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隆中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诸葛亮生前获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因此其祠名为“武侯祠”。新课导入:三顾茅庐第一目:政权更迭
时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概况: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评价: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一、政权更迭官渡之战【趣味历史之曹操轶事】割发代首有一次,曹操率军经过麦田,下令说:“士卒不要弄坏了麦子,有违反的处死!”军中凡是骑马的人都下马,用手相互扶着麦子走,未想曹操的马竟然窜进了麦地,招来手下的主簿来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曹操说:“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违反,如何能统帅属下呢?然而我身为一军之帅,是不能够死的,请求对自己施予刑法。”于是拿起剑来割断头发投掷在地上。《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意义原因东汉中央政权衰弱,地方的政治经济势力无法调和,难以形成统一政府。南方经济发展为吴蜀两国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三者军事实力势均力敌,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意义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全国统一。三国发展概况1、曹魏经略北方曹魏政权继承汉制,巩固了对黄河地区的统治,同时在西域设置戊己校尉对西域进行管辖。九品中正制。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大力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2、孙吴开发江东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3、蜀汉治理西南发展经济,平定南中,改善民族关系(七擒孟获),促进西南地区发展。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当时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有参与,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
诸葛亮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趣味历史之七擒孟获】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意义原因东汉中央政权衰弱,地方的政治经济势力无法调和,难以形成统一政府。南方经济发展为吴蜀两国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三者军事实力势均力敌,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意义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全国统一。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而继位的晋惠帝无力掌管朝政。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后来,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匈奴贵族所灭。材料1:晋石崇极奢靡,与王恺,斗富,曾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晋书·石崇传》石崇王恺斗富材料2: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晋书·惠帝纪》西晋历时共50年八王之乱历时16年①统治集团内部奢侈腐化②地方宗王权重(争权)诸侯实力坐大,威胁中央问题探究:是什么原因造成西晋的统一如此短暂呢?内部:材料3: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於骨髓。
——江统《戎徙论》五胡内迁示意图③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地方宗王权重(争权)统治集团内部奢侈腐化少数民族内迁,民族矛盾激化永嘉之乱内部外部低质量统一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士族的拥戴之下,以建康为都城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偏于一隅的局面维持了大约一个世纪。士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占据优势。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称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高门士族衰败东晋(317-420年)宋齐梁陈南朝(420—589年)南京六朝古都+吴国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十六国时期,不同政权之间混战不已,对北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地破坏。匈奴羯鲜卑汉·前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氐羌賨汉前秦后凉后秦成汉前凉北燕西凉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383年前秦最高统治者苻坚强征各族民众,组成80万大军南征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的8万军队打败,北方再次陷入混战。【趣味历史之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6世纪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成为北朝。北朝与南朝长期对峙,合成南北朝。第二目: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时期,我国西部、内部的匈奴、鲜卑等族不断内迁。西晋末年内迁人口已经占当地人口的一般。各民族
长期杂居相处,相互影响,不断走向交融。西晋继承两汉体制,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管理军政事务。
十六国后期,鲜卑拓跋氏建立起的北魏强大起来。鲜卑拓跋氏原来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东汉末年南迁,逐渐成为塞上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439年,统一北方,建都平城。
拓跋宏,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在冯太后的长期严格教育和直接影响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而才藻富赡,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增长了实际才干,这些都为后来的改革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趣味历史之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孝文帝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推行以学习中原文化为中心,加速了民族交融的改革,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鼓励通汉婚用汉官,推行官吏俸禄制,均田制和租调制。他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意义:改革,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第三目:民族交融西晋后期北方的战乱,引发了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在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进入中原的同事,中原人口为躲避战祸,纷纷逃离,有的逃往辽东半岛,有的逃亡河西走廊,而最大规模的迁徙方向是江南。东晋的建立,是南方成为中原人口的主要迁居地,迁入人口达90万,占据江南人口的六分之一。东晋顺势而为,采取“侨置”办法,安抚了北方南迁的流民和士族。不久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汉代手工业分布图魏晋南北朝经济形势图观察对比:汉代至魏晋南北朝的经济有什么变化?思考1:依据材料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原因、影响。表现:①农耕面积扩大;②作物品种增加;③技术、方式与产量提高;④手工业有明显进步原因:①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劳动力;②政府推动;
③南方相对稳定的环境;
④自然条件优越。材料1: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鄠、杜(指北方)之间,不能比也。…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长江流域原本“刀耕水耨”的原始耕垦方式逐渐得到改变,……越来越注重精耕细作。……东晋政府鉴于江淮地介南北之间,适宜在水稻收割后安排三麦(旱作物)的种植,以济匮乏,于是下诏:“....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徐巨攀《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手工业农业北方经济在不断发展南北经济共同发展影响:①促进南方经济发展;②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使南北方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亦影响了古代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魏晋南北朝唐安史之乱后两宋
开始南移(南方开始大规模发展)
继续南移(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完成南移(南方成为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南北差距拉大元朝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北魏439年东魏西魏东晋317年宋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耐磨球段项目商业计划书
- 通辽市人民医院交叉配血技术考核
- 中国冶金级氧化铝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玻璃清洁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绥化市人民医院言语治疗师资格认证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头颈部血管介入治疗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脊柱支具配置指导考核
- 中国香蜡项目商业计划书
- 齐齐哈尔市人民医院脑动静脉畸形栓塞考核
- 2025年中国塑料购物袋项目创业计划书
- 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修复时序-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建筑工程师高级职称考试试题集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6 数星星的孩子 课件
- 中医医学骨科诊疗体系与实践
- 2025年度山西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医院后勤文化建设体系构建
- 《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 2025)》解读
- 压力容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手足外科进修总结汇报
- 融发核电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
- 生物安全工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