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四)_第1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四)_第2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四)_第3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四)_第4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高三语文三轮冲刺专题双击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四)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固然可以包括一切经营着集体生活的动物,但主要是

人类的集体生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不妨说,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们经

营共同生活的集体的学科。

“共同生活的集体”必须有一个大家都公认和公守的生活行为规范。

普通就叫“规矩”。这些规矩哪儿来的呢?靠文化,靠人类社会传下来的那

一套办法。许多经营集体生活的动物,它们是依靠本能来配合它们相互间

的行为的。而人们却不同,主要是靠传下来的习俗,我们不是生长在自然界

里,而是生长在一个文化界里。

社会是什么东西?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临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集体,而是

一个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文化的集体。它是很复杂的,它包含着满足个

人生活和集体持续多方面需要的种种集体活动。这个复杂的集体活动都并

不是乱七八糟的,而是一套有系统的安排。我们要去认识它,就要运用很多

概念、格格、框框。我们要对它进行分析-分而析之,分析其异同,把相同的

东西放在一起,取一个名字,形成一个概念。

社会是个集体,这个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首先是个生物的单位。

个人作为一个生物的单位,它是个有生有死,有痛有痒的个体。说它是个单

位,是个个体,就是指它是与别的单位分开的,互相独立的,生死不与共,痛痒

不相关的。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封闭的实体。可是人们生活又需要集体,要

同别人生死与共、痛痒相关。这与一群羊不一样。羊群在被狼追赶时,每

只羊都自顾自地奔跑,有只羊被狼抓住,吃掉,别的羊就可以逍遥了,它们并不

关心那死掉的羊。而人却不然,要共同想法对付敌人,所谓同仇敌,汽。母亲

爱孩子,自己不吃也要省下东西来给孩子吃。我看这里固然有一点生物基

础,但主要是集体的文化教育出来的感情。这就是通过文化,使生物上断离

的个体变成一个整体。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还要从另一方面去看。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人死

光了,这个由这些人形成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只有一批人集合在一

起也不成一个社会。聚集在一起的人要经营共同生活,这就需要一套互相

配合行动的规定了的办法。有点像演出一台戏,光有演员还不够,演员们必

须串定一套角色:生旦净丑,按照扮演的角色去演唱。社会里生活也是如此,

我们对某个人是“父亲”,对某个人是“丈夫”,对某个人是“老师”等等,

父亲、丈夫、老师都是身份,所有的身份综合起来成为一个社会结构。

我们一个个人就用这个社会结构中的各种身份进行社会活动。每个身

份都是一套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指

在这个结构生活的人都得按身份办事。第一个“父”字是指个人,第二个

“父”字是指身份。如果个人不按规定的模式串演这个角色,那就出现

“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状态。

在社会结构中规定的身份是一种生活的手段,是用来满足个人不断增长

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的。需要在变化,手段也要随着变。这就是社会的变

迁。当这一种手段不能满足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个人们的生活需要时,这

些行为模式也就站不住了。当然社会变迁不是很简单的,这是一个需要我

们仔细分析的过程。

社会学者为了要研究社会结构,所以常常把一套有关的社会身份,比如用

来满足人们某种同一需要的身份,看成是一个体系,称它作社会制度,有如亲

属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等等。这种分类各个社会学家也

不一定一致的。他们认为社会结构就是由这许多社会制度所形成的一个大

体系。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意思是说:一个社会里的各种制度是互相关联

的,互相起着制约和配合的作用。动一毛要牵全局。

(摘编自费孝通《社会学在讲什么》,有删改)

材料二:

为克服社会学既有范式的局限,社会学有必要走出“只见社会不见个

人”的困局。尽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会科学的主流范式关注的是社

会和结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研究仍会如此。如费孝通所说,这是社

会科学的工具意义。但是社会科学还有一个人文意义,这便是对“人”的

关注,它位于深层的意义世界。社会学发展到今天,只有工具意义显然是不

够的。一方面不利于一门“学”的建立,即不利于确立社会学在学科分类

中的坚实地位;另一方面,即便从改变世界的工具角度来说,也不利于社会学

对世界的全面理解,社会学的科学范式在增进世人对社会的理解方面依然

有所局限,从而影响了社会学改变世界的力量。而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究

主体世界的深层意涵,恰是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也是费孝通为我们指引的方

向之一。在社会关系视角下研究人的主体问题,一方面有必要弥补以往社

会学忽视人的主体问题的局限性,讨论主体适应社会乃至改造社会的过程

和情态;另一方面,也有必要说明处于社会关系等各种限制中人的调整能力

或失调状态。概言之,社会学应该在增进对主体的理解方面贡献自己独特

的力量,这在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增进文化自觉和促成文化转型的

实践世界也颇具价值。

(摘编自刘亚秋《费孝通社会学思想中的主体性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是人的集合,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社会,而社会又在不断

地影响着人的行为。

B.在社会结构中规定的身份是一种用来满足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

要的手段,这种手段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C.因为对结构分类的认知存在差异,所以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结构时需要利

用社会身份来进行体系划分。

D.只要在社会学研究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就能确定社会学的坚实地位,

增强社会学改变世界的力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等观念,主要是一种集体的文化教育出来

的感情,成了大家公认的伦理或习俗。

B.如果每个人不按其社会结构中的“身份"活动,就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如孔

子说的“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

胜数"。

C.各类社会制度是互相影响的,比如我国西周时期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

的"宗法制"就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

D.社会学研究中的“人文意义"比"工具意义”更为重要,我们要迅速扭转当下

社会学研究中"重工具不重人文"的现象。

(3).根据材料一中的观点,下列关于社会形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中描述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

闻,民之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状态,不能算是一种社会形态。

B.《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15年,凭自己的毅力和

智慧,搭建房子、种植谷物、驯养动物,这荒岛因鲁宾逊的存在也成了一个

小型社会。

C.在一所学校里,师生在一起集体生活,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身份,大

家有一些公认和公守的行为规范,所以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

D.动物中也有一些非常具有"团队精神”的集体,比如狼和蜜蜂,都有着严格

的秩序和纪律,都很注重分工协作,它们也可以算是一种小型社会。

(4).假如你的朋友想从事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给他提

几条建议。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

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

民生凋敝,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

文化财富被抢、被偷、被烧、被毁,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打倒“孔家

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

视、厌倦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20世

纪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

“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验了“乡农学校”“博士下乡”“文艺教育

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政府,都以失败

而告终。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而同样在这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

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据统

计,1848年时,中国、美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9%、10.6%,而到1949

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发达国家的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

直接反哺和辐射。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

振兴运动,使得乡村经济和文化一起得以重构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

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

乡村文化发展之路。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近60%,乡村文化早已走出衰

落的低谷,经历1949年到1978年的复苏期、1978年到2017年的建设

期,具备了开启文化振兴的基本条件。历史证明,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

向振兴,是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是中国人民谋求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大历史责任,是中国人民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

材料二: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各个地区可以在

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古

村古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

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博物馆”,集中

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古

村落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古村落,要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

发的关系,尽可能地保留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传承好文化根脉。古

村落、文化名镇的开发要杜绝“千篇一律”的开发模式,要注重挖掘文化

内涵,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要在保护文化和生态的前提下,适度控制开发

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

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非遗保护要利

用好数字化技术,分门别类,将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的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资料逐一进行数字化采录、存储,以便长

期保存。通过调查、采访,将各类非遗项目以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

多媒体的形式记录下来。

(摘编自李长庚《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材料三:

乡贤是乡村社会教化的启蒙者,是乡村内外事务的沟通者,是造福桑

梓的引领者。在传统社会,皇权止于县,乡贤则以其特有的社会文化权威

主导和推动着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在现代社会,新乡贤既包括传统村

落精英、返乡创业者和退休还乡者等“本土化”社会群体,也涵盖非政府

组织志愿者、专家学者、村干部等“非本土化”社会群体。要破解传统村

落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这些新乡贤的作用。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是传统村落的“筋骨肉”。保护传统村落要对传

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进行“修复”和“再造”。这一方面需要新乡贤

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启蒙和引导民众,让他们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对传

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遗存、文化传统等进行普查、整理,认识到传统

村落是迥异于城市聚落形态的,具有宝贵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人居形态,重新树立对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新乡贤

指导村落民众修复传统村落中的山水、田园、道路、建筑等基本格局,保

护村落中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特色民居等传统建筑,恢复传统村落的

文化空间,修复传统村落的格局与形态,而非自鄙自毁,大拆乱建,盲目

过度开发。

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精气神”,只有发挥新乡贤的"燎原"作用,

示范和带动村落民众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传

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恢复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复苏传统村落的节日

习俗、民间信仰、手工技艺等历史传统和文化记忆,才能激发传统村落的

生机和活力,彰显传统村落的特色和魅力。

村落共同体是基于“乡、土、人”三者关系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重

塑传统村落共同体,需要发挥新乡贤独特的“聚合”功能,推动村落民众

把村落传统礼治秩序与现代村民自治有机结合,提升传统村落的治理能力

与水平,让村落民众在村落发展和村落事务管理中掌握主动权、增强话语

权、赢得发展权,在与国家政策、市场力量以及现代城市的“互动”中增

强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聚合”为新的村落共同体。

(摘编自王院成《传统村落保护呼唤新乡贤》,有删改)

(1).下列对“我国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西方列强接连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掠夺使我国千百年来

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损失惨重。

B.打倒“孔家店”等文化运动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

反对,这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乡村文化严重贬值。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我国为了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

本,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导致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

越来越大。

D.新时期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化率较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国乡村文化日渐衰落。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乡村文化走向衰落是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

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B.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中国人民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

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C.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以保护文化和生态为前提,适度控制开发规模,既

要体现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又要融入现代文化气息。

D.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从而使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更有

文化特色,更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

(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广东省汕头市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专项规

划,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环境

宜居的古村落。

B.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村民们纷纷收集使用过的老物件,用集中陈列的方

式展示其生活生产、民风民俗、乡村变迁等内容。

C.江苏省连云港市专门下发文件,深入开展新乡贤文化建设,为乡村治

理、农村发展、文明乡风注入新活力。

D.山西省晋中市广泛发动群众发掘梳理本乡本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地

方”“老物件”“老传统”“老故事”“老习惯”,形成完整准确的文字

记录和清晰翔实的影像资料。

(4).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特点。

(5).如何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中国创造的科技奇观以超凡的

速度和气魄呈现在世人面前。如CRH380A动车组跑出486.1公里的时

速;“蛟龙”号成功载人深潜7020米,“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手

控交会对接……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中通常以奇

观的方式被呈现,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融入读者的科学认知。科学奇

观,意味着挑战人类既有的感知尺度和感知方式,为日渐平庸化、琐碎

化、常态化的感知注入新的美学元素。报告文学无疑是建构高科技时代奇

观美学的重要媒介。总体而言,这种奇观美学既具有严密的科学理性,又

极富想象力与艺术气息。

围绕科技创新主题,近年来的中国报告文学还创造出颇具范式意义的

叙述模式,主要表现为:面对科技难题,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障碍,通过

自主创新实现攻坚克难。显然,创新是驱动情节的动力,而攻克一个个科

技难关则组成叙述结构。此外,以创新驱动的叙述结构,还包含一条条情

感或心灵副线,它们共同展现出中国科技工作者为追求科学、探索真理、

实现中国科技跨越式发展而顽强拼搏的心路历程。应该说,能否走进科技

工作者的心灵世界,是衡量此类报告文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中国天

眼——南仁东传》之所以让人动容,是因为王宏甲深入细致地追踪、复原

南仁东不为人知的心灵世界。每一项高新科技、每一个伟大工程的背后都

隐伏着难以计数的心灵秘史,而当每个个体的心灵史汇聚成河,便成为中

华民族追求创新、嬴得尊重的心灵史诗。因此,科技创新类报告文学要提

炼出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和家国情怀,这是报告文学责无旁贷的使命与担

当。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8日林强《创新报国:当代报告文

学的时代主题》

材料二:

全媒体时代新闻多形态传播的强势,改变着既有的传播和接受的格

局。这样对原先相对依赖于新闻性题材的报告文学写作必然会产生直接的

影响。早先新闻媒体无法报道的一些材料,可以借道报告文学的形式推

出,现在这种报告题材的初始性基本不再具有。原先报告文学写作比较多

地倚重于题材的重大,现在由于多媒体对其多维度多形态的挖掘,使读者减

弱了接受兴趣和期待。这些情况促使报告文学在题材摄取方面出现相应的

变化。作者注意对写作题材从现实和历史两个端面作总体性的双向拓展,

同时,在现实题材和历史书写两端又各自进行开疆拓土。

在现实题材报告方面,既重视重大题材、时代杰出人物等的写作,又不

唯重大是取,也关注有价值的日常生活题材的叙写。前者如徐剑的《东方

哈达》、何建明的《浦东史诗》、李鸣生的《震中在人心》、陈启文的

《袁隆平的世界》、王宏甲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等作品,分别记写

青藏铁路建设、浦东开发开放、汶川大地震和袁隆平、南仁东等重大事件

及典型人物,有的作品以史诗之笔书写史诗性的伟大创造,以宏大叙事的方

式,讲述展示中华力量、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其时代新“史记”的

价值不言而喻。后者如陈庆港的《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

2010)》,以小见大地反映现实中国另外的真实存在,展现了更具广泛性、典

型性的基层大,多数人的生存景象和精神世界。

在题材向现实生活做多向拓展的同时,报告文学作者还致力于从历史

的回潮中挖掘材料。2018年第7届“鲁迅文学奖”参评报告文学的作品有

230部(篇),其中《西长城》《围困长春》《守望初心》《世界是这样知

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此岸,彼岸》《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一个戴

灰帽子的人》《大写西域》等皆是历史类题材作品,占比也比较大。这些

作品对历史的涉面是多向的,有的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有的则是

存留在历史皱褶里的微尘,但却是可以洞见社会巨大存在的化石。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首先是因为历史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魅

力。现实是历史的流向,历史是现实的背景。读者的精神心理往往存在于

历史与现实的勾连之中。其次是全媒体更多关注当下发生的五光十色的新

闻,而对沉寂的具有某种弱新闻性的历史题材关注度相对较低。正是在这

里,丰富的沉入时间地平线以下的人与事等,成为报告文学不竭的写作资

源库藏。

然而,关于报告文学历史书写的可能性,学界和评论界也存有质疑。

“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创作极难或几乎不可能实现“非虚构”的叙述要

求。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特别是场面或细节的描写,在完全失去了采访

当事人的情况下,要实现既是'报告'又是'文学'的具体生动的‘非虚

构'叙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有不少史志类作品很明显存在着

“穿越”和“演义”,与非虚构的原则相去甚远。但这又只是问题的一个

方面。因为,能采访到当事人,当然更能达成写作的真实性,但这也并不

能保证充分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报告文学的写作是一种

需要作者诚实的写作,在主观上不能故意虚构。历史写作在实现非虚构方

面更具难度,这就需要作者更多地采用田野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

方式,逼近写作对象,尽可能历史地还原历史存在本身,不能因为片面求

取文学性而伤害其根本的历史性。我们也不能依据普适的文学性标准,来

要求报告文学,尤其是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

(摘编自《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丁晓原《论“全媒体”时代的中国报

告文学转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科技时代的奇观美学主要借助报告文学得以展现,它具有严密的科学

理性,因此极富想象力与艺术气息。

B.中国当代报告文学对科学知识与科学现象以奇观的方式加以呈现,是我

国读者的科学认知形成的重要途径。

C.若一篇科技报告文学表现出科学家在探索创造过程中的内心历程,那么

这就是一篇成功的报告文学作品。

D.受全媒体时代影响,报告文学题材摄取既从现实和历史两个端面作双向

拓展,又在其两端各自进行再拓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分析近年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范式意义,可见报告文学创作对

“创新报国”的时代主题的响应。

B.若要撰写以钟南山院士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应突出其

敢为人先、坚持原则的职业精神。

C.报告文学作品对中国高新科技背后的心路展示越成功,中华民族追求创

新与赢得尊重的心灵史诗就越瑰丽。

D.作者采用田野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方式诚实写作,“历史题

材”报告文学便能达到“非虚构”的要求。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局于造成当下报告文学在选材方面出现

变化的原因的一项是

A.所依赖的新闻性题材的初始性被其他媒体抢占

B.创作中“非虚构”的叙述要求几乎很难实现

C.多种媒体对重大题材多维度多形态的挖掘

D.全媒体对沉寂的历史题材关注度相对较低

(4).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当下中国报告文学在现实与历史两个题材端面

上选材的共同点。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是如何阐释“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转型的。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

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

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

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

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

“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

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众,正如一位

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

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

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

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

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既有的

轨道”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与排

中律。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

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

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

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

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

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

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

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

械复制,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

的形象力、创新力。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

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促进了读者的灵

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嬉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

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

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

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

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

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

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

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

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1).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于文字,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移动视

线。

B.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从字词与字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获取

信息。

C.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和反

思的可能。

D.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细嚼慢咽、

掩卷沉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读和文字阅

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B.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他写了一首著名短诗,

“生活一一网”,明确告诉我们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已然网络化。

C.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印刷媒介长

期积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正在逐步被网络媒介所消解。

D.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

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3).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1)材料二: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

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这是人类探月历史

60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

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嫦

娥五号探测器经历了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

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

再入回收11个阶段,历时23天,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的

重大任务。

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嫦城五号探测器多次刷新了中国深空探测技术

的高度,还连续实现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

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

不仅如此,嫦娥五号完成的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动作,更是

世界首次,增添了世界探月历史的新纪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0年12月17日文章《六战六捷!中国探月工程

“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材料二:

央视新闻12月18日消息,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月球样品

返回地球,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一张旧报纸,也在网上火了!这份2005年的《科学发现报》写着:“3年

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

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中国探月世界各国

分三步走摩拳擦掌

2004年2月,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领导对外世界各国最近纷纷将月球探测

宣称: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作为发航空航天的重点。

段,将分“绕”、“落”“回”三步。

日本将于2025年在月球建立

绕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基地让机器人做月球的“拓荒

飞行;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落6年者”。

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软着陆,展开巡

印度计划在2008年发射第一

视探测。

艘无人登月飞船“月球飞船一

回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1号”。

壤样品采回地球。

俄罗斯新式登月飞船将在今

资料年夏天首次试飞。

美国再度登月的时间定在

2015年,最迟不超过2020年,

并且要在月球建设“多国太空

站”0

链接

15年后回首,人们发现,正是在2020年,嫦娥五号奔向月球,开始实施采

集月壤样品的任务。不少网友赘叹:“中国精准完成了计划中的每一步!

“15年前各国探月计划,只有中国实现了”。

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师顾问叶培建见证参与了嫦娥一号到嫦

娥五号的一路走来,在他看来,这代表着中国航天人20年来的追求交了一份

满意的答卷:“我们实现了我们的承诺。我们没吹牛!”

中国航天人说我们没吹牛,网友由衷表示:必须的!

(摘编自澎湃新闻2020年12月18日文章《嫦娥五号任务获得圆满成

功,一张15年前的旧报纸火了》)

材料三:

据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介绍,为了实现轨道器与上升器“抓

得住,抱得紧,转得稳”的既定目标,研究团队曾广泛调研了国内外对接机构

的设计。共开展了4种对接方案设计和9种转移方案设计,上升器“推、”

就道器“移”、返回器“拉”各3种,通过多轮方案比较及关键技术攻关,

最终确定采用“抱爪式对接机构”,通过增加连杆棘爪式转移机构,实现对

接与自动转移功能的一体化。这种设计理念世界首创,对接精度达到毫米

级。

12月6日,轨道器与上升器在环月轨道上交会对接,按计划在21秒内完

成,1秒捕获,10秒校正,10秒锁紧,分秒不差,此后顺利完成样品转移交接。

“为保证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做了35项故障预案,结果一项都没有用上,这就

是最好的结果!”嫦娥五号对接与样品转移分系统副主任师刘仲高兴地说。

天上一分钟,地上十年功。”对接、转移,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很复

杂。成功的背后是研制团队661次对接和518次样品转移试验。

(摘编自新华社2020年12月18日《嫦蛾五号背后的故事:三十五项故障预

案一项都没用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经历11个

阶段,历时23天完成。

B.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三步,它的成功标志着

三步走的圆满收官。

C.嫦娥五号完成的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动作属我国首创,在世

界探月史上也从未有过。

D.图片将15年前中国探月计划与世界各国的探月计划进行对照,时至今日,

只有中国实现了计划。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12月17日对嫦娥五号返回器完成任务、成功返回的迅速及时

的报道,体现了新闻"时效性"特点。

B.材料二用独特的题目、醒目的图片、网友的热评吸引读者,具体生动,视

角新颖,体现了新闻可读性"特点。

C.材料三通过讲述嫦娥五号对接成功背后的研发故事,着力反映研究团队身

上表现出来的科学研究精神。

D.仅用21秒,嫦娥五号就完成了轨道器与返回器在环月轨道上的交会对接,

并顺利完成样品转移交接。

(3).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的成功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要清晰与准确地描绘“智慧社会”,应对“智慧”与“社会”二词分

别进行解析。“智慧”一词,一般而言当然是指“人的智慧”,但在“智

慧社会”中却指的是“人工的智慧”,就是模仿“人的智慧”而创造出来

的“智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工智能”。“社会”一词,一般而言

当然就是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但其在“智慧社会”中所强调的

是“智慧”的全覆盖性,以区别于之前已出现过的“智慧城市”“智慧乡

村”及“智慧家庭”等区域性覆盖和“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

疗”及“智慧教育”等行业、部门性覆盖。

(摘编自廖群《充分认识“智慧社会”的历史定位与意义》)

材料二:

智慧社会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密切相关。2010年,人们提出了

“智慧的城市”构想,认为城市由人、政务、交通、通信、水、能源六个

核心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连接,

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推进

上述系统的科学协作与高效运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社区则是社

区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

和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服务的一种新的社区管

理形态。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社区是社区治理发展的新阶段,同时

也是构成智慧城市的基层“细胞”。然而,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概念都

将自身局限在某一领域。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谋划

经济社会的智慧化发展。智慧社会就是将城市、社区以及其他治理单元结

合起来,将整个社会作为对象进行整体性思考。智慧社会是一种基于新一

代信息技术的新型社会,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

意义。

(摘编自高奇琦《建设智慧社会要把握三大要素》)

材料三:

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

阶段,具有革新世界的非凡意义。智慧社会治理以万物互联为基础,以大

数据分析为手段,以人工智能为支撑,以智能化生产生活为目标,在精准

分析“个体+物理+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主动感知响应社会现象,预测和

防范社会风险,为人们带来差异化、精细化、多元化的精准服务。从表层

来看,智慧社会将有助于提升对人类行为的预测能力,挖掘和激活“沉

睡”的海量信息,进而革新资源与信息的组合方式,引发产业发展、社会

治理的革命性变化,最终服务于人的自由发展。从深层来看,现代技术与

资源的深度融合,在过往“资本+土地+劳动”的资源分配方式之外引入新

的变量,将人类社会引入“以信息为中心”的阶段,从而改写经济基础的

发展史,继而影响上层建筑。

近来,我国的智慧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各地如火如荼建设的智

慧城市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智慧社会技术层面,中国的共享经

济、共享单车、数字支付、智能应用程序、众包、众智等多样化新型创新

平台,不但拥有世界最多的用户使用量,还在一些领域形成领先技术优

势。在智慧社会政策层面,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规划,力推科技强国、

数字中国建设,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智慧社会应用层面,

“互联网+微经济”的活力不断迸发,一些平台企业日益成为智慧经济中

最具活力的部分,智慧零售助推中国网络购物屡创纪录,福建省推出的

“数字福建”、浙江省推动的“最多跑一次”等智慧政务形式,给老百姓

带来极大的便利,各个行业领域推出的智慧家居、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

平台也都展现出智慧社会的魅力。

目前,智慧社会的建设仍然处于政策倡议和初步铺开的阶段。一些地

方缺乏明确的智慧社会战略、积极的系统改革和广泛的合作网络,只图技

术的表层便利、增加信息“耳目”,真正用于组织变革、流程优化、科学

决策的智能并不多。一些地方受技术和制度的掣肘,既无法处理散乱庞杂

的数据,又因部门分割、数据割裂形成“数出多门”的信息孤岛。一些地

方数据封闭且缺乏安全监控,长期拒群众于数据库门外,既缺乏公众体验

与参与,又带来信息安全的诸多风险。智慧社会建设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原

则,杜绝“大干快上”的短期思维。在规划层面,要有长期引导、系统推

进的定力与耐心,在基础条件方面要有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恒心,在具

体工作中要有主次分明、固强补弱的专心,坚持“为民所用”,避免成为

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追求短期政绩的“展览场”。

科技以人为本,这是在科技至上主义盛行之时必须反复宣示的箴言,

也是智慧社会背后的中国价值。建设智慧社会首先要把握好以人为本,因

为人类发明科技的初衷就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否则就会步入技术驱

动、资本驱动的陷阱,让技术异化为俘虏人、奴役人的工具,甚至走向资

本怪兽和数字“利维坦”。把握数字时代的新机遇,扬长避短,才能让智

慧社会惠及更多民众。

(摘编自吴晓林《彰显智慧社会的中国价值》)

(1).下列关于材料中“智慧社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社会强调智慧的全覆盖性,它不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乡村”

“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

B.智慧社会着眼于宏观视角,更强调从前沿科技和经济的角度将整个社会

作为对象进行整体性思考。

C.智慧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智慧社会,人类社会将会进入

“以信息为中心”的阶段。

D.智慧社会建设的根基是以人为本,惠及民众,不这样就会带来重大社会

问题,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2).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社会治理以万物互联为基础,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以人工智能为

支撑,因此,它只可能出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

B.智慧社会建设最终服务于人的个体发展,从深层次来看,其对人类社会

影响深远,将带来社会治理的深刻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C.我国的智慧社会建设进展较快,在一些技术领域领先,但必须正视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杜绝短期思维。

D.数据封闭、部门分割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极为明显的,其产生的原因主要

是一些地方对智慧社会建设缺乏正确明晰的认识。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智慧社会”建设范畴的一项是()

A.通过城市信息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综合运用,让城乡规划和布

局“看得见”,显著提升城乡规划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

B.通过交通引导、指挥控制、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智能化,有效提升交

通出行的高效性和便捷程度,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C.传统产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推动企业的生产制造及市场营销方式升

级,使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领头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D.普及应用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汇聚医疗大数据并深度利用,远程医疗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自由流动,看病难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给“智慧社会”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

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

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

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

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

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

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

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摘编自《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删节)

材料二: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

在了城镇化前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

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

一步达到60%、65%,2050年可能超过70%。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

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观察世界其他

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

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在我国人

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避免出

现村衰退问题,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

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求是》,有删节)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

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