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乙烯只能由植物体内成熟的部位合成②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植物激素也能调节基因的表达③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其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只有激素调节④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⑤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以后又遇到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脱落酸的分解有关A.2项 B.3项 C.4项 D.5项2.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α具有最小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性状C.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则不能D.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4.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上侧是细胞膜的外侧B.②③表示蛋白质分子C.②③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D.其功能特性主要与②分子有关5.下表为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A、B、C、D分别代表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GP代表各成分的同化量,X代表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GPXRA25.25.718.2B3.90.83.1C214.378.5135.8D1678.6635.71042.9分解者369.850.1319.7(注∶表中能量数值单位为∶108kJ/(m²·a))A.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D→C→A→BB.该时间段内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增加的C.该段时间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922×108kJ/(m²·a)D.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到三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0%6.下列有关种群的空间特征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从而形成种群的空间特征B.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C.光照既影响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又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形成D.人类活动既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又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7.下表为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2,4-D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清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4-D浓度(mg/L)对照100300500数目581715根长(cm)4.26.16.35.5A.实验前需去除枝条上的成熟叶片排除内源生长素的影响B.促进该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浓度是300mg/LC.促进生根效果相同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2,4-D浓度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2,4-D对根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8.(10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B.种群密度能很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C.我国放开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D.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种间关系都属于种群基本特征二、非选择题9.(10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利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B.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与使用浓度、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有密切关系D.α-萘乙酸(NA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10.(14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等C.浆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11.(14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示了人体除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它们对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体温和新陈代谢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任何一个外周生物钟和主生物钟不同步,就有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下图为哺乳动物生物钟及其雄性动物生殖调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褪黑素俗称脑白金,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的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有些同学熬夜玩手游,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手机光线_________(“促进”或“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睡眠。(2)实验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抑制性腺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激素减少;雌性激素在卵巢细胞中的内质网上合成,该激素作用的受体位于靶细胞的_______________。(3)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健康人体内小分子物质5-羟色胺在大脑皮层神经突触中的含量比较高,缺乏该物质会使人情绪低落、紧张易怒,而易患抑郁症。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5-羟色胺通过__________方式释放出来。②抑郁症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两周就可得到缓解,根据医嘱坚持服药可大幅度降低复发几率。众多解释抑郁病因的理论中,单胺类学说是最经典的一种:脑内的单胺类递质(如5-羟色胺等)系统功能失调。SSRI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新型抗抑郁药。请根据下图阐述该药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是水稻的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情况,请据图回答:(1)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2)C点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D点代表的含义是此时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起抑制作用,对抑制生长的正确理解是_______________,曲线BC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图中E、F两点所代表的含义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详解】①乙烯由植物体内各个部位合成,①错误;②植物激素的合成受酶的控制,而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故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控制,而激素具有调节作用,又影响一些基因的表达,②正确;③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③错误;④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仍能进行极性运输,④错误;⑤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解除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使得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⑤正确;综上②⑤正确,共两项,故选A。2、D【解析】图一:胚芽鞘弯曲程度越大,α越小。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欲证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应设计空白对照组。图二:横坐标以上的部分代表促进作用,横坐标上的点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横坐标以下部分(c点以后)代表抑制作用。【详解】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大,胚芽鞘一侧生长最快,其弯曲程度最高,α具有最小值,A正确;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大,胚芽鞘一侧生长最快,其弯曲程度最高,α具有最小值。因此,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B正确;C、横坐标以上的部分代表促进作用,横坐标上的点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横坐标以下部分(c点以后)代表抑制作用,C正确;D、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所以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D错误。故选D。3、C【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详解】A、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性状组合,B错误;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因此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则不能,C正确;D、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C。4、B【解析】A、有糖被的细胞膜外侧,故上侧是细胞膜外侧,A正确。B、由图可知,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C、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C正确;D、其功能特性主要与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故选B。5、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GP=X+R;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根据表格中同化量大小情况确定,D是生产者,C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B是三级消费者。【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由于“A、B、C、D分别代表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止一条,A错误;B、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1678.6×108kJ/(m2•a),而生态系统所输出的能量为各营养级消耗的能量与分解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1042.9+135.8+18.2+3.1+319.7)=1519.7×108kJ/(m2•a),小于1678.6×108kJ/(m2•a),故该时间段内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增加的,B正确;C、该段时间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1678.6×108kJ/(m2•a),C错误;D、根据表格中同化量大小情况确定,D是生产者,C是初级消费者,A是次级消费者即第三营养级,B是三级消费者即第四营养级,故次级消费者流向三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9÷25.2=15.5%,D错误。故选B。6、A【解析】1、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2、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详解】A、不同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从而形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形成了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B、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B正确;C、光照既影响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又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形成,C正确;D、人类活动既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又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如立体农业的建立,D正确。故选A。7、C【解析】由题意可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生根的数目和根长。分析数据可知,随着2,4-D浓度的增加,促进生根的数目和长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少。【详解】A、实验前去除枝条上的成熟叶片是为了减少蒸腾,去除枝条上的芽目的是排除内源生长素的影响,A错误;B、四组实验中,由于浓度梯度较大,所以不能确定300mg/L的2,4-D一定是最适浓度,应该是300mg/L左右,应进一步在100-500之间再设计实验,B错误;C、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促进生根效果相同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2,4-D浓度,C正确;D、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后,生根数目均多于对照组,根长均大于对照组,只能体现2,4-D对生根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错误。故选C。8、C【解析】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不同,1∶1的性别比例未必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A错误;B、种群密度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错误;C、我国放开二孩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C正确;D、种间关系属于群落的特征,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及其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非选择题9、A【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化合物。【详解】A、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激素,A错误;B、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故被广泛应用,B正确;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与使用浓度、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有密切关系,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浓度、方法等,C正确;D、α-萘乙酸(NA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生长素类似物,D正确。故选A。10、A【解析】1、体液免疫: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病原体侵入靶细胞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这一变化信号,之后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他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解】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都会增殖和分化,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新的细胞毒性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错误;B、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者细胞集团等,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正确;C、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因此将细胞内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正确;D、靶细胞是病原体侵入的宿主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A。11、(1).抑制(2).促性腺(3).细胞内(4).①胞吐(5).②SSRI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的5-羟色胺的转运载体,阻止递质的回收,进而提高突触间隙内的5-羟色胺浓度,改善病人症状(写到抑制突触前膜吸收5-羟色胺就可以给分)【解析】据图分析: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睾丸,并且在对雄性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详解】(1)由于手机或电脑的光线通过神经调节导致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继而导致本应晚上分泌较多的褪黑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抑制作用减弱,影响了生物钟。(2)实验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抑制性腺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雌性激素在卵巢细胞中的内质网上合成,说明雌性激素的本质为脂质,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故该激素作用的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内。(3)①神经递质存在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所以5-羟色胺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