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3种混养模式的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比较 动物科学_第1页
三疣梭子蟹3种混养模式的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比较 动物科学_第2页
三疣梭子蟹3种混养模式的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比较 动物科学_第3页
三疣梭子蟹3种混养模式的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比较 动物科学_第4页
三疣梭子蟹3种混养模式的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比较 动物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三疣梭子蟹3种混养模式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比较目录中文摘要Ⅰ 1AbstractⅡ 21研究意义及对照模式 摘要自2010年以来,由于海洋研究的不断进步,所以使得我国近海捕鱼业实现了高速的发展,也造成了我国近海环境的急速恶化,同时使得三疣梭子蟹海数量也快速的减少。而且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近海捕这种蟹的人工养殖规模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市场中供小于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这种蟹的价格也就急剧的攀升。正是由于目前这种状况,因此造成了市场大量的资本和人员进入到这一行业,使得这种蟹的养殖业快速的兴盛。但是由于这种蟹具有极特殊的生活习性,同伴之间的相互残食,这也就大大降低了成年个体的成活率,使得这种蟹的生产量非常低。由于成年个体的成活率和群体的繁殖孵化率都非常低,这诸多因素都制约着这一养殖业的发展。目前三疣梭子蟹的养殖规模和产量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量,导致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对于高质量,低成本养殖三疣梭子蟹的方法研究仍处于一种对于技术缺乏新思路的状态,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来解决这一问题。导致三疣梭子蟹的养殖规模和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利用混养互利共生原理,创新混养模式是一种极大可能提高梭子蟹成活率的方式,成为探索三疣梭子蟹混养模式生物的内在动力。本文介绍、分析、比较了市场上最常见的三种三疣梭子蟹混养模式生物的养殖方法与经济效益,向广大养殖户提供适宜自身的养殖方案。关键词:三疣梭子蟹;混养模式;经济效益;

AbstractSince2010,duetocontinuousprogressinmarineresearch,China'soffshorefishingindustryhasachievedrapiddevelopment.ButitalsocausedtherapiddeteriorationofChina'soffshoreenvironment,andatthesametimecausedthenumberofPortunustrituberculatustodecreaserapidly.Andwiththecontinuousexpansionofmarketdemand,thescaleofartificialbreedingofsuchcrabsinChina'soffshorewatersisfarfromenough.Sincethesupplyinthemarketislessthanthedemand,accordingtothelawsofthemarketeconomy,thepriceofthiscrabhasrisensharply.Itispreciselybecauseofthissituationthatalargeamountofcapitalandpersonnelinthemarkethaveenteredthisindustry,makingthecrabbreedingindustryprosperous.However,duetotheveryspeciallivinghabitsofthiscrabandthemutualfeedingbetweencompanions,thisgreatlyreducesthesurvivalrateofadultindividuals,makingtheproductionofthiscrabverylow.Becausethesurvivalrateofadultindividualsandthebreedinghatchrateofthegroupareverylow,thesemanyfactorsrestrictthedevelopmentofthisbreedingindustry.Atpresent,therearefewstudiesinthisfieldandlackofinnovation,andstillhavenotfoundaveryeffectivesolution,resultinginthebreedingscaleandproductionofPortunustrituberculatusfarfrommeetingmarketdemand.Takingadvantageoftheprincipleofmutualismandsymbiosisinpolyculture,theinnovativepolyculturemodelisawaytogreatlyimprovethesurvivalrateofPortunustrituberculatus,andhasbecometheinternalmotiveforceforexploringtheorganismsofthemixedmodelofPortunustrituberculatus.Thisarticleintroduces,analyzes,andcomparesthebreedingmethodsandeconomicbenefitsofthethreemostcommonspeciesofPortunustrituberculatuspolycultureonthemarket,andprovidessuitablebreedingsolutionsforthemajorityoffarmers.Keywords:Portunustrituberculatus;Polyculturemodel;Economicbenefit三疣梭子蟹3种混养模式的生长性能和效益比较1研究目的及意义1.1研究背景及意义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由于其生长迅速、肉质鲜美、有光泽、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分布范围广、经济效益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主要养殖地域分布在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区域。(由于我国近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以及破环越来越严重,生物多样性逐渐下降,加上对水资源环境的严重污染,水产养殖行业受到的严重的影响。导致了三疣梭子蟹的产量愈发下降,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市场的需求。梭子蟹人工池塘养殖数量在市场上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但由于养殖业的高速发展,梭子蟹苗种市场的“南北交易流通”引起一些地区三疣梭子蟹种质特征出现明显下降,在养殖户生产中频繁出现“肥满度差”以及育肥期“上黄晚”等情况,在养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力的表现并不强。另外,单靠培育三疣梭子蟹,往往造成池塘利用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破坏大,不利于三疣梭子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产量也比较困难。本文就以三疣梭子蟹与其3种混养模式生物(日本对虾、脊尾白虾、毛蚶)的养殖方法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向广大养殖户提供适宜自身的养殖方案。1.2三疣梭子蟹养殖概况1.2.1三疣梭子蟹养殖方法一、池塘选择:池塘的面积应在5~20亩左右最好,选择潮差较大,进排水方便的中低潮区池塘。池底为砂质和泥砂质,二者之中砂质底最好,有利于梭子蟹的潜伏习性。池塘附近无有毒废水污染,池水盐度为10~30%,平均水深应达到1.5m以上,PH值在7.6~8.4之间为最好。二、准备工作:(1) 池塘的清塘、整塘工作: 首先要清除池塘底部沉积的淤泥,把淤泥清理完之后,把池塘的底部整理平整。然后把池塘中水草都拔干净,在用水泥把池塘底部修理好。生石灰一直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低廉的消毒物品。因此在蟹养殖业中也经常使用。在养殖蟹的池塘中放入生石灰,可消灭池塘中的有害物质,使得蟹群能够健康成长。(2)设施及网具的准备: 购置、检修好投饵船只、提水机械、增氧机等设施。制作60目的袖形进水网。安置好进、排水围网。池塘需准备3个1米见方20目的提网(用以观察未吃尽的剩余饵料情况)。(3)设置隐蔽物 梭子蟹生性凶猛,因抢食饵料容易引起梭子蟹互相残杀,放养前需在池中投放石块、砖瓦、破水泥管、树枝等做隐蔽物,防止其相互攻击,也为其蜕皮提供场所。(4)进水、消毒: 在第一次放水时使用60目的筛绢制成的滤水网过滤水源,以避免敌害生物或携带病原的生物进入池中。在放养蟹苗前必须清除不利于梭子蟹生存的敌害生物以及争食生物。池塘水深要求在5~10cm,每亩塘用100~180kg的生石灰均匀撒入池中,对于坝坡也要用生石灰水进行消毒。(5)繁殖饵料生物: 在放苗前一个月左右开始,清塘一周后先进水20~30cm,覆盖全部池底。结合池水肥瘦情况合理使用肥料。首次,每立方米水体加氮肥2~4g,磷肥0.2~0.4g。以后每2~3天追肥一次,用量是首次用量的50%,并逐渐把水加到50~70cm。待水的透明度达到30~40cm时停止施肥。三、放养:三疣梭子蟹生性凶猛,同类互残严重,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以每亩放甲宽2厘米的蟹苗2000~3000只为宜。放养水温14℃以上.四、养殖期间管理:(1)饵料的管理:梭子蟹是一种杂食性、肉食性蟹类,喜欢吃小虾、鲜鱼等低值贝类。由于7~10月是梭子蟹生长的最佳季节,温度适宜,梭子蟹的食量大,生长快,因此有必要增加饵料的数量和数量,以充分满足梭子蟹对饵料的需求。梭子蟹有白天睡觉晚上出去的习惯。早晚喂食时间旺盛。喂食时间早晚各一次,晚上的喂食量应大于早上。饵料的数量还应根据饲养条件、饵料的质量、剩余饵料的数量以及水质和天气的变化来确定。养殖中前期梭子蟹体重为5-8%,后期梭子蟹体重为3-5%。(2)水质管理:在天然水体中,梭子蟹一般生活在水流顺畅、水质良好的海域,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尽量保持水质新鲜。日换水率应为池水的一半以上,小潮以补水为主。大潮应尽量换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cm左右,水深应在40cm左右1.5m左右。(3)水质及生长测定:定期对池塘及近海水质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透明度等,及时发现水质变化,尽快处理。定期填写繁殖日志,测量梭子蟹的体重、指甲宽度等数据,全面掌握各个时期的生长速度,及时合理地调整摄食量。1.2.2三疣梭子蟹养殖效益起捕梭子蟹平均亩产152kg/亩、雄蟹17kg/亩,总产值7.26万元,除去成本2.365万元,包括塘租费0.5万元、苗费0.3万元、饲料费1.515万元、电费0.05万元,总利润4.895万元,平均亩利润9790元。2三疣梭子蟹混养模式2.1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概况2.1.1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一、苗种放养:(1)养殖苗种的选择方法:对于日本对虾的养殖苗种应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的苗种,虾苗身体长度应在0.8~1.3cm范围内,虾苗入池前要进行严格检查,进行病毒检验。检验方法是对于放养虾苗进行PCR检测,如果出现100%阴性则判定该虾苗没有对虾白斑综合症。选用当地省级合格苗圃生产的二期幼蟹作为蟹苗,要求生命力强、规格整齐、并且进行WSSV采样试验。(2)养殖苗种放养时间的选择:梭子蟹苗种应在5月初入池放养,对日本对虾应在4月上旬放养第1茬,当水温在13℃左右时可在7月中下旬放养第2茬。(3)放养密度的范围大小:对于第1茬放养的日本对虾苗种应5000尾/亩,第2茬放苗10000尾/亩。三疣梭子蟹2500只/亩二、日常管理:.(1).饵料的投喂方式:养殖之初投喂方式应采取日本对虾不投喂,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基础饵料且对虾密度不高,所以养殖前期对虾摄食这类饵料即可。待三疣梭子蟹放养进入养殖池塘后对虾还可摄食梭子蟹吃剩的饵料。梭子蟹喜食配合饲料以及野生鱼类,因此可用其进行投喂。每天4次在下午,晚上和凌晨进行投喂大部分投喂时间主要在下午5点到次日凌晨3点,投喂饵料的含量应为50%,30%,10%依次减小。池塘设立两个投喂地点,大概使蟹苗在2小时到3小时内吃完即可。此外投喂量需要进行认为掌控,可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虾蟹的吃食情况以及水质的变化情况等进行掌控。(2).水质的调控措施:水产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对水质进行合理的调控,如若水质调控管理不当会导致水质败坏,水中氨氮含量以及厌氧菌大量繁殖威胁虾蟹类的生存环境。在养殖初期,池塘加满水之前应选择少量的淡水以及消毒水,养殖中后期应根据水质进行换水,同时将淡水或者消毒水加入水库中。在养殖过程中可定时定量投放含有丰富微生物的生物制剂由此来改善水质。还要根据天气预报和当地天气情况,观察水质,水中溶解氧情况,合理地启动曝气机和延长其使用时间。(3).日常管理:定时进行检查、记录以及病害防治,对池塘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以及透明度等理化指标严格测定,最好每周一次。三、养殖品种收获时间及其方法:(1)大约在7月中旬时采用陷网收获第一茬产出的日本对虾。(2)九月份时可利用挂网对体重生长至大约200g梭子蟹的雄蟹进行收获,经过大约一周的时间,应抓取大约整个养殖池的梭子蟹总量的百分之90。(3)大约在11月中旬前采用陷网收获第二茬产出的日本对虾。(4)12月上旬收获梭子蟹的雌蟹,抓捕适宜在潮汛的时候进行,不可在有雨雪天气进行抓捕。抓捕方式为待养殖池水排干以后,采用筢子的方式谨慎搂出,并对雌蟹进行捆绑,刷洗干净,放入网箱进行暂养。2.1.2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经济效益(1)收获情况收获情况见表1。表1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对虾混养经济效益品种放苗量(尾、只/亩)收获规格(头/kg)平均产量(kg/亩)成活率(%)平均产值(元)第一茬日本对虾500080~10030.855.41540第二茬日本对虾1000060~8035.424.87363.2三疣梭子蟹(雄蟹)25005~851.233.32672.8三疣梭子蟹(雌蟹)5~876.127.96849合计18425(2)分析讨论试验池塘每亩产值18425元,其中每亩生产成本:日本对虾苗种60元,三疣梭子蟹苗种187.2元,饵料2600元,电费704.5元,池塘租金1750元,员工工资910元,其他333元,共计6544.7元。投入产出比1:2.81.每亩池塘纯利润11880.3元。2.2脊尾白虾与三疣梭子蟹的混养方式及其简介2.2.1脊尾白虾与三疣梭子蟹的综合混养方法一、苗种放养该塘:在6月中旬左右进行池塘育苗。7月初,三疣梭子蟹与白虾混合饲养。应在7月5日时,将养殖池中的梭子蟹苗种全部捞出进行售卖,同时开始进入梭子蟹的养殖时期。池水更换一次,海水经100目丝网过滤后更换。水深变化为40cm。P5期以上梭子蟹池塘育苗50kg,蟹苗规格约2000只/kg。蟹、虾混入池塘时,不能将贝类混入池塘,在对于虾蟹的病害防治以及管理中产生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将大约12.5kg脊尾白虾的抱卵亲虾在七月十日时每塘进行投放,投放规格应控制在大约230尾/kg。对于其产卵排卵以及育苗进行应自然进行不人为进行干预。二、养殖管理:(1)正值7、8、9月时对养殖水体采取严格的防控与管理措施,每次排水应保留至养殖水体的20cm左右,每月进水以及排水次数应控制在6~7次,换水应大约换掉养殖水体的50cm。每当潮汛来临时对养殖水体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剂进行消毒,主要利用漂白粉,氯制剂进行消毒。这两种消毒剂轮流使用。如果在7月下旬时三疣梭子蟹外壳长有纤毛虫时,利用药物“纤虫净”来杀灭纤毛虫,半个月后再利用该药物进行杀灭一次。在施用此种此药物治疗后,三疣梭子蟹根除了此类病害的感染。对于养殖过程的养殖水体可采用生石灰的方法来改善水质以及pH值,泼洒含量可每亩10~15kg进行泼洒。养殖后期对于养殖池的低质可采用底质改良剂进行改良。(2)高温天气每池2套增氧机,8-11月1点5分,特别是在无风炎热的天气下,下半夜2-4点池水比较丰富时,最容易缺氧。要及时打开曝气机增氧。平时,如有缺氧现象,应多巡视池塘,启动机器增加氧气含量。(3)八月一日到八月二十日期间即时抓捕散捕的雄蟹,散捕雄蟹总重430kg,市场价格大约5666元。三、饵料的投喂时间以及具体投喂的方式为保证三疣梭子蟹和白虾的正常、定量饲养,促进其正常生长,每天喂两次。第一次喂食是在早上6:30之前进行的。将小麦粉碎,加入20%~50%的鱼肉,制成粉状饲料。饲喂自制食材的主要优点是:一是诱饵成本低,比去年同期下降大约20%;容易采用多种类型药物综合使用来防控疾病;二是使水质保持稳定,减少进排水所耗费的成本。第三,白虾喜欢吃植物性食物。未长至50g的梭子蟹也可摄食植物类食物,但此次喂食的目的是喂饱脊尾白虾。过于饥饿的梭子蟹也可以吃粉。第二次喂食是在6点左右,摄食对象为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新鲜鱼类,大概占饵料总量的70%,刚开始给予梭子蟹的投喂量不能低于梭子蟹体重,应为体重的一倍至两倍。随着蟹体重量的增加,投喂饲料的数量应根据蟹类重量的比例同比下降,待梭子蟹的总重大于50g时,投喂饲料的含量应控制大约为15%。养殖水体温度在15%的时候,投料量控制在5%~8%之间。当养殖水体温度不超过8℃时,不能向水体投喂饵料。当养殖水体温度高于8℃时,可进行投喂饵料。通常情况下,摄食总量可根据肉眼观察诱饵平台来调节,最好在诱饵后2~3小时进食。鱼饵放在池塘周围的综合海滩上。四、病害防治病害防治:一旦发现白虾出现病情,可适当减少投喂饵料的次数以及投喂的含量,推迟投喂时间,增加药物含量。必要时应在鲜杂鱼中加入药物2.2.2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经济效益产量见表2。表2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经济效益品种放苗量尾、只/亩)收获规格(头/kg)平均产量(kg/亩)成活率(%)平均产值(元)三疣梭子蟹25006~969.231.79753.3脊尾白虾800075~9035.664.44293合计14046.3此表中一共收捕三疣梭子蟹1925千克,池塘每亩产量平均为128.3kg,平均市场售价平均每千克76元,总流水金钱额度为146300元。总抓捕收获脊尾白虾总量为1431kg,池塘每亩平均产值为95.4kg,平均售价45元/千克,共计利润64395元,外加上之前散捕的雄蟹出售所得金额为5666元,池塘总产价值为210695元,池塘平均每亩产得价值14046.3元。梭子蟹养殖的成本为5.4万元,其中包括池塘租金5000元、野生杂鱼1万元、养殖苗种费用为1.2万元、小麦粉费用200元、消耗电量金额300元、医药费用1000元、人工费用6000元、其他杂项费用5000元;利润为165695元,亩利润为11046.3元。2.3三疣梭子蟹与毛蚶混养概况2.3.1三疣梭子蟹与毛蚶混养技术一、苗种的投放(1)毛蚶苗种的选择条件选择毛蚶应选取没有寄生物附着且毛蚶壳完好,由于毛蚶可能被三疣梭子蟹摄食,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应投放大规格苗种,且苗种地平均规格应控制在壳宽大于2cm。(2)毛蚶养殖苗种的投放方法应在4月16日将毛蚶苗放入实验池塘,毛蚶苗种壳高应在2cm,投放方式应在池塘内均匀泼洒,密度控制在每立方米750kg.待养殖水体温度为14到16℃,才能维持毛蚶地正常发育生长。(3)三疣梭子蟹的养殖苗种投放方法对三疣梭子蟹对照养殖池以及试验养殖池养殖苗种应出自同一厂家,当养殖苗种生长到二期幼蟹时,苗种的规格大小应控制在每千克1.8万只。苗种应选取体质强,规格合适,没有杂质,畸形率较低且应控制在2%以下。(4)养殖苗种的放养方法及其放养时间养殖苗种的放养时间应控制在5月10日,无暴雨,阴天且在有微风的情况下放养。将三疣梭子蟹装进塑料袋内进行充氧然后放入养殖池,等塑料袋内水体温度与塘内水体温度相近时再将苗种放入池中,放养的密度条件为每立方米37500只。二、养殖期管理(1)饵料的投喂方法在生物分类学上毛蚶归属滤食性水产动物,在池塘中含有丰富的单细胞藻类以及悬浮沉积物,在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的含量可以忽略不计三疣梭子蟹在前期养殖过程中可根据地区的资源优势对养殖的两个池塘投放兰蛤,兰蛤可在水体内生存与生长,在投喂时可依照兰蛤的市场价格每10到15天进行投喂投喂含量应控制在3000到5000kg范围内投喂次数为2次为宜。待三疣梭子蟹生长至2cm时。卤虫饵料投喂含量应占据梭子蟹体重的50%到60%。到养殖中期时,投喂饵料种类应为野生杂鱼,投喂量按体重逐渐降低,养殖后期可采用野生杂鱼和人工饵料配合喂养,投喂总量占梭子蟹体重的50%到60%.养肥后可在水产市场进行上市售卖。(2)水质的管理与调控水质的管理以及调控是养殖的重要技术,如果管控不当则会导致水质败坏,水体生态失衡,厌氧菌大量繁殖,威胁梭子蟹以及毛蚶的生长环境。防控措施如下:第一,养殖初期可加新鲜无污染的水20公分加至养殖池水深的2.5米,中期每次换水为养殖水体的30到50公分,每七天换水一次,养殖后期每次换水总量应在水体的1米以上,每两到三天换水一次。第二在进入高温期间后定期测量养殖水体的水体水质,每7到10天测量一次。可测量水体的溶解氧含量,硝酸盐含量以及水温大小等等。第三可按时向全池泼洒生石灰以改善池中的水质,应每7到1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泼洒含量为每立方米150千克,如果出现大暴雨的天气,将水体上层排出,避免水体盐度受到暴雨的影响。(3)病害的预防和治理由于天气温度高时以及养殖后期出现疾病灾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所以应将工作重心放在病害的防治管理上,在高温季节,应时刻注意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合理采用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以及利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还要依照以往养殖池塘病害特征选用毒性低,高效率的养殖药物对其进行辅助治疗。(4)日常的管理措施应做好养殖池塘的日常的管理与防控工作。第一按时早晚观察池塘情况,早晚各一次,主要观察梭子蟹吃食情况,活力情况。第二可观察研究池塘溶解氧情况以及水有机物和水色的变化等。第三对于养殖产品做好相关记录,保证产品安全。2.3.2三疣梭子蟹与毛蚶混养经济效益一、收获待到10月中旬时,饲养品种的两个养殖池的梭子蟹长成体重平均为达到156g/只时,可抓捕进入市场售卖。11月9日,将养殖毛蚶抓捕出塘,两个养殖池养殖总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如表3。表3三疣梭子蟹与毛蚶混养经济效益品种放苗量(尾、只/亩)收获规格(头/kg)平均产量(kg/亩)成活率(%)平均产值(元)三疣梭子蟹15007~951.332.65170毛蚶120008~124145.25782合计10952试验池塘每亩产值10952元,其中每亩生产成本407.5元:毛蚶苗种价格为210元,梭子蟹养殖苗种价格为500元,饵料价格为1800元,电量消耗价格为602元,池塘租金为1550元,工人工资为1000元,其他杂项费用为500元,总共为6112元。每亩养殖池的纯利润4840元。3分析总结3.1.三疣梭子蟹3种混养模式适应性分析3.1.1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分析(1)梭子蟹与日本对虾,在饵料方面,日本对虾能够以梭子蟹的剩饵为食,有效的避免了梭子蟹饵料的浪费,合理优化资源,提高饵料利用率。这类养殖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饵料提高日本对虾的存活率由此来改变日本对虾低存活率的现状,提高池塘生态多样性,保持养殖池的生态平衡。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病害的产生。(2)可采用新型生物检测技术引进虾蟹的混养系统由此来快速检测对虾的白斑综合症(WSSV)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日本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容易感染白斑综合征,所以在放苗之前需对苗种进行PCR检测,以避免在放养后出现感染。并且需要对梭子蟹蟹苗也进行检测,能够有效防治梭子蟹携带病毒与日本对虾交叉感染,降低池塘的生产力。(3)从经济效益上来看,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是三种混养模式中利润最高的一种混养模式。此模式产出的三疣梭子蟹体型规格最大,平均产量较多,成活率也比较高,经济效益收获最佳。日本对虾池塘养殖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部地区,与三疣梭子蟹混养具有较高的互利共生效益产生,因此这是十分适合东南部地区梭子蟹、日本对虾养殖户的养殖模式。3.1.2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分析(1)减少池塘病原体原理是充分利用两个不同品种在生物学特性的互补,将其放养在同一池塘内混养共生,让强壮的三疣梭子蟹采食因繁殖后体弱的脊尾白虾亲体,减少了池塘的废弃物与病原体。与脊尾白虾混养能够很大程度上地提高饲料以及水体空间的利用率,三疣梭子蟹的残饵可被脊尾白虾利用,使池塘内食物链结构更加地合理,水体空间的利用更加高效,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提高了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的产量,从而增加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上来看,脊尾白虾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市场,社会效益较高,与梭子蟹混养可明显提高两种生物的成活率。梭子蟹的成活率较高,平均亩产相比于其他两种模式来说有了明显的提升。另外此混养模式对水体利用率有显著的提高,很大程度上的减少了养殖成本,扩大养殖利润,十分适合黄海与渤海的养殖户采用。3.1.3三疣梭子蟹与毛蚶混养分析(1)毛蚶是沿海地区常见的贝类品种,由于近些年来近海污染严重,毛蚶产量下降,市场价格不断提升,作为人工养殖品种苗种也比较容易培养,是适合三疣梭子蟹混养的养殖品种。尤其是在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来源丰富的浅水区域非常适合与三疣梭子蟹进行混养。(2)在混养的过程,要着重注意防止梭子蟹食用毛蚶,应提早放养毛蚶并且规格控制在大于2cm,以便当年收获毛蚶,及时上市。由于毛蚶作为混养品种且成本较小,养殖的经济效益可明显提高。(3)从经济效益上来说,三疣梭子蟹与毛蚶混养的收益最低。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归结于梭子蟹摄食了部分幼期毛蚶,导致毛蚶的产量以及梭子蟹饵料的利用率降低,梭子蟹的产量也上不去。此模式不是很推荐给梭子蟹养殖户采用。4研究展望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混合养殖的模式。通过各种生物的和谐共生,可以减少各种有害物质,使得养殖生物可以健康生长。而现在在近海蟹养殖所实施的海水池塘虾蟹贝类混合养殖这种新的养殖模式,都是利用各种生物的和谐共生,不仅降低了池塘中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还能改善水质。这种模式使得水循环系统健康运行,使得养殖生物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生长,这样有助于提高养殖的产量,为养殖户增加经济收入。在这种模式下的池塘养殖,所实施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更加现代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