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范式下的庄学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庄学研究_第1页
传统范式下的庄学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庄学研究_第2页
传统范式下的庄学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庄学研究_第3页
传统范式下的庄学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庄学研究_第4页
传统范式下的庄学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庄学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范式下的庄学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庄学研究

本文从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转变和研究模式的转变出发,对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划分,以时间为经,时间为问题。本文试图探索现代乡村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并从不同角度展示现代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传统学术研究的形象。一、20在19世纪的传统风格下,壮族传统范式下的庄学表现为对《庄子》一书进行疏证,或沿袭以儒、佛解庄的传统思路,阐发庄书大义。1.《园林经典》辑佚与版本考订近代《庄子》文本校释,在清代朴学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展,学者们利用传统的方法,特别是校勘、训诂、辨伪、辑佚,增以己意,写定《庄子》之文,确证《庄子》之义。这一时期的《庄子》集注本主要有王先谦《庄子集解》(1909年),所取简明扼要,既收前人成果,又有各家考证,是对以往庄学的总结。阮毓崧《庄子集注》、刘师培《庄子斠补》发前人所未发。武延绪《庄子札记》(1932年)据明世德堂本,与王先谦集注本等对勘,主要是对庄书部分文字进行校正。奚侗《庄子补注》(1917年)运用通假来探求字句的本字与本义。马叙伦《庄子义证》(1922年)历经十年耕耘,以《古逸丛书》黎本为主,以涵芬楼影宋本、世德堂本、明刊崇德书院本、陈景元《庄子阙谈》所记各本异文,兼取《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孔六帖》、《文选注》、《后汉书注》核之。朱桂曜遗著《庄子内篇证补》对《庄子》内篇加以诠释,勘正他认为诸家古训之有未当者。于省吾感于通行庄子刻本误甚多,于1939年印行《双剑誃庄子新证》,对《庄子》一书颇有订正,后汇集《双剑誃诸子新证》于抗战期间付印。刘文典《庄子补正》(1939年)所“补正”者五万余字,能获公允者约占十之六七。王叔岷《庄子校释》(1947年)着力于字句校勘,每举一条,竭力尽举所见全部材料,结论亦更趋于合理。此外,闻一多《庄子》内篇校释、陶鸿庆《读诸子札记》中《庄子》部分、刘鸿典《庄子约解》、胡远濬《庄子诠诂》、刘咸炘《庄子释滞》、杨树达《庄子拾遗》、杨明照《庄子校证》等,在庄书文字校订、字句释义方面,颇有可取之处。在《庄子》辑佚与版本搜集整理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学者有寿普暄、王叔岷、马叙伦等。寿普暄《由经典释文试探庄子古本》1、王叔岷《庄子校释》附录关于《庄子》佚篇十九篇已弄清或有线索的篇名有十篇,《阏奕》、《意脩》、《危言》、《游凫》、《子胥》五篇视作《庄子》佚篇,《畏累虚》不当列入。晚近学者辑录《庄子》佚文所得最多者为马叙伦,马氏援引20余种典籍,合之前人旧辑,共得128条,即《庄子义证》附录《庄子佚文》。20世纪初叶敦煌学兴起,罗振玉、马叙伦、刘师培、王重民等,搜罗了各种敦煌唐写本《庄子》残卷与宋明刻本相校,为《庄子》版本的搜集整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罗振玉将《刻意》、《山木》、《徐无鬼》三篇与今本比勘,又借录英伦博物馆校录的《胠箧篇》残卷,集合旧校,并补校《田子方篇》,刊写《南华真经残卷校记》(1923年)。马叙伦《读书续记》也注意到敦煌唐写本《刻意》、《山木》、《徐无鬼》三篇分章的情形2。刘师培以明刊郭注本校唐写本《庄子》郭象注158行3。孙毓修《南华真经札记》(1922年)以宋刻《庄子》赵谏议宅本与明世德堂本校勘,王重民《庄子残卷校记》(1938年),以伦敦藏《庄子》残卷与今本一一比勘,指出其异同。2.庄学思想归趣以廖平、钟泰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从儒学视域,以经学为纲,范围庄学,申述儒庄融合的学术史意义,曲折表达由学术而社会变革的现实诉求。廖平的庄子研究,主要集中在约于1910年完成的《庄子新解》、《庄子叙意》两篇文章中4。廖平指出包括庄学在内的诸子百家源于六经,在学理上是为六经枝叶,并从十九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庄学以儒为宗、以圣道为本的思想归趣。廖平以儒解庄,以孔学包容一切,以学术文化的观念建构“保教”、“保国”的现实目标,表现出其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急切用心。钟泰以儒解庄,在其《中国哲学史》(1934年)有所论述,后在其《庄子发微》5一书中系统阐发。钟泰站在儒学立场,推崇庄学内圣外王之道,以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比拟、取代庄学的消极本意,强调庄子之为儒而非道,庄学渊自孔子,是孔门颜渊一派所传。部分学者从佛学的角度,全新诠释庄学思想,如杨文会《南华经发隐》6继承了传统以佛解庄,以佛家缘生、假合理论,论证万物齐一及修道等庄子主要思想,是中国近代释家派以佛解庄承上启下的重要著作。部分学者以佛理阐释庄学的同时,寓以己意,使庄学染上了现实的功效色彩,如章太炎和梁启超。章太炎《齐物论释》7以佛解庄,溶庄佛于一体,冀图运用和发挥《庄子》思想,以宗摄齐,为自己的革命理想奠定哲学基础;梁启超《老孔墨以后学派概况》8从佛教义理基本架构出发,侧重庄子学说的人生哲学,阐发现实的修养意义。二、20《庄子》的现代解读1.古代柏拉图的“范式”思想的体现用《庄子》思想比附西方某思想的理解方式,近代开始零星出现,如谭嗣同《仁学》、康有为《官制议(摘录)》,就把庄子的“在宥”思想与西方的自由观念相提并论,但是庄子研究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是始于严复引入西方思想和文化资源评点《庄子》9。严复以《庄子》为注脚,大力阐发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反思卢梭式的理想主义;认为庄子“物固自生”的命题是对生物进化“物竞天择”的最好回答;批评庄子反科学主义思想,具体阐发了《庄子》书中科学和实证主义思想。严复《〈庄子〉评语》采用传统评点方式,研究的视域和具体内容是全新的,但缺少系统性,这使得其著作在近代庄学史上初步具有“范式”的意义。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1919年)以西方学术方法、概念和体系对古代思想进行分析与论述,亦表现为从西方思想和文化的视域对传统学术进行全新的理解与诠释。《大纲》采用历史的进化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以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写作,从行文格式、文章体例上对传统学术进行了革新,实现了庄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但是《大纲》对庄子的研究只在名学一部分,而胡适唯科学主义倾向和实用主义思想又使他对庄子的名学持否定态度。在胡适研究方法的影响之下,庄子研究开始突破传统注释、序跋、评点方式的局限性,出现了一些具有系统性的论文和著作,例如苏甲荣《庄子哲学》(《少年中国》第2卷第2期,1920年)、支伟成《庄子校释》(上海泰东图书局,1924年)、王治心《庄子:新式考证注解》(上海群学书社,1929年)、施章《庄子新探》(国立中央大学出版部,1930年)、郎擎霄《庄子学案》(商务印书馆,1934年)、叶国庆《庄子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蒋锡昌《庄子哲学》(商务印书馆,1937年)、曹受坤《庄子哲学》(1941年)等等,至于专门研究庄子某一方面思想的论文,也屡见不鲜。这些论文和著作的出现,标志着在新的研究范式下,庄子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2.西方哲学的话语系统研究中西文化交融中的庄子哲学思想研究表现为用西方哲学的话语系统诠释和中西兼融两种方式。冯友兰《中国哲学史》(1934年)以西方哲学为“解释演述的工具”,对客观的中国哲学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冯氏将哲学分为三大部分,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关于庄子哲学,即依照此三大部类进行研究。运用西方哲学的话语系统研究庄子哲学,问题主要集中于本体论、辩证法和知识论三个方面。本体论的研究着重于宇宙论和泛神论的探讨,如支伟成《庄子校释》、施章《庄子哲学》10。庄子哲学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初步研究,如李石岑《老庄的辩证法》、陶希圣《中国政治思想史》、张东荪《从西洋哲学观点看老庄》、唐君毅《黑格耳的变化形而上学与庄子的变化形而上学之比较》11。知识论方面形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截然对立看法,胡适对庄子名学的贬斥态度对学术界影响甚大,不可知论观点流行一时,苏甲荣、施章、熊庭柱、郎擎霄等驳正了胡适观点。金岳霖一方面运用西方哲学的质料和逻辑思维形式,另一方面兼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和范畴,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其以“论道”为标识的新理学体系的核心概念“道”,在形而上学和价值层面主要受到西方哲学表现出来的明确逻辑意识、严谨推理论证的影响,也与庄子思想有关;并以庄子为典型,以古希腊思想为参照系,分析了中国哲学的逻辑和认识论特点。123.无政府主义的老庄思想庄子政治智慧的发掘与批判主要体现为倡导自由与平等和走向无政府主义。传统理解的庄子自由、平等思想与近代意义上自由、平等思想具有不同的内涵,部分学者更多地从近代政治意义上着力阐发庄子中的自由主义精神与平等思想。刘师培认为《庄子》正多“民约”方面的精粹语,陈独秀从自由、民主的角度解说庄子“在宥”,视作“国粹”之一,吴虞认识到道家与西方近代孟德斯鸠、卢梭等人思想学说相接近,开掘道家思想中的反伦理异化思想、反专制主义的自由精神13。部分学者认为庄子政治思想在于无为而治、自由与平等,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认为庄子的政治理想是从齐物论出发,平齐万物,摒除是非之争,政治上不树立一绝对权威,所以主张无治主义14。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张贻惠《庄子讲解》(综合学术社,1946年)亦然。随着无政府主义思想传播,《庄子》受到无政府主义者的喝彩,被借用来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刘师培《论种族革命与无政府革命之得失》和《鲍生学术发微》将庄子的齐物论解释为无政府主义的大同理想,在无政府主义的重要刊物《衡报》上宣传,另外有江亢虎《中国无政府主义之活动及余个人之意见》、李勉成《安那其与自由》、景定成《自由真谛底研究》、李石曾《政治哲学中之党派观》等文15。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反对者抨击老庄的虚无理论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如蒋梦麟、梁启超等16。无论是无政府主义的宗信者还是反对者,均将老庄思想视为中国式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之源,类比、等同于西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也有少数学者认识到二者表面相似,实际是不同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具有根本性的差异,钱穆、沈德鸿对此进行了专门探讨17。4.评价人的选取新文化运动后,国民性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试图从民族性格中寻找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根源,庄子哲学是关乎人生的学问,其人生观遭到前所未有的猛烈批判。陈独秀《虚无的个人主义及任自然主义》、吴虞《消极革命之老庄》18重点批判庄子虚无、退隐、乐天安命以至颓废的人生观。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明晰认识到庄子“不谴是非”的“随便”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在现实社会中的消极影响,将其上升为国民性的通病加以批判。其他尚有沈德鸿选注《庄子》、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开明书店,1937年)、曹受坤《庄子哲学》、蒋伯潜、蒋祖怡《诸子与理学》(世界书局,1942年)、万西《老庄人生哲学的同异》(《东方杂志》第42卷第11号)等。也有部分学者着眼于对庄子人生观的辩护与阐扬,讨论庄子思想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支伟成《庄子校释》指出,庄子人生观有两个要点,一为达观主义,一为自然主义。苏甲荣着重对“命”作出解释,认为庄子只是讲天道自然,并不教人自暴自弃,诿重于天命。叶国庆将庄子人生观分为待事物、待人我两个方面,待事物方面,主张不逐物,不强求;待人我方面,反对重生、为我。部分学人如张贻惠《庄子讲解》、王治心《庄子:新式考证注解》、胡哲敷《老庄哲学·自序》(中华书局,1935年)等,盛赞庄子淡泊的人生观念。部分学者纯粹从个人内心体验出发,强调庄子人生哲学对个人心灵的慰藉、灵魂的安顿所起到的重要的精神抚慰作用,对庄子思想有着深切的同情与体认,如青年宗白华《新人生观问题的我见》19、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林纾《〈庄子浅说〉序》(商务印书馆,1923年)、青年郭沫若《王阳明礼赞》20等。5.反经济思想与柏拉图科学思想科学信念下的庄子研究表现为批判庄子反科学主义和挖掘庄子科学思想两个方面。胡适认为东西方文明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一是自暴自弃的不思不虑,一是继续不断的寻求真理;西洋近代文明是用人的心思才智制作出机械来代替人力的文明,可以提高人类的幸福,与庄子倡导的自然主义、反对机械制作的思路是格格不入的21;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批判了庄子攻击物质文明、排斥工艺制作的反经济思想。对庄子科学思想的挖掘主要集中于进化论、无神论、实证主义、心理学等领域。(胡适批判庄子反科学思想同时,也在《庄子》中读出了他所信奉的进化论,其《先秦诸子进化论》(19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