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电击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昊
俗称触电,是指电流与伤员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或在高电压、超高电压的电场下,电流击穿空气或其它介质进入人体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搏和呼吸骤停电击伤〔electricalinjury〕病因缺乏平安用电知识雷雨电击高温、高湿、出汗医源性意外事故跨步电压电击时烧灼伤电击伤口发病机制■电流强度■触电部位电阻■种类■触电时间■频率■电流体内径路■电压■环境气象条件电流■电流增大—肌肉持续痉挛收缩■交流电比直流电危害大■15~150Hz中50~60Hz危险大■心脏应激期、屈曲性抓握不同强度50~60Hz电流
通过人体1秒钟作用电流强度人体反应0.5~12~3510~2020~2550~8090~100手指麻木手指强烈刺痛能够摆脱最大摆脱电流手不能摆脱电流,呼吸困难呼吸麻痹,心室纤颤呼吸麻痹,心室纤颤,停搏电压低电压强电流致局部烧伤220V可致心室纤颤1000V可致呼吸麻痹电阻
在一定电压下,皮肤电阻越低,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电流接触人体后迅速向体内邻近组织扩散,选择由电阻小的组织前进不同情况下个体的皮肤电阻有胼胝的手和脚掌处电阻一般正常皮肤潮湿皮肤外伤皮肤100万Ω/cm25000Ω/cm21000-1500Ω/cm2300-500Ω/cm2电流对人体主要两个作用
分裂和电解动作电流离子运动肌肉、神经
热效应电能热能组织烧伤■电流出入口■电流通过大脑■电流通过肌肉■电流通过内脏■电流通过骨骼系统■电流通过眼部不同电阻、组织,损伤不同
一侧上肢另一侧上、下肢
左侧上肢左侧下肢电流在体内的危险径路电流接触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闪电,100亿V、200万mA,极短时间内休克、室颤、呼吸麻痹或组织撕裂、炭化、立即死亡电流接触时间临床表现全身表现轻型—出现头晕、心悸、皮肤脸色苍白、口唇发紫、惊恐、四肢无力、接触部位肌肉抽搐、疼痛、呼吸及心搏加快,敏感者可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一般都能恢复
重型持续抽搐、肢体骨折、休克、昏迷低电压电流—室颤、呼吸停止、“假死〞高电压电流—呼吸麻痹、昏迷、心搏存在高电压强电流—呼吸循环同时受累,即死局部表现低电压所致的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入点与流出点,伤面小,直径0.5—2cm,呈椭圆形或圆形,焦黄或灰白色,枯燥,边缘整齐,与健康皮肤分界清楚,一般不损伤内脏,致残率低高电压所致的烧伤常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伤面不大,但可深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可出现坏死、感染、出血等,血管内膜受损,血栓形成,肢体广泛坏死,致残率35%—60%并发症■短期精神异常■酸中毒■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衰竭■肢体瘫痪■周围神经病■继发出血、供血障碍■永久性失明、耳聋■组织坏死、感染■内脏破裂、穿孔■高钾血症实验室检查■酶↑: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尿:尿液红褐色为肌红蛋白尿■EKG:心室纤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
救治■脱离电源■现场急救■急诊室抢救脱离电源■切断电源■用木棒、竹竽等绝缘物■防二次损伤现场急救■现场心肺复苏■外伤紧急处置■保暖、密切观察急诊室抢救■心肺脑复苏■筋膜松解术及截肢■抗休克■对症处理■控制感染■轻型电击伤处理
抗休克补液■电击伤常有电休克、烧伤休克、创伤休克■电烧伤常是深部组织破坏严重,补液量比同等面积烧伤者为多■注意补液质、量、速度,胶体局部以全血为主■心肌损害、心停搏后、颅脑伤者防肺水肿、脑水肿急性肾衰的预防和处理■易急性肾衰发生:毒性物质、异性蛋白、酸血症,致肾小管沉积和堵塞■早期用利尿剂、20%甘露醇、碱化尿液■酸中毒严重者应用5%碳酸氢钠〔2~4mgkg〕■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二、中暑(heatillness)
定义:高温环境中发生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量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日〕射病。通常环境中,人体对热平衡的主动维持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机体多系统、器官协同作用。散热通过辐射(60%)、对流(12%)和蒸发(25%)等方式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过程来实现。高温时〔周围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散热靠出汗、皮肤及肺泡外表蒸发。蒸发1g水,散热2.4KJ。机体热交换非蒸发性热交换:辐射、对流和传导。其效率与周围环境热的特性有关。蒸发性热交换:出汗。其效率取决于机体与环境之间水蒸气张力之差。病因产热增加热适应差散热障碍发病机制热痉挛:水、电解质损失,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入胞内,肌肉细胞水肿,疼痛性痉挛。热衰竭:外周血管床扩张;血液浓缩;肌内高渗入水;导致低血容量,心输出量增加热射病:体内热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临床表现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体温正常或略高。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病症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如能及时处理,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重症中暑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及未能适应高温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眩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弱、呼吸浅快、血压降低、晕厥或意识朦胧,体温可正常、稍低或微升高。热痉挛肌痉挛伴收缩痛,尤以腓肠肌痉挛多见。也可涉及腹直肌、肠道平滑肌、膈肌,产生腹绞痛及呃逆,体温大多正常。热射病: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日射病:剧烈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烦燥不安,重者惊厥、昏迷,大脑温度可达40℃~42℃,但体温并不一定升高,为热射病的特殊类型。劳力型热射病&非劳力型热射病实验室检查热痉挛:钠、氯降低,尿肌酸增高热衰竭:血细胞比容增高,钠、钾降低,肝功异常热射病:高钾、高钙,BUN/AST/ALT/Cr/LDH/CPK增高,蛋白尿,管型尿,酸中毒,心肌损害诊断&鉴别诊断病史最关键实验室检查鉴别: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宫外孕、低血糖、脑型疟疾、乙型脑炎、脑膜炎、脑卒中、肝性、肾性昏迷等治疗现场救护的根本方法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间去衣,平卧。通风降温——吹电风扇;冷敷头部;凉水擦浴;冰块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冷敷;必要时甚至可冷水浸浴选用消暑药物——人丹、十滴水、避瘟丹、解暑片、霍香正气丸或涂清凉油。亦可用民间刮痧法。同时,饮用凉盐开水或其他清凉饮料。及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高热、昏迷或抽搐者,应该立即送医院抢救。环境降温体表降温:降温毯体内中心降温:4~10℃5%GS1000~2000ml,IVD4~10℃10%GS1000ml灌肠胃管内灌注冷NS腹膜内灌洗,自体血液体外冷却药物降温:氯丙嗪25~50mg;1~2次纳络酮0.8~1.2mg;ivp;Q1H对症治疗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类型神经功能紊乱,肌无力脑损伤与高热、昏迷的程度及时间有关中暑预防加强劳动、生活、工作场所的防暑、降温、通风。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防止劳动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加强个人防护,外出时要戴宽边草帽,穿白色或浅色衣服,带解暑药。高温作业人员应供给含盐、含钾清凉饮料。三、淹溺淹溺〔drowning〕又称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水和水中污泥、杂草等堵塞呼吸道或因反射性喉、气管、支气管痉挛引起通气障碍而窒息。水大量进入血液循环中可引起血浆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伤,假设抢救不及时,可造成呼吸和心搏骤停而死亡Utstein定义淹溺是被液体介质淹没并造成原发性呼吸功能受损的过程。因在大气道内存在液体/空气界面,导致患者无法呼吸。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Miles(1962)报道全世界每年有15万人发生溺水,25岁以下青少年,因溺水死亡人数在事故死亡人数中占第二位,而死于溺水的10岁以下的儿童那么占溺水死亡总数的25%目前全世界每年因溺水而死亡者约几十万人,经复苏抢救而存活者中约有1/3的人遗留持久性的脑损害美国每年因溺水意外事故而死亡者近9万人,发生近乎溺死者约8万人,是美国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日本厚生省2005年报告14岁以下溺死362人,其中1~4岁176人,占总溺死率的27.94%;5~9岁年龄段占21.33%,溺死率>2.5/10万,约为美国的1.5倍,欧洲各国的2倍,是日本小儿意外事故中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我国上海市2001年~2005年院前救治溺水者共400人,其中院前死亡175人,院前死亡率为43.75%。病因■落水后缺乏游泳能力■潜水员操作失误、潜具破损■舰船潜艇失事漂浮发病机制溺水
刺激
屏气缺氧
进水
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代谢性酸中毒溺水死亡原因气道阻塞∶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喉头痉孪∶寒冷、恐惧,引起喉部反射性痉孪造成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水大量进入呼吸道数秒钟后神志丧失,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室颤抖。湿性淹溺约占淹溺者90%干性淹溺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淹溺者的10%淡水淹溺■吸入水属低渗■肺泡塌陷■严重缺氧■低氯、低钠、低蛋白血症、溶血、高钾血症海水淹溺■海水含3.5%氯化钠、钙↑、镁↑■肺水肿■高钙血症■高镁血症淡水与海水
淹溺的区别淡水淹溺∶大量水分进入循环,血液被稀释,出现低钠、低氯、低钙血症及溶血,溶血的结果使细胞内的钾大量进入血浆,引起高血钾,导致心室颤抖的发生。海水淹溺∶海水为高渗液体,含3.5%氯化钠。高渗液体进入毛细血管,因渗透压的作用致使血中水份大量进入肺内,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
海水吸入肺中,盐水能使血液中的液体流向肺;淡水吸入损伤肺,使液体通过肺进入血循环,增加血容量,引起电解质平衡紊乱和红细胞破坏〔溶血〕。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不再强调根据淹溺的液体〔海水或淡水〕进行分类,尽管二者在理论上或实验室条件下有所不同,但在临床上并无区别。淹溺后果的决定因素是缺氧的持续时间和程度。冷水淹溺■体内中心温度30~34℃■误吸窒息、心律失常■潜水反射〔SwimmingReflex〕■延长溺水者生存时间潜水反射,最先是在海洋哺乳动物中发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在潜入冷水中较长时间后,仍然可能存活。冷水呛入肺,刺激反射发生,使心率变慢、末梢血管收缩、四肢和内脏的血液回流到心脏和大脑,有助于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此外,冷水冷却机体组织,减少组织耗氧量,延长在水下的存活时间。■1963年,国外报道1例5岁小孩淹没在冰河中22分钟仍被救活,当时正值大雪气温-10℃■1964年,北京什刹海姐弟俩掉入冰下,呼吸心跳均停止30分钟以上,其中7岁姐姐复苏成功
患者神志不清,皮肤粘膜苍白和发绀,面部膨胀浮肿,双眼结膜充血,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或测不到,呼吸、心搏微弱甚至停止,面鼻充满泡沫液体或污泥、杂草,腹部可因胃扩张而隆起,有的甚至合并颅脑及四肢损伤临床表现■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心力衰竭、肺水肿复苏过程中心肺复苏后■肺水肿■溶血性贫血■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
DIC■ARDS■低温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电解质
■
淡水淹溺:低钠、低氯血症、溶血、高钾血症
■
海水淹溺:血钠↑、血氯↑、血钙↑↑、血镁↑↑■肺部X线现场急救■水中急救■地面急救
■自救■畅通呼吸道■他救■现场心肺复苏(CPR)水中救护贵在早!救护溺水者时必须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专职救生员或受专门训练者外,即使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高声呼救,争取帮助。
最新证据说明,不必常规固定颈部,除非引起淹溺的外部环境有导致外伤的可能性〔推荐级别:IIa〕,包括潜水、滑水、酒精中毒或受伤的体征等。徒手或用器械固定颈部不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业火锅店实施流程
- 补漏保温合同协议书
- 养老院内部承包协议书
- 钢架焊接技术协议书
- 酒后损坏和解协议书
- 农村安置房包销协议书
- 金矿合伙投资协议书
- 呼吸道慢病管理
- 健身俱乐部转让协议书
- 酒店结婚转让协议书
- (高清版)WS∕T 389-2024 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
- 环卫承包协议
- 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安全注射》
- 医疗器械劳动合同范本
- 数字华容道-1课时
- 2024-2029年中国醇类燃料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相约劳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小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 MOOC 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奇异的仿生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