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展规划第二小组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展规划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概念二、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出的过程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展态势以及根底设施建设四、《规划》提出的背景五、战略定位、根本目标和空间布局六、当前海峡县经济区开展的机遇和面临的问题七、纲要主要内容,具体开展策略八、规划实施的保障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概念1、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概念在2004年1月初举行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被完整、公开地提出。2006年两会期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开展的字样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中,2023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假设干意见》〔国发〔2023〕24号。覆盖4个省20地级市:福建省:9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宁德市莆田市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浙江省:3温州市丽水市衢州市江西省:4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赣州市广东省:4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
2、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3、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位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全国区域经济开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展规划根本情况规划陆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规划期:2023年至2023年规划包含的内容:共12章〔约26600字〕规划最核心内容:先行先试二、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出的历程1、开展历程一:定位海西2、开展历程二:中央支持海西3、海西建设从地方决策正式上升为国家政策
1、定位海西2004年9月6日,江泽民同志在福建考察时题词: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开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2003年底,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2004年1月,福建省长卢展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开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设想。——2004年11月,福建省委颁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05年3月8日,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福建省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2005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海西建设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2005年3月,福建省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建议,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2006年1月,胡锦涛在厦门同台商代表亲切交谈——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开展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中。——2006年3月,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开展分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2、中央支持海西2006年12月,贾庆林主席视察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2007年1月,全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支持海西经济开展写入大会报告。——2023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把支持海西开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假设干意见》发布。▲2023.5.8温总理在深情眺望对面的金门岛后,转过身来对随行的记者说:“给我照张相,留个纪念。〞◄2023.5.9温总理在福州考察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时与员工们在一起3、海西建设从地方决策正式上升为国家政策2023年7月29日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假设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省委卢展工书记在全会上指出:“国务院公布的《意见》,是中央立足战略全局和长远开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意见》明确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定位、开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为加快福建开展指明了方向。〞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展态势以及根底设施建设1、开展态势2、根底设施建设1、开展态势〔福州市〕南昌市南昌市和福州市2023年数据2、根底设施建设〔1〕港口群〔2〕高速公路网〔3〕快捷铁路网〔4〕空港〔5〕能源基地〔6〕城乡公共设施〔1〕港口群全省大陆海岸线总长3752公里、海岛海岸线总长807公里。已跃居全国第一。港湾最大特点:水深湾阔、不冻不淤。共有七大港口: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
——北部港口群:以福州港为主体,覆盖三都澳、罗源湾、福清湾和兴化湾北岸,集装箱、散杂货,国际航运枢纽港。
——中部港口群:以湄洲湾港为主体,覆盖湄洲湾、兴化湾南岸和泉州湾,大宗散货和集装箱,主枢纽港。
——南部港口群:以厦门港为主体,覆盖厦门湾、东山湾,以集装箱为主,散货为辅,国际航运枢纽港。1-10月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排名——中部标准、西部力度、东部速度——构筑以“三纵八横〞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福州出发的4小时交通圈——逐步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村道公路网络〔2〕高速公路网——建设大运力快捷铁路运输通道。建设“三纵六横九环〞海峡铁路网。——到2023年,福建铁路总里程长达5000公里,总投资3500亿。——全省所有县1小时可上快速铁路〔3〕快捷铁路网完善干支结合的空港布局
已建成的5个机场:福州、厦门、晋江、武夷山、连城
规划建设的4个机场三明、宁德、莆田、漳州等新建、迁建机场前期工作
台湾主要机场
桃园、松山、新竹、高雄、嘉义、台南、金门、花莲、清泉岗、屏东、恒春〔4〕空港屏东、核电:宁德、福清火电风电潮汐电5、能源基地6、城乡公共设施——提升城乡公共设施保障能力——推进福厦泉城市轨道交通等。——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和防洪排涝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改造四、《规划》提出的背景1、优越的区位条件2、良好的资源环境和人文优势3、独特的对台合作优势4、率先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5、较好的经济社会开展根底五、战略定位、根本目标和空间布局1、战略定位2、根本目标3、空间布局1、战略定位《海西规划》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四大战略定位,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开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立足对台优势〕——效劳周边地区开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立足港口优势〕——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对台与港口两个优势〕——我国重要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立足生态优势和特色闽文化〕2、开展目标——经过10年左右的艰苦努力,把海西建成科学开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2023年,人均GDP接近或到达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2023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提前3年实现小康。——2023年,GDP接近或到达4万亿元。3、空间布局从空间结构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展进行布局,是《海西规划》的一个突出亮点。〔1〕按照功能区划分,海峡西岸经济区分为:东部沿海临港产业开展区。中部、西部集中开展区。中部以丽水-南平-三明-龙岩-梅州、西部以衢州-上饶-鹰潭-抚州-赣州等中心城市为支撑点,形成以点状分布的增长极。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开展区。以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韩江〕、瓯江等为主要水生生态廊道,以武夷山脉和洞宫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两大山脉为核心的生态功能保护带〔2〕总体布局上提出,统筹区域开展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开展的“一带、五轴、九区〞网状空间开发格局。一带:加快建设沿海开展带五轴:以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为龙头,依托铁路、高速公路,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辐射,带动沿线地区开展,形成以点带面、联动开展的新格局。五轴福州-宁德-南平-鹰潭-上饶开展轴厦门-漳州-龙岩-赣州开展轴泉州-莆田-三明-抚州开展轴温州-丽水-衢州-上饶开展轴汕头-潮州-揭阳-梅州-龙岩-赣州开展轴九区厦门湾开展区。以厦门为龙头,以漳州为纵深,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综合效劳功能,提升港湾一体化开展水平,推动形成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和现代物流中心。厦门市要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开展,重点开展现代效劳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和创新产业的集聚区和示范区。漳州市要加快开展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与厦门形成产业互补格局。闽江口开展区。以福州为核心,以罗源湾、江阴为两翼,大力开展临港产业,推动福州港成为综合性港口。以平潭开发开放为突破口,着力先行先试,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积极开展高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对台产业合作基地,推动形成现代制造业集聚区和城镇密集带。湄洲湾开展区。依托沿海港口,加强南北岸合理布局和协调开发,重点开展大宗散货运输,成为效劳临港产业开展的区域重要港口。推动石化产业集聚开展,建设临港重化工基地、能源基地。开发建设莆田湄洲湾石门澳,推进港城共同开展,大力开展临港重化工业。泉州湾开展区。以泉州为核心,统筹环泉州湾产业、港口、城市开展,拓展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综合效劳功能。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两岸产业对接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开展示范区。环三都澳开展区。统筹环三都澳开展布局,合理有序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引导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临港产业集聚开展。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强与浙西南、赣东北地区的区域合作,积极加强与闽江口、温州等地对接,建设成为海峡西岸东北翼新的增长极。温州沿海开展区。以温州为依托,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兴旺的优势,加快建设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构筑海峡西岸东北翼的增长极,带动丽水、衢州、宁德等地开展,建设成为连接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开展的重要区域和出海口、两岸产业对接基地和民营经济创新开展示范区。粤东沿海开展区。以汕头为龙头,以潮州、揭阳为两翼,推进汕头、潮州、揭阳同城化开展。进一步发挥汕头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以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基地。依托沿海港口,加快建设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基地,建设成为海峡西岸南翼的增长极。闽粤赣互动开展区。以龙岩、三明、赣州、梅州等城市为中心,大力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开展旅游、现代物流、生态农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等产业,建设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基地,闽粤赣边连接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全国重要的客家文化中心和红色旅游基地。闽浙赣互动开展区。以南平、鹰潭、抚州、上饶、衢州、丽水等城市为中心,充分利用生态和能源资源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能源供给基地和铜产业基地。依托武夷山、三清山、龙虎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展旅游、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六、当前海峡县经济区开展机遇和面临的问题1、机遇一是国家区域开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二是两岸交流合作全面推进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挑战一是开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经济开展整体水平和产业素质有待提升二是区域中心城市实力还比较弱三是港口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充分,交通、能源等根底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四是区域内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海岛、水库库区等地区开展根底薄弱,城乡公共效劳水平差距较大五是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六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改革攻坚的任务仍比较繁重七、纲要主要任务《海西规划》提出了八个方面任务,抓住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建设现代化根底设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开展加强区域合作加快社会事业开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改革开放水平1、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海西规划》提出了“四个建设〞的要求:一是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二是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三是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四是建设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2、加快建设现代化根底设施《海西规划》提出了四项措施:一是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对外通道建设
二是建设海峡西岸能源基地
三是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四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海西规划》提出了五项措施:一是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二是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加快开展现代效劳业四是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五是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4、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股份转让协议书
- 经纪协议解除协议书
- 门市合同过户流程
- 购房者临时居住协议
- 美食搭配承包合同
- 科研平台设备采购协议
- 汉字设计方法与实现路径
- 北京固定期限建筑劳务合同5篇
- 打井工程标准合同范本8篇
- 2025-2026学年南宁市横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延年益寿养生方法》课件
- 《全的针灸方法》课件
- 纸箱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涉气施工应急预案
- 仪 器 设 备 购 置 申 请 表
- 外科学(2)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
- 12 黑板报(教案) 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
- 大学英语六级经典必背500句
- 矿井防爆门(防爆井盖)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 山水田园诗鉴赏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