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_第1页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_第2页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_第3页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_第4页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一、单选题

1.下图为1949年定稿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设计者张仃、周令钊的图稿说明为: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表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地图表示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这一设计鲜明的反映出()[4分]

A.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原则

B.中国各民主阶级大团结的精神

C.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

D.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宣告胜利

2.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4分]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3.据如表分析,影响当时农民货币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49~1952年中国农民净货币收入变化情况项目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指数指数指数指数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100.087.4127.6111.4162.6127.9186.7人均净货币收入(元)14.9100.018.7125.523.6158.426.8179.8[4分]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苏联的援助

D.农业经营方式的革命

4.如图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副宣传画,该重在强调[4分]

A.朝鲜维护统一的正义性

B.中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抗美援朝

C.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

D.冷战的重心转移到亚洲

5.如表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进程。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时间发展进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使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国家制度195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依据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4分]

A.政治协商会议的覆盖面广

B.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C.开创民族区域自治新模式

D.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把“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的财经工作方针,转变为“边打、边稳、边建”的财经工作方针。这一变化[4分]

A.促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

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7.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坚定地与苏联、北越站在一起,支持北越的正义要求。同时,在各方分歧难以化解,谈判面临破裂的情况下,积极同双方代表进行沟通,最终使双方分歧得到调和,并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这反映了新中国[4分]

A.践行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

B.贯彻“一边倒”的外交理念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外交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8.1955年3月,毛泽东指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生产力就会起来暴动”。为此,中央决定东北、华北、华东大部分地区停止发展,全力巩固;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在巩固中继续发展:山东、河南等地适当收缩。这有利于[4分]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B.纠正合作化运动过快的问题

C.国家工业布局均衡发展

D.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动

9.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的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座谈会上,作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总结发言,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归结点就在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以及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这段发言的背景是[4分]

A.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B.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民族自治区已成立

C.中共八大作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10.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4分]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11.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4分]

A.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

C.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发生转变

12.如图所示为1952年至1956年我国城镇各类劳动者数量统计表(单位:万人)。这反映出当时我国[4分]

A.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

B.城乡经济形势日益好转

C.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D.城镇人口就业环境优于农村

13.下面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当时我国()1951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8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成员有陈云、李富春等)赴苏联商谈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4月中央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小组,开始全面编制工作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4分]

A.准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缺乏编制长期经济建设计划的经验

C.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D.已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新中国初期的教科书插图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工人头戴工作帽,身穿工作服,在工厂劳动;农民头包白毛巾,身穿圆领对襟或单衣,在农田、果园劳作;妇女一改此前的纤弱形象,呈现出劳动妇女的健康美。此举意在()[4分]

A.倡导“五讲”“四美”

B.塑造社会的新风尚

C.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

D.追求工业的现代化

15.过渡时期,刘少奇提出农村党组织通过合作社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使合作社“成为一个广“大的共产主义学校”。现阶段合作社任务是“与投机资本作斗争,与旧资本主义成分斗争并组织小生产,以提高小生产的生产力;在将来则在极大地范围内改造小生产为大生产”。这表明刘少奇主张()[4分]

A.逐步转变基层组织职能

B.渐次推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C.借鉴苏俄经济建设经验

D.维护社会市场环境公平正义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统治者为维护“根本之地”,对东北地区实行全面封禁的政策,封禁下的东北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合二为一,社会处于清政府严密的军事控制之下。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从增加财政收入和抵御沙俄侵略的需要出发,对东北的封禁逐渐松弛。由此,内地人口大量迁入,耕地迅速增加。1861年,牛庄(营口)开港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开始向东北渗透,东北粮食生产迅速被纳入世界市场中。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资本竞相进入东北,设厂开矿。东北传统手工业逐渐采用新工艺和新设备,近代产业开始形成。随着粮豆贸易的发展,工业的勃兴,东北金融资本和商业资本也日趋活跃。——摘编自咚冬《中国东北史》等材料二建国初期,东北地区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全国共安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东北地区占56项,占全部投资总额的37.3%。此外国家调集了10余万转业官兵、荣复军人进入垦区,同时,从山东、北京等省、市组织了10万多支边青年以及数以万计的随迁家属,开垦“北大荒”。东北初步改变了伪满时期殖民地战争基地的军事工业结构,转向了面向全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轨道,加强了技术更新,强化了基础原材料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东北地区工业化的起飞为以后的区域经济发展莫定了雄厚基础。——摘编自吴祖鲤《论东北地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清朝时期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生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大力发展东北的意义。[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材料二从8月7日到昨天这两个月,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已侵入我国12次。最近不仅在鸭绿江边,而且已飞到宽甸来示威、侦察、扫射和轰炸。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实行迈克阿瑟的政策,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不过日本帝国主义是用四十多年的时间逐步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