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中国设计史)_第1页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中国设计史)_第2页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中国设计史)_第3页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中国设计史)_第4页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中国设计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设计史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

第一节历史发展概况1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中国设计史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四节近现代的服装设计4

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

第三节近现代的陶瓷设计3第七节纺织品、服饰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

第八节近现代设计理论8中国设计史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九节本章小结9

第十节思考题10

第七节近现代设计教育7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一节历史发展概况1从1840年到1919年属于我国近代时期,1919年以后中国步入现代近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始终伴随近代中国手工业和对外贸易而发展①鸦片战争使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举步维艰;②洋务运动产生了中国艺术设计发展史上的生产方式变革;③民国建立使中国艺术设计发展产生了积极变化;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现代中国艺术设计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艺术设计进入崭新发展时期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能充分反映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①出现了按功能需求分的多种新建筑类型;②用砖木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替代中国传统木梁架结构;③创造出中外结合的新中国式建筑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境内出现了西式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基本没有产生重大影响1.近代建筑体系概述北京宣武门天主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鸦片战争之后,西式建筑在中国大量出现1.近代建筑体系概述怡和洋行天津法国领事馆南立面图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甲午战争后,中国建筑开始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原先的砖木结构1.近代建筑体系概述华俄道胜银行三层楼砖石钢筋混凝土建筑,平面比较规则,立面用古典柱式以及人像雕塑装饰,建于1910年,外面镶贴有白瓷砖,这在当时属独创。正面中部冠以仿爱奥尼式石柱和壁柱。立面构图具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特色,具有新古典派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出现了大量多层建筑1.近代建筑体系概述上海国际饭店上海国际饭店(ParkHotel)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有20世纪30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它是当时全国也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平面布置成工字型,立面采取竖线条划分,前部15层以上逐层四面收进成阶梯状,造型高耸挺拔,是20年代美国摩天楼的翻版。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一、盛行洋式建筑①外廓式建筑:一般为带有两面或三面外廓的两层四坡顶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主要特征是具有联系的半圆券轮廓或梁柱式外廓2.近代建筑设计形式上海原德国领事馆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一、盛行洋式建筑②西方复古主义、折衷主义建筑:建筑群或单体建筑2.近代建筑设计形式马勒住宅天津劝业场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一、盛行洋式建筑③新艺术风格、装饰主义建筑2.近代建筑设计形式沙逊大厦秋林公司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二、复兴中国传统建筑①教会学校建筑采用“中国式”2.近代建筑设计形式燕京大学校园规划示意图金陵大学北大楼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二、复兴中国传统建筑②复兴中国传统建筑——五四运动以后,全国反帝爱国情绪和民族意识空前高涨,要求对传统中国建筑形式作出重新肯定和评价;——国民政府制定的《首都计划》和上海市政府制定的《市中心区域计划》明确提出建设设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留学回国的中国建筑师将学到的学院派折衷主义建筑观念与本民族的传统模式相叠加2.近代建筑设计形式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二、复兴中国传统建筑②复兴中国传统建筑:仿“宫殿式”、折衷混合式2.近代建筑设计形式民国上海市政府大楼中山陵藏经楼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二、复兴中国传统建筑②复兴中国传统建筑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特点:——结构巧妙完整——中西结合、浑然一体——气势恢弘磅礴——简朴庄重、精神永存2.近代建筑设计形式中山陵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赵深、陈植、童寯(jùn)设计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2.探索现代建筑形式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平面呈"T"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人口处有一个宽敞的门廊。中部高四层,两翼高三层,另有半地下室一层。整座建筑的平面设计与立面构图基本采用西方现代建筑手法,同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细部。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2.探索现代建筑形式杨廷宝设计的南京中央医院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2.探索现代建筑形式杨廷宝设计的南京中央医院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大戏院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二节近现代的建筑设计22.探索现代建筑形式奚福泉设计的虹桥疗养院范文照设计的上海美琪大剧院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三节近现代的陶瓷设计3近现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的灰暗时期,列强在中国开办的陶瓷生产企业对中国传统陶瓷业造成了冲击一批有识之士开设瓷业学堂和瓷业公司,为中国瓷业发展做出贡献1.有识之士的努力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三节近现代的陶瓷设计3一、江西瓷业公司1901年,江西巡抚柯逢时奏请开办景德镇瓷器公司二、北京瓷业公司1923年,叶麟趾、也麟祥兄弟在河北创办北京瓷业公司1.有识之士的努力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三节近现代的陶瓷设计3一、“珠山八友”与瓷板画的流行1928年,瓷板画开始流行,在王琦倡导下成立了“月圆会”,有八位画师参加,号称“珠山八友”。他们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念,形成了陶瓷彩绘特征2.民国时期陶瓷设计的成就珠山八友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三节近现代的陶瓷设计3一、“珠山八友”与瓷板画的流行“珠山八友”陶瓷彩绘特征:①以形为神、雅俗共赏;②设色明丽、光彩照人;③诗情画意、抒发情怀2.民国时期陶瓷设计的成就邓碧珊作品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三节近现代的陶瓷设计3二、昙花一现的洪宪瓷洪宪瓷遗留下来的很少2.民国时期陶瓷设计的成就洪宪瓷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四节近现代的服装设计4民国政府颁布了《服饰条例》体现了制服平等原则,对老百姓的思想和服饰观念起到了表率作用封建服饰文化的解体和中西服饰文化交流成功是该时期的总体特征强化实用价值,强调穿着便捷、加强审美效果、体现时代风貌是该时期服装变革的总体趋势和设计理念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四节近现代的服装设计4一、款式设计:方便的中国“西装”1.男装设计典型——中山装中山装孙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诘襟服)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山装成为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的正式服装。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四节近现代的服装设计4二、材质用料设计:实用与大众化材质选择:毛呢面料、棉布料色彩设计:丰富多彩,做到了普及化、大众化中山装设计用料上的多元化、色彩的丰富性为当时各个阶层的人都提供了极大的衣着方便,比较适合国民大众普及穿着1.男装设计典型——中山装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四节近现代的服装设计4一、旗袍的款式设计:人体美展现改良旗袍设计上开省收腰,表现体态,襟领设计简约化、圆润化旗袍款式的实用设计:季节性、便利性、节约性2.女装设计新时尚——旗袍改良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四节近现代的服装设计4二、旗袍的用料与装饰设计:多样与简约材质面料多样化,布料色彩没有约束,装饰简约化,适合各个层次人穿着2.女装设计新时尚——旗袍改良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中华民国时期,广告经营者已经注意研究消费者心理,追求广告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商业广告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思路和形式1.经济类广告设计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一、商业广告设计思路的创新(烟草业)①月份牌:精美的外观设计1.经济类广告设计香烟月份牌广告谢之光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一、商业广告设计思路的创新(烟草业)②香烟画片:灵活的促销手法为了推销香烟,商家在香烟盒子里附赠一种小卡片,印着风景或人物之类的图片,另一面印说明文字,俗称香烟卡片或烟画1.经济类广告设计民国交际花烟画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一、商业广告设计思路的创新(烟草业)③情感交流:大众的接受媒介情感投资是商业宣传的必修课;香烟广告设计要充分考虑中国人民的情感;爱国宣传时烟画商业广告的一面大旗;香烟广告还运用名人效应的方式进行广告设计1.经济类广告设计民国烟画广告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二、商业广告设计的形式创新①霓虹灯广告设计民国时期诞生了最有创新力的广告形式——霓虹灯广告成本低、效果佳、经济实用1.经济类广告设计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二、商业广告设计的形式创新②橱窗广告设计橱窗广告的艺术魅力是能渲染商品特有的功能,充分展示商品的个性美1.经济类广告设计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二、商业广告设计的形式创新③活动广告车辆广告,印刷在汽车上面的文字或图案广告1.经济类广告设计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社会性广告主要是用作政治宣传或社会公益用途,民国时期最为关注时局的广告形式是抗战漫画抗战漫画宣传的目的是揭露敌人的罪恶,唤起民众抗日斗志2.社会类广告设计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一、漫画中的主题人物设计注重外形特征及内涵意义,形象鲜明简洁、构思巧妙、突出主题2.社会类广告设计把害虫一个一个捉干净(钱病鹤)帝国主义和汉奸张谔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二、漫画构图设计上夸张适度、对比鲜明,突出主题2.社会类广告设计向新中国途程迈进(李凡夫)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第五节近现代的广告设计5电影海报是民国时期用于文化宣传的重要新广告类型:①内容设计简明切题;②尺幅设计多样适用3.文化类广告设计十字街头海报《再生花》电影海报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年画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绘画画种,年画范围很广民间艺人创作、经由行业作坊刻绘经营、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内容的绘画作品都可以算年画年画分为:版画、刻纸、纸绘三种近代年画继承多于创新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传统年画和人民大众的风俗习惯、审美要求、宗教信仰、环境起居、政治观念等密不可分民国年画既反映民俗生活,又富有时事政治色彩,崇尚新人新事,为改良年画1.改良年画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改良年画去除了传统年画形式主义装饰趣味明显、掩盖或扭曲内容的真实缺陷,放弃了完全套用神像格式的倾向,突出创意1.改良年画五色旗娃娃天津杨柳青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改良年画的题材不同于传统年画,最主要的特征是涉及时事内容(国内斗争、反帝反侵略),其次是涉及诸多改良形象(社会新风气、科技发展、国际交流)1.改良年画大战山海关河北武强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民国初年,月份牌年画把改良年画的广告宣传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民国时期非常有效的商业推销宣传手段,原因有两点:①画面设计合乎大众审美需求②内容设计上大胆创新2.月份牌年画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原因有两点①画面设计合乎大众审美需求:构图上选取中国年画形式并加以改良,注重广告功能和大众审美的完美结合2.月份牌年画月份牌年画广告谢之光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原因有两点②内容设计上大胆创新:月份牌年画广告题材内容并不广泛,美女图案是主流,很少有男士形象,主要是因为民国女性解放自己,展示自己魅力的社会进步现象,新中国成立以后,月份牌年画内容题材得到了发展2.月份牌年画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新年画密切配合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斗争的需要,教育和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反映了解放区的新生活3.新年画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一、新内容——“新年画”的主要特征新年画以宣传为主要任务,继承了传统颂美抨恶的“真”、“俗”特点,除反映现实政治、军事、民生外,还进行革命思想大众普及,宣传农村新风貌3.新年画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二、构思设计上的新意——形象置换就年画继承上的形象置换;借古喻今的设计3.新年画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三、构图设计上的新意新年画构图更加灵活,充分借鉴中外绘画构图方式,出现了很多风格鲜明的作品3.新年画参军图洪波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六节近现代民间年画设计

6四、年画技法与形式上的拓展新年画在绘画技法上突破性地大胆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和水粉画、油画等多种技巧,并创造了水印木刻年画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式木刻3.新年画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七节近现代设计教育7一、清末洋务运动中的军工类工艺学堂清末的教会学校普遍比较重视美术工艺教育科的开办,与真正意义的设计教育有很大差距洋务派开办的军事与工业制造类的工艺类学堂为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做出了最初的尝试1.近代设计教育概述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七节近现代设计教育7二、清末“戊戌变法”后的各类学堂(1)实业学堂:现代设计教育的起步清政府的支持下,国内出现了一批工业实业学堂,非常重视设计与工业、科技的关系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在《劝学篇》中呼吁开办教育张百熙《奏定学堂章程》使中国教育有了巨大进步1.近代设计教育概述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七节近现代设计教育7二、清末“戊戌变法”后的各类学堂(2)师范学堂:现代设计教育的兴旺师范学堂的建立是近现代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南京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师范学堂,第一个开设了图画手工科的学校1.近代设计教育概述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七节近现代设计教育7二、清末“戊戌变法”后的各类学堂(3)子女学堂:现代设计教育的拓展清末女子教育之初就开设了与设计相关的教学课程,包括缝纫、刺绣等手工艺,拓展了中国设计教育对象的范围1.近代设计教育概述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七节近现代设计教育7三、民国时代的艺术专科学校辛亥革命以后,在日本设计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很多艺术专科院校开设了工艺设计课程,为我国近代专业设计教育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近代设计教育概述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七节近现代设计教育7三、民国时代的艺术专科学校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前身,1928年以后就拥有了比较完善的设计类学科设置国立杭州专科艺术学校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现代艺术倾向强烈,注重基本技术训练和艺术素质修养1.近代设计教育概述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七节近现代设计教育7一、日本、欧美设计教育的影响中国设计教育最直接受到的是日本设计教育的影响,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西方人到中国从事设计教育,对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的开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日本、欧美和设计学留学生对中国近代设计教育的影响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七节近现代设计教育7二、留学生对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清政府对外派出的留学生对中国近代设计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陈之佛编写了《图案讲义》、《图案》、《图案构成法》等著作,将图案设计引进到中国,包含了“包豪斯”的艺术设计思想2.日本、欧美和设计学留学生对中国近代设计教育的影响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八节近现代设计理论

8陈之佛是我国现代工艺美术和设计理论的奠基人之一陈之佛编写的《图案讲义》、《图案》、《图案构成法》等著作奠定了中国设计教育的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培育了一批设计人才1.陈之佛的图案设计理论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八节近现代设计理论

8陈之佛在设计理论方面的贡献:一、将设计的“图案”与绘画区分开来二、提出了设计的“实用、经济、美观”三原则三、总结出具体设计的“乱中见整”、“个中见全”、“平中求奇”、“熟中求生”的十六字方针1.陈之佛的图案设计理论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八节近现代设计理论

8庞薰琹将西方的绘画技巧融入到中国传统装饰绘画的意境和情调中,作品既有欧洲油画的色彩和层次,又有中国传统装饰的淡雅和清新自然,创作也关注社会现实和民众生活2.庞薰琹(qín)的装饰设计理论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八节近现代设计理论

8庞薰琹在装饰设计理论领域的贡献一、扩大了“工艺美术”的含义,提出了“美术设计”的概念二、提出了工业化、日用化、大众化的“三化”设计理论三、装饰设计融合多种艺术的原理四、装饰设计核心在于创新原则2.庞薰琹(qín)的装饰设计理论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八节近现代设计理论

8雷圭元是中国现代设计理论奠基人之一,1947年总结撰写了代表性著作《新图案学》3.雷圭元的“新图案”理论中国设计史

|第11章近现代的设计

第八节近现代设计理论

8《新图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