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教学设计_第1页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_第2页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_第3页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_第4页
常见的碱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与合作乐于探究----------《常见的碱》教学设计环县木钵初中黄过平一、教学内容分析课标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促进工农业的生产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之后的又一教学内容,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已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和能力,这为学习常见的碱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习方法方面: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学生对碱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思想和方法。三、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学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在“常见的碱”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知识的对比,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的能力。使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形成了互帮互助意识。因此我把这节课的设计重点放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作学习上,我通过“白纸变红字”,“清水变牛奶”这两个魔术设置教学情境,引出课题。为了增强对比性,我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物理性质和用途设置成表格类比形式,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验证性试验探究,分组完成导学案;然后师生再次互动提出问题,共同解决。经过小组内的讨论与合作,以复习提问形式带过了碱的第一个化学性质碱和指示剂的反应,回顾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顺利的引出了碱的第二个化学性质,将重点放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反应这个知识点上,让每组学生尝试着设计探究CO2和NaOH的反应装置,学生展示后教师进行验证。课堂中始终体现教师为服务者,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思想,教师有意在问题中再次暴露问题,而后共同解决加深记忆,本节课的设计主题是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策略分析1.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学习;(2)、合作学习法:将全班学生按6人一组分为8个小组,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任务;(3)、交流讨论法:完成学习任务后,每组代表总结组成,使各个小组得到交流。(4)、实验教学法:本节课有学生分组实验;也有教师演示实验。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自学对学群学---思考讨论------实验探究-----总结巩固”。(1)、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小组协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3)、互帮互助法:学的好的同学给基础差的同学讲解,学生之间传递的知识往往比老师传授的更容易接受,这样基础差的学生有了认识,基础好的学生得到了巩固。在综合分析课标和教材基础上,以新课堂分组合作探究教学为理念,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流程:五、教学设计流程课题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课时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NaOH和Ca(OH)2的性质【对比试验、教师演示】(如图)取两个体积相同的软矿泉水瓶,收集满CO2,向其中一个瓶中加入约25毫升NaOH溶液,向另一个瓶中加入约占瓶总体积三分之一的蒸馏水,盖好瓶盖震荡,观察现象。请同学们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观察现象:两个塑料瓶都变瘪了(体积缩小)。学生大胆猜想:可能是NaOH溶质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有趣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现象的能力。【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释)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塑料瓶体积缩小,实质是NaOH、H2O和CO2分别发生了化学反应。(追问)塑料瓶内装有相同体积的CO2,但塑料瓶缩小相同的程度时所用的H2O量多,而用的NaOH量少,说明了什么问题?(总结)NaOH溶液和CO2反应时,主要和溶质NaOH发生了反应。【教师指导、正确书写】指导学生完成完成NaOH溶液与CO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出问题、学生思考】(1)氢氧化钠应如何保存,为什么?(2)能否用氢氧化钠来干燥CO2气体?倾听,思考。学生意识到NaOH更易和CO2反应。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应密封保存,因为NaOH(1)易潮解(2)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不能。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形象记忆,突破难点,便于学生掌握。引导学生把试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理论,让学生感受化学、体验化学。【引导归纳】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可知,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通过交流总结出碱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及时总结归纳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三、课堂小结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那些知识。(1)掌握了哪些知识?(2)学会了哪些方法?(3)明白了哪些道理?讨论并回答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四、课堂练习(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色,遇碱溶液变色;无色酚酞遇酸色,遇碱溶液变色。(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如何区分开来?(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因变质而导致质量增加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食盐水D.浓盐酸分组作答提高巩固知识应用的能力。五、课后作业1.课外作业:(1)请同学们搜集一些食品干燥剂,看看其成分;(2)将两朵红色(或紫色)的鲜花分别插入白醋稀溶液和石灰水中,注意每天观察鲜花并更换溶液。几天后溶液有什么变化?2.书面作业:P59页第1、3、4题。学生课后安组讨论完成。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巩固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六、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节课在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主要围绕常见碱----NaOH和Ca(OH)2的物理性和化学性质这两个方面展开探究。主要有如下3个特点:(一)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先通过创设魔术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初步完成导学案,然后通过组内对学,组间对比群学,结合验证性实验,交流讨论,提出问题,答疑解惑等活动,认识了NaOH和Ca(OH)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Ca(OH)2的制备方法等问题,又通过复习归纳,探讨设计实验装置以及对比试验等方法探究了碱的化学性质,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二)充分利用小组的自身优势,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鼓励学生都能动手参与操作,解决了一部分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差等现实问题,为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素养和实验习惯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三)利用多媒体结合分组实验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枯燥的知识容易理解、掌握而且直观,通过实验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化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很有趣,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生探究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