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云南省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云南省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云南省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云南省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一、基础知识1.请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大堤(dītí)苍蝇(yīngying)鹅卵石(luǎnnuǎn)血液(xiěxuè)潜入(qiánqiǎn)山崩地裂(bēngbēn)2.读拼音,写词语。pútaoyánjiūjíshǐjūnyúnmàoshengjiàshǐhuòdékuānkuò3.根据读音填字组词。fēng山蜜fèi浪腾mù屏色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B.炎帝之少女;小女儿C.只缘身在此山中;缘分 D.复照青苔上;又5.选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A.比喻B.夸张C.拟人D.设问(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6.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虽然……但是……不仅……而且…… 如果……就……因为……所以……(1)蟋蟀的住宅干净,舒适。(2)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不几天枯萎了。(3)受到蝙蝠的启发,人们发明了雷达。(4)大潮还没有来,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7.按要求完成句子。(1)江面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美丽的三七之乡是我的家乡。(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我不愉快的高兴的事。(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积累运用8.请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人声耳欲人人风雨(2)第一行的词语都是形容的,我能再写一个这样的词语。(3)以上词语中形容人特别多的词语是,我还能用它造句:9.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诗人。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哲理诗句是,。(2)秋雨一下,天气变冷,老师会用“,。”这句谚语劝同学们多穿衣服。(3),复照青苔上。(4),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5),以堙于东海。三、阅读课内阅读《爬山虎的脚》节选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10.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弯曲—仔细—1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的第一自然段是从、和三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13.作者通过地观察,用了、、、、、、等几个动词对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进行了准确地描写。课外阅读温暖一天,同排战友小韩的棉裤被汽车电瓶里的硫酸烧了一片小洞。他出车回来很晚,早已筋疲力尽,钻进被窝就睡了。雷锋夜间回来,看到了有的同志蹬开了被子,露出了腿脚,便轻手轻脚地过去给盖好。这时,他发现小韩棉裤上被烧破的一片小洞。心想:天气这么冷,明天早上可不能让小韩穿这样的棉裤去出操、出车。雷锋拿起小韩的棉裤想给他补一补,可一时又找不到适合的布。他琢磨了半天,发现自己棉帽里的衬布很合适,便拆下来,一针一线地把小韩的裤子缝补好又轻轻盖在小韩身上。第二天出完操回来,大家围着火炉烤火时,小韩才发现裤子已经补好了,便惊奇地叫起来。哎奇怪呀这是谁给我补的裤子大家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摇头说不知道。雷锋在一旁也不吭声,不住地用火钩子捅炉子,把炉子捅得旺旺的。过了一会儿,班里的一个同志终于告诉小韩:“雷锋为了给你补裤子,半宿都没睡觉啊!”“又是雷锋!”小韩感动得一下子抓住雷锋的手……“这点小事,瞧你大惊小怪的。”雷锋放下小韩的手,又拿起煤块往炉子里添。小韩望着越烧越旺的火苗,心里感到暖烘烘的。是啊,雷锋对待同志就像春天般的温暖,时刻关心每一个同志。14.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1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筋疲力尽:琢磨:16.照样子,写词语。轻手轻脚:大惊小怪:17.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你如何理解“小韩望着越烧越旺的火苗,心里感到暖烘烘的。”这句话里含着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点明思想感情的句子。这体现了雷锋是一个的人。四、习作20.请从下面的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习作。(字数不少于350字)题目一: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村头的小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请你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吧。题目二:我和过一天要求:横线上可以填哪吒、葫芦娃、孙悟空、嫦娥、白雪公主……把题目补充完整,作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ī;ying;luǎn;xuè;qián;bēng【解析】【分析】“大堤”的“堤”堤岸,读“dī”;“苍蝇”一种动物,“蝇”原声调读“yīng”,在词语中读“ying”;“鹅卵石”的“卵”动植物的雌性生殖细胞,读“luǎn”,注意区分“n”和“l”;“血液”心脏与血管中流动的不透明的具有黏滞性的红色液体,“血”口语读“xiě”,这里读“ying”;“潜入”秘密地进入,“潜”读“qián”;“山崩地裂”秘密地进入,“崩”倒塌,读“bēng”,不能读出前鼻音。故答案为:dī;ying;luǎn;xuè;qián;bēng【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2.【答案】葡萄;研究;即使;均匀;茂盛;驾驶;获得;宽阔【解析】【分析】“葡萄”: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小花。果实也叫“葡萄”,成串,味酸甜,多汁,可生食、制干、酿酒,是一种普通的水果。

“研究”: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考虑、商讨。

“即使”:假定;就算是(常与也连用),表示假设的让步。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茂盛”:植物生长得繁多而茁壮。

“驾驶”:操纵(车、船、飞机等)使行驶。

“获得”:取得;得到。

“宽阔”:横向距离很大。

故答案为:葡萄;研究;即使;均匀;茂盛;驾驶;获得;宽阔

【点评】考查拼音。能正确拼读词语,根据词义正确使用这些词语。3.【答案】峰;蜂;费;沸;幕;暮【解析】【分析】“山峰”:一般指尖状山顶并有一定高度,多为岩石构成。

“蜂蜜”:蜜蜂采取花中甘液所酿成浓稠的蜜汁,可供食用和入药。

“浪费”:不恰当或没有节制地使用人力、财物或时间等。

“沸腾”:指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

“屏幕”:电视机上显出波形或图像的玻璃屏。

”暮色“:太阳落下时昏暗的天色。故答案为:峰;蜂;费;沸;幕;暮【点评】考查拼音。识记词义及词形,能正确使用这些词语。4.【答案】C【解析】【分析】A、B、D正确;C.“缘”的意思是因为,不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词义。识记诗歌、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及词义。5.【答案】(1)A(2)C(3)B(4)D【解析】【分析】(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珠”比喻成“珍珠”,将“月亮”比喻成“弓”;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人特有的动作“妆红”,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将“白发”写成“三千丈”,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自问自答,符合设问句的特点,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1)A;(2)C;(3)B;(4)D【点评】考查修辞手法。识记比喻、夸张、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特点。6.【答案】(1)不仅;而且(2)如果;就(3)因为;所以(4)虽然;但是【解析】【分析】“虽然……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结合题干可知,句子是递进关系,因此用到表示递进的关联词“不仅……而且……”;

(2)结合题干可知,句子是假设关系,因此用到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

(3)结合题干可知,句子是因果关系,因此用到表示因果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4)结合题干可知,句子是转折关系,因此用到了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故答案为:(1)不仅;而且;(2)如果;就;(3)因为;所以;(4)虽然;但是【点评】考查句子衔接和词汇运用。做此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相关的关联词,以及关联词的类型,进行正确作答。7.【答案】(1)江面笼罩着薄雾。(2)美丽的三七难道不是我的家乡吗?(答案不唯一)(3)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我不愉快的事。(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1)缩句的原则是在保证句意不变的前提下去掉句子的修饰成分,只保留主干。“在雨后的阳光下”“一层蒙蒙的”是修饰成分,需要去掉,缩写成江面笼罩着薄雾。

(2)把“是”改为“不是”;加上疑问助词“难道……吗?”;句号改问号即可。

(3)“不愉快”和“高兴”矛盾,删掉其一即可。故答案为:江面笼罩着薄雾。美丽的三七难道不是我的家乡吗?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我不愉快的事。【点评】考查缩句、句型转换、修改病句。掌握缩句、改反问句的方法,识记常见的病句语病。8.【答案】(1)鼎;沸;震;聋;山;海;呼;唤(2)声音大;响彻云霄(答案不唯一)(3)人山人海;庙会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解析】【分析】(1)“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2)结合词语的意思可知,第一行的词都是形容声音大的,这样的词还有响彻云霄。

(3)“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是形容人多的;造句的话,结合词语的意思,把语句表达清楚即可。故答案为:(1)沸;震;聋;山;海;呼;唤;(2)声音大;响彻云霄;(3)人山人海;庙会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点评】考查词语、词义。识记这些四字词语的写法,根据词义正确使用词语。9.【答案】(1)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3)返景入深林(4)博学之;明辨之(5)衔西山之木石【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题西林壁》”,根据日常学习和生活积累可知,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结合题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结合题干“秋雨一下,天气变冷”和“劝同学们多穿衣服。”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意思是立秋节气之后,每下一场雨天气就更凉爽一些,下了十场雨(虚数)之后,就要开始准备穿棉衣御寒了。

(3)结合题干“复照青苔上”,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返景入深林”。

(4)结合题干“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博学之、明辨之”,此句出自《礼记》,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

(5)结合题干“以堙于东海”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衔西山之木石”,句子意思是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这句话出自《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故答案为:(1)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3)返景入深林;(4)博学之;明辨之;(5)衔西山之木石【点评】考查课文内容理解。理解诗歌、谚语内容,根据要求填空。【答案】10.笔直;马虎11.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生动想象的写出了细丝的形状和细丝的细。12.位置;形状;颜色13.细致;触;变;巴;拉;贴;爬【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10.“弯曲”不直。反义就是笔直,所以,反义词是“笔直”。“仔细”小心;当心。反义就是不小心,所以反义词是“马虎”。

故答案为:笔直;马虎11.“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这句话把爬山虎的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丝的形状和细丝的细。

故答案为: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生动想象地写出了细丝的形状和细丝的细。1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

故答案为:位置;形状;颜色13.从“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可知,“触、变、巴、拉、贴、爬”这些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可见作者观察多么细致。

故答案为:细致;触;变;巴;拉;贴;爬【答案】14.“!,?”15.形容非常疲劳,没有一点力气;文中指小韩非常疲劳,没有力气。;钻研,思考;文中指雷锋在反复思考该怎么缝小韩的衣服合适。16.细声细气;大呼小叫17.短文写了雷锋利用夜晚休息的时间,为战友补裤子的事。(意思对即可)18.小韩望着越烧越旺的火苗,想到雷锋这样关心自己,非常感动,心里热乎乎的。(意思对即可)19.雷锋对待同志就像春天般的温暖,时刻关心每一个同志。助人为乐(意思对即可)【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1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引号用在提示词后边,表示引出具体内容;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哎”语气词,后面加上感叹号;“奇怪呀”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后面加上逗号;“这是谁给我补的裤子”表示疑问,后面加上问号;“哎奇怪呀这是谁给我补的裤子”这是小韩说的话,前后加上引号。

故答案为:“!,?”15.“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没有一点力气。结合句子“他出车回来很晚,早已筋疲力尽,钻进被窝就睡了”可知,文中指小韩非常疲劳,没有力气。“琢磨”钻研,思考。结合文中句子“他琢磨了半天,发现自己棉帽里的衬布很合适……”可知,文中指雷锋在反复思考该怎么缝小韩的衣服合适。

故答案为:①形容非常疲劳,没有一点力气;文中指小韩非常疲劳,没有力气。②钻研,思考;文中指雷锋在反复思考该怎么缝小韩的衣服合适。16.联系生活实际和积累可知,ABAC式词语有很多,如:细声细气、自言自语等。从“大惊小怪”可知,仿写的是一、三是反义词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和积累可知,这样的词语有很多,如:大呼小叫、生离死别等。

故答案为:细声细气;大呼小叫17.本题考查选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适合课题填充法。什么时候?谁干什么?谁给谁带来了温暖?按照这个句式可概括。如:短文写了雷锋利用夜晚休息的时间,为战友补裤子,给战友带来了温暖。

故答案为:短文写了雷锋利用夜晚休息的时间,为战友补裤子,给战友带来了温暖。18.这句话不仅指越烧越旺的火苗带来了温暖,还指雷锋主动帮小韩补好衣服,想到雷锋这样关心自己,非常感动,心里热乎乎的。

故答案为:小韩望着越烧越旺的火苗,想到雷锋这样关心自己,非常感动,心里热乎乎的。1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可以抓住文中关键句子回答。本文可以抓住“是啊,雷锋对待同志就像春天般的温暖,时刻关心每一个同志。”来解答。如:雷锋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对待同志就像春天般的温暖。

故答案为:助人为乐20.【答案】例文一:我最喜欢的地方我的家乡华蓥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华蓥的石林,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石林位于华蓥城区前三十公里处,是一个有名的自然景点。走进石林,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首先映入你的眼帘。各种各样的杉树,松树让你目不暇接。每棵树上都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谜语,让你边游边猜,其乐无穷!

所谓石林,当然是怪石之林罗!走进石林几分钟后你就会发现,两旁的不再是树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大石头,有的像小兔,有的像大象,还有的像海豚……它们都欢欢喜喜地迎接着游客的到来,真是一个个热情的”小主人”。

沿着石板小路一直往前走,一个庞然大物就会立即展现在你的眼前。你千万不要被吓坏了,那就是石林有名的一处风景——夫妻石。你看,那石头多么逼真啊!男的神态端详,女的笑容满面,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

告别了夫妻石再往前走的话,你会看见一个小小的湖。没错,那就是美丽的嫦娥镜湖,湖里的一群群小生命让人不由得产生爱怜之心。湖上架起的一座小木桥让人顿感亲切,这里是大人们回忆童年的佳地。

欣赏完嫦娥镜湖的温柔,你又会来到一个情意绵绵的地方一一”千年一吻”。这里是情侣的天堂,夫妻的胜地。看,屹立在平地中间的那对情人,是那样的难舍难分,情深谊厚,让人看了之后心里都会涌出一股心酸,仿佛这不是一块石头,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一般。

不仅如此,在石林里,你还会看见一个小型的人工瀑布,一个神奇的山洞,还有……同学们,这么美,这么好玩的一个地方,你说我能不喜欢吗?你们也快到石林来参观吧!相信石林不会让你们失望!例文二:我和嫦娥过一天又是一年中秋节。我想:中秋节我们都和家人在一起,嫦娥一个人在月亮上只有玉兔陪着多孤单呀,我要是能去月亮上陪陪她,她该有多开心啊!

突然,一阵风吹来,我立刻被吹到了半空中,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我就被吹到了月亮上。

我看见一位仙女向我走来,心想:这就是嫦娥吧。没想到她真是嫦娥,她对我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