远无法详谈。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年,〔这里〕不与秦地交通往来。西边挡着太白山,山上只有鸟道,高飞的鸟可以飞越峨嵋山顶。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般的山路与栈道相互连接。上面有迫使太阳神车子绕道而行的高峻山峰,下面有波涛冲激急流盘旋的河道。黄鹤高飞尚且过不去,猿猴想超越,发愁难以攀援。青泥山迂回曲折,行走百步就要围绕山峰转上九道弯。仰头屏住呼吸,伸手能摸到星星,甚至能从星星间穿行,用手摸着胸口坐着空叹息。问友人西游入蜀什么时候回来?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雄雌相随在林间围绕飞行。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哀愁布满空山。蜀道难走啊,比上青天还难,让人听了这话红颜失色。连绵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枯松靠着陡直的绝壁倒挂着。急流瀑布争着喧嚣而下,撞击山崖使石头翻滚发出雷鸣般声响。蜀道这般艰险,你这远道的人,为什么来到这里?剑阁高峻坎坷,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守关的假设不行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狼。早晨要躲避猛虎,晚上要提防长蛇,磨着牙齿吮吸人血,从来杀的人数不清。锦城虽然是个安乐的地方,还是不如回家好。蜀道难走啊,真是比登天还难,回身西望蜀地,长长地叹息。噫吁嚱……难于上青天。要读得很有声势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当用表达调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当用咏叹调诵读。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问君”可以读得亲切一些。“何时还”至“不行攀”当用劝告的语气读。以下四句要放低声调。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前四句读时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末句当用降调读。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首句当突然振起。“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

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前四句读时当两字一顿。稍顿后,后两句用恳切劝告语气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主旨句要读得缓慢浅薄慨叹。“长咨嗟”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整体阅读《蜀道难》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第一次到长安,有所感受而作。李白用乐府古题写作,开放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由秦入蜀,一路的困难。诗人仿佛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字里行间颇有忧患的意识。奇异的传奇困难的蜀道险要的剑阁诗的线索:这首诗是按由古及今的思路,由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呈现蜀道之难。第一段自然段:一层:总写蜀道之难;二层:蜀道的历史、地貌、来由;三层:蜀道的高危。其次自然段:蜀道之险。第三自然段:蜀中战祸之烈。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之难〔雄奇险峻〕的?神话传奇: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行逾越之险阻。侧面衬托: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衬托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急、抚胸长叹、步履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听见失色,渲染了蜀道上空寂悲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衬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危急的气氛。2.诗中屡次消逝“西”字,如“西当太白有鸟道”“问君西游何时还”“侧身西望长咨嗟”,这说明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否冲突?

不冲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而是慨叹,它暗含“何苦而来”之意。3.作者在诗歌的第三节写有关“剑阁”的内容,意图是什么?

剑阁是蜀道上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要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言剑阁有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示意中心朝廷的部队很不简洁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搞地方割据。假设消逝冲突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如麻”的惨景。诗人的意图是要严防野心家发难。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4.主旨句三次消逝,所在位置和具体内容都有变化,体会这三句话的具体作用。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再次强调蜀道之难行,把诗歌推向顶峰。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看题目、开头,给人猛烈的感慨。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

1、此诗即事成篇,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表达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心。2、外表写蜀道的困难,实则写仕途坎坷,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3、写蜀道困难,寄予了对国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