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甲海岛上的某种雀鸟部分迁移到相互隔绝的乙、丙两海岛上,如图为羽毛颜色相关基因(B-黑色、B1-黄色、b-灰色)的频率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岛上的雀鸟存在生殖隔离B.甲、丙两岛上雀鸟的羽色进化方向不同C.乙岛上B1基因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丙岛上雀鸟的所有羽色基因构成了基因库2.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感受光的受体,可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传导来发挥作用。某研究小组将野生型及无法合成CRY1的突变型拟南芥种子,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脱落酸(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MS培养基中不同的ABA浓度B.该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从而测得种子的发芽率C.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CRY1抑制种子的萌发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BA浓度与发芽率呈负相关3.一位30岁男性患者,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生理指标测定值正常值腋下体温(℃)38.936.0~37.4白细胞计数(个·L-1)13.5×109(4~10)×109血钠浓度(mmol·L-1)180140~160A.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B.发病期间患者严重腹泻会出现脱水,导致血钠浓度升高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D.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8.9℃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4.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态足迹可计算转换B.生态足迹具有全球性C.人类消费的大多数资源和产生的废物是可以计算的D.生态足迹计算的土地是连在一起的5.如图表示某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取该植物大小、生长状况等基本相同的芽随机均分成5组,然后用图1中a、b、e、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处理其中的4组材料,对照组用清水处理,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芽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之一,对照组芽的生长与内源生长素有关B.实验组1芽生长最快,该组使用的是图1中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C.实验组2使用的生长素浓度对于该植物的茎而言也属于高浓度D.若要获得实验组4的芽生长速率,可在图1中找到2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6.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据图表信息分析,以下表述错误的是()取样深度/cm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0~10常规农业151.06有机农业191.23无公害农业171.1010~20常规农业131.00有机农业181.11无公害农业161.07A.捕食性线虫是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其同化能量的去向和土壤中其他生物有差异B.土壤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且有机农业模式和其他模式相比群落稳定性更高C.如果土壤存在镉污染,则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会显著高于其他生物D.长期使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一定会增多7.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且两图中的突触前膜释放的均为兴奋性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②③④⑤⑥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分别刺激图乙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D.若抑制图乙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8.(10分)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错误的叙述是()A.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B.计数的方法是抽样检测,用吸管吸取培养液直接滴加在计数室上C.其他条件不变,若接种量增加一倍,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缩短D.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二、非选择题9.(10分)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B.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C.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D.患者能进食后,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10.(14分)正常成年人心肌细胞不能增殖,下图所示为ARC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细胞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小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HRCR可以吸附并清除miR-223如下图。当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会产生过多的miR-223,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引起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引起心力衰竭。请回答:(1)过程①的原料是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过程②是在_____上进行的,该过程体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_____。(2)链状小RNA越短越容易被HRCR吸附,这是因为其碱基数目少,特异性_____(填“强”或“弱”),更容易与HRCR结合。与ARC基因相比,核酸杂交分子1中特有的碱基对是_____。(3)科研人员认为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其依据是HRCR与miR-223碱基互补配对,_____(填“促进”或“抑制”)miR-223与ARC基因转录的mRNA杂交,从而导致_____,以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11.(14分)2019年12月,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疫情,国家卫健委经紧急部署,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并且开始进行疫苗的研制。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免疫学上,侵入到人体内的新冠病毒属于_______________。(2)某男子与一位新冠病毒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该男子十分恐慌,自己服用了大量的抗生素.这种做法对抵制新型冠状病毒有无效果?_______。请用所学生物知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3)某人感染了病毒后,出现了发热症状。从体温调节的角度加以解释:产热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4)写出细胞①为__________细胞⑤为____________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人体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通过图中的途径消灭了病毒,其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细胞是(填编号)_________。12.紫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栽培牧草,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作物。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既能提高农牧交错区粮食产量、满足家畜营养需求,又能减轻该地区的风沙危害、维持农田生态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1)在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中,二者株高不同,间作能提高植物对________的利用率。(2)真菌AMF能与紫花苜蓿的根系建立生活体系。AMF从紫花苜蓿获取光合产物,同时能为紫花苜蓿提供无机盐。据此分析,AMF与紫花苜蓿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3)假设农田弃耕后演替成茂密的乔木林,如图表示某野兔迁入该地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A、B图中能反映该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图中的________曲线。此野兔繁殖过快,容易泛滥成灾,若要保持该系统的生态平衡最好是在图示的t1时间________(填“前”或“后”)控制兔子的种群数量。若要预测该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应调查该野兔种群的________,该特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实现天然草场的可持续利用,国家提倡划区轮牧,即将草原划分出若干牧区,按照一定次序逐区放牧,轮回利用。相比于自由放牧,划区轮牧具有以下哪些优点:________。①减少牲畜自身能量的消耗②有利于牧草的恢复③有利于年年增加载畜量④有利于充分均匀地采食牧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迁徙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甲岛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丙种群在进化过程中B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二者进化的方向不同,因此生存的环境不同,B正确;C、乙岛上B1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D、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的总和,只算丙岛的还不够,D错误。故选B。【点睛】是否具有生殖隔离,通过能否完成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来判断。2、D【解析】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少数植物的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脱落酸的作用:促进脱落;促进休眠;调节气孔开度;调节种子胚的发育;增加抗逆性;影响性分化。【详解】A、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一是ABA浓度,二是种子是否能合成CRY1,A错误;B、CRY1为能感受光的受体,为验证CRY1的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实验,B错误;C、根据后两组实验结果分析,不能合成CRY1的种子萌发率低,所以CRY1可促进种子萌发,C错误;D、根据三组实验结果分析,随着ABA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所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BA浓度与发芽率呈负相关,D正确。故选D。3、A【解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2、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详解】A、由于患者体温维持不变,说明其体温调节中枢仍然发挥作用,因为患者被诊断为细菌性病疾,其体温升高是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有利于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是一种病理性体温升高,不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A错误;B、患者因腹泻出现脱水,体液因此减少,导致血钠浓度升高,B正确;C、患者因腹泻出现脱水,体液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也随之增多,患者尿液会减少,C正确;D、由于患者体温一直维持在38.9℃相对稳定,因此产热量=散热量,D正确。故选A。4、D【解析】生态足迹是维持一个区域生存所需要的能够提供资源并吸纳废弃物的地域空间。【详解】A、生态足迹可以根据人口单位的消费量进行转换,可以进行计算,A错误;B、生态足迹可以以全人类的粮食消费量进行转换,具有全球性,B正确;C、人类消费的资源如粮食可以转换为耕地面积,产生的废物如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二氧化碳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C正确;D、生态足迹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大小不同,如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会增加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也包括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森林地面积等,而这些土地并不一定是连在一起的,D错误。故选D。5、C【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点和b点对植物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且b点的促进作用大于a点,e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d点起抑制作用,所以实验组1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b,实验组2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d,实验组3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e,实验组4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a。【详解】A、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实验组1芽生长最快,该组使用的是图1中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B正确;C、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芽的敏感度大于茎,但是实验组2使用的生长素浓度对于该植物的茎而言不一定属于高浓度,C错误;D、若要获得实验组4的芽生长速率,可在图1中找2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测定芽生长的长度,D正确。故选C。6、D【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详解】A、捕食性线虫是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其同化能量的去向缺少了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因而与土壤中其他生物有差异,A正确;B、生物群落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土壤生物群落也不例外,存在垂直结构,由表格数据可知,有机农业模式下土壤中的生物组分最多,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最大,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B正确;C、如果土壤存在镉污染,则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可推测,土壤中捕食性线虫体内镉含量会显著高于其他生物,因为其营养级最高,C正确;D、长期使用有机肥后土壤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营养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由于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则植食性线虫的数量不一定会增多,D错误。故选D。7、A【解析】分析题图:图甲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中共有3个突触,且均为轴突-树突型,由于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图乙表示突触结构,刺激b点,a、b、c、d点均兴奋,刺激c点,d点兴奋。【详解】A、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②③④⑤⑥,A正确;B、在突触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C、刺激图乙中b,兴奋可以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速度慢,因此a、d两点发生兴奋是不同步的,因此电流计会偏转两次,而刺激c点,只会引起d点兴奋,而a点不会产生兴奋,因此,此时灵敏电流计偏转1次,C错误;D、兴奋的传导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的有氧呼吸,因此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错误。故选A。8、B【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原理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増长呈¨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形曲线。【详解】A、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营养物质增加,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A正确;B、本实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法,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B错误;C、若其他条件不变,接种量增加一倍,种群起始数量大,增长速率快,达到K值的时间会缩短,C正确;D、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以保证酵母菌混合均匀,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C【解析】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都是非条件发射。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详解】A、膝跳反射一共有2个神经元参与,缩手反射有3个神经元参与,膝跳反射的突触数目少,都是非条件反射,因此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A正确;B、患者由于谷氨酰胺增多,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所以应该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B正确;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没有作用于脑组织,所以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不能减轻脑组织水肿,C错误;D、如果患者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脱氢产生的氨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加重病情,所以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D正确。故选C。10、(1)①.核糖核苷酸②.RNA聚合酶③.核糖体④.DNARNA蛋白质(2)①.弱②.A-U(或U—A)(3)①.抑制②.ARC基因的表达增加,产生更多凋亡抑制因子【解析】1、分析图可知,图中①表示由基因合成RNA的过程,所以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凋亡抑制因子(蛋白质)的过程,所以②表示翻译过程,合成的凋亡抑制因子会抑制细胞凋亡。2、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蛋白质的合成需要以mRNA为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小问1详解】分析图可知,图中①表示由基因合成RNA的过程,所以①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的原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即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所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②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凋亡抑制因子(蛋白质)的过程,所以②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该过程体现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DNARNA蛋白质。【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知,链状小RNA越短越容易被HRCR吸附,说明链状小RNA越短碱基数目越少,那么特异性就越弱,更容易与HRCR结合。ARC基因的本质是DNA,特有的碱基是T,其碱基对含有A-T和G-C,核酸杂交分子1是mRNA与miR-223结合(都是RN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核酸杂交分子1中含有的碱基对为A-U和G-C,故核酸杂交分子1中特有的碱基对是是A-U或U—A。【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HRCR与miR-223碱基互补配对后,抑制了miR-223与ARC基因转录的mRNA杂交,从而促进更多的mRNA作为直接模板合成凋亡抑制因子,合成的凋亡抑制因子会抑制细胞凋亡。【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1、(1).抗原(2).无效(3).抗生素只能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增殖,不能消灭病毒(4).产热大于散热(5).吞噬细胞(6).浆细胞(7).抗体(8).②③④(9).①【解析】分析图示:图示表示体液免疫过程,其中细胞①为吞噬细胞;细胞②为T细胞;细胞③为B细胞;细胞④为记忆细胞;细胞⑤为浆细胞;⑥为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详解】(1)在免疫学上,侵入到人体内的新冠病毒属于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2)抗生素只能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增殖,不能消灭病毒,所以服用大量抗生素不能抵制新型冠状病毒。(3)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原理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当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时,就会出现发热症状。(4)(5)图中①为吞噬细胞、②为T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