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南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规划_第1页
上海市浦南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规划_第2页
上海市浦南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规划_第3页
上海市浦南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规划_第4页
上海市浦南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浦南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生态农业从1924年开始在欧洲开始,并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在瑞士、英国和日本等国获得发展。生态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及其功能,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强调农业生态系统总体效益的提高和产出结构的优化,强调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有机统一。根据松江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农业“十一五”规划,以实现“科技、生态、高效”的现代都市型大农业基本框架要求,大力发展农牧种养生态养殖,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1农业和畜牧业1.1业人口均有耕地全区2005年耕地25.62万亩,农业人口15.23万人,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61亩。浦南的叶榭、泖港、新浜、石湖荡镇和五厍农业示范区耕地比重较大,现有耕地14.4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6.4%,且耕地连片,便于机械耕作和灌溉设施设置。1.2食品及育种总结1.2.1规模养猪场2005年全区畜牧业呈继续调减之势,规模化畜禽养殖因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要求而加快退养,进入城市化的九亭、新桥、泗泾、永丰和车墩等镇(街道)的规模化畜禽场已全面退养关闭。目前我区规模化养猪场6家,生产母猪5833头(纯种母猪900头),其中浦北3家,分布在中山街道和洞泾镇待开发区域,其余3家在浦南;规模化禽场3家,全在浦南叶榭镇(2家)与泖港镇,种鸡常年圈存16万套。1.2.2运行维护及上市2005年生猪年饲养量42.17万头,上市28.26万头,年末生产母猪圈存1.32万头;家禽出栏247万羽,其中肉鸡163万羽,肉鸭81万羽;蛋禽年末圈存50.4万羽,其中蛋鸡19.7万羽,蛋鸭30.7万羽,上市鲜蛋4776t;羊年末圈存6685头,年上市量2.47万头。2005年畜牧业产值3.73亿元,较2004年下降37.9%。1.3农业种植取得的成绩2003年9月~2004年3月,我区在松江五厍农业示范区建立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示范项目,茹塘猪场与格林葡萄园实现种养结合,经二年来的运行表明,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得到专家与领导的认可。该项目的试点成功,表明种养结合生态发展思路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1.3.1社区中心原则畜禽场的布点设置要以周边农田和作物为依托,通过就近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就近结合生态发展。1.3.2动物场的规模应基于土地承载量规模的适度主要体现在周边农田对畜禽场粪尿的承载能力,因此适度规模是种养结合生态还田的重要内容。1.3.3沼液冲洗水治理在以往畜禽场治理过程中,猪场尿液和冲洗水历来是治理的难点,通过管网铺设,动力运输将猪场沼液运至农田区域内的暂存池,适时取用,形成种养结合点。1.3.4实现含血量小的预测,减少病毒传播可能生产成本就畜禽场而言降低粪尿治理成本,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实现无害化生产;种植业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1.4问题1.4.1畜禽散养户面积降低规模化畜禽养殖因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而退养,特别是浦南地区,规模化畜禽场数量明显减少。“九五”期间畜牧业规模化百分比为80%、“十五”末为48.2%,下降31.8个百分点。规模化程度的降低,使畜禽散养殖户迅速增加,目前全区生猪散养户2759户,圈存7.02万头;家禽散养户26947户,圈存31.22万羽(2005年9月统计)。散养户中有部分以饲喂泔水、食品垃圾等不规范养殖户,使畜禽产品安全、动物防疫和生态环境的隐患日益增多。1.4.2有机肥源短缺,存在损害社会和经济问题松江区2006、2007年市下拨有机肥分别为700万kg、800万kg,而全区有机肥2005年实际需要量,经测算为54465万kg,区内能提供的有机肥源仅为15329万kg,加上市下拨计划,占需要量的29.4%,缺口为70.5%,有机肥源主要由规模化畜禽场提供,一般规模化生产便于粪便的收集和利用,散养户无法提供有机肥源。因有机肥源短缺而导致农业生产诸多问题:一是化肥的面源污染。通过2004年施肥情况抽样调查,结果平均值510kg/hm2,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的上限225kg/hm2。二是土壤酸化和肥力下降。长期使用化肥造成了农田土壤的肥力下降、酸度上升和土壤板结,区农技部门在五厍园区朱定村监测表明,1999~2004年五年时间内土壤容重和酸性在逐年增加,并且出现“化肥报酬递减”现象。三是农产品质量下降。因土壤理化性质失衡和化肥过度使用,使作物的生长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品质整体将下降。“十一五”期间缺口86.8%,为47271万kg。也就是说:目前松江区畜禽所产生的粪便,仅是农田有机肥需求量的30%。因此,区域化畜禽养殖场布点,合理利用畜禽粪便,能有效缓解有机肥源短缺现状。2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立足示范,适度发展,注重环保,讲究实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目标和基本战略。2.1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生态兴农”的原则,“发展优农以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针对制约种植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种养结合、适度规模、规范生产、生态平衡”的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利用现代设施农业装备,实行生物、农艺与工程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农牧种养生态平衡一体化,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2实现化学成分完善和推广种养结合模式,是实现资源化生态循环利用的有效方式,可保持畜牧业发展对周边环境“零污染”,实现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利用;替代化肥,减少种植业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化肥面源的污染;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确保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和优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体现种养结合设施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促进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维互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3规模化畜禽场,以就用为原则,实现生态循环根据农业“十一五”规划,在设施菜地和设施粮田等成片种植区域,建立与农田面积和作物品种相匹配的规模化畜禽场,以就近利用为原则使畜禽粪便收集堆放发酵、机械还田,尿液及冲洗水厌氧发酵管网还田的种养结合模式,实现农业内部的生态循环。通过新建和改造适度规模的畜禽场,使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4重点建设的现代农业区域本规划主要以农业“十一五”规划中定位为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浦南地区,以五厍农业示范区为核心向东西延伸。包括叶榭、泖港、新浜、石湖荡4镇,是全区重点建设的现代农业区域。“十一五”期间我区将建设市下达16万亩粮田保护区,其中11万亩为设施粮田,近10万亩设施粮田在以上4镇1园区内,而且还将新增蔬菜基地4500亩,有机蔬菜基地1000亩。该区域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有机肥需求量大,为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2.4.1现在,浦南四市的兽医市场正在增长叶榭镇有规模化养猪场2家,规模化养禽场2家;泖港镇规模化养猪场1家;新浜镇和石湖荡镇无规模化养猪场和禽场。2.4.2农田基础设施完备。在农田⑴区域耕地面积集中,成片农田1000亩以上(蔬菜地300亩以上)。⑵农田基础设施完备。⑶作物有机肥需求量大。⑷远离居民住宅生活区。⑸符合本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和整体布局要求。2.5教育和培训的原则和重点2.5.1沼尿液的生物利用技术根据项目所在畜禽场及周边农田作物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研究制定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资源利用方案。种养结合技术原理是猪场内建立牢固实用畜禽干粪堆放池和尿液的储存池,使畜禽干粪经厌氧发酵后施用还田,沼(尿)液通过铺设的管网设施,动力运送以液体有机肥形式施用作物。可将沼液混合稀释后漫灌或借助机械将原液均匀地洒布在地表或土中,以土地承载量和作物需求量为上限,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对沼液进行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迁移转化过程,使有害成分得到净化,同时沼液中营养物质被作物吸收利用,促进作物生长,从而实现沼液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形成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种植业与养殖业生态链接不仅解决了畜牧场的尿液及冲洗水污染问题,还增强了土壤的团粒结构,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能,降低农作物的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推动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2.5.2沼液及沼液生产经营模式⑴设施粮田建设思路:松江地处太湖碟型盆地东缘,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设施粮田主要种植水稻,水稻田最佳的施肥季节是每年的4~5月份,准备种稻时候作为基肥,猪场干粪统一收集后运至农田内的干粪发酵堆积棚内,经发酵后可利用机械抛撒直接还田。沼液利用PVC专用管道,动力输送预混池,预混池设立于农业灌溉主干沟渠,使沼液原液经灌溉水稀释与混合后,由灌溉水将稀释沼液运输到水稻田内实现漫灌,亦可6月移栽后的追肥,水稻抽穗后要以适当的化肥补充。一般水稻一季需要纯N18kg/亩、P2O5大约5~7kg/亩,K2O大约5~7kg/亩(按有效成分的计算),就水稻生长来说一般前期肥料占有60%~80%,P2O5和K2O前期都施用完毕,因此配比浓度要高一些。⑵有机蔬菜建设思路:有机蔬菜地因一年有好几茬,有机肥需求量大,使用方法较为灵活,以适时取用为主。猪场干粪统一收集后运至蔬菜田内的干粪发酵堆积棚内,经发酵后可利用机械抛撒直接还田。发酵干粪可根据需要作为基肥直接还田利用。利用PVC专用管道将发酵后沼液储存于暂存池中,根据作物需要,利用管网设施,以动力运送沼液,适时取用。使用漫灌、滴灌、喷洒等方法,实现利用。2.5.3有机肥的科学使用,符合各类高质量条件要求⑴探索畜禽粪便—有机肥—施用科学运作链式服务体系。从有机肥科学运作服务体系来看,目前区内没有专业化畜禽粪便处理有机肥厂,现有的畜禽场粪便以赠送或付款方式委托他人处理,粪便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节不够规范,因此有必要构建有机肥施用科学运作服务体系。通过服务体系运作,负责收集、运输发酵的畜禽粪便,通过加工和包装,符合各种经济作物要求,向种植户提供合适的有机肥,并指导种植户科学施用。该服务体系的运作不仅能改变目前在有机肥施用方面缺乏统一组织和有效管理的现状,而且使有机肥科学的施用和推广具有积极的作用。⑵开发利用,推广多品种有机肥,符合各类高附加值农作物发展需求。目前市场上的有机肥种类单一,缺乏高附加值作物的专用有机肥品种,探索性开发畜禽粪便经厌氧发酵后二次再加工,添加其他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制作适合高档花卉、盆栽、林木及蔬菜等作物的专用有机肥和基肥,也可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制作阶段性分类有机肥;由专业的有机肥公司制作,养猪场提供经熟化后的粪便原料,形成专业化生产,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有机肥价格,合理定价,符合种植业发展需要。⑶加强种养结合生态化设施与设备的研发与实践,不断提高有机肥源的利用率。目前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各自领域设施设备与机械化程度较高,但在农牧种养结合方面研究较少,也没有专门的机构研究与推广,发展停留在试探性研究阶段,特别是对水稻等大宗作物,没有机械化施用有机肥的机械,靠人工施肥既要考虑成本,又要考虑有机肥形态是否符合使用便捷的要求,所以种植水稻往往还是选择化肥,当然有机肥价格也是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加强有机肥施肥机械的研究,使发酵后的畜禽粪便简单、便捷地实现还田,尽可能地降低有机肥运输成本,符合大宗作物的需要,提高畜禽场粪便的利用率。3促进繁殖与生态养殖的结合政策3.1加大对造林放养结合生态畜牧业的投入,促进社会主加快制定我区有关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法律等,加强对种养结合生态畜牧业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新建种养结合生态畜牧业投入,在新场设置布局、设备引进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措施,鼓励各饲养企业和种植业企业联合发展种养结合项目。借鉴国外的做法,可以成立专门基金,采用财政补贴政策,还可以运用产业倾斜政策,加强对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