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关村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关村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关村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长治市关村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长治市关村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关村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蛋白质的R基团中共含有22个氨基

B.共有95个肽键

C.此蛋白质共有2条肽链

D.99个氨基酸形成此蛋白质时,共减少相对分子质量1764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由羧基总数和R基团上的羧基总数可知,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数为26-23=3条,故R基团中共含有25-3=22个氨基,A正确,C错误;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键数是99-3=96个,B错误;99个氨基酸形成此蛋白质时,共减少相对分子质量96×18=1728,D错误。2.植物A被害虫咬伤后,受伤部位分泌的多肽S能激活相邻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增加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从而抑制害虫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多肽S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多肽S基因是害虫的攻击诱导植物A突变产生的C.多肽S在植物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作用D.多肽S作为化学信息调节植物A与害虫的种间关系参考答案:C多肽S和双缩脲试剂能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在害虫攻击前植物A中已有多肽S基因,在害虫的攻击下多肽S基因表达产生多肽S,B错误;由题干分析可知,多肽S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C正确;多肽S作为信息分子只对植物细胞起作用,调节植物A与害虫的种间关系的化学物质是蛋白酶抑制剂,D错误。3.蓝藻和黑藻()A.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都具有细胞壁,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C.翻译都在核糖体上进行,共用一套密码子D.遗传物质都是DNA,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参考答案:C【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A错误;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错误;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翻译都在核糖体上进行,且共用一套密码子,C正确;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睛】能够判断出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为解答该题的关键。4.如图左侧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如图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参考答案:B【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和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感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由题图可知,胚芽鞘给以右侧单侧光照,因此生长素在左侧分布多,即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A>B.①去尖端的胚芽鞘放置A的一侧胚芽鞘生长比放B的一侧快,因此弯向B生长,即向右弯曲;②去尖端的胚芽鞘放在转盘上,匀速旋转,仍然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高,放置A的一侧胚芽鞘生长比放B的一侧快,因此弯向B生长即向左弯曲;③由于胚芽鞘尖端去掉,不能感受单侧光照,仍然弯向B生长,即向左弯曲.故选:B.【点评】对于单侧光照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和植物弯曲生长的原理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后仍可产生ATP

B.制取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临时装片用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需在制片时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以保持细胞活性

C.根据是否产生CO2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利用斐林试剂反应后的颜色深浅来鉴定甘蔗中蔗糖的含量参考答案:A6.将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C.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参考答案:B7.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DNA分子

C

G信使RNA

G转移RNAA

氨基酸色氨酸A.AAC

B.TGG

C.TCG

D.UGG参考答案:D8.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圈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可以抵抗一切干扰B.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是太阳能C.生物圈的多样性是形成复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D.生物圈物质上的自给自足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参考答案:A9.下列对“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培育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试管婴儿”的产生是有性生殖

②克隆动物的产生是无性生殖

③“试管婴儿”是辅助生殖的技术④可以用雄性动物的体细胞核进行克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试管婴儿与克隆动物的知识。试管婴儿的产生过程是有性生殖,克隆动物的产生是无性生殖,可用雌雄动物的体细胞核进行克隆。10.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高于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B.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C.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D.“离体植物茎段的生长量”是本实验的自变量参考答案:C11.图表示某同学在某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给予图中④一定剌激,则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2)刺激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跫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③处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用局部放大图中的数字表示)。(3)若在距离⑤5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剌激,⑤在3.5载秒后开始收缩;在距离⑤50毫米的Ⅰ处给予电刺激,⑤在5.0毫秒后幵始收缩,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_______毫米/毫秒。

(4)如果利用图中所示的相关仪器,验证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实验思路:刺激图中的____________观察B的指计是否偏转,再剌激____________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2).Na+内流

(3).⑩→⑨→⑥

(4).30

(5).①或②

(6).刺激①或②,B的指针发车偏转

(7).刺激④,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⑥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⑦是神经递质,⑧是突触后膜,⑨突触间隙,⑩是突触前膜。(1)图中④受到一定的刺激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即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2)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因此局部放大图中信息分子运动的方向为⑩→⑨→⑥。(3)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刺激点之间的距离是50-5=45毫米,兴奋在两者传导的时间=5.0-3.5=1.5毫秒,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45÷1.5=30毫米/毫秒。(4)利用图中所示的相关仪器,验证兴奋传递的特点:刺激图中的①或②,观察B的指计是否偏转,再剌激④,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结果预测:刺激①或②,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④,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组成以及突触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明确突触处兴奋的单向传递导致反射弧中兴奋也是单向传递的。12.在一段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t1~t2,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B.t2时,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最大C.t2~t3,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t4之后,乙种群的数量将无限增长参考答案:C图示为考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无法比较二者的增长速率大小,A项错误;t2时,甲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的一半,B项错误;t2~t3,甲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多,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项正确;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数量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故D项错误。13.纤瘦的人,体内含量最少的脂质是A.磷脂

B.胆固醇

C.性激素

D.脂肪参考答案:C14.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参考答案:C两者前期时染色体数目、DNA数目相同,但是染色体行为不同,减一前期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A错误;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也不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但这两个时期的DNA含量相同,C正确;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错误。15.根据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的碱基有5种

B.B表示的是核糖C.D表示的核糖核苷酸

D.D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参考答案:D16.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故AABBCC桃子重210克。甲桃树自交,F1中每个桃重均150克。乙桃树自交,F1中每桃重为120克~180克。甲乙两树杂交,F1每桃重为135克~165克。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A.甲AAbbcc,乙aaBBCC

B.甲AaBbcc,乙aabbCC

C.甲aaBBcc,乙AaBbCC

D.甲AAbbcc,乙aaBbCc参考答案:D17.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有关这个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主要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DNA→RNA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RNA→蛋白质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D.RNA是蛋白质翻译的直接模板,DNA是最终决定蛋白质结构的遗传物质参考答案:答案:C18.在一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见下图。其中在a点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下面对该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c~d段菌体数量不再增加,这与使用青霉素有关B.a~b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大C.d点开始出现的变化说明d时一定是再次加入了青霉素D.曲线从b点到d点主要体现了青霉素对肺炎双球菌的选择过程参考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解析:c~d段是受一定容积和一定量的培养基所限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A错;青霉素起选择作用,将少量抗青霉素基因突变选择下来,大量不具有抗青霉素的菌体死亡裂解,a~b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明显升高,B正确;d点开始也可以是进入正常的衰亡期,C错;曲线a~b段体现了青霉素对肺炎双球菌的选择过程,D错。19.下列有关高中生物科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根据实验材料的特点使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时,两者的染色时间相同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点燃的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以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灰绿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CO2的产生情况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减小实验误差参考答案:B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利用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时,前者染色的时间长于后者,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然后取口腔上皮细胞置于其中,点燃酒精灯,将载玻片中有实验材料的部分对着酒精灯烘烤,直至烘干,以固定细胞,B正确;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C错误;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可以通过预实验预先摸索生长素浓度的大致范围,再做进一步的实验,D错误。20.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参考答案:C2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C.矿工易患“硅肺”原因与肺泡细胞中溶酶体数目增多有关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参考答案:D【分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该阶段氧气与还原氢反应生成水,释放能量并合成ATP;细胞癌变后就有无限增值、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表面糖蛋白减少等特征;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详解】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分布有与ATP合成有关的酶以及与水的生成有关的酶,A错误;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基因突变,突变后的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B错误;矿工易患“硅肺”的原因与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有关,C错误;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正确。22.(08西安中学、师大附中二模)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男性患有伴性遗传病的机率均大于女性B.从绿色植物叶片中提取叶绿素的常用方法是纸层析法C.用核移植技术培养出来的动物个体不仅仅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D.在寒冷和干旱的环境中,耐寒、耐旱植物根细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会降低参考答案:答案:C23.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

每个氨基酸分子中,都只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

每个氨基酸分子中,都必须至少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连接在碳原子上C.

右图中,只有4种分子可能参与组成人体蛋白D.图中所有能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各一个共同组成的一条短肽,其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各1个参考答案:C24.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参考答案:C25.人类的秃顶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所控制,但只在男性中表现。一个非秃顶男性与一父亲非秃顶的女性婚配,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后来在发育中表现为秃顶。则该女性的基因型为A.BB

B.Bb

C.bb

D.Bb或bb参考答案:D26.(04江苏卷)动物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可以肯定的是

A.甲种氨基酸是必需氧某酸

B.甲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C.乙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D.乙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参考答案:答案:D27.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3小时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观察,在该植物细胞内含有14C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细胞核参考答案:B28.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中都要脱去水分子C.糖类、蛋白质、核酸都具有的元素是C、H、O、ND.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水的含量一般较少参考答案:B29.在果蝇中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果蝇种群雌雄个体相等,位于随机交配的培养瓶中,每100只果蝇中只有1只是黑身的,则该瓶内灰身携带黑身基因的个体应占的比例为A.10%

B.18%

C.81%

D.90%参考答案:B30.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参考答案:B【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本题是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兴奋,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炮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后,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使突触后膜恢复静息状态,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该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对突触前膜不起作用,不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A错误;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正确;C、由题意可知,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递质,与突触前膜神经元持续性抑制没有关系,C错误;D、由题意可知,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递质,不是使神经元持抑制的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错误.故选:B.31.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参考答案:B32.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一果蝇种群全部表现为灰身,其基因型为AA和Aa,比例为l:2。该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一代,则F1种群(

)A.AA:Aa:aa=3:2:l

B.A的基因频率为2/3C.发生了进化

D.会出现黑身果蝇,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参考答案:B33.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下图所示,a、b、c表示现代工程技术,①②③表示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是核移植技术,①反应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若c是胚胎分割技术,③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C.①②③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D.若b是体外授精技术,则②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若a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则①反应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胚胎分割技术所得个体的基因型完全相同,但表现型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B错误;①②③中作为供体的动物品种是珍惜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而受体只要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即可,不需要是珍惜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C错误;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②为试管动物,这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核移植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4.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参考答案:B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则以神经递质形式传递,A项错误;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a分泌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分泌e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抑制作用,属于负反馈,B项正确;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a代表DNA,b代表RNA,c代表蛋白质,d代表转录,e代表翻译,所以d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中也可发生,C项错误;抗体只形成于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中不会出现抗体,D项错误。考点定位:神经调节、激素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免疫调节35.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和,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知识。A通过地里隔离形成两个种群和,有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所以A错;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了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所以C不对。即使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3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之间的胶原纤维可以用纤维素酶处理

B.鸡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所以可用来提取细胞膜

C.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D.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考答案:C37.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基因型TTSSTTssTtSSTtssTTSsTtSs比例111122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参考答案:C38.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类型,并且受基因A、a控制。有人对某一社区670个独生子女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A.油耳是显性性状,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B.组合一中,父母均为杂合子的家庭至少有25个C.组合二中,油耳父亲的基因型是AaD.组合三中,油耳母亲的基因型有的是AA,有的是Aa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组合一中,油耳双亲后代出现了干耳个体,说明油耳为显性,干耳为隐性;同时,油耳(显性)父亲生有干耳(隐性)女儿,由此可以推断出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详解】A、双亲都为油耳,却有干耳男孩和干耳女孩,说明干耳为隐性,油耳为显性,即控制油耳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油耳夫妇若要生出干耳女孩,双亲必为杂合子,有表中可知干耳女孩和男孩的数量为25个,所以组合一中,父母均为杂合子的家庭至少有25个,B正确;C、由于组合二的结果是80个家庭的后代,不是一对夫妇的后代,因此不能确定组合二中父亲的基因型,C错误;

D、组合三中,后代表现为油耳和干耳,且父亲均为干耳,所以油耳母亲的基因型有的是AA,有的是Aa,D正确。

故选C。3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指植物细胞在一定蔗糖溶液环境中,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根尖有关的细胞,均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参考答案:C【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质壁分离指植物细胞在一定蔗糖溶液环境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A错误;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根尖成熟区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生物多样性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C.若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则可推测甲虫属于初级消费者D.若加强管理某块草地以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草地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降低参考答案:C草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比农田生态系统多,所以其群落结构更复杂,A正确;生物多样性降低意味着生态系统中物种减少,导致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变简单,所以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功能退化,B正确;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说明甲虫是分解者,不是消费者,C错误;加强管理某块草地以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必然要除去杂草和害虫等生物,这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变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则会降低,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生物技术实践】I.(11分)下表是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土壤细菌的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试剂用量试剂用量牛肉膏5g琼脂20g蛋白胨10g水1000mLNaCl5g————(1)培养基的类型很多,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__________和无机盐。上述培养基配方中能充当碳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培养基配制完成以后,一般还要调节pH并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处理。(2)分离纯化微生物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3)假设培养结束后,发现培养基上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4分)花卉的培育,除可以使用传统的种子繁殖和利用茎、根、叶片等营养器官进行营养繁殖以外,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花卉培育的空间。比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细胞进行基因改造等。如果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耐寒基因成功导入一种热带兰花细胞,如何利用该重组细胞培育得到耐寒的兰花幼苗?简述培育过程。

参考答案:答案:I.(1)氮源

牛肉膏和蛋白胨

灭菌(2)平板划线法

稀释平板涂布法(3)稀释倍数不够,菌液的浓度太高;划线时,划完第一次没有灭菌即接着划第二次;培养过程灭菌不严格,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任两个,2分)II.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先通过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再通过再分化诱导生根生芽,得到植物苗。42.(11分)某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分化受等位基因M、m控制。研究发现,含基因M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株。该植物刚萌发形成的嫩茎有绿色、紫色与红色三种类型,依次由基因aB、ab、a控制,且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中,绿茎雄株有

种基因型,紫茎雄株的基因型是

。(2)在一个该植物的种群中,雌株与雄株的数目比为1:1,m基因的频率为

。(3)紫茎雄株与绿茎雌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一部分红茎个体。子代中出现绿茎雌株的概率为

(4)该植物的嫩茎具有很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研究发现,雄株萌发产生的嫩茎数量多、品质好。为让杂交子代全为雄株,育种工作者成功培育出一种“超雄株”。①该“超雄株”的基因型为

②育种工作者培育“超雄株”采用的育种方法可能是

。参考答案:(1)3ababMm、abaMm(2)75%(3)25%

(4)①MM②单倍体育种

解析:(1)雄株的基因组成是Mm,雌株基因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