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竞争的现状与对策_第1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竞争的现状与对策_第2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竞争的现状与对策_第3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竞争的现状与对策_第4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竞争的现状与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竞争的现状与对策

一、核心竞争力原则特征是指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这是国内外大学管理者的共识。大学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大学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的建设,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独有的和其他大学在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优势,并具有以此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大学办学特色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其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外,大学办学特色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其价值必须取决于其对科学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实际贡献的大小。离开这一衡量指标谈大学办学特色,是没有价值的(1)。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就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概念。它是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独立出来的,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但也有共性,如独特性,即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与赶超,整体性和价值性等。随后,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对其定义有多种解释,只是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简言之,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或组织在某领域建立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市场的竞争,关键就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大学间的竞争同样如此。与企业不同的是,高校竞争的产品是知识性的而不是物质性的。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界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核心竞争力本质角度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相关资源、知识、能力等的组合,称为“组合观”;另一类则从核心竞争力表现形式角度把对高校竞争优势贡献最大的相关能力视为高校核心竞争力,又称为“核力观”(2)。总之,可以说,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而成的、难以被其他高校模仿和替代的,使高校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它是渗透于大学培育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一种既摸不着又看不见的无形资源。二、现行高校优势专业单一化现象导致资源浪费,不能有效发挥在高校的主导作用随着大学合并、大学排行榜的涌现,各高校都纷纷提出“增强核心竞争力”、“争创国内一流大学”甚至是“国际一流大学”的口号。可见,高校竞争意识已深入人心,但许多高校在定位本校核心竞争力时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大学精神缺失严重。“大学精神”是在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它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生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抵御诱惑和腐蚀的盾牌。但现代大学在完成创新、育人、传播文化和服务社会等使命时,也明显流露出大学精神的缺失。高校间越来越缺乏合作、民主和自由精神,少了几分正义和正气,少了几分超然物外和宁静淡泊,多了些许浮躁。高校不再是五四时的大学净地,思想圣坛,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使它承载着过多的经济功能,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第二、贪大求全,弃“特色”挺“综合”。目前,我国已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校并不多。一些高校虽提出要加强学科特色,但实际却忽略了人才培养模式、校本建构等特色性,低水平重复,贪大求全,盲目攀比,放弃“特色”力挺“综合”,反而丢掉了原有的特色,出现“围城现象”———即高校丢掉或弱化原有优势专业,新办原属其他高校优势专业。结果造成资源浪费,陷入无序竞争态势。正如西北师范大学高教所教授安心在接受《教育周刊》采访时所说:“当下许多大学规划中出现价值目标虚空等问题。他们或者以‘口号’代替科学的发展目标,或者虚添几个‘高大全’式的目标,实属想当然的‘推理’。似乎不大不足以凸显决心,不高不足以显示水平,不全不足以说明实力。这种‘高大全’几乎演变为‘有中国特色’的千校一面的大学竞争模式,应当引起警觉。”(3)第三、无序升格,不切实际扩招。虽然,大学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的需求,但许多高校在师资力量薄弱、科研设施落后、校园环境拥挤等各方面都不成熟的情况下,编造数据,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追求升格并扩招,将中专升格为专科,专科升格为本科,学院升格为大学,竞相申报硕士点学位或博士点学位等,而这种无序升格并扩招的结果是:一方面,升格后的院校,其教学和管理明显力不从心,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和培养的人才参差不齐,表现出对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不负责;另一方面,生源猛增,致使宿舍紧缺,部分学生不得不被学校安排到校外的租用宿舍,做着校内上课,校外生活的“大学边缘生”,给学生学习生活造成不便的同时也使其人身、财产安全存在隐患。第四、注重建大楼,不注重育大师。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育人之道,在于大师。即办好大学的奥秘在于名师如林、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宽容尊重。许多高校重视校园建设,不惜高息巨额贷款,“超大规模的扩建校园”或者“圈地”,导致大学资金全面紧张,“欠账”现象普遍严重,然而,却不注重培育大师。古往今来,大师总和“创新”、“国际前沿”等概念密不可分,但我国高校往往对“出大师”缺乏经验。正如钱学森老先生所言:“几乎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来。”他所说的“杰出人才”,其实就是“大师”。第五、大学评估指标体系亟待完善。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钱渐渐成为衡量进入主流社会价值的重要尺度,浮躁更是成了现代人的流行病。“板凳须坐十年冷,学问莫求一句虚”不再与现代人为缘。为了使学校在本科教学评估中顺利过关,甚至拿到“优秀”,许多高校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盲目追求评估指标,全校总动员进行造假运动,形成学校逼老师造假,老师逼学生造假的不良习气,学术腐败,论文造假的现象时而被媒体披露。另外,从某种意义上体现排名机构对大学的关注重点和价值取向的大学排行榜,被诙谐的比喻成是“付费广告”、是“一块砖,东南西北任人搬”,泛滥成灾,失去了原有的公信力,误导了学生和家长,也反映出大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混乱和亟待完善。三、反应和建议(一)大学应以和谐意识的视角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大学的生命之树。大学大学精神维系着大学的未来,是大学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众所周知,“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对这些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精神的精辟概括。中国的大学精神曾有过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光荣历史,曾孕育出无数的大师和优秀人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今天,缺失这种精神的大学,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重塑符合自身实际、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使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面对市场化的浪潮,大学应对自己的性质、办学的理念、存在和发展的使命有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首先,大学应是文化传承、教学相长之地,是师生一起完成学术自由、独立创造、崇尚民主、从善如流和兼容并蓄等精神活动的载体,应远离象牙塔以外的各种纷扰,净化心灵,培养师生独立思考、理性批判和不断创新的勇气,实现大学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其次,加强师德师风与学风建设,浓厚德育氛围。老师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剔除浮躁,通过自身示范,净化德育环境,带动学风建设。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聚价值取向。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对校园人的情操修养与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未来,既要丰富多彩,又要提高品位,借以陶冶情操,优化知识结构,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校园人的精神家园(4)。(二)重理轻文、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高校温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建设高水平大学,没有优秀的理科做支撑,工科是不能长久的;没有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做支撑,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底蕴的;学科建设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5)这段话强调了学科交叉对形成特色的重要性。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从中足以窥见文科的重要性。但事实上,许多高校还存在重理轻文的倾向。如有些以工为主的高校,在实践中往往出现加强了工科类专业建设,对哲学社会科学等文科类专业重视不够,学科交叉也仅限于理工类间的交叉,文理渗透的发展缓慢。实践证明,高校文科类的发展对自身以及整个学校的长远发展影响巨大,它所包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方法,对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往往需要借助理科的抽象思维和文科的形象思维优势,才能开辟通往大自然的捷径和坦途。而且一个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被移植到另一个学科中,往往会对另一学科的研究工作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促成一门新学科的诞生。从近几年的实践看,注意了学科交叉和文理渗透的高校的学科发展较快,取得的成果也比较突出,学生就业情况也证明,既有文科基础又有其它学科背景专业的学生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可见,高校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着力做强有实力的特色学科,形成领先优势,并以优势学科为突破口,加强文理渗透,带动和推进其他学科交叉,通过交叉和渗透形成新兴学科发展,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进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三)着力促进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靠人来体现和创造的,其形成也必然体现“以人为本”的过程。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的师资水平。具体应从实际出发,实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从体制机制上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定期进修制和考核淘汰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鼓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断探索创新,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这是增强整体实力的基础。其次,培育领军人物,形成坚实的学术梯队。高校领导人应有高瞻远瞩的胆识,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用人机制,加大自主开发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并划出一定经费用于培养和引进领军型的科技拔尖人才。要瞄准学校的战略定位,注意联系实践促进学科建设,善于通过项目凝聚和引进人才,也可通过人才组合争取项目,围绕大型项目组建科研群,以领军人物为核心,实现“项目一人才一基地”相结合,实行灵活人才资源组合机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形成坚实的学术梯队,促进学科建设。再次,建构高校教师合作文化,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长期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分科教学模式,课程分科逻辑组织严密,教师专业性很强,工作方式也多单独进行,教师间一般不愿干涉别人的工作,交流合作少,体现出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然而,当今社会,学术并非是一种自我封闭或自足的事业,不再是一种孤独的、与世隔绝的对真理的追求,而带有显著的群体性活动色彩(6)。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学科的交叉渗透,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力量支撑才能完成。而一个学校的教师合作文化是否健康,三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在学校管理中是否体现了科学发展,民主管理的理念,使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二,在科研团队中教师是否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取得了1+1≧2的效果;其三,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是否体现了“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合作和相互学习的教学观,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四)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近年来,我国陆续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制定了合格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对象主要是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大学评估工作目的在于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但当前大学本科评估指标体系在运用中出现许多问题并产生消极影响。虽然评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完全归罪于评估本身,但造假等不良现象与评估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按照不同院校、专业、课程等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现代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多元化要求我们的指标体系研究也必须多元化,既要有理论研究,也应有实证研究。一方面,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