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梨园屯学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梨园屯学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梨园屯学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梨园屯学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梨园屯学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第二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注意事项:1.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2.解答题作答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填写,答题不得超过答题边线区域。3.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4.在考生信息框中填写班级、姓名及考号。5.正确的填涂示例:▅6.错误填涂:[√][×][▁][△]积累运用。1.书写。(注意书写正确、端正、美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构匀称。书写时要注意“期”“涨”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2.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1)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江上秋风动客情。【答案】①.最是橙黄橘绿时②.萧萧梧叶送寒声【解析】更多免费优质滋源请家威杏MXSJ663【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1)书写时注意“橙”“橘”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萧”“寒”的正确写法。3.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远上寒山石径斜(小路) B.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C.菊残犹有傲霜枝(犹豫) D.知有儿童挑促织(拨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考查对字义的正确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含义及词语意思来理解,还要注意平时积累。A项正确,“远上寒山石径斜”意思是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径斜:小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B项正确,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思是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生:出现、产生。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山行》。C项有误,“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北宋苏轼《赠刘景文》的七绝诗,意为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犹:仍然。D项正确,“知有儿童挑促织”意思是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挑:拨弄。诗句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夜书所见》。因此答案为C项。4.下列书写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穿戴孔雀 B.功课墙璧 C.平展几乎 D.香味围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的辨析。B.墙璧——墙壁。故选B。5.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诵读(sòng)坪坝(bèi) B.钥匙(yuè)掠过(lüè)C.骨碌(gū)处暑(chù) D.孵化(fū)担负(dān)【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A.坪坝(bèi)——bà;B.钥匙(yuè)——yào;C.处暑(chù)——chǔ。故选D。6.看拼音,写词语。秋天把大地dǎban()得如同一位xiānnǚ(),xiānyàn()的júhuā()、熟透的橙子是她fúzhuānɡ()上piàoliang()的印花。瞧,她正手持dízi()zhǔnbèi()演奏一首fēnɡshōu()的yuèqǔ()。【答案】①.打扮②.仙女③.鲜艳④.菊花⑤.服装⑥.漂亮⑦.笛子⑧.准备⑨.丰收⑩.乐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鲜艳、服装、漂亮”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7.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知秋鸦雀()()()红()赤()()累累()忙()乱哈哈()()提()吊()争()恐()四面()()【答案】①.一②.叶③.无④.声⑤.面⑥.耳⑦.果⑧.实⑨.手⑩.脚⑪.大⑫.笑⑬.心⑭.胆⑮.先⑯.后⑰.八⑱.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一叶知秋:形容通过一个细微的变化就能察觉到整个趋势或情况的变化。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声音。面红耳赤:形容因激动、羞愧、生气或着急等情绪引起的面部发红和耳朵发烫。果实累累:形容植物结果很多,收获丰富。手忙脚乱:形容非常忙碌,无法顾及自己的手脚。哈哈大笑:形容开怀大笑,心情愉快。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害怕,心神不定。争先恐后:形容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竞争非常激烈。四面八方:形容来自各个方向,四面八方的人或事物。8.“秋风送爽”“草长莺飞”“皑皑白雪”“夏水汤汤”形容的季节分别是()A.秋春冬夏 B.秋夏冬春 C.冬秋夏春 D.冬春夏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秋风送爽:秋天的风,迎面吹来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即描写的是秋天。草长莺飞:花草生长,群莺飞舞。形容暮春时节的迷人景色。即描写的是春天。皑皑白雪:指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即描写的是冬天。夏水汤汤:夏天雨水多,也指洪水泛滥。即描写的是夏天。故选A。9.下列古诗中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一项是()A.《山行》 B.《赠刘景文》 C.《夜书所见》 D.《咏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A.《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全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即描写的是秋天;B.《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菊残”二字足以表明如今是秋天的季节,因为菊花是在秋天盛开的,现在菊花已经残落凋零了,说明秋天已经到来了。即描写的是秋天;C.《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即描写的是秋天;D.《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即描写的是春天。故选D。10.填空。(1)爸爸总教育我:“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做人一定要明事理”(2)漫游童话世界,我认识了____________的小蟋蟀青头、____________的老屋。【答案】①.无理寸步难行②.机智勇敢,关心朋友③.乐于助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以及课文内容理解(1)书写时注意“理、难”的正确写法。(2)根据知识积累可知,小蟋蟀青头是《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角色,文中写了蟋蟀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它的朋友青头鼓励它抓住机会,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红头在青头的鼓励下坚持不放弃,终于想办法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由此可知,青头蟋蟀很聪明,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以保持清醒,冷静处理问题,关心朋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讲述了一间老屋与一只小猫、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小蜘蛛之间的故事。每当老屋准备倒下的时候,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就依次出现,请求老屋不要倒下以帮助他们,老屋一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一直没有倒下。体现了老屋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慈祥、善良的高尚品质。11.请写出一句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人心齐,泰山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积累。所写谚语主题符合团结合作即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俗语的含义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它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攻克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就。“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俗语的含义是,当许多人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时,他们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炽热。它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攻克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就。12.句子加工厂。(1)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举行运动会第四届残疾人亚洲在杭州(连词成句,加上标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红红的枫叶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仿写把事物当作人的句子)嫩绿的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答案】12.那香味常把小朋友的脚勾住。13.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杭州举行。14.在春风里荡秋千。15.①.“②.,”③.,“④.。”【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把”字句:将接受动作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后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后面加上一个“把”字。“把”字句的基本格式: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句子中的主动者是“那香味”,被动者是“小朋友的脚”,动作是“勾住”。即:那香味常把小朋友的脚勾住。【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连词成句:根据句子成分定位,主谓宾,先定谓语找到动词,发生该动作的名词或代词就是主语,其余是宾语,定语要看修饰的是主语还是宾语,副词等状语前后放均可,最后顺一遍通顺即可。解答时,先读一读词语,再思考一下应该组成的句式,再结合句式来连词成句。读词语后,所构成的句式是:什么在哪里做什么?即: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杭州举行。【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拟人句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仿照例句,将“柳条”人格化,只要想象合理即可。示例:嫩绿的柳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根据“小公鸡说道”可知,“不要紧”是小公鸡说的话,因此,应该用引号引起来,同时,“不要紧”语意未尽,后面应该使用逗号,“小公鸡说道”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应使用逗号,“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是小公鸡说的话,因此,用引号引起来,同时,表示一句话说完,句尾用句号。13.口语交际。天星小学三(1)班正在举行“名字里的故事”主题班会,请你也参与进来吧!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请猜一猜他们的名字。A.林天晴B.赵晨阳C.李博文D.杨雨田(1)我的名字叫____________,因为我是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到这个世界的(2)我的爸爸姓杨,妈妈姓雷,“雷”的上面是“雨”,下面是“田”,所以我叫______(3)妈妈希望我每天都能拥有像晴天一样明朗的好心情,所以给我取名______(4)我的名字叫____________,出自《论语》中的“君子博学于文”【答案】①.B②.D③.A④.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实践。首先观察名字的特征,其次在题干当中找到关键字或词理解,进行对应即可。(1)结合句中“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到这个世界的”可知,名字中可能包含“清晨”“阳光”,即“赵晨阳”符合,故选B;(2)结合句中“我的爸爸姓杨,妈妈姓雷,‘雷’的上面是“雨”,下面是‘田’”可知,名字中可能包含“雨”“田”,即“杨雨田”符合,故选D;(3)结合句中“妈妈希望我每天都能拥有像晴天一样明朗的好心情”可知,名字中可能包含“晴天”,即“林天晴”符合,故选A;(4)结合句中“君子博学于文”可知,名字中可能包含“博”“文”,即“李博文”符合,故选C。阅读理解。课内阅读。①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狸也赶来看热闹。14.作者是按______顺序来写这一段话的,我是通过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语判断的。15.“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选文中指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比一比,填一填,看看哪个更有新鲜感。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____________。因为这句话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你在课间都做过什么游戏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①.时间②.上课③.下课15.①.蝴蝶②.猴子16.①.②②.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③.窗外的安静17.我在课间跳皮筋、踢毽子。【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段的写作顺序。短文中,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了上课时同学们读书的情形,接着写了下课时同学们玩耍的情形。表示时间的两个词语是“上课”和“下课”。【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认真阅读短文内容,其中的“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可知,“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选文中指鸟儿、猴子、蝴蝶。【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辨析。认真分析题干可知,题目中给出两个句子需要学生进行理解,通过题干中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可知,第二句更符合题意,第一句是直接指出窗外很安静,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第二句中通过描写窗外“树枝”“鸟儿”“蝴蝶”的安静状态衬托出教室内同学们认真听课的场景,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具体。【17题详解】本题是开放型题目。结合实际生活可知,课件的游戏有:跳皮筋、踢足球、打篮球、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课外阅读。木匠的房子①一个穷木匠造了一间木房子。木房子很小很小,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张矮木桌,只能住下他自己。②一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对不起!我的房子很小,小得只能住一个人呀。”老人说:“能住下一个人就能待两个人。”木匠把老人让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板上。③没过一会儿,一位可怜的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进来吧!待得下两个人就能待六个人。”④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居然待了十一个人。他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一起说说笑笑。⑤木匠笑着说:“只能住一个人的房子竟然待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房子变宽了?”老人说:“不是房子变宽了,而是心变宽了。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18.当老人请求避雨时,木匠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这个只能住一个人的木房子最后待了十一个人。()②这个小房子真的能装下全世界的人。()20.短文中的木匠是个____________的人A.心灵手巧 B.心地善良 C.法力超常21.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木匠觉得自己的木房子住不下两个人,但最终还是把老人让进了屋里。19.①.√②.×20.B21.一个善良人的心宽能容下全世界的人,我们应该心胸广阔,乐于助人。【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②段中“一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对不起!我的房子很小,小得只能住一个人呀。’”可知,木匠想的是他的房子只能住一个人;结合第②段中“木匠把老人让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板上”可知,木匠还是把老人让进了屋里。【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①结合第④段中“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居然待了十一个人”可知,题干表述正确。②结合第⑤段中“老人说:‘不是房子变宽了,而是心变宽了。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可知,文中指善良的人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无私奉献,他们能乐于助人,能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很多人,并不是小房子真的能装下全世界的人。题干表述错误。【20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第④段中“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