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翻译思想》_第1页
《严复翻译思想》_第2页
《严复翻译思想》_第3页
《严复翻译思想》_第4页
《严复翻译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严复的说09二班第七组“信、达、雅”1编辑课件严复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登仕籍后改名为复,字几道。我国近代思想启蒙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2编辑课件严复│

信达雅3编辑课件“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那么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那么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天演论▪译利言?在翻译理论方面,严复最伟大的奉献在于,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将三国时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到过的“信〞、“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组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4编辑课件“信〞为忠实,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讲到信的方面,严复第一期的译品,似乎偏重意译,·赂亏于信;第二期的译品那么略近直译,少可讥议。第三期所译?名学浅说?,?中国教育议?,不甚重要,且所用译法也与前两期不同,我们可以不必深究。‍信5编辑课件“达〞,即通达。在“达〞上严复提出“达为尚焉〞。提出了翻译标准中"信"与"达"的关系,指出"达"是"信"的保障,"信"是"达"的最终目的。翻译中译文的通达、流畅是译文赢取读者、获取社会效益的标尺。达6编辑课件

雅不能脱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存在。

我们说翻译是创造性的工作是指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会遇到巨大困难,译者必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克服,而不是混淆翻译与创作的界限。?辞源?对雅的解释一是“正确、标准〞,二是“高尚、文明〞,三是“美好〞等。严复提出翻译要“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被大家理解为翻译的雅要做到古雅,但我们翻译的作品不可能全都是文学类作品,因此这种理解是对严复雅的片面理解。其雅是泛指译文的水平,并不是专指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雅7编辑课件“信达雅〞说的整体性严复认为“信达雅〞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但三者之中又有相对的主次关系,即:总的说来,信是最主要的,然信而不达,等于不译,在这种情况下达又成了最主要的;雅是为达效劳的。绝不可脱离“信〞去求“达〞和“雅〞,也不能脱离“信〞和“达〞去求“雅〞。应在“信〞的前提下和“达〞的根底上求“雅〞;否那么就是缘木求鱼,舍本求末了。8编辑课件“信达雅〞说的矛盾性“信达雅〞论的先天缺乏是“信〞与“达〞以及“信〞与“雅〞的矛盾。赵元任说:“如果原文不雅,译文也应该雅吗?〞有时当雅的程度增加了的时候,信的程度就降低了,又说:“一个小说家描写各种人物在辞令上的个性不同,要是一个译者把人人的话都说得流利通畅,那么达是达了,可是对于原意就失信了,可见,故作华美,勉求铿锵的译法本身就是不信的。9编辑课件

评价

肯定

译书有二弊,一曰徇华文而失西义,二曰徇西文而梗华读…凡译书者,将使人深知其意,苟其意靡失,虽取其文而删增之,颠倒之,未为害也。然必译者之所学与著书者之所学相去不远,乃可以语于是。近严又陵新译治功?天演论?,用此道也。-梁启超

译书只有信达雅三个任务,能信,能达,能雅,三者都做到了,便算成功了。译诗却不然,译诗有五个任务理。-曾朴10编辑课件信达雅三原那么乃是一切工作的标准,鄙意以为译书之事最紧要者是信,是达,信乃是求其确实,达乃是求其通顺,前者是对于原文而言。如果译文诚能信矣、达矣,那么雅的成分自然含其中。所谓雅乃信达之附庸。-木曾

11编辑课件否认董秋斯批评严复的“信、达、雅〞不过是“几条空洞的原那么〞,“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一种理论体系算不得完整〞。 严几道先生译的书中,?天演论?和?法意?最糟……这都是因为他不曾对于原作者负责任,他只对自己负责任。〞又说:“严先生那种达恉的方法,实在不可为训;势必至于改恉而后已。〞—傅斯年“……他(指严复)的译文,又很雅驯,给那时候的学者,都很难读得下去。所以他所译的书在今日看起来或嫌稍旧,他的译笔也或者不是普通人所易解。〞—蔡元培12编辑课件我们对雅的看法“雅〞不仅是风格的对等而已,还要兼顾读者对译文的反响。否那么就像玄奘大师的经文翻译一样,虽精而不得流传甚久。而且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的加快,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显然更受人们的青睐;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细细揣摩译文是否古雅,只需明白意思即可。所以,我认为翻译作品时应在雅的指导下满足群众通俗易懂的要求,笔译作品可重点突出雅,但口译以通俗易懂为主。13编辑课件

我们的看法

在我们看来,信达雅各有自己的用途,以“信〞传达出思想内容,以“达〞做到语言流畅,以“雅〞使译文有较高的接受度(或者说社会效益)。雅,一方面迎合了读者的审美情趣,一方面又因此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使作者的思想得到了更有效的传播。当然,忠实于原文思想内容最重要,语言通顺次之,社会效益又次之,因此,翻译时应运用各种调整的技巧,取得神似效果,并同时将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其他需要考虑在内,使作品具有可读性,使作者的真意影响深远。由于内容决定形式,饰美必须以真、诚,即信为前提,不能因文而忽略了质。

14编辑课件我认为,除了“信〞,一个优秀的译作更应该追求“信〞与“美〞的结合。在这里“美〞就是提高可读性,不管文学作品抑或非文学作品,增加可读性都是必要的,其途径是通过修饰而实现的,目的是使作品行远!因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如果用科学化的理论来标准一个标准,就无异于否认了它的艺术性,否认了艺术美学所要求的直觉和模糊性。

15编辑课件至于翻译中的具体语言转化方法,我们那么可以运用各式的理论,大可不必死守“信达雅〞一隅不放。因为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但并不是全部,它起指南针的作用,怎样到达目的地,是跑步抑或坐车。就要看译者的选择了。16编辑课件“信达雅〞研究的误区一、偷换概念与自相矛盾的论证过程。二、牵强附会与“罢黜百家〞的论证手段。三、盲目夸大的结论。四、对时代背景异同的忽略。17编辑课件现如今国内翻译标准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国外学者也提出了很多优秀的翻译理论标准,如巴尔胡达罗夫〔苏联〕的“意义不变〞标准,奈达〔美国〕的“最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