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流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的水力学模拟实验
1钢液流动特性的评价在金属丝连续铸造过程中,中间包不仅是一个稳定的缓冲容器,而且能保证钢水的连续注水,而且避免钢渣进入制造装置,去除钢液中的金属混合,提高铸造质量。优化中间包中钢水的流动,促进钢水成分和温度的均匀性,促进混合物的漂浮和去除。评价单流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状况的优劣常采用平均停留时间、峰值时间和滞止时间.但对于多流中间包,提高各流流出的钢液在包内流动特性的一致性,对均匀各流出口的钢液温度及纯净度的差异亦十分重要.一些学者采用标准差描述各流流出钢液在中包内流动特性的一致性.根据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可知,在各均值不相等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标准差描述一致性.离散系数能够反映单位均值上的离散程度,能够对两个均值不等的单位进行离散程度的对比,目前尚未应用于相关研究.本研究采用水力学模拟实验对石家庄钢铁责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钢”)5流0号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进行优化研究,以改善中包内钢水的流动特性,提高冶金效果.研究中采用离散系数评价多流中间包各出钢口流出的钢液在包内流动特性的一致性.2中间包挡墙简介石钢5流0号中间包吨位为25t,连铸过程中其液面高度为800mm.中间包配用的大包长水口内径为50mm,浸入深度为300mm.侵入式水口的内径为33mm该中间包内部结构和基本尺寸如图1所示.中间包现用挡墙尺寸结构图如图2(a)所示.图2(b)为拟评价的挡墙类型.图3为石钢现用的两种湍流抑制器尺寸结构图.与该中间包配套用的连铸机所浇注的铸坯断面为150mm×150mm,正常拉坯速度为1.5~2.0m/min.3实验原理和评估指标3.1中间包模型的建立根据相似原理,对于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的水力学模拟实验,需要满足模型与原型的几何相似和动力相似关系.(1)几何相似模型和原型保持几何相似,也就是保持模型和原型的各个对应尺寸具有同一的相似倍数.本研究模型与原型的几何相似比例λ为1:2.5,采用有机玻璃制作实验用中间包模型.(2)动力相似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主要受粘滞力、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为保证模型与原型的动力相似,需要采用雷诺数Re和弗鲁德数Fr同时相等.而当流体流动处于同一自模化区域,只需保证模型与原型的弗鲁德数Fr相等,就能保证模型与原型相似.本研究中原型和模型内流体的流动均处于第二自模化区域,要保证动力相似,可只考虑模型和原型的弗鲁德数Fr相等,即式中,Frp代表原型弗鲁德数,Frm代表模型弗鲁德数.代入有关参数可得:式中,Qm为模型流量(m3/s),Qp为原型流量(m3/s).3.2流场计算指标评价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状态的优劣有诸多的判据,通常采用平均停留时间、峰值时间和响应时间.提高各流的平均停留时间、峰值时间和滞止时间,可改善钢液在中间包内的流动特性.本研究选用各流平均停留时间均值为主评价指标,各流峰值时间均值和滞止时间均值为参考评价指标.此外,对于多流连铸中间包,为保证生产的顺序和各流连铸钢坯质量,还需考虑各流之间流动特性一致性,即离散程度.在总体均值相等且计量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可用标准差和离散系数描述统计量的离散程度;而当均值不相等或计量单位不同时,可采用离散系数进行描述.离散系数(CV)的数学表达式为其中,S为标准差,为均值,xi为中间包某一出口的,N为统计量个数,本研究N=3.CV值越小,表示各流间的流动特性差异越小.4实验设计4.1中间包td测量结果采用“刺激-响应”实验方法,阶跃式加入示踪剂(饱和KCl溶液),在中间包出口处测定示踪剂浓度的变化,从而得到流体在中间包内的响应曲线(即RTD曲线).实验过程测量水溶液的电导率代替示踪剂的浓度.图4为典型的单流中间包RTD曲线,其中,c为中间包出口处电导率(µS/mm),tmin为自加入示踪剂到中间包出口处观测到示踪剂的时间滞止时间(s),tmax为中间包出口处出现最大电导率的时间峰值时间.平均停留时间ta以下式定义:式中,t为时间自变量(s).将积分式(5)化为求和:式中,ti为从开始加入示踪剂到时间步数为i步时的时间间隔(s),ci为ti时刻的出口处对电导率(µS/mm),∆ti为时间间隔(s).本研究中间包为左右对称的T型中间包,实验过程中只对中间及右侧出水口的电导率进行监测.受监测的出水口编号分别为I、II和III,详见图1.4.2研究设计和模型建立为解决浇铸结束后中间包内残钢的切割问题,石钢预在中间包各出钢口之间添加挡坝.由此,本研究选用的影响因子包括:A湍流抑制器,B挡墙,C挡坝,D拉速.各影响因子均取两水平,表1为本研究的因子水平表.其中,中间包右侧各流间的挡坝尺寸图如图5所示,挡坝1距出钢口II的距离为300mm,挡坝2距出钢口III的距离为400mm.4.3石钢交互作用误差项设计按L8(27)正交表安排正交实验,4个主效应分别安排在第1,2,4和7列.各交互作用项均做误差项处理,表头设计见表2(其中e为误差项),详表从略.其中方案2和方案6为石钢现有工况.每组实验进行3次,共进行24次实验.5结果与分析5.1中间包内流动特性的比较表3为各方案下的实验结果.由表3可知,各方案条件下的几乎不同.因此,不宜采用标准差描述各方案条件下各流钢液流动特性的一致性,而应采用离散系数.以CV1,CV2和CV3分别代表ta,tmax和tmin的离散系数,各离散系数值也列于表3中.若根据有关文献,采用标准差S描述各流流出钢液在中间包内流动特性的一致性,则有可能会给最优方案的选取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对于方案1和方案3的峰值时间tmax,可算得其标准差分别为95和52;若按峰值时间标准差判断,方案3优于方案1.而按离散系数进行比较,由表3可知,方案1的峰值时间的一致性优于方案3.根据文献结果可知,平均水平(平均值)不相等的情况下,采用离散系数评判一致性更为合理.5.2“#”的著作性检测采用指标单个分析综合处理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将第3,5,6列作为误差项.表4为极差分析结果,其中k1和k2分别为评价指标在某影响因子取水平1和水平2时的平均值,R为极差.表5为极方差分析结果.其中,“***”表示非常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1;“**”表示比较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5;“*”表示一般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10;“×”表示不显著.根据表4和5可知:(1)湍流抑制器对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比较显著,采用方形湍流抑制器可提高钢液在中间包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比采用圆形湍流抑制器提高了12s.平均停留时间的提高,为钢液中夹杂物的上浮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钢液的纯净度.由此,湍流抑制器取水平1为佳.(2)挡墙对各离散系数CV均显著.由此表明,采用V型挡墙可均衡各流间流动特性,减小各流间的离散程度.各流间离散程度减小,可降低各流铸坯质量的差异.因此,挡墙取水平2为佳.(3)石钢0号中间包内添置挡坝,不仅未改善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特性,反而加大了各流间滞止时间的离散程度.因此,挡坝取水平2为佳.(4)降低拉速虽然降低了各出水口滞止时间的离散程度,但可延长峰值时间和滞止时间.因此,拉速取水平1更优.由上述分析可确定出本研究中间包的最优方案为A1B2C2D1(本研究中的方案4),即石钢0号5流中间包的最优方工况为:采用方型湍流抑制器和V型挡墙,不添加挡坝,拉速为1.5m/min.6石钢5流0号中间包的特点(1)根据统计学原理,本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多流中间包各流流出的钢液在包内流动特性一致性的评价指标(即离散系数),而不应用标准差.(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销售技巧宝典》课件
- 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工作总结模版
- 钣金生产安全培训
- 2025广州市房屋买卖中介服务合同(卖方出租方使用)
- 2025设备租赁合同(1) 设备租赁合同
- Python编程入门实践:从零基础到实战应用 课件 random随机数开发猜数字游戏
-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第三节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
- 低颅压综合征诊疗总结模版
- 医学知识小学课堂
- 《慢性肾衰竭》课件
- 新技术、新工艺、对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可行性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题及答案
- GB 5009.34-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 教学课件《断裂力学》
- 慢阻肺的管理课件
- 电工基本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北师大版《相遇问题》公开课课件
- 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经典习题-一对一专用
- HP系列培训手册
- 毕业论文-原油电脱水方法与机理的研究
- 陕西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