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课答案_第1页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课答案_第2页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课答案_第3页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课答案_第4页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课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上)1【单选题】古巴比伦文明大约何时消亡?()A·A、公元前5世纪·B、公元前3世纪·C、公元前1000年·D、公元前4世纪2【单选题】毛泽东说:“从()到(),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B·A、老子,康有为·B、孔夫子,孙中山·C、孔夫子,康有为·D、老子,孙中山3【单选题】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期”大约是?()B·A、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300年·B、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C、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300年·D、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4【单选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哪三大哲学为主的哲学?()D·A、儒,道,法·B、道,佛,墨·C、儒,佛,墨·D、儒,道,佛5【单选题】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多少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B·A、27·B、26·C、28·D、30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历史地位(下)1【单选题】下列哪一个是最早接受中国文化的国家?()D·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朝鲜2【单选题】下列属于纪传体史书的是()。A·A、《汉书》·B、《春秋》·C、《资治通鉴》·D、《左传》3【单选题】70年代初,汤因比在接受访谈时预言,将来统一世界的国家是()。B·A、西欧国家·B、中国·C、日本·D、美国4【多选题】“世界四大古文明”包括下列哪项?()ABC·A、华夏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埃及文明·D、玛雅文明5【多选题】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个性?()ABD·A、持中贵和·B、德性优先·C、以德报怨·D、天下一家6【判断题】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的文化,注重对外在自然的征服;印度文化是意欲向后的文化,注重人生的内在解脱;而中国文化则居于两者之间,“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正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上)1【单选题】隋唐两宋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哪一阶段?()B·A、萌芽奠基阶段·B、发展定型阶段·C、近代转型阶段·D、走向没落阶段2【单选题】“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的含义是()。C·A、音乐是天地和谐的产物,礼貌是天地秩序的产物。·B、乐是天地和气的表现,礼是天地顺序的表现。·C、乐是天地之间的和谐的表现,礼是天地之间的秩序的表现。·D、音乐是天地和气的表现,礼貌是天地秩序的表现。3【单选题】“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出自()。D·A、《孟子·告子上》·B、《论语·述而》·C、《荀子·劝学》·D、《论语·八佾》4【多选题】下列哪几项是孟子提出的主张?()ACD·A、先义后利·B、仁内义外·C、民贵君轻·D、施行仁政5【多选题】下列哪个是老子的思想?()ABC·A、“道常无为,而无不为”·B、“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C、“道法自然”·D、“道不可闻,闻而非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萌芽奠基期)(下)1【单选题】关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论述错误的是?()C·A、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家思想的缺陷·B、表达了万物齐一,浑然一体的思想·C、出自《庄子逍遥游》·D、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表达的思想一致2【单选题】鲁迅曾说“不读______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A·A、《老子》·B、《庄子·齐物论》·C、《论语》·D、《孟子》3【单选题】下面不属于法家思想的是()。C·A、“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奸,无奸则民安其所乐。”·B、“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C、隆礼重法·D、法术势结合4【单选题】关于墨家的说法错误的是()。A·A、对爱与被爱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是主张尽心,不言回报·B、主张兼爱、非攻等·C、主张爱无差等·D、曾是先秦时期的显学之一5【单选题】下面哪一位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B·A、墨子·B、韩非子·C、庄子·D、孟子6【判断题】“化性起伪”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善的,对人加以教化就会转变人天生的善性,人就会变得虚伪。()错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定型期)(上)1【单选题】关于西汉的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司马迁创作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交融。·C、文景两帝崇尚黄老之学,与民休息,民力得到恢复。·D、汉武帝一直推崇无为而治的治理思想,使汉代国力进一步发展。2【多选题】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分期正确的是?()ABD·A、秦汉是定型时期·B、隋唐是鼎盛时期·C、魏晋是青年时代·D、两宋是成年时代3【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秦始皇维护中央集权的措施?()BCD·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书同文·C、车同轨·D、焚书坑儒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定型期)(下)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魏晋玄学时期的思想?()D·A、“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B、“越名教而任自然”·C、“名教即自然”·D、“吾心即是宇宙”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C·A、禅宗·B、天台宗·C、日莲宗·D、华严宗3【单选题】对“存天理,灭人欲”理解正确的是()。D·A、人的欲望对于成圣成贤是有害的,要灭除人的欲望,以与天理相合。·B、对人的欲望持完全否定态度。·C、天理常为人欲所遮蔽,要通过自律修身,断除一切欲望,使天理复明。·D、肯定人的合理欲望,主张节制不合理的欲望,以使天理复明。4【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宋代道学家的是?()B·A、周敦颐·B、王守仁·C、朱文公·D、陆九渊5【单选题】下列哪一位不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C·A、黄宗羲·B、王船山·C、龚自珍·D、顾炎武6【单选题】下列符合理学思想的是()。A·A、“天下之物皆有其所以然之理”·B、“吾心即道”·C、“致良知”·D、“人人可以成尧舜”7【判断题】元朝时期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多元化。()正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转型期)(上)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言论的是()。D·A、“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由强企霸,由霸图王,四海归仁,万物得所。”·D、“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2【单选题】关于维新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A、是一次“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变法。·B、这种“儒表西里”的维新文化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贯通到底。·C、是一次触及到了思想文化层次的变法。·D、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等人起到了领导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近代转型期)(下)1【单选题】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正确的是()。B·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取得了重大胜利。·B、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取得了制度革命的突破性胜利。·C、是一场对国民的思想、观念进行彻底的文化改革。·D、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2【单选题】下列对新文化运动的论述错误的是()。A·A、文化转型进入到政治体制文化变革的关键阶段。·B、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往何处去”的问题,形成了“全盘西化”和“文化保守主义”两大思潮。·C、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3【单选题】毛泽东说:“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由此看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D·A、中体西用·B、全盘西化·C、全盘继承·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道是本质,器物是实存·B、道是本质,器物也是本质·C、道是实存,器物是本质·D、道是实存,器物也是实存5【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变革过程中的指导思想?()ABC·A、中体西用·B、即中即西·C、全盘西化·D、实用主义6【多选题】关于器物与道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D·A、较之于道,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器。·B、中国古代对道与器的代表性观点是“形而上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道。”·C、“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的“道”来合西方的“器”,实现富国强兵。·D、中国在器物层面一直落后于西方。7【判断题】鲁迅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错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1【单选题】融国家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与礼俗教化之中,而以道德统括文化,或至少是在全部文化中道德气氛特重,确为中国的事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和国要分开,要在不同的场合辨别自己的身份。·C、“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单选题】“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关于这句话的说法不恰当的是()。C·A、此句与柳诒徵所说:“孔子所学,首重者曰成己,曰成人,曰克己,曰修身,曰尽己。”所表达的意思类似。·B、体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功夫。·C、出自朱子所著经典《大学》。·D、这“八条目”是为达到“三纲领”设计的功夫,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3【单选题】下列关于个体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性本恶,不可更改。·B、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知行合一。·C、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追求。·D、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一种无止境的过程。4【单选题】下列哪句话不是重视整体利益,强调整体至上的体现()。·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单选题】对“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理解不正确的是()。A·A、强调了同一的重要性。·B、强调和而不同。·C、追求多样性的有序并存。·D、反对无差别的齐一化。6【单选题】“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出自()之口。D·A、孔子·B、曾参·C、老子·D、有若7【单选题】中国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