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岫岩县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
鞍山市岫岩县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
鞍山市岫岩县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
鞍山市岫岩县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
鞍山市岫岩县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鞍山市岫岩县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情事故(gù) 羁绊(jī) 恬静(tián) 晦暗(huǐ)B.戛然而止(jiá) 农谚(yàn) 斡旋(wò) 孕育(yùn)C.销声匿迹(mì) 劫难(jié) 恼畔(pàn) 皎洁(jiǎo)D.天衣无缝(fèng) 两栖(qī) 陨石(sǔn) 惆唱(chóu)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了啊!”B.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C.你学习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你不努力。D.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3.下列对相关语法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中的“朦胧”“踊跃”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B.“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句中的主干是“赵庄是村庄。”C.“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句中的主语是“我”D.“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句中的“外祖母和母亲”是并列短语;“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句中的“振作精神”是动宾短语。4.文常名著。(1)下列各项对文学常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分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小石潭记》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是王勃,字子厚,唐代诗人。(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_____________》,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三国志演义》还夹杂着“雅言”,《_____________》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联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①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②将文中空缺处的内容(两处均为同一部作品)补写出来。5.古诗文默写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4)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蒹葭》一诗中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道路曲折漫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题。6.下列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A.首联写洞庭湖的湖水浩荡满溢,与岸齐平,水天浑然一体,“虚”和“太清”均指天空。B.颔联写洞庭湖的水气蒸腾迷漫了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发出震天动地的洪响。C.最后四句写出了诗人想要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心情,说的很直接,“端居耻圣明”表露出他的心迹。D.这首诗在内容上表现一个知识分子在盛世想要出仕建立功业的心志,在写景上则是在大处落笔,把洞庭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美。(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7—10题。(14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ǐ)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选自元结《右溪记》)7.下面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记之而去/以径寸之木 B.以其境过清/清流触石C.皆若空游无所依/此溪若在山野 D.悉皆怪石/悉如外人,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断两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10.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1)【甲】文从侧面描写水___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从正面描写水_________的特点。(2)【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3题。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1.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是虚写。B.“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一句是插叙内容。C.“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一句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方面描写的。D.“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一句中的“那声音”指的是“歌吹”。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文中画线的句子。13.第①段“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中的“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4—18题。拥抱星辰拥抱你高绪丽①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晚,我蒙眬中看到母亲准备出门,连忙起身穿衣,把街门闩好,与母亲一前一后,投身到茫茫夜色里。②连日干旱,村子附近的几处大湾小河早就干涸,露出打着补丁一样的河底。哪里有水湾,哪里就有人眼巴巴地看守着。我家果园的旁边恰有一个不大的水眼,我与母亲打算趁父亲外出上夜班的时间,在水眼处守夜。③走过夜路的人,对星光会有种莫名的亲近,因为它会指引你,给你力量,陪你一道穿过黑暗。去山上的小路,平日里坑坑洼洼,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刚出家门那会儿,内心对黑暗还有抑制不住的恐惧,隔着胸腔,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可是,当我仰起头,望着那满天亮晶晶的繁星,内心竟安定下来。有了星光相伴,走起山路来,也没想象的那么困难。④夜,像一块很大的黑丝绒布,罩在离头顶不远的地方,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几颗星星如同钻石一般,零零散散地点缀在黑丝绒布上,发出耀眼璀璨的光芒。不同于白天的炽热与喧嚣,眼前的世界,出奇地安静。⑤庆幸的是,我们赶到果园旁边的水眼处时,没有人守着。⑥此时,月亮已经爬上来了,母亲在水眼旁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我挨着母亲,抬起头,仰望着夜幕深处的星光。⑦夜凉如水。半个多小时过去,水湾里的水从开始的黑咕隆咚,到明晃晃地透着亮光,越积越多。母亲弯下腰,把空桶摁到水湾底,再提上来,足有大半桶水。担心我们离开的工夫会有人来,我与母亲分别提着桶的两侧,小跑着,放低腰段,一边躲避着横七竖八的枝条,一边往果园深处跑去。我们来到一棵树下,“呼啦”一下子,把大半桶水全部倒到苹果树的树根旁边,再提着空桶小跑着回去。还坐在那块石头上,守着夜色,守着星辰,静待水湾里的水越积越多。⑧那个夜里,我与母亲不知疲倦地给果园里的苹果树挨个浇灌,一棵树、两棵树……一桶水、两桶水……安静的夜色里,我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苹果树“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久旱逢甘霖的喜悦,透着无法掩藏、令人满足的诱惑,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⑨后来,我不止一次怀念过那个夜晚,在不同的年纪无数次回忆过那夜的星光,到最后,那淡淡的喜悦像一块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⑩几天前,我们又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过晚饭,小儿想要车里的玩具,我同母亲一起去门口的车上拿。彼时,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无数颗星星在头顶上方一闪一闪地眨着小眼睛。乡下的夜空如此亲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够到那颗最亮的星星。⑪我随口问母亲:“还记得那晚我们去给苹果树浇水吗?”⑫母亲被问得没有防备,但马上回过神来,说:“怎么会不记得啊!那一夜,幸亏有你做伴。”⑬我微笑着,用力抱了抱母亲。14.概括①至⑨段的内容。15.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那淡淡的喜悦像一块包裹着精美糖纸的糖块,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16.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在“母亲”身上发现了哪些美好的品质。17.文章第⑩段有什么作用?18.文中反复描写那一夜的星空,那个夜晚对“我”来说有何意义?请写出你的探究。(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9—22题。材料一: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在西双版纳,1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99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材料二: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追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材料三: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材料四: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传统思想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物3.6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1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的时候,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作为“象道”。B.2021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长达数百公里,历时数月,引人注目。C.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D.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20.“材料四”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1.请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梳理材料四的行文思路。22.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等级物种,请根据前三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三、写作。(满分50分)23.两道作文题,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1)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低碳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请以“我的低碳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小石潭记》)要求:①选择(1)题,写一篇叙述性的文章,内容要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选择(2)题,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少引述,重点写感受,要联系实际来谈。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2.D3.C4.(1)C(2)①朱自清、经典常谈;②水浒传5.(1)窈窕淑女(2)天涯若比邻(3)一日不见(4)豁然开朗(5)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二、阅读6.C7.D8.(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9.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10.(1)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2)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或例如乙文借描写石溪景色优美、不为人所知,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