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本部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堑(qiàn) 泻气(xiè) 铺砌(qiè) 无动于衷(zhōng)B.推崇(chǒng) 记载(zǎi) 蔓延(màn) 长途拔涉(bá)C.摄取(shè) 屏息(bīng) 喧嚣(xuān) 络绎不绝(yì)D.骏峭(jùn) 顾忌(jì) 悄然(qiāo) 振聋发聩(kuì)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美好品德的培育、智力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______、审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孩子意识到:______在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真正______劳动的汗水,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拥有______的精神,才能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A.锻造只要播撒自尊自爱 B.锻炼只有播撒自尊自爱C.锻炼只要挥洒自立自强 D.锻造只有挥洒自立自强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追求。书页里,蕴藏着万千气象。人们徜徉其间,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不仅读书能汲取知识雨露,而且能吸收思想精华。同学们,让图书在校园里“漂”起来吧。A.加点词语“方式”是名词,“蕴藏”是动词。B.加点词语“看成败”和“情飞扬”都是动宾短语。C.画“﹏”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应将“起来吧”后的句号改为叹号。D.画“______”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不仅”和“读书”调换位置。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三峡》作者是郦道元,他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B.崔颢的《黄鹤楼》、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王维的《使至塞上》,体裁都是律诗,其中前两个是五言律诗,后一个是七言律诗。C.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环环相扣。D.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创作了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5.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下面表格。(4分)【甲】却说A见宋江父子兄弟团圆,公孙胜也下山去看望母亲,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娘,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宋江听见了,忙问:“兄弟,你哭得咋了?”A说:“你们这个接老子来,那个也看娘去了,就我是土坷垃里蹦出来的?”晁盖问:“那你想咋滴?”A说:“我只有一个老娘。我大哥是给人家做长工的,自己都过不好,怎么孝顺我娘?我要把我娘接到山上来,叫她跟我享几天福。”晁盖、宋江就答应了。(选自《水浒传》)【乙】传说B用菜刀发动群众,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B躲在一个村子里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征收苛捐杂税的国民党又来收税了,B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B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自己的第一支农民军。(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材料人物相关情节甲A______①______乙B______②______6.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6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黄鹤楼》)(2)____________,不以疾也。(《三峡》)(3)青林翠竹,_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4)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15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4分)【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仲春①郊外王勃东园垂柳径,西堰②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③。鸟飞村觉曙④,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⑤。【注释】①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②堰:水坝。③绝四邻:指这里的幽雅景致是周围四邻所没有的。④曙:破晓、天刚亮。⑤嚣(xiāo)尘:喧闹的俗尘。7.下面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颔联和颈联描写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个意象,动静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西湖早春图。B.【乙】诗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美好景象。颔联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春光无处不在,“连”“绝”二字精炼而准确。C.【甲】诗尾联“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赏西湖美景的喜悦心情。【乙】诗“何处染器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D.【甲】诗描写景物按照从低到高、由近及远的顺序,脉络清晰。【乙】诗采用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8.有人评价上面两首诗中“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1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④杂糅,屠沽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⑦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苏轼《书上元夜游》)【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③民:指汉族人。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欣然起行 屠沽纷然(《书上元夜游》)B.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C.良月嘉夜 良多趣味(《三峡》)D.予欣然从之 何陋之有(《陋室铭》)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杖而笑,孰为得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12.请根据【甲】【乙】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3分)(1)【甲】【乙】两文都写了苏轼与友人____________之事。(2)【甲】文中“____________”字既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和对人生的感慨;【乙】文中的“____________”字,苏轼借韩愈的诗歌内容蕴含对人生得失无定的妙悟,以及自己“钓鱼无得”的自嘲。三、现代文阅读(35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课,老师以“科学点亮好奇心”为专题选取三则材料,组织探究学习,请完成各题。(8分)材料一: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天文梦,在仰望星空时会产生无尽的遐想。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好奇心。不管在哪个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因为他们会越来越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再提出问题。但有一部分人例外,他们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所以说,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指出:“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刷题讲究机械化、熟练,甚至是‘条件反射’,只要拿到题,马上就能搜索到‘印’在脑海里的解题套路。”刷题和创新显然不能同向而行。(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2月6日第005版《教育周刊》)材料二:图: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占比材料三:孩子天然就对宇宙空间具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是好事。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播下科学的种子。以往,我们认为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也就是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但通常情况下,科普工作是另一个场景,科学家需要将知识变成一滴滴水播洒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自己慢慢吸收水分。(摘编自《南方日报》2023年4月17日第A12版《深周刊·对话》)13.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天文梦想和好奇心渐渐变淡,完全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刷题,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B.在知道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后,17.2%的中学生和10.7%的小学生都表示没有兴趣,说明中小学生已经对科学研究失去了好奇心。C.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所以科普工作应提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D.有好奇心是好事,但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创新,不要依赖解题套路,用科学知识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14.结合材料一,写出你对“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这句话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应如何用科学点亮好奇心。(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7分)姥姥在阳光下①时隔多年,我还能清晰记起那个小院。眼前晃动着姥姥的身影,阳光洒在她身上,还拖出一条影子,一会儿缩短,一会儿拉长,围着她转。②姥姥的周身都透着慈爱。她一看见我进院,就放下手里的菜啊盆啊,笑着招呼:“君来啦。”她的笑,从深深的皱纹里绽开来,那慈爱,如同一根透明的丝线,每到寒假和暑假,都把我牵引到她的身边。③那个小小院子,是姥姥一辈子的舞台。早上,全家人吃过姥姥做的早饭后,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姥姥把最后一摞碗收进橱柜,擦擦手,走出屋子。阳光迎着她的脸,知道这时候的姥姥要唱独角戏了,就用影子陪伴她。有我在,姥姥就多了个影子。我总是寸步不离,我的影子一会儿爬上她的后背,一会儿扑向她的头顶,姥姥笑嘻嘻的,好像很乐意有这么一个纠缠。④姥姥坐在阴凉地儿,像变戏法儿似的,从筐箩里一样样儿拿出衣服、布头,一边让我帮她穿针,一边夸我眼神好。然后说:“我是老了,干啥也不行了。”姥姥说话慢条斯理,好像一辈子都没着过急似的。我说:“您不老,昨儿您还说能上树摘枣呢!”姥姥笑出了眼泪。⑤简短的对话之后,就没什么话了。我发现,我来姥姥家,原本也不是为了说话,我只是想看看她,陪陪她,或者说,是想让她用周身的慈爱,暖暖我的心。从小,父亲就对我特别严厉,他的目光总是冷的。他看我一眼,我心里就怕怕的,我总想逃,逃到那个有阳光的小院儿去,扑到姥姥温暖的怀抱里去……⑥午后,姥姥盘腿儿坐在炕沿上,这是她忙里偷闲时的习惯坐姿,她看我抱着一盆煮鸡蛋,一个一个剥着吃,脸上又绽开了一如既往的慈祥。⑦阳光斜斜地射进来,将姥姥的面庞映照得明亮而红润,像打了一层浅浅的光粉。姥姥一辈子都没化过妆,没穿过漂亮衣服,也从没出过远门,姥姥就像一棵树,风无意中把她吹进了这个院子,她就在这儿踏踏实实地扎根、生长,好多年过去,她都不会挪动地方,从枝繁叶茂,到枝枯叶落,一直平静、坦然。⑧我长大了,慢慢淡出了姥姥的视线,有时想念一下她老人家,却不常去看她。⑨多年后的一天,我正抱着三个月的女儿,沉浸于飘着奶香味的温馨快乐中,突然听到姥姥病重的消息,我放下一切,就往医院赶。⑩姥姥盖在雪白的被单下面,像一张薄薄的纸片。阳光照进来,很亮,又很轻。姥姥周身都不再有那种可供依赖的温暖踏实,也没有了影子、只有胳膊上的管子,各种的仪器。那一片明晃晃的白,刺着我的眼睛,也刺着我的心。姥姥用目光追随着我,从门口,到床前。她伸出手,抖抖的,没有力气。她说:“别想姥姥啊。”那是她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⑪那个小院,依然有阳光,却没有了姥姥的影子。我想,她是融进了另一片阳光里,一片属于她自己的阳光。希望那个世界温暖安逸,有她离不开的炉台,和那只盛满针线的小筐萝。16.那个小小院子,是姥姥一辈子的舞台,在那里有我和姥姥快乐的回忆。请根据提示,将横线内容填写完整。(2分)我寸步不离,姥姥笑嘻嘻的→我给姥姥穿针说她不老,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姥姥脸上绽开慈祥。17.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7分)(1)那慈爱,如同一根透明的丝线,每到寒假和暑假,都把我牵引到她的身边。(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她伸出手,抖抖的,没有力气。她说:“别想姥姥啊。”(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为什么多次写到“阳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请分析结尾段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我”来到医院,目睹“姥姥盖在雪白的被单下面,像一张薄薄的纸片”,听到“别想姥姥啊”时,心里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如果你是“我”,你会跟姥姥说些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选文,完成问题。(10分)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①膨化食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流行,并迅速风靡欧洲各国,后传至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口感酥脆,咀嚼起来“咔哧”作响,味道或香甜、或咸香、或香辣,令众多消费者追捧的爆米花、薯片、果蔬片等膨化食品,是以谷类、薯类、豆类、果蔬类或者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国外又称其为挤压食品、喷爆、轻便食品等。其实,膨化工艺是为粗粮提供的一种很好的物理加工方式,不仅能改变原粮的外形,又能提高原粮的口感,让人们在食用时,不会像食用原粮那样难以下咽。而且经膨化工艺制成的食品具有不易回生、营养成分损失少、易被消化吸收等优点。可是在崇尚健康饮食的今天,花样百出的膨化食品虽然可口,但一直被贴着“不健康零食”标签,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②首先,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中,能量与四大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是强制要求标出的项目,几乎全部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会导致血栓、引发冠心病、肥胖、影响记忆力的不健康脂肪,是人体健康的无形杀手。③其次,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以鲜虾条的蛋白质为例,吃30克虾条会摄入2.1克蛋白质,占人体全天所需蛋白质总量的4%。鲜虾条和芝士味玉米片的营养成分含量是以“份”来标示的(一份大小可根据食品的特点或推荐量规定),按照鲜虾条净含量80克、芝士味玉米片净含量140克,我们可以计算出吃一袋膨化食品所获取的营养素占人体全天所需营养的百分比。由膨化食品营养参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吃下一袋鲜虾条或一袋芝士味玉米片,人体所摄入的能量(进入人体转化为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盐的主要元素)接近甚至超过一顿正餐。为了保证口味香浓,膨化食品中必须添加大量的油和盐,再加上原料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也就导致了膨化食品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④另外,从配料表中我们得知,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单硬脂酸甘油酯如果被长期食用,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曾经有些含铝元素的膨化剂也是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原因,儿童摄入过多铝元素会导致神经系统被侵害,进而影响智力发育。现在,含铝元素的膨松剂已经被禁用,但膨化食品中依然被检测出含有微量铝元素,其可能的来源包括储存原料的容器、加工设备的输送管道、包装袋等。但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膨化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如果能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是安全的。⑤最后,如果过量食用膨化食品,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饮食。因此,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做到良好的膳食搭配,坚持每日饮食均衡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21.文章的开头段交代膨化食品的口感、原料、工艺、优点等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小明同学特别喜欢吃膨化食品,为了他的健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劝说他。(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50分,含卷面5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5.成长的旅途中,少不了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关怀,但这关怀不一定是轻声细语,不一定温柔慈爱,也可能藏在疾风骤雨后,隐在电闪雷鸣中……请以“别样的关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6.“喝彩”是动词,在字典里被解释为“大声叫好”。在生活中,“喝彩”可以表现为一句话、一阵掌声……总有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瞬间、一个地方让你忍不住为之喝彩,在你生命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请以“这一次,我为______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如选择26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注意:本次考试设作文卷面书写5分,请同学们努力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迹美观。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3年11月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C(2分)2.D(2分)3.B(3分)4.B(3分)5.(4分)A李逵①真假李逵,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等。B贺龙②长征途中指挥二、六军团巧妙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率红二方面军长征与朱德会师等。(任写一个情节)6.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6分,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1)芳草萋萋鹦鹉洲(2)虽乘奔御风(3)四时俱备(4)征蓬出汉塞(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古诗词赏析(4分)7.D(2分)8.(2分)两句中的动词都十分精妙:①“飞”“戏”“争”“啄”生动形象地写出春日里鸟飞鱼戏、莺闹燕忙的勃勃生机。(“飞”“戏”二字生动写出鸟儿叫醒村庄,鱼儿在水中嬉戏报春的情形;“争”“啄”生动形象地写出春日里莺闹燕忙的勃勃生机。)(1分)②都传达出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时欣喜万分、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1分)(其它角度言之成理即可)(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9.A(2分)10.(共4分)(1)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分)(2)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2分)(意近即可)11.(共2分)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12.(共3分)(1)月夜闲游(1分)(2)闲笑(2分)【文言译文】【乙】已卯年上元之夜,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去吗?”我很高兴地跟从他们。步行到了城西,进入了僧舍,走过了小巷,看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百姓聚居在一起,卖肉的卖酒的多得很。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已经响起了鼾声。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醒来)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走到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三、现代文阅读(35分)(一)(共8分)13.(3分)D(A“完全因为”绝对化,好奇心变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模式。B只能说明这部分学生失去好奇心,绝大多数学生依旧有好奇心。C由材料三“以往”“但通常情况下”“另一个场景”可知,科普更强调学生自主理解、消化知识,而不是提倡知识传授为中心。)14.(2分)示例:(1)科学家从孩童时期起,一直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