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表达技巧题备教心得(全文)_第1页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题备教心得(全文)_第2页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题备教心得(全文)_第3页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题备教心得(全文)_第4页
高考诗歌表达技巧题备教心得(全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高考诗歌表达技巧题备教心得(全文)高考诗词鉴赏的四大考点中,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考查的重点。审题已经不是问题,答题步骤已经被强化的情形下,这个考点在整个试卷中是较容易得分的。但是学生在考场上对这类题却或难以下手,或答非所问,或得分不全。很多高中教师对这类试题的复习指导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往往采用题海战术,期待学生自己领悟。加强练习本无可厚非,但是学生时间紧,结果也不一定有效。

以上问题必须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在备考中必须帮助学生有效且高效地复习这一考点,才能消除学生对此类题的畏难情绪,提高答题的准确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化难为易辨清晰,巧用口诀促记忆

学生在考场上回答不出表达技巧的原因之一是对常见手法的陌生。有的同学对知识梳理不足,那么到考场上由于时间紧,心里紧张很容易忘掉这些知识,影响学生答题速度与准确度,而走出考场却突然想起来,后悔不已。所以必须加强学生对常见的表达技巧进行记忆,用时才能信手拈来。

但是表达技巧由于太多杂乱,不容易记住。同时现在很多教辅资料上的梳理条理不清晰,导致学生归纳整理难度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效果不好。那么如何更好地组织备考,笔者梳理出一些经验如下:

1.明确定义,辨明概念。

表达技巧是指为了表达文章的内容与主旨所运用的写作规律、手法。

表达技巧分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即我们所说的记叙、抒情、说明、描写、议论。

表现手法是指运用五种表达方式的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高考一般不会直接考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所以笔者认为高考主要考查两部分内容:运用五种表达方式的表现手法和为修饰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由于手法很多,所以学生不容易记忆。因此必须要依据五种表达方式进行梳理区分。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同于记述。叙述手法是在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空间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时所运用的手法。在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常见叙述手法比如:欲扬先抑、悬念、详略、倒叙、插叙等。

描写是一种应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方式。描写是对人、事、物及环境所做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绘。常见描法例如:白描、侧面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抒情,即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情思,抒感,是写作中的常见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是在表达情思抒感时所运用的手法。例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吊古伤今等。

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因为比较客观,所以在诗歌中运用较少。

议论手法是在表明观点,阐明道理时使用的手法。由于诗歌是以抒情为主,所以议论手法在诗歌中不是主要的手法。

修辞手法不同于表现手法,它更侧重于语言的运用与修饰。我们要梳理常见的修辞格,从句式使用与内容修饰两方面来初步区分常见修辞手法。

句式修辞:对仗、排比、反问、设问、反复、顶针等。

内容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用典、叠词等

2.口诀记忆,突破难点。

在高考试题中最常考并且最易错的是:描法与抒情手法。但是学生却总是或记不清特点,或没有知识网,导致失分。笔者将其编为口诀,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描法口诀:

诗靠形象来达意,描写技巧占多数。

人物景氛是对象,描写应从多角度。

景物多从五觉写,动言貌心写活人。

动静正侧虚实合,渲染意境有高招。

正衬反衬为他人,工笔白描各不同。

对比手法显特点,细节虽小意味大。

起兴手法最古老,联想想象跨时空。

抒情手法口诀:

情动于衷发为诗,直接间接泾渭明。

直接抒情性情直,间接抒情人含蓄。

象征托物言志向,吊古伤今手法奇。

触景生情情难抑,借古讽今不得已。

排列组合乐与哀,借景抒情手法新。

二、功夫在诗外,促进古诗词理解

众所周知,正确理解诗词内容是解决任何题目的基础,内容理解不了或理解偏差就会对表达技巧发现与鉴赏造成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从以下三点进行备考。

1.做足文言词汇功夫

这一点是古诗文复习要点,古典诗词是需要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才能读懂的。有些文言词汇与用法不太好理解,导致学生望文生义,理解产生偏差,进而直接影响对表达技巧的发现与鉴赏。所以在鉴赏诗词时,兼顾文言词汇与用法的积累。例如:“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杜甫)其中“敢”为岂敢之意,“爱”为吝惜之意,全句意思为挽救时局怎敢吝惜自己的生命。假如学生理解不到位,不但意思理解不了,而且发现不了反问手法。

古人写诗是有一定的传承的,其用词往往有一些习惯。如果不注意就会对表达技巧的发现造成困难。例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水边沙外》秦观

问题:“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其中“乱”与“碎”是解题的关键。很多学生将“乱”理解为“凌乱”,将“碎”理解为“伤心的叫声”,从而将开头四句理解为哀景,进而将技巧确定为寓情于景,借哀景抒哀情。这样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正好相反。如果我们能联系“乱花渐欲迷人眼”中乱字的意思就会得出“花影乱”是写春天花开得多且花影摇曳。如果我们联系晚唐杜荀鹤《春宫怨》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就知道“碎”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莺声间关流转。从而得出这几句是描写天气转暖后春意盎然的暮春之美景,进而得出表达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景色虽美但是诗人身居异乡心情惆怅。

2.做足诗词内容理解与主旨把握功夫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文心雕龙》刘勰)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同一种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

归根到底,高考表达技巧的考查是对诗歌形式方面的考查。既然诗歌的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是依赖于诗歌内容的,那么如果考生能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就会有助于发现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往往在不明白主旨内容的情况下就开始答题,结果断章取义,答不到要点上。

例如: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题:“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学生看到诗中写景句子多,很草率地就下结论是“借景抒情”。其实从诗的题目“早行”,诗眼是“寂寞”,我们可知全诗中心内容是围绕早来写,突出诗人的寂寞。第二句,星斗阑干分外明”,为什么诗人不写“月”而写“星斗”?写“明”是为了写“暗”。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以此来突出诗人出行之早。根据内容来确定表达技巧,那么我们就不难得出答案:“此诗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

3.加强对诗句跳跃性特点的适应力

词语的跳跃会给学生造成理解的短路,必须加强联想力以及整体理解力。例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恨歌》白居易)如果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割裂上下句,简单理解为上句写玉容下句写梨花,那么就发现不了比喻手法的使用。

三、提高对常见表达技巧特征的辨别力与敏感性

在识记了一些表达技巧后,在理解力水平不差的情况下,学生有时候并不能准确答题,常常对一些手法技巧张冠李戴,笔者在阅卷时常常看到学生将借代与比喻混淆、吊古伤今与借古讽今混淆、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混淆等现象。2022年山西适应性考试中,很多学生对“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回”中使用的表达技巧答错。有些学生竟然连拟人手法都看不出,甚为可惜。其原因是学生对表达技巧特征的不熟悉,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辨别力与敏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