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_第1页
必修四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_第2页
必修四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_第3页
必修四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_第4页
必修四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四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标要求】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目标】①明确物质与意识两个基本概念。②运动、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概念,主观能动性的表现。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⑤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⑥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预习案】【必备知识】(一)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P17212.物质的概念P183.如何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1921(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运动的概念P21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P21223.规律的概念、原理及方法论P23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23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2426【易混辨析】1.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人能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2.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来源于人脑。()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4.“江河之水,今犹古也,而非今水即古水”,强调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5.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6.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7.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8.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9.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10.“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1.错误【详解】尊重客观规律是人能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故题目观点错误。2.错误【详解】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故题中说法错误。3.正确【详解】本题属于判断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作答即可,详解略。4.错误【详解】本题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故本题观点错误。5.错误【详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故本题观点错误。6.错误【详解】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该说法错误。7.错误【详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规律是客观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故该说法错误。8.错误【详解】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故该观点错误。9.正确【详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故本题说法正确。10.正确【详解】规律具有客观性,“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明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故题中观点正确。【体系构建】【巩固案】A等级1.(2023·湖南·一模)“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同志(《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虫二”是泰山刻石中的字谜之一,它是繁体字“風”和“月”的一部分。繁体字“風”去掉里边的一撇和部首,就剩个“虫”字;“月”字去掉外面的边儿就剩下个“二”字。该刻石的寓意为“风月无边”,表现了泰山风光的幽静秀美和雄浑深远,这样的构思可谓精深独特,别出心裁。材料表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外界作出反映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脑加工改造的结果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离不开特定的主客观因素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为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奠定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河南·模拟预测)2022年12月4日,在太空旅行了100多天的农作物种子,跟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空间站内没有阳光、重力微小,种子如何发芽生长呢?原来,科学家们在问天实验舱内为植物提供了一个人造环境——“生命生态实验柜”。实验柜里有人工光源,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还可以浇水、进行气体控制,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求。这说明(

)①人类可根据需要改造规律

②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③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C【详解】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该词的创作源于娄山关战斗的情况而不是来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①错误。②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②④正确。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不一定完全真实展现客观存在的情况,③错误。故本题选C。2.C【详解】②③:字谜“虫二”别出心裁,寓意为“风月无边",是对泰山幽静秀美和雄浑深远的风景的能动反映,说明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离不开特定的主客观因素,②③符合题意。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①说法错误。④: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D【详解】③④:科学家们在问天实验舱内为植物提供了一个人造环境——“生命生态实验柜”,给种子光照和水分,体现了人们能够在实践中认识和利用规律,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③④正确。①:“改造规律”说法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①错误。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错误。故本题选D。4.(2023·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校考二模)从2016年开始,中国启动“出水工程”,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目前,已部署实施了44个山水工程项目,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约537万公顷。修复后的美丽生态,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中国山水工程被联合国评为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这一工程说明(

)①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特征②正确的规律可以造福人类,错误的规律会危害人类③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④中国山水工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4·湖北·模拟预测)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不仅能流畅地与用户对话,甚至能写诗、撰文、编码,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了便利。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在利用规律的基础上造福人类②人能够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③人工智能可以植入意识发挥思考的作用④人工智能成果源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3·河南许昌·鄢陵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要加强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党校学习旨在(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有助于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并践行党的路线②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树立正确价值观③探索真理,坚持把群众观点作为党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④认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执政思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D【详解】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但真理具有客观性,并不是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特征,且材料中未体现真理性的认识,①说法错误。②: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遵循规律、正确利用规律可以造福人类,②错误。③④:我国启动山水工程项目,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几百万公顷。修复后的美丽生态,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中国山水工程被联合国评为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这一工程说明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山水工程是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A【详解】①②:人工智能ChatGPT不仅能流畅地与用户对话,甚至能写诗、撰文、编码,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了便利。这说明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够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在利用规律的基础上造福人类,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人工智能成果源于社会实践,离不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的模拟,本身并没有意识,③④错误。故本题选A。6.B【详解】①③: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要加强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党校学习旨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帮助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并践行党的路线,探索真理,把群众观点作为党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①③符合题意。②: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树立正确价值观是党校学习的做法,不是目的,排除②。④:认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树立正确的思维不是党校学习的目的,④错误。故本题选B。B等级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清代画家王鉴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可见,“如画”与“逼真”(

)A.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B.表明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C.说明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D.反映了山水与丹青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1.A【详解】A: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大致的意思是,人们看到壮丽山水,会说像画一样美;看到美丽的画画,会说,画的跟真的一样棒,可见“如画”与“逼真”体现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对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A正确。B:错误,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会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B错误。C:错误,观念可以反映客观现实,C排除。D:材料讲的山水和丹青都是客观事物,不涉及山水与丹青的联系,D排除。故本题选A。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D【详解】①:设问强调苏轼治水的理念给我们的启示,“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说法正确,但不是给我们的启示,①不符合题意。②④:苏轼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深刻揭示了水患的根源在人过度挤压了水的生态空间,主张通过减省堤防让地与水来根治水患,以恢复、保护为原则,激发河流生命活力。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④正确。③:自然界是客观的,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自然条件制约”说法错误,③排除。故本题选D。3.(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B【详解】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做到实事求是,习近平强调要去深入调研,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①符合题意。②: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未必是正确的决策,只有正确的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排除。③:不能把产业决策作为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这样会陷入唯心主义,③排除。④:通过调研获得感性认识,然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调研是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北京冬奥会使用了我国科技团队研制的凝胶冰雪,它采用一种亲水的高聚物网络,使冰晶在融化后被牢牢锁在网格中,从而在常温下“永不融化”。凝胶冰雪百分之九十以上成分是水,具有与自然冰雪几乎相同的视感和触感。“永不融化的冰雪”(

)A.突破了自然规律的限制,是科学家的新发明B.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是“科技奥运”的充分体现C.使冰雪运动不再受季节限制,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介于水的固、液态之间,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阶段【答案】C【详解】A: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突破,A错误。B:“永不融化的冰雪”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不是人类意识的产物,B错误。C:我国科研团队采用亲水的高聚物网络,使冰品在融化后锁在网格中,在常温下“水不融化”,这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使冰雪运动不再受季节限制,C正确。D: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即飞跃,“永不融化的冰雪”并没有改变“水”的根本性质,不属于质的飞跃,D错误。故本题选C。5.(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春分之日,玄鸟至”(《逸周书·时训解》)。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中原地区的燕子多是在春分前后飞回筑巢育雏,周天子便在春分之日祭祀神灵,祈求子孙繁茂。由此可见(

)①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②依据对规律的认识去规划农时属于实际的农耕活动③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④把握燕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①:在周代,古人就已经靠观察燕子等候鸟春归的时间来确定节气、规划农时,说明人能借观察燕来与春到间的关系把握自然变化规律,①符合题意。②:错误,不能把对规律的认识作为依据,②排除。③:周天子便在春分之日祭祀神灵,祈求子孙繁茂,周天子将燕来与子孙繁茂相联系,是主观臆造的联系,也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结果,③符合题意。④:错误,把握燕来与人活动的联系是为了确定节气、规划农时,指导农耕活动,④排除。故本题选A。6.(2022·上海·高考真题)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征服自然的气概B.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答案】B【详解】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侧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非发挥征服自然的气概,A表述错误。B: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B正确。C:材料强调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成功,不是强调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C不合题意。D:材料并没有体现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7.(2022·江苏·高考真题)“我在室内弹琴,看见窗外鸽子飞,在这刹那间,飞舞的鸽子与室内的音乐产生了某种联系,彼此成为对方的背景:音乐是鸽子飞舞的伴奏,鸽子是音乐表达的内容。总之,鸽子与音乐产生和谐的美感。其实,它们隔了一层玻璃,鸽子与音乐根本就不相干。是什么把它们和谐在一起呢?是我。”这段话(

)A.把想象的东西当作了真实,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割裂了音乐和鸽子的客观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表现C.说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说明人们通过合理化想象可以创造一个客观的世界【答案】C【详解】A:飞舞的鸽子与室内的音乐产生了某种联系产生和谐的美感,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鸽子与音乐本身是存在的,不是主观唯心主义,故A错误。B:材料体现了人为联系,并不是割裂了音乐和鸽子的客观联系,不是形而上学的表现,故B错误。C:材料中飞舞的鸽子与室内的音乐产生了某种联系产生和谐的美感,说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故C正确。D:这种合理化想象仍然是客观实际的反映,不能说创造一个客观的世界,故D错误。故本题选C。8.(2023·浙江·高考真题)漫画《你是咋当上千里马的》(李肖飏)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下列选项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①注重实效,以行证知

②求实于名,未必得实③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④不采华名,不兴伪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②④:漫画讽刺了徒有其名,未必是实的社会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求实于名,未必得实”意思是追求真相只有名字未必能得到真相;“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意思是不采用华而不实的名称,不兴作伪诈的事业。它们所包含的寓意与题意相同,②④符合题意。①:“注重实效,以行证知”意思是用实践去检验认识是否正确,①与题意不符。

③:“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9.(2022·全国·高考真题)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③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中,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④应选。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不是人“反映方式的变化”,①错误。②: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②错误。故本题选D。题目123456789101112答案(2022·海南·高考真题)辨析题。“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拥有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