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35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李清照个人档案个人资料

生卒:享年:72岁

朝代:北宋→南宋

字号:号易安居士

别名:李易安

出生地:齐州章丘

家庭情况

父亲:李恪非(苏东坡门生)

母亲:王氏(王玮长女)

亲戚:蔡京(表姐夫)、秦桧(表妹

夫)、张择端(赵明诚表弟)

胞弟:李远

配偶:赵明诚、张汝舟

子女:无子女

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她是忧国伤逝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乱世美神李易安婉约派词的特点内容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言情,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爱情、友情、亲情、感时伤世之情,都是它应有之情。手法方面: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风格方面:温柔香艳,绮丽清新。音节谐婉,情调柔美,情致缠绵,凄恻动人。可歌性强。

“凡有井水处皆可歌柳词”“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三首词,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分析豪放派与婉约派作品有何不同。(1)意象上:豪放派倾向于大的并且比较开阔的事物,如大江、大河等;

婉约派则选取相对小巧而情思细腻的事物,如风雨花鸟等。(2)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迈的气氛;

婉约派则有一种柔和、婉转、含蓄的格调。(3)选材上,豪放派一般抒发人生志趣,借山水景物,感古怀今。

婉约派则爱写男女恋情,悲欢离合,咏物记事等。(4)情感上,豪放派多了几分豪气,高逸旷达的精神;

婉约派则委婉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婉约派词和豪放派诗词不同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其词充满了凄凉、哀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人物生平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南渡内容情感代表作前期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思念丈夫《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后期思夫思乡思国浓愁哀愁国仇家恨《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词风不同:南渡前:清丽柔媚

南渡后:凄婉哀怨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和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EABCD国家飘摇丈夫病逝晚年无子金石遗失再婚不幸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五大不幸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品背景公元1127年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北宋灭亡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明诚家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藏书被焚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明诚病逝金兵入侵浙江清照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丈夫去世孀居,境况极为凄凉颠沛流离

经奉化、上宁海至三门,入章安,至黄岩,具舟入海,奔温州。自台州、明州回越州,次年赴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南渡后晚年的作品悲愁、哀伤的样子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养息,休息菊花枯萎,凋零殆尽憔悴,凋零、枯萎。损,这里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可以,能够怎样挨到天黑。怎生,怎么、怎样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课文翻译任务探究一分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寻寻觅觅”:描绘了词人经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因精神恍惚、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冷冷清清”:描写了词人寄身异地、无人为伴的孤独处境。“凄凄惨惨戚戚”:总结了词人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用十四个字构成了七组叠词。这七组叠词一直为词论家所盛赞,说这样连叠七字是“创意出奇”,是“卓绝千古”的。这个开端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了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

感受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环境冷清心境清冷凄凉惨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怎样入愁?①叠词、有节奏感、层层递进②奠定基调:哀婉、凄凉、愁苦直接入愁直接抒情首句运用叠词的作用:1、内容上:巧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寻觅无着、四顾茫然的女词人形象及其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2、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韵律感和音乐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大弦嘈嘈如急雨(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突出特征,强调作用;2、摹声摹色,拟声叠音,身临其境;3、增强语言节奏感、音乐美;4、表达情感,更加细腻深刻。叠词的作用词人借助哪些意象间接抒情?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

淡酒黄花细雨过雁梧桐急风

通过眼前生活叙写愁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意象所表达的感情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表现了词人晚年的凄凉惨淡风急而冷,加重感情引发了词人对故国故家和往昔伉俪生活的追怀,表现了词人由国破家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象征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象征悲凉、孤寂、凄苦象征哀伤、愁思任意象分析七★意象解读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鲍照《拟行路难·其四》词人意在突出愁情的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的凄凉惨淡。

酒是“愁”的象征酒★意象解读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八声甘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秋风、晚风、冷风秋风渲染愁情环境的寒衬托内心的冷词人独居生活的凄惨风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雁声凄切。

——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感。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旧时相识,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亡夫之痛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

——国破家亡之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无甚可摘有谁堪与共摘黄花词中以憔悴枯萎、无人采摘欣赏的败菊象征着遭逢家国巨变、丈夫离世、四处漂泊的词人凄愁惨淡的晚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黄昏雨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雨“细雨”的“点点滴滴”正是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只有“守着窗儿”才能听到的声音,这种“细雨”的“点点滴滴”只能让词人更苦闷、更孤独、更凄凉。这些点滴不是滴在耳里,而是滴在了心里和孤寂的灵魂里。此情此景,词人愁在哪里?这种写愁的手段叫借景抒情。愁在那浑浊的淡酒里;愁在那急骤的秋风中;愁在那孤飞的大雁上;愁在那满地的黄花里;愁在那细雨中的梧桐上。《声声慢》中用了三个“怎”字,三个“怎”字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借酒浇愁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孤独地看着窗外的黄花憔悴,目送空中飞过的雁群,无比凄凉的心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愁之情已经达到了顶点。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实则倾泻无遗。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怎一个愁字了得!表达技巧巧用叠字,极富表现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词,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这样的开头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的愁苦之情。词末“点点滴滴”,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却又像是打在词人心头,一滴滴、一声声,敲击着满腔愁绪。语言浅显自然。“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近白话。“这次第”,是宋代口语。以家常话,写心中事,发肺腑情,似是信手拈来,但语浅意深,显得非常自然、真挚。典型意象,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作者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急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作为愁情的衬托,情景映衬,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乱世中的美神补充知识

叠字的作用诗歌中叠字用得好,表情达意或强烈、或委婉、或深沉;状物描景绘声绘色,可见可闻;并且读起来掷地有声,显示其音律美。

1、可使所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2、具有音律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愁直接抒情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词眼)(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意境)如何抒情当堂训练

如梦令·昨夜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