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v(a)>v(c)v(b)>v(d)B.平衡时a点一定有n(CO):n(H2)=1:2C.平衡常数:K(a)>K(c)K(b)=K(d)D.平均摩尔质量:(a)<(c)(b)>(d)2、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aq)⇌H+(aq)+CH3COO-(aq)ΔH>0,25℃时,0.1mol/L醋酸溶液Ka=1.75×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B.该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该温度下0.01mol/L醋酸溶液Ka<1.75×10-5D.升高温度,c(H+)增大,Ka变大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有8个主族B.目前元素周期表中有4个长周期C.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D.族中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4、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环境易造成污染VOCs催化燃烧处理技术具有净化率高、燃烧温度低、无明火,不会有NOx等二次污染物产生等优点,图甲是VOCs处理过程中固体催化剂的催化原理,图乙是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固体催化剂表面既有化学键裂,也有化学键形成B.图甲中固体催化剂可提高该反应的焓变C.图乙中曲线1使用了固体催化剂,反应活化能降低D.VOCs催化氧化过程中所有反应均为放热反应5、下列有机物属于烷烃的是A.CH3CH2OH B.CH3COOH C.C6H6 D.C3H86、恒温下,可逆反应aA(g)+bB(g)cC(g)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c1。增大压强,待各组分的浓度保持恒定时,测得C的浓度为c2。则c1与c2的关系正确的是A.可能有c1=c2B.一定有c1<c2C.一定有c1>c2D.无法判断7、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A.1,2,4-三甲苯B.2-甲基-2-氯丙烷C.2-甲基-1-丙醇D.3-甲基-1-丁炔A.AB.BC.CD.D8、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B.pH=7的溶液C.c(H+)=c(OH-)=10-6mol·L-1的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9、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10、500mLK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c(SO42-)=3mol/L,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通电一段时间,两极上均产生22.4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混合液中K+的浓度是()A.0.5mol/L B.4mol/L C.1.5mol/L D.2mol/L11、可逆反应A(g)+B(g)C(g)+D(g)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无影响C.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减小,E2增大D.该反应ΔH=-(E2-E1)kJ·mol-112、已知450℃时,反应H2(g)+I2(g)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13、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s)Z(g)+W(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T/℃70080090010001200K0.60.91.31.82.7对该反应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温度不变,增加X的用量,K增大C.若K不变,则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不变 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烷烃B.该有机物的名称是甲基乙基庚烷C.该有机物与2,二甲基乙基己烷互为同系物D.该有机物的一氯取代产物共有8种15、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B.使用冰箱保存食物,是利用了化学反应速率理论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16、家用燃料煤的燃烧,不会产生的有害气体是A.CO B.SO2 C.氮氧化物 D.Cl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1)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2)有机物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烃X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b.烃X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烃X一定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乙炔与烃X互为同系物.18、近来有报道,碘代化合物E与化合物H在Cr-Ni催化下可以发生偶联反应,合成一种多官能团的化合物Y,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CHO+CH3CHORCH=CHCHO+H2O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E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2)由A生成B、G生成H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Y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5)E与F在Cr-Ni催化下也可以发生偶联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19、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2)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3)实验中若用1.51mol·L-1H2SO2溶液跟1.51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写出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试(中和热为57.3kJ·mol-1):__________________。(2)取31mL1.51mol·L-1H2SO2溶液与51mL1.51mol·L-1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2.1℃。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2.18J/(g·℃),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_____,(5)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2溶液的温度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6)实验中若用61mL1.25mol·L-1H2SO2溶液跟51mL1.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填“相等”.“不相等”),若用51mL1.51mol·L-1醋酸代替H2SO2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20、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查阅资料知:SO3熔点16.83℃,沸点44.8℃。(1)600℃时,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①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②据图判断,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③计算600℃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④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2)某化学研究学习小组用下图的装置组装设计了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h→i→b→c→f→g→d→e。①为提高SO2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____。②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③用n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m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21、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的NaOH溶液中,如上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甲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甲、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_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a、c两点压强相同,平衡时a点CO转化率更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温度T1<T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υ(a)<υ(c).b、d两点温度相同,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点大于d点压强,则v(b)>v(d),A错误;B.投料时两者比例不确定所以a点比例无法确定,B错误;C.由图可知,a、c两点压强相同,平衡时a点CO转化率更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T1<T3,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K(a)>K(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d两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则K(b)=K(d),C正确;D.CO转化率的越大,n总越小,由M=m/n可知,a点n总小,则M(a)>M(c),M(b)>M(d),D错误;选C。考点:考查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转化率等相关知识。2、D【题目详解】A.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虽然平衡逆向移动,但是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平衡移动不能阻止c(H+)增加,故A错误;B.该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C.因为电离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所以该温度下0.01mol/L醋酸溶液Ka=1.75×10-5,故C错误;D.由于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向移动,c(H+)增大,Ka变大,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3、B【分析】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短周期、长周期),有18个纵行,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第ⅤⅢ族、零族),据此分析判断。【题目详解】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其中4、5、6、7属于长周期,故B正确;C.以目前元素周期表来说,ⅡA没有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ⅠA族的元素除H元素外都是金属元素,其中H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所含元素的分类,其中ⅡA没有非金属元素,到目前为止,卤族元素没有金属元素。4、A【题目详解】A.由图可知,VOCs与氧气固体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既有化学键的断裂,也有化学键的形成,A正确;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则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B错误;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由图乙中可知曲线Ⅰ的活化能比曲线Ⅱ的活化能高,说明曲线II为使用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C错误;D.由图乙可知,使用催化剂后的反应过程中有中间产物生成,其中反应物转化为中间产物的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中间产物的总能量低,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A。5、D【分析】烷烃分子结构中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烷烃同系物符合通式CnH2n+2,据此分析选项。【题目详解】A.CH3CH2OH中含有O元素,不是烷烃,故A错误;B.CH3COOH中含有O元素,不是烷烃,故B错误;C.C6H6不符合通式CnH2n+2,结构不同,故C错误;D.C3H8符合通式CnH2n+2,结构相似,组成相差CH2,是烷烃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D。6、B【解题分析】恒温下,可逆反应aA(g)+bB(g)cC(g)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c1。增大压强后,因为容器的体积减小了,所以各组分的浓度均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不论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也只能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所以待各组分的浓度保持恒定时,一定有c1<c2,B正确,本题选B。点睛:有一种特殊情况要注意,如果整个平衡体系中只有一种反应物是气体,其他为固体,那么加压后尽管平衡发生移动,但是重新建立平衡后,气体的浓度与原平衡相同,例如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7、C【解题分析】A.有机物命名时,应遵循数值和最小原则,故应命名为:1,2,4-三甲苯,故A正确;B.有机物命名时,编号的只有C原子,故应命名为:2-甲基-2-氯丙烷,故B正确;C.有机物命名时,最长碳链选取错误,故应命名为:2-丁醇,故C错误;D.炔类物质命名时,应从离碳碳三键最近的一端编号,故应命名为:3-甲基-1-丁炔,故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①是命名要符合“一长、一近、一多、一小”,也就是主链最长,编号起点离支链最近,支链数目要多,支链位置号码之和最小;②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③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8、C【题目详解】A.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不一定显中性,A错误;B.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10−12,pH=6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B错误;C.c(H+)=c(OH−)=10−6mol/L溶液,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一定呈中性,C正确;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若是强酸强碱反应,溶液呈中性,若是强酸弱碱反应,溶液呈酸性,若是弱酸强碱反应溶液呈碱性,D错误;故答案为:C。9、B【题目详解】①A是固体,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①错误;②2A(s)+3B(g)C(g)+2D(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均增大,故②错误;③2A(s)+3B(g)C(g)+2D(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均增大,故③错误;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v(正)>v(逆),故④正确;⑤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故选B。10、D【解题分析】由题意,阳极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阴极先发生:Cu2++2e-=Cu,阴极生成H2的电极反应式:2H++2e-=H2↑,两极上均产生22.4L(标准状况)气体,即O2和H2都是1mol,所以根据电子守恒,溶液中Cu2+为1mol,c(Cu2+)=1mol÷0.5L=2mol•L-1,根据电荷守恒,2c(Cu2+)+c(K+)=2c(SO42-),即2×2mol•L-1+c(K+)=2×3mol•L-1,解得c(K+)=2mol•L-1,故选D。11、C【题目详解】A.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正确;B.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对反应热无影响,故正确;C.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减小,E2也减小,反应热不变,故错误;D.该反应ΔH=-(E2-E1)kJ·mol-1,故正确。故选C。12、B【题目详解】其逆反应的K应该是其正反应的K值的倒数,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1/50=0.02,答案选B。13、D【题目详解】A.增大压强平衡向压强减小的一方移动,即向气体计量数之和小的一方移动,所以该反应增大压强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B.K只受温度的影响,和物质的量的增加没关系,即温度不变,增加X的用量,K不变,故B错误;C.减压后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故C错误;D.根据图中内容知道:温度越高,反应的K越大,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D。14、C【题目详解】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只含C-C和C-H单键,所以属于烷烃,故A正确;B.该有机物的名称是3-甲基-5-乙基庚烷,故B正确;C.该有机物与2,5-二甲基本上-3-乙基己烷的分子式为C10H22,3-甲基-5-乙基庚烷的分子式为C10H22,两者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结构中有8种类型的氢,故D正确;答案:C。【题目点拨】根据烷烃的命名规律进行判断。找最长连为主链,取代基离主链最近的位置进行编号,顺序由简到繁。烷烃中一卤代物的种类等于烷烃中氢原子的种类数。15、C【解题分析】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A正确;B.使用冰箱保存食物,由于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从而提高了食物的保鲜期,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原料转化率,C错误;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物质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产品,从而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16、D【题目详解】家用燃煤燃烧可以产生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但不会产生氯气。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羧基cd【分析】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有机物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B和D,说明该物质为酯,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能在铜存在下与氧气反应,说明该物质为醇,所以A为乙酸甲酯。B为乙酸钠,C为乙酸,D为甲醇,E为甲醛。【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C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2)有机物A为乙酸甲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甲醇,方程式为:。(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为78,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说明碳氢个数比为1:1,分子式为C6H6,可能为苯或其他不饱和烃或立方烷。a.苯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正确;b.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其他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c.若为立方烷,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d.乙炔与烃X分子组成上不相差“CH2”,两者一定不互为同系物,故错误。故选cd。18、丙炔C6H9O2I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羟基、酯基【分析】丙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水解为,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由RCHO+CH3CHORCH=CHCHO+H2O反应可知F是苯甲醛,G是。据此解答。【题目详解】(1)A是,化学名称是丙炔,E的键线式是,分子式是C6H9O2I;(2)A生成B是丙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G生成H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3)根据以上分析,D的结构简式为;(4)Y是,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酯基;(5)根据E和H反应生成Y,E与苯甲醛在Cr-Ni催化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推断,根据反应条件和流程图正确推断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解题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逆推法”是进行有机推断的方法之一。19、环形玻璃搅拌棒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1/2H2SO2(aq)+NaOH(aq)=1/2Na2SO2(aq)+H2O(l);ΔH=-57.3kJ·mol-1-52.8kJ·mol-1ab不相等相等偏小【题目详解】(1)根据量热器构成可知,为使反应充分、快速进行,可以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拌,因此仪器A为环形玻璃搅拌棒;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环形玻璃搅拌棒。(2)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降低热量损失,减少实验误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所以1.51mol·L-1H2SO2溶液跟1.51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热量为57.3kJ·mol-1,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H2SO2(aq)+NaOH(aq)=1/2Na2SO2(aq)+H2O(l)ΔH=-57.3kJ·mol-1;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2H2SO2(aq)+NaOH(aq)=1/2Na2SO2(aq)+H2O(l)ΔH=-57.3kJ·mol-1。(2)取31mL1.51mol·L-1H2SO2溶液与51mL1.51mol·L-1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混合液质量为(31+51)×1=81g,温度变化2.1℃,则反应生成1.125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Q=cm∆t=2.18×81×2.1=1371.12J,则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约1371.12/1.125=52821.6J=52.8kJ,则中和热△H=-52.8kJ·mol-1;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52.8kJ·mol-1。(5)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有部分热量散失,所以中和热偏小,a可能;b.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2测温度,因为温度计上会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放热,导致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那么实验后温度增加量就比实际要小,所测中和热偏小,b可能;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操作合理,减小了热量损失,数值准确,c不可能;综上所述,本题选ab。(6)实验中若用61mL1.25mol·L-1H2SO2溶液跟51mL1.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生成1.15×1.55=1.1275molH2O,因此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由于中和热对应的是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与实验过程中实际生成水的多少无关,故所求中和热相等;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吸热,部分热量被消耗,因此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偏小;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不相等,相等,偏小。【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与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注意掌握测定中和热的正确方法,明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少热量散失。20、(1)①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③15—2025—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维修协议书
- 专业会议组织与执行服务合同
- 教育培训课程合同管理服务
- 偶遇校长400字7篇
- 技术合作开发与推广协议
- 服装设计版权转让及使用许可合同
- 合作社农田保护项目协议
- 叙事作文参观博物馆三十600字(7篇)
- 守护甜心之佐野优雅2100字10篇
- 新零售行业发展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 DB41-T 2845-2025 基层防汛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 2025年保育员考试试卷以及参考答案
- 2024年09月苏州银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商务邮件写作培训
- 格滨石笼施工方案
- (高清版)DB31∕T 1274-2021 医疗机构投诉处理规范
- 直肠癌的中医护理查房
- 工单系统设计汇报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青岛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