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4节气芒种的由来和习俗24节气芒种的由来和习俗
立夏之后即为“芒种”,象征着夏季到来,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对于农夫来说,这是重要的收获季节,印证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4节气芒种的由来和习俗,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喔!
芒种的由来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气。“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季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当抓紧栽插;假如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养分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简单患病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定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假如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的风俗
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之一,始于明初。每到芒种季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进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会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外形,蒸熟后用蔬菜汁染色,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民间在芒种这一天有“煮梅”的习俗,每年五、六月是我国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梅子含有多种自然 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食用后对人体有益。但是,新奇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还是“送花神”的日子。在古人眼中,花朝月夕,万物皆有灵,唐代和宋代以农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到了芒种时期,花期渐过,古人视之为花神退位,于是会为花神进行饯行仪式,期盼花神明年春天再来。
芒种能种什么
芒种季节或许是适合播种与种植的最终关头,进入六月,天气酷热,更进入了梅雨季节,最相宜种植的蔬菜已经很少,但此时仍旧适合种植以下作物。
生菜
生菜是不少伴侣夏季比较喜爱的一种蔬菜,吃起来特别的清爽。生菜的生长速度特别快,一般种植后一个月左右就能够采摘食用了。不过要留意的一点就是生菜的叶片当中的水分含量特别高,夏季温度过高的时候留意适当的遮阳,避开叶片消失灼伤或者水化等状况。
红薯
黄河四周土壤呈砂质,特别适合种植红薯,种植出来的红薯不仅外形好看,味道也特别的好。家中每年也都会种植一些红薯。老家河南这边每年在麦收之后就会种植红薯,一般在每年的十月下旬左右的时候就能够收获了。
玉米
家中种植有玉米的伴侣应当不少,科学兴农老家这边也有不少农户会特地种植玉米,一般也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2苏教版
- 道路绿化工程合同
- 蛋鸡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2025年砂洗机项目发展计划
- 结晶缸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台钳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硬质材料切削成形机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单向控制机械铲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电工器材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发酵、提取设备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碳中和目标下的公路建设策略-全面剖析
- 中华传统美德在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渗透路径探索
- (完整)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
- T-ZZB 3624-2024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金具
- 建筑行业施工期间意外伤害免责协议
- 2025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中国鸡尾酒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学生会述职报告:文体部工作汇报
- 冀教版 八年级英语下册 第二学期 期中综合测试卷(2025年春)
- 民兵国防知识教育教案
- 毒理学研究新技术应用-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