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课件1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短歌行》课件1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短歌行》课件1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短歌行》课件1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短歌行》课件1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歌行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黠如鬼,嗜杀犹虎狼”;曹操“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功劳很大,罪孽也不小的历史人物”。”。诗题解读“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这是一首乐府诗。

汉乐府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

乐府诗有长歌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烈,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苦闷和胸怀抱负,是一种多用于宴会的歌辞,较好地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及表现手法。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同是乐府诗歌体裁的还有: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行:《兵车行》《丽人行》《十五从军行》吟:《秦中吟》《白头吟》引:《李凭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辞、谣等别称。一边饮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豪饮美酒方可解脱。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思虑连绵。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让我沉思吟味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忧思,一直不曾断绝。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个枝头才是它们的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词意1.节拍:二二节拍,2.语调(句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朗读要点提示:诗眼,是诗歌精神的凝聚点,是观照全诗情感的所在。发现诗歌思想的凝聚点,即揭示诗的主旨。通过分析诗歌中精炼传神的字,就能找到“诗眼”。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等诗句以情感贯穿全诗,因此,“忧”是“诗眼”。国风(一)何为诗眼?用朝露喻人生短暂。赤壁大战之前,曹操已年过半百,有待才之恒心,无待才之恒岁。此时曹操麾下正缺人才,而且时不为我待。(1)忧人生短暂。试分析诗中“酒”“朝露”“月”“乌鹊”“山”“海”等意象寄寓作者怎样的“忧愁之情”。(喜、怒、哀、乐,悲、恐、惊、忧)(二)忧在何处?以酒解忧用乌鹊喻贤才犹豫不定。三国鼎立、战乱频仍。天下贤士犹豫不定,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此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良禽择木而栖,曹操通过这样一种类比,把贤士惴惴不安,凄惶孤独,顾影自怜,犹豫不定的心境刻画的惟妙惟肖。特别能引起贤士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二)忧在何处?文中月亮有两层寓意:月亮喻贤才——唯一,皎洁,美好;稀有,品德高尚,能力非凡;月亮喻自己——昭质如月,是贤主明君。而身边的人才如星,不够璀璨,不够繁密。(2)忧求贤难得。国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求贤若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礼贤下士“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尽入吾彀诗中还有哪三处表明了诗人招纳人才的态度?

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孟子提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三)忧从何来?

曹操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在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慷慨激昂的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也称“魏晋风骨”。(三)忧从何来?战前、战后、求贤、唱和、祝酒(天下未统,混乱动荡——先天下之忧→志:天下归一)提问: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法表达忧愁和志向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四)何以写忧?(四)何以写忧?1.巧用典故。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诗中使用典故叫“用典”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丰富诗歌的内容,强化诗歌的内涵,耐人寻味。(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比喻渴望得到贤才。本义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诗人表明贤才若来投奔自己,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来招待他。(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纳百川,诚心接纳英才,诗人希望自己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语出«韩诗外传»,诗人以周公自比,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四)何以写忧?2.巧用比兴。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得不到贤才,忧思不可绝。(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贤士们还没有选好归宿。“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还在徘徊,并急于找到可依托的明主。(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山高、海深来比喻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周公来自比,表示自己一定会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