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第1页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第2页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第3页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第4页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摘要:农业在中国和韩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中韩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韩国内部来看,由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国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不同。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中韩贸易中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和互补性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韩国国家在农产品方面的不同比较优势,使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能够找到合适的出口产品。产品并优化自由贸易背景下的资源配置。本文在研究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状况。关键词:中韩;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互补性Abstract:AgricultureplaysanimportantroleinChinaandSouthKoreaandisanimportantpartofSino-Koreantrade.FromtheperspectiveofinternalKorea,duetodifferencesinresourceendowmentsandeconomicdevelopmentlevels,countrieshavedifferentneedsforChineseagriculturalproducts.Acorrectunderstandingand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thecompetitivenessandcomplementarityofagriculturaltradeinSino-KoreatradewillhelptogivefullplaytothecomparativeadvantagesofChina-Koreacountriesinagriculturalproducts,sothatChineseagriculturalexportenterprisescanfindsuitableexportproducts.Productsandoptimizeresourceallocationinthecontextoffreetrade.ThispaperanalyzesthetradesituationofagriculturalproductsbetweenChinaandSouthKoreaonthebasisofstudyingthetheoreticalbasisofagriculturaltradebetweenChinaandSouthKorea.Keywords:ChinaandSouthKorea;agriculturaltrade;competitiveness;complementarity

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中国-韩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12.1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额 12.2中国与韩国主要农产品贸易国家 22.3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品种 4第3章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 53.1简单竞争性分析 53.2贸易竞争力指数 73.2.1整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73.2.2分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8第4章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 84.1简单互补性分析 104.2贸易互补性指数 114.2.1贸易互补性指数 114.2.2贸易互补性指数比较 11第5章结论及建议 175.1结论 175.2建议 175.2.1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 185.2.2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195.2.3加强合作,推进贸易谈判 195.2.4改进我国农业发展机制的建议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PAGE1第1章引言现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贸易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各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度很高,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都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商讨合作,为贸易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因此自由贸易区便逐渐形成。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减免关税和市场准入的贸易环境,减少贸易成本,增加贸易效率能够使国际贸易更便捷的进行。我国和韩国都是贸易大国,对世界GDP的贡献都很大,加之韩国与我国相邻,我国与韩国的贸易非常紧密,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我国与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区的计划,既有利于中日贸易朝着更繁荣的进程发展,又能够促进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对亚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出口国,而韩国是典型的食品进口国家,从贸易产品上两个国家是互补的。中国作为韩国的邻国,具有极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因此韩国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韩国对于农产品贸易十分谨慎并且采取了各种保护性政策,因而容易引起两国贸易摩擦。中韩农产品贸易关系也因此受影响。中国农产品因生产成本低,其价格水平只达到韩国的20-30%。因此,为减少日后中韩之间农产品再次发生贸易摩擦,分析两国之间的不同的食品安全制度,对于促进两国食品贸易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2章中国-韩国农产品贸易现状2.1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额中国和韩国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农产品结构互补性强,韩国越来越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2015年贸易逆差曾高达60.39亿美元,但近年来中国农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韩国市场,贸易逆差在不断缩小,2018年已减少至10.52亿美元。同时中国从韩国进口农产品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也略有下降,2010年曾达到最高的17.29%,到2018年已降到13.63%。图12005—2018年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额2.2中国与韩国主要农产品贸易国家从国别角度来看,中国与韩国各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差别很大。就出口而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是主要出口国(表1)。在自贸区建立后,这6个国家在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市场的地位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表12005-2018年中国向韩国各国农产品出口额单位:亿美元年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20055.705.301672022.470.031.910.020.590.0720066.705.372222922.520.033.170.020.490.0620075.304482472772.930.042.400.010.510.2720086.934183043213.020.043.060.020.500.2420098.456.133644593.190.043.510.020.800.17201010.539.025.165.473.470.054720.010.680.20201111.888.367.335.554480.077.140.030.630.23201212.2710478557.254420.079.450.060.760.14201316.7617.7611867.715.520.1013.490.150.990.22201421.20214517.379436.600.1320.780.111.280.30201521.641876204511946.660.1219.450.201.450.35201626.4617.3025.7914268.400.1223.420.242.320.57201727.8419672&5014619.840.1229.890.204160.57201826.3118303&0716689.690.1134310.303.260.52表22005-2018年中国从韩国各国农产品进口额单位:亿美元年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20057.193223.990.930771.410020.160.02200611.445.304891.310661.860010.270.01200714378779.751.190881.910010.260.02200813.399219.791.140902.070020.280.02200917.15124812.871.511493.620060.290.03201030.17180813.511.462094620120.750.04201140.62263411.902.142654840172.220.03201229.74224717.642.204297.350291.690.0620133430290824354015.077.370302.560.04201450.41407329.245.8448712.880261.610.12201542.98462138.9247841421890381.900.19201638.35344443.005.1046320.170561.800.36201733.47390250.157.5643822.500761.790.70201825.00404749.986.9246027.181061.721.132.3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品种本文主要参照《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2015》中对农产品的界定,将第1~24章农产品分为4类(表3)。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和第四类产品(图2)。其中第一类动物产品出口额历年平均占比为12.26%;第二类植物产品出口额历年平均占比为53.76%;第三类动植物油脂产品出口额历年平均占比仅有0.91%;第四类食品产品出口额历年平均占比为33.06%。但近年来第一类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从2005年的8.62%升至2018年的18.27%,而第一类产品的出口比重小幅下降,从2006年最高的61.98%下降到2018年的52.85%。从具体产品来看,中国出口到韩国的主要是大蒜、豆粕、柑橘、苹果、鸡肉、棉花、食糖、烟草、虾、中药材等初级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很少。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和第三类产品(图3)。其中第一类动物产品进口额历年平均占比为4%;第二类植物产品进口额历年平均占比为33.36%;第三类动植物油脂产品进口额历年平均占比为46.09%;第四类食品产品进口额历年平均占比为8.99%。近年来第二类和第四类产品的进口比重有所提高,分别从2005年的31.22%和8.25%上升到2018年的49.64%和14.39%,而第三类产品的进口比重经历了高速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的过程,2005年为37.36%,2011年达到最高的74.90%,之后一路下降,到2018年只占31.41%。从具体产品来看,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大米、玉米、豆粕、天然橡胶、棕榈油等大宗农产品,特别是天然橡胶和棕榈油,中国几乎完全从韩国进口,对韩国产品的依赖度极高。第3章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3.1简单竞争性分析由于排名前十章的农产品均占其全部农产品出口额的80%以上,所以采用此法简单比较双方的竞争性效果较好。在前十位农产品的出口中,中国与韩国有五章农产品的出口相同,分别是第三章的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第八章的食用水果及坚果,第二十章杂项食品,第九章咖啡、茶及调味香料类农产品,还有第十六章的肉、鱼及水生动物制品,分别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46.76%,占韩国农产品出口的33.01%。由于双方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相同,所以中国与韩国不可避免的在农产品方面存在竞争。表3.12018年中国与韩国出口排名前十章的农产品及其份额表单位:亿美元百分比中国出口世界韩国出口世界03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140.7420.2915动植物油脂及蜡395.4929.9816肉、鱼及水生动物的制品88.8212.8003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124.889.4707食用蔬菜、根及块茎类82.2611.8616肉、鱼及水生动物的制品104.417.9220蔬菜水果制品76.3511.0110谷物88.246.6908食用水果及坚果43.186.2309咖啡、茶及调味香料类73.665.5823食品工业废料,配置饲料32.594.7021杂项食品66.835.0712油籽仁、药用植物、饲料31.154.4908食用水果及坚果65.704.9821杂项食品27.083.9019谷物或乳制品、糕饼56.494.2809咖啡、茶及调味香料类24.533.5422饮料、酒及醋55.784.2305其它动物产品22.933.3117糖及糖食40.043.04合计569.6382.12合计1071.5281.243.2贸易竞争力指数3.2.1整体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中国与韩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见图4.2)可以发现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一直低于0的水平而韩国一直在0以上,这说明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明显不如韩国,在双方的贸易中中国存在逆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贸易的劣势地位。图4.22008年至2018年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图数据来源:由作者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整理制得。3.2.2分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逐渐增强,到2018年达到-0.11,和2008年相比上升了大约76%;中国与泰国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处于增大的状态,从2008年的-0.58上升为2018年的-0.27,增长幅度接近54%,说明相对于泰国来说中国虽然近11年间农产品一直处于竞争劣势,但是竞争力有变强的趋势;近11年间中国在与菲律宾的农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顺差和竞争优势的地位,贸易竞争力指数平均为0.43,这期间虽然一直波动变化,但是变化幅度不大;虽然在2012年和2013年竞争力只是稍高于新加坡,但是08年之前和09年之后竞争力相对于新加坡来说都是较强的;一直以来中国与文莱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接近于1的水平,说明中国一般只出口文莱农产品而不进口,中国农产品一直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近11年间中国从老挝进口的农产品均多于出口的农产品,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中国平均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5,竞争能力较弱并且从2016年到2018年该指数还稍有下降;到2018年中国的竞争力已经较强于缅甸;所以中国与不同韩国成员国相比,农产品竞争力水平和竞争优势的变化趋势都存在差异。由图4.3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在第一类农产品(活动物、动物产品)和第四类农产品(动植物等食品工业制成品)方面竞争力指数一直大于0,说明中国在此两类农产品上竞争优势明显;在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上竞争力指数基本围绕0上下波动,说明双方竞争力不相上下;对于第三类农产品(动、植物油脂及蜡)中国相对于韩国来说处于竞争劣势,近11年间竞争力指数都接近于-1,主要依靠从韩国进口而没有出口。再将农产品分为二十四章比较两者在贸易中的竞争力。中国与韩国相比近11年间在第一章农产品上竞争力都极弱,平均的竞争力指数为-0.84,主要从韩国进口而出口量较少;中国在第三章农产品上的竞争力先呈现下降的趋势之后又逐渐上升,从2015年以后竞争力一直较强;对于第四章农产品中国自04年到13年贸易竞争力指数从0.88下降为0.35,13年到14年稍有上升,在贸易中从原来的竞争优势很强的产品逐渐变为竞争优势只稍强于韩国的产品;从04年到14年中国在其它动物产品这一章上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0.73,并且在贸易中该竞争指数还不断上升,到2018年此章农产品已经成长为中国有极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对于第十章的谷物,除07年以外中国均是贸易逆差,并且农产品的竞争力指数也逐渐波动下降,到2018年该指数已经下降到为-0.93,在双边贸易中谷物成为中国竞争劣势极大的农产品;中国在第十一章农产品方面,竞争力一直较弱;第十二章农产品是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高于0,中国保持着贸易顺差,但是这种竞争优势在慢慢丧失,从04年到14年该指数下降了0.42,逐渐与韩国在该章农产品上的竞争力相当;中国在虫胶、树脂、其它植物汁液方面,相对韩国来说比较有竞争优势,并且这种竞争优势在11年间持续增长,竞争能力越来越强;第十五章动植物油脂及蜡是中国在双方贸易中竞争劣势最大的农产品,平均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98,主要是以进口为主几乎不出口;中国在第十六章农产品上竞争优势极强,几乎在11年的时间里贸易竞争力指数均超过0.9;对于第十七章农产品中国的竞争力在11年间逐渐上升;第十八章的可可及可可制品,一直是韩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虽然竞争力较强但是近些年也在逐渐下降,这意味着中国的劣势越来越小;对于谷物或乳制品、糕饼随着中国与韩国贸易的进一步展开中国正在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到2018年韩国的竞争力已经超过中国;第二十章农产品到第二十四章的农产品一直是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可是从2008年到2018年,这几章农产品的竞争力均有下降的趋势。另外中国在除可可和谷物外的食品工业制成品方面竞争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值得引起注意。第4章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4.1简单互补性分析在中国进口、韩国出口农产品方面,中国需要的排名前十章的农产品与韩国出口的排名前十章的农产品具有一致性。中国大量需要的动植物油脂及蜡正是韩国(占韩国农产品出口的29.98%)出口排名第一的农产品;中国需要进口的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是韩国出口排名第二的农产品;在中国进口中排名第五的农产品谷物,是韩国出口排名第四的农产品;中国进口的第八章、第二十二章和第十九章农产品也是韩国出口排名前十位的农产品。在十章农产品中,中国与韩国互补的农产品有六种,可见中国进口与韩国出口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很强。表4.12018年中国与韩国进出口排名前十章的农产品及其份额表单位:亿美元百分比4.2贸易互补性指数4.2.1贸易互补性指数本文采用国际上的权威指标即贸易互补性指数来对中国与韩国在农产品方面的贸易互补性进行测度。TCI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的进口或者出口与目标国家的进口与出口是否一致的指标,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TCIij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国家i与国家j关于某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该指数以1为分界点。若该指数大于1说明两个国家之间某产品的贸易互补程度较强,计算结果越大越明显;当数值小于1时说明两个国家之间某产品的贸易互补程度较弱,数值越小互补性越差。4.2.2贸易互补性指数比较(1)整体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如下图5.1所示,中国出口韩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在波动中呈现出一种逐渐下降的态势,并且数值一直低于1。该指数显示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与韩国农产品的进口互补性不强并且互补性有减弱趋势。2008年该指数为0.4而2018年该指数为0.32,下降了0.08,虽然下降幅度较不但是这代表了一种趋势,应该引起中国注意。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水产品,而韩国进口这些农产品只占韩国进口的三分之一,韩国还进口大量谷物、乳蛋蜂蜜、食品工业废料以及糖等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并不是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这表明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并不适应韩国的农产品进口结构。另一方面韩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近11年间波动上升,在2015年以后该指数超过1,贸易互补性到达较强水平。这主要是由于韩国出口的农产品更加符合中国农产品的进口结构。以2018年为例,2018年中国主要进口的农产品有油籽(占中国进口的36.3%)、水产品(7.5%),植物油(占6.6%),谷物(占5.74%),而这些农产品出口占韩国农产品出口的60%以上,尤其是东南亚各国是盛产油料和谷物的圣地。所以韩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与中国农产品的进口结构较为一致,韩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高并且越来越好。图5.12008年至2018年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图数据来源:由作者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整理制得。(2)分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指数由表4.2可知中国出口韩国主要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近11年间均小于1。具体来说:从2008年到2018年中国出口马来西亚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一直较为平稳,均值为0.40;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贸易互补性指数2008年为0.72到2018年为0.45,下降了近38%;近11年间中国出口泰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有轻微的下降,但是均值为0.28;中国与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历年虽有波动但是波动幅度很小,基本保持平稳的状态。该表说明中国出口这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弱,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结构和这些国家农产品的进口结构不一致。另外中国出口不同韩国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变化趋势存在国别差异。表4.2中国出口韩国主要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表国家/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马来西亚0.410.380.390.370.370.390.420.430.440.380.37印度尼西亚0.720.600.660.670.390.450.490.500.470.470.45泰国0.330.300.290.260.250.270.270.260.290.280.26菲律宾0.510.520.500.460.570.550.600.520.560.520.59新加坡0.230.210.190.180.150.150.170.170.170.170.17越南0.450.470.450.400.360.380.460.430.470.450.41数据来源:由作者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整理制得。根据韩国主要国家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看(见表4.3),马来西亚出口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在11年间逐渐波动上升,并且从2015年起开始高于1的水平;印度尼西亚自2011年以后出口的农产品与中国的进口较为一致,并且中国与该国的互补性自2017年起超过其他的韩国五国;泰国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在2008年、2010年以及2015年以后都处于较强的状态;菲律宾出口的农产品在2016年以前一直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不太相符,但是自2016年以后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互补性较好;新加坡出口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近11年来一直低于1的水平,说明新加坡出口的农产品并不是中国大量需求的农产品;越南出口的农产品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互补性极好,从2008年至2018年贸易互补性指数一直高于1的水平,并且在波动中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可以发现韩国六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变化趋势存在国别差异。并且2015年以后除新加坡外,其他韩国五国农产品的出口与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互补性较好。表4.3韩国主要国家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表国家/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马来西亚0.560.460.450.640.940.710.851.221.401.201.24印度尼西亚0.920.820.801.071.491.131.201.452.001.962.27泰国1.000.850.810.881.160.990.991.311.631.551.67菲律宾0.450.440.420.450.650.520.570.981.081.211.25新加坡0.140.120.110.130.160.140.150.200.260.280.31越南1.591.461.381.481.731.401.481.772.081.731.81数据来源:由作者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整理制得。(3)细分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在中国出口韩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方面,中国与马来西亚在第七章农产品上贸易互补性较强;与印度尼西亚在第五章、第十三章、第十七章和二十三章农产品上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出口的第三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农产品正是泰国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与菲律宾在第五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三章农产品方面互补性较强;出口到新加坡的二十四章农产品,没有一章农产品与新加坡进口的互补性较好,说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与新加坡农产品的进口结构很不相符;中国与越南在第三章、第五章、第二十三章农产品方面互补性很强。尤其在第五章农产品上贸易互补性指数达到6.97,说明互补性极好。因此中国出口韩国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不仅存在国别差异还存在农产品种类差异。表4.42018年中国出口韩国主要国家细分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表分类/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010.080.620.070.060.100.31020.050.030.010.140.030.02030.790.201.900.650.361.21040.050.070.040.130.040.05050.381.850.931.180.346.97060.010.000.010.010.030.06071.000.990.510.340.390.64080.140.250.170.150.110.35090.430.150.150.110.200.18100.040.100.010.120.010.06110.520.510.340.810.120.48120.100.350.230.080.030.28130.681.361.261.520.330.79140.360.082.580.030.860.17150.070.010.020.090.020.05160.360.140.490.100.770.07170.621.000.090.460.110.18180.190.080.030.050.050.01190.200.100.140.200.080.20200.470.240.360.710.300.10210.420.360.301.270.200.33220.070.010.040.100.140.02230.421.230.741.350.021.48240.270.400.080.250.230.16数据来源:由作者根据联合国商品数据库数据整理制得。就韩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看(见表4.5),马来西亚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在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上互补性极高,此两章农产品正是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产品;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在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农产品上互补性很强;泰国出口的第十一章和第十四章农产品很符合中国的进口;菲律宾与中国在多样农产品的出口上互补性都很强,包括第八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新加坡出口的农产品仅第十四章是中国大量进口的农产品;越南与中国在五章农产品上互补性都很强,越南出口的第三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农产品正是中国大量需要的农产品。由此可见在韩国六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中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农产品与中国进口的贸易互补性最好。表4.52018年韩国主要国家出口中国细分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表分类/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010.250.110.180.070.000.01020.010.010.190.040.020.03030.281.690.900.880.053.67040.290.150.140.080.130.20050.020.090.170.090.050.11060.040.010.040.010.010.02070.080.070.810.040.010.68080.050.300.462.190.041.36090.020.280.010.000.030.87100.010.012.050.010.021.61110.180.203.130.210.042.67120.151.520.480.760.180.29130.020.320.092.130.050.021411.8210.881.161.981.004.611512.0621.370.434.310.160.31160.020.120.540.140.000.25170.170.252.040.450.040.23180.400.450.030.030.130.01190.680.470.580.490.460.33200.020.050.350.340.010.07210.330.250.520.220.260.15220.160.030.250.050.290.09230.230.430.660.240.050.31240.280.980.071.230.410.31数据来源:由作者根据联合国商品数据库数据整理制得。第5章结论及建议5.1结论本文通过对中国和韩国六个国家指数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和韩国国家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在某些产品上更具竞争力,有潜力开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第二,中国与韩国国家在农业贸易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从贸易互补性较强的角度看,中国与韩国国家的贸易互补性主要体现在韩国国家的出口和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表明双方农产品贸易量有所增加。同时,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十分明显,短期内农产品贸易逆差不会改变。最后,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相对于韩国国家处于较低水平,产品知名度不足,农业标准化普及率较低。因此,随着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农产品关税壁垒得到了取消和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但韩国国家农产品的非关税壁垒和产品准入制度仍然较多,使中国与韩国的农业贸易逆差更加明显。5.2建议中国出口的商品在国际上长久以来都享有物美价廉的美誉,但也经常发生质量安全问题而受到其他国家消费者的非议。特别是在农产品方面,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连国人都普遍认为国产食品不如进口食品放心,更何况食品安全标准严苛的高收入国家,而这些国家也是中国的主要农产品出口对象国。由此看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家市场竞争力,建立良好的产品形象是我国推进农产品贸易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农产品对韩出口的首要措施。下面分别从国家、行业协会、企业、以及生产农民四个层面论述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5.2.1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提高出口质量,保障食品安全。首先,政府方面。第一,对于农产品质量问题,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制度上,政府应该充分履行职能,一方面给予企业方便;另一方面,要确保检测和认证制度有效实施。控制农药使用范围,减少农药残留物的超标,同时环境也得到了保护。对重点出口的产品要加大对有机要素的控制,如蔬菜的磷元素、肉制品的添加剂以及水产品滥用抗生素等。科学合理适度的使用化学成分,既要有效宣传产品的本身,也要提高环境保护和产品品质。加强对土壤和水源的保护,重点在于不破坏环境和产品本身的损害。第二,增强农产品的监管力度,完善检查制度。可以参照先进国家的检查制度和检测标准,制定一套信息化全覆盖、产业链检查全流程体系,提高食品安全认证机构的质量与数量。政府要履行职责,主动进行有效监督,及时的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减少农产品安全风险,从源头做好监督工作,从一系列的原始产品的生产到加工最后到销售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责任意识,杜绝每个环节中出现风险。提高农户的产品责任意识,加强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要明确责任范围,在质量管理体系上严格把控。第三,对于企业内部的化验产品和出口产品要进行监测,达到标准之后才可以出售,并且要进行技术认证,包括绿色认证、无害认证、有机认证等。这不仅可以减少企业成本还可以增加安全。再者也能够改善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农产品附加值。当前,我国的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在韩国国内市场上价格竞争没有优势,所以必须重视农产品品牌。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和完善的制作流程,打造具有绿色、环保、有益的农产品。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必须对农民提供的最原始的农产品原料进行检测,检测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严格要求,从源头上杜绝一切食品安全风险,在流通过程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责任管理,对违反操作的人员严肃处理,明确责任制度。此外,在企业内部化验室产品对出口农产品成品和包装进行检验,确保符合技术标准,对出厂产品根据产品特性进行绿色认证、无害认证、有机认证,根据韩国的做法,农产品安全认证制度中引入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协助,有利于减少企业成本。企业文化也是农产品有效的走出去的良好形式,提高企业文化也可以提高进口企业的知名度。5.2.2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制定农业补贴基本法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扶持力度。在产业性组织建立农业合作社,指导和开阔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农业的生产力。一方面,要对养殖业、种植技术方面进行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另一方面,为能源大户企业提供平台,加大金融扶持,产业服务,深入研究生产产品销路。在我国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渐进式的转变的背景下,大量农村的劳动力进入城镇,城市化进程让农业的土地大量闲置,农村的土地能够加大流转经营模式,鼓励农民连篇承包农田。政府大力支持农业生产规范化,制度化,引入机械化技术,改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外资,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推广肉类、蔬菜流通体系示范区,整合抽检机构能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上的利用,打造农业产业品牌效应,实行产业联动。5.2.3加强合作,推进贸易谈判从WTO组建以来,各个国家对减少关税和农业市场的准入问题上存在分歧,各国都在寻找合理的解决方式,有的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但是其协定的内容、准则不相一致,从而导致各国在第三国加入过程中形成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边外保护主义,这会造成多边贸易谈判会受到影响,影响发展进程。我国在PCEP与中日韩-东盟自贸区多边谈判中取得优势,进一步扩大到亚太自由贸易区。推行多边贸易谈判,减少贸易壁垒。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过程中,一方面,中国可以让韩国在乳制品及丝绸进行合理的放开,这些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可以发挥其关税优势,减少中国农产品准入时间,提高贸易往来效率。另一方面,韩国市场上,肉制品、蔬菜等高额税收,促使中国的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这个可以让先和韩国签订贸易往来的国家进行自由竞争。中国首先推进RCEP的进一步发展,参与和维护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谈判。只有积极推动多边对话谈判机制,才能有旺盛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过度集中的问题。5.2.4改进我国农业发展机制的建议对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加强在贸易往来的合作,深化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增强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往来的效率。然而在我们要充分了解我国农业产业机制存在的漏洞,严格的控制不利因素给贸易带来的不良影响。在贸易合作中,发挥其优势因素,减少劣势情形,扬长避短。有利的影响要扩大,要积极争取,不利因素要有的放矢,尽量抑制。多提高一些有利于农业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措施,对农产品有影响的或受到抑制的,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给予解决,不要采用激进开放政策,而应该渐进放开措施;此外,加大对农业产业补偿措施,对易受影响的产品要进行适当把保护,减少由于冲击带来的损失。根据自身情况,发挥各有优势,各尽所能,在进出口贸易中取得双赢的局面。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为主的国家,人口多,可使用的面积少,人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人口资源优势,加大对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的扶持,在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给予帮助,与此同时,加大对农产品的政策倾斜,对优势农产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引导厂商能够改变生产模式,提高生产力。要充分研究韩国政府的政策措施、牢牢把握政策动向,加大合作的力度,让合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中国在出口贸易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是要对竞争对手和合作者充分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加大对韩国的农产品的政策、管理等研究力度,为我国在进出口方面取得优势做充分准备,为决策层制定贸易战略更加准确。充分发挥研究的成果,掌握韩国的贸易发展趋向,了解韩国优势产品的动态,及时了解韩国生产调整过程中的举措,以便提高我国在贸易往来中取得良好优势。因此,要提升对韩国农产品的研究成果及优势,我们能够组建韩国农业发展研究小组,将韩国相关的农业发展情况汇集在一起,建立有效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剔除,对韩国出口情况进行预测,这能够成为评估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影响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数据来源,也增强了未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筹码。参考文献[1]谭晶荣,王丝丝,陈生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01):90-96.[2]高雪,李谷成.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要素含量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