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_第1页
2023年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_第2页
2023年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_第3页
2023年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_第4页
2023年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相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驾驭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分步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3.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举一反三,敏捷解题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谁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今年的10月1日是我们宏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50岁的生日,为了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一些同学做了很多漂亮的花朵。

板书: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

依据这两个条件,谁能提出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呢?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口述,电脑出示。)

大家细致视察,这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应用题?

(2)师:老师也提一个问题--"做了多少朵红花?(板书)看能不能解答?为什么?"(因为题中没有告知红花与黄花、紫花的关系,所以不能解答。)

假如老师增加一个条件--"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板书)。现在红花与黄花、紫花有关系吗?这道题能不能解答了?

二、进行新课

1.师:这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例1,谁来把题读一遍。

2.引导理解题意。

这道题告知我们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什么问题?

红花的朵数跟什么有关系呢?(总数)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画线段图。

师: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黄花的朵数,(边说边画)黄花有多少朵?接着画线段表示紫花的朵数,表示紫花的线段应当比表示黄花的线段长呢?还是短呢?为什么短?画完后问:哪一条线段表示的是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呢?(指名上台指出)再画表示红花的线段(师有意把表示红花的线段画得和总数一样长)。提问:是这样吗?为什么不对?应当怎样改?这条线段就表示红花的朵数,也就是这道题要求的问题。

4.分析、解答。

(1)师:请大家想一想,求红花的朵数用一步计算可以吗?为什么不能?要求做了多少朵红花,必需先算什么?

(2)师:每一步怎样算呢?求出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就可以求出什么了?请你在练习本上试着列式解答,谁最先做完,就上来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做完后看书自检。

(3)小结:解答例1时,已知红花的朵数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题中没有干脆告知黄花和紫花的总数,所以要先算出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再算做了多少朵红花,须要几步计算?(两步。)

5.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两步应用题"(板书课题)。

6.改编例题。

(1)师:下面老师把例1变更一下,把第三个已知条件中的"少"改为"多"。(电脑出示。)

请你默读题目,思索以下问题。

①这道题和例1比,哪些地方发生了改变?

②线段图怎样改?

③解答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依据学生探讨状况归纳后,学生独立解答,个别板演。集体订正。问:解答这道题须要几步呀?第一步算什么?其次步算什么?

(2)师:下面老师把例1再变更一下(电脑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后,先提问上述问题,学生再独立解答。

师生集体订正。

7.比较归纳。

(电脑出示)思索: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探讨。

小结:这三道题讲的事情相同,前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相同,第三个已知条件不同。从解答方法来看,因为红花的朵数都与黄花和紫花的总数有关系,而"总数"没有干脆告知,所以三道题都须要两步计算,先算出来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然后再求做了多少朵红花。不同的是求红花的朵数计算方法不同。因为例1告知我们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应当用总数减3;想一想第1题是告知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多3朵,应当用总数加3;想一想的第3题是知道做的红花是黄花和紫花的总数的3倍,也就是3个43,所以用总数乘以3。大家在做应用题时肯定要仔细分析题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怎样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多媒体出示)填空。

(1)同学们跳绳,小华跳75下,小明跳85下。小青比小华和小明跳的总数少30下。小青跳了多少下?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要求"小青跳了多少下",必需先算()。算式是:()。

(2)畜牧场养出羊120只,养奶羊410只。养绵羊的只数是山羊和奶羊总只数的4倍。养绵羊多少只?

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养绵羊多少只",必需先算()。

算式是:()。

2.小嬉戏--猜一猜。

两名学生报出年龄、身高,师说出老师的年龄、身高与两名学生年龄、身高的关系,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年龄、身高。

四、课堂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两步应用题,做题时要仔细分析题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该怎样计算。

五、布置作业(略)

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结合实例和详细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驾驭镜子内外图形对称、左右错位的规律,能利用镜子找寻对称轴(特殊是不能对折的物体)。

2。实力目标:引导学生视察、探究、发觉、沟通,经验探究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说明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实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究镜面对称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

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打算:

课件,镜子。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边漫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觉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问题:“这是什么缘由?”(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觉类似的现象?”(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

2。揭示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

(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老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视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觉?(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4)让学生试一试。

2。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

第(2)题

(1)镜子中的小女孩是举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实举起的是哪只手?

(2)从镜子你能知道现在是几点吗?

(3)小组探讨:你发觉了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原委小女孩照镜子时是几时?

(4)小组代表汇报小组探讨的成果。

3。小嬉戏

模拟照镜子的嬉戏。

师:假设苏老师站在镜子前,谁来做镜子中的苏老师呢?

(师生表演。)

采访镜子中的人:你为什么能做得这么精确?

(同桌相互做嬉戏,请一组学生全班展示。)

三、归纳小结,提升相识

师:今日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怎样?

(评析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育学生的总结归纳实力,关注学生情感。)

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相识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通过比较,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分,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并学会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2.培育学生分析应用题的实力。

3.教化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来自---,那你们知道刘老师来自哪里吗?(不知道)我来自中国蜜桔脐橙之乡——寻乌。

师:在我的家乡寻乌,家家户户都有果园,漫山遍野都是果树,同学们看:

师:这节课我们就边观赏果园图片边解决数学问题。同学们看:这片果园就是我的邻居张大爷家的。果园里种有桔子树和脐橙树。

出示复习1、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这个问题你能干脆解答吗?(不能)为什么?(没有已知条件或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棵树没有告知我们)

师:对了,要解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问题,题目的已知条件必须要告知我们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数量,现在我给这道题补上2个已知条件。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有40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让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指名说出算式和答案。

二、新授

(一)

师:看,这是李大伯家的果园,这片果园里有那些数学问题呢?

出示例1:

桔子树340棵,脐橙树比桔子树多6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指两名读题,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探讨例题的解法,师问。

(1)依据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能干脆计算出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已知条件没有干脆告知我们脐橙树的数量。)

(2)师:要解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我们必需知道什么?(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数量)

师:桔子树的数量第一个已知条件干脆告知了,脐橙树的数量其次个已知条件没有干脆告知,但我们可以依据其次个已知条件给出的信息先算出脐橙树的数量。怎样列式?(指名回答)

师板书:

①脐橙树有多少棵?

340+60=400(棵)

(3)第一步算出了脐橙树有400棵,其次步就可以算出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了,怎样列式?(全班回答)

师板书:

②一共有多少棵?

340+400=740(棵)

答: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740棵。

(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分。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有40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340+400=740(棵)

桔子树有340棵,脐橙树比桔子树多60棵,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①340+60=400(棵)

②340+400=740(棵)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2个已知条件,都是求桔子树和脐橙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这两道题都有2个已知条件,而且问题相同,为什么这道题(打算题)用一步解答,而这道题(例题)却用两步解答呢?(因为第一题已知条件干脆告知了我们桔子树和脐橙树的棵树,而其次题已知条件只干脆告知了我们桔子树的棵树,橙树的棵树没有干脆告知了我们,所以,需先求出橙树的棵树。)

师小结:我们在解答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时,必需仔细审题,弄清条件与问题,假如依据已知条件能干脆求出问题的答案的,就用一步解答;假如依据已知条件不能干脆求出问题的答案的,就要考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需用两步计算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师:今年邻居张大爷和李大爷为了发展果业,又开拓了一片果园,看:

这里又有两个数学问题,出示练习题1、2.

1、今年,张大爷家桔子树种了500棵,脐橙树比桔子树少种了100棵,张大爷家一共种了多少棵果树?

①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同桌探讨解法。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师板书算式及答案。

2、今年,李大伯家桔子树种了400棵,桔子树比脐橙树少种了100棵,李大伯家一共种了多少棵果树?

①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师板书算式及答案

四、发展练习

师:秋天到了,两位大爷家的果园丰收了,黄澄澄的果实挂满了枝头,两位大爷想让我们帮忙算一算果园的收入,你们情愿吗?

出示练习

张大爷家的桔子买了4万元钱,脐橙卖的钱数是桔子的2倍,张大爷家的桔子和脐橙一共卖了多少钱?

①(出示练习要求:把题目读一读,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把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师巡察指导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订正答案

3、李大伯家的脐橙买了9万元钱,脐橙卖的钱数是桔子的3倍,李大伯家的桔子和脐橙一共卖了多少钱?

①(出示练习要求:把题目读一读,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把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师巡察指导

②指名说出解题过程,订正答案

五、小结评价

在我的家乡——寻乌,像张大爷李大爷这样的果农有许多,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收获着胜利和希望。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努力,你又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六、拓展练习:创编只有2个已知条件的应用题

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会分析、解答简洁的两步应用题;

2、实力目标:学会用学习到的学问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3、情意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

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把握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开宗明义、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日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应用题,你知道哪些有关应用题的学问?你还想对应用题有哪方面的'了解?

二、嬉戏激趣、明白结构

那么,让我们来做个嬉戏,你们看老师手中有许多花,现在给第一个学生2朵,给其次个学生3朵,你能说出老师手中花的朵数吗?假如老师说,比第一个学生多8朵呢?或说,是两学生的花的总数呢?你能说出来吗?

师生共同领悟: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要有: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

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国庆节就要到了,我们来做些花布置教室吧!出示黄花25朵,紫花18朵,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解答。

假如添上“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探讨:这一题中知道些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你们小组最喜爱的方式把题意表示出来。[手势、图形、线段];请你们相互说一说,题中哪句话最能表示出问题和条件的联系;学生尝试解答,老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四、尝试创建、加深理解

小组协作、师生合作,变更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即“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你们能编出怎样的应用题,请试试看;学生汇报创建的成果。

五、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完成课后“做一做”;同桌合作相互分析其中一道题。

六、阅读课本、学会发觉

请你们阅读今日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发觉。

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依次,引导学生进一步相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

2、引导学生进一步相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相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娴熟驾驭有括号算式的运算依次。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4、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娴熟驾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每人打算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依次是怎样的?(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留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留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知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6=2(元)解法二:3×6=18(元)解法三:12÷3=4(瓶)

3>218>12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答:每瓶便宜1元。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知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沟通

d.小组汇报,全班沟通

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依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沟通合作)

8、数学嬉戏

数学嬉戏:“24点”,嬉戏前说清嬉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嬉戏。

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肯定要记清运算依次。

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试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9-70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问题情境,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学会计算简洁数据的平均数。

2.能读懂简洁的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发展统计观念,增加与他人沟通的意识和实力。

重难点、关键:

重点:读懂统计图,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洁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难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关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相识平均数,并能运用已学统计学问和平均数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读统计图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投篮竞赛吗?你们懂得一些投篮竞赛规则吧?

师简要说明一些投篮规则。

师:三(1)班同学分成四小组实行两场投篮竞赛,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师:第一场竞赛,打算,起先!同学们把竞赛结果制成了统计图,请看!通过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发言,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发言。

接着展示其次场竞赛结果的统计表。师:这是其次场竞赛的状况,谁能依据统计表帮老师把这场竞赛的统计图完成呢?

然后全体进行评价。

(二)活动二:奖牌给哪组

师:两组竞赛状况已经出来,下面让我们来评一评这两块奖牌分别该给哪个组?(师出示奖牌,同时展示课题:比一比)

师:我想请大家来做裁判,你们乐意接受吗?

师:同学们可以从中任选一场来评,评的时候要细致视察,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看谁的方法好,理由充分,我们要给优秀裁判组发奖牌,各小组加油哟!(同时出示小奖牌)

小组合作,老师巡察并参加活动,然后反馈看法,适时发优秀裁判奖牌。

师小结:第一场竞赛两组人数相同,第一组总数20个,其次组总数19个,所以奖牌应给第一组。

问:其次场竞赛中,第三组总数25个,第四组总数24个,但人数不相同,奖牌应给哪组呢?

师:在人数不相等的状况下,光看总数不公允,应比小组里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即平均数。(板书:平均数)你们有什么好方法算出每组的平均数吗?

激起学生再次进行探讨。

小组汇报:①移多补少

②计算平均数:第三组(5+8+4+2+6)5=5(个)

(板书)第四组(6+5+6+7)4=6(个)

师生小结其次场竞赛的奖牌应给第四组。

师:刚才大家在主动思索其次场竞赛的奖牌应给哪组,最终是谁帮我们解决了难题?

生:平均数。

师:你们觉得平均数怎么样啊?

师生小结:像第一场竞赛人数相等,我们可以求总数,也可以求平均数;但其次场竞赛人数不相等,就肯定要用平均数才能解决问题,这里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除以人数。同学们的裁判任务完成得真不错,我代表三(1)班同学感谢大家!

(三)活动三:试一试

师:最近小熊开了一个冷饮店,本月前三周卖出冰糕状况见统计图。(展示统计图)小熊现在有个难题,本周该进多少冰糕呢?你们能不能帮小熊解决这个难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反馈看法,师生共同评价,看法合理都要给与激励。

(四)活动四:说一说

师:生活中,有许多有关平均数的信息,比如,我了解到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部分学生汇报身高,师适时强调同学们要加强熬炼,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或用到过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说说看。

指名汇报,师刚好进行表扬,并激励学生平常要主动思索,擅长积累数学学问。

(五)实践活动

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

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7

一元、角、分与小数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详细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洁的小数。

2、经验比较商品单价凹凸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洁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洁问题,与同伴沟通,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我们相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学问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识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紧密结合购物的详细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学问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记。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阅历为背景,并在详细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要放手让学生想方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沟通,与同伴共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学问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建性;要激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

3、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务必要在探讨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小数点要对齐的依据。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阅历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

4、整个单元的教学要逐步扩高校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时间和空间。“买书”一课,在老师的指导下,侧重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应当把小数减法的问题交给学生独立去解决。

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详细情景,经验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

2、体验小数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会比较简洁小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

驾驭小数大小比较的不同方法,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具打算:

投影片(P4的情景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文具店里学到的'数学学问,这节课,想不想到其它文具店里走一走?(生:想)(师出示下图)

师:图片中告知我们什么?

生1:奇奇文具店中铅笔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

生2:丁丁玩具店??

师:你能从中提出个数学问题吗?生3:哪个文具店中的铅笔盒便宜?

生4:要买书包应到哪个文具店去买???

师:同学们真棒,那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师:同学们想一想,去哪个文具店中的买铅笔盒便宜呢?

(1)学生独立思索。

(2)指名回答。师:谁能说一下。

生1:去奇奇文具店买,因为4.9元小于5.1元。师:你是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呢?

(3)汇报沟通。

生1:因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く5.1元。

生2:因为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生3:??师:同学们真聪慧,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调皮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

同学们说帮不帮?(帮)

师:小调皮想买一块橡皮,但不知到哪家文具店去买,同学们帮他选一家,好不好?(好)

(1)学生自己比较大小。

(2)小组探讨:你是怎样比较的?(3)指名回答,老师小结。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填一填。

1.25元○2.4元0.48元○1.3元0.05元○0.50元3.06元○3.60元6.00元○6.0元4.95元○4.94元小组自己练习。

2、到哪个商店去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学问?生1:我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生2:我知道小数的大小比较有不同的方法???(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4.9元○5.1元

①4.9元=4元9角②5.1元比5元多,5.1元=5元1角4.9元比5元少

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洁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育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题

(1)、17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盘,还剩()个。

(2)、每盒饮料4元,19元能买()盒,还剩()元。

看来大家驾驭的真的很棒!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例5)

师:同学们,图上这些小挚友在干什么?生:划船

师: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师: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点不明白,谁能帮帮老师?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师:哦,感谢你,说明的很清晰,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师:那这里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找到了吗?

生:问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你找的很对,你能帮老师说明一下这里的至少吗?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哦,就是最少要租几条船?现在谁能完整的说说这道题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假如有6人去划船,每条船支配1人,须要几条船?支配2人呢?3人呢?你发觉了什么?

生:我发觉每条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师:那我们这里每条船上应当支配几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满,也就是坐4人

现在请你用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展示:我用了4个圆来代替4个人,共用了5条船还余两个人。

生2展示:我用一个大圆代替一条船,干脆往里面写4,就代表坐了4人,还余下2人。

生3展示:我用竖式算的,22个人,每条船坐5人,坐了20人,还余下2人。

师:感谢你们为我们供应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法!现在你们能依据她的方法来列算式吗?

生:22÷4=5(条)……2(人)师:为什么用除法?生:因为四个四个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四,所以用除法?

现在我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要租几条船?生1:5条生2:6条

师: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那么余下的2人应当怎么办?

生1:余下的2人应当再租一条船。生2:我也认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条船!

师小结:余下的2人假如是你,不让你去,你乐意吗?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条船!所以我们要用5+1=6(条)

2、运菠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