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课件海滨小城 教学设计_第1页
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课件海滨小城 教学设计_第2页
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课件海滨小城 教学设计_第3页
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课件海滨小城 教学设计_第4页
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课件海滨小城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系列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系列教材部编版19.《海滨小城》教学目标1.会认“滨、欧”等10个生字;会写“棕、渔”等9个生字;摘抄描写小城美丽的句子。2.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海滨小城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学课件。3.词语卡片。第一课时一、音乐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出这是什么声音了吗?对,是海浪翻滚的声音。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各抒己见。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及时补充。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咱们现在就去广东的一个海滨小城看看,那里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2.板书课题:滨海小城。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座小城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看一看。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练读。滨(bīn)海海鸥(ōu)胳臂(gēbei)理睬(cǎi)满载(zài)亚(yà)热带石凳(dèng)每逢(féng)除(chú)了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棕、渔、遍、躺、靠、亚、摆、除、洁”。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棕、渔、躺、摆、除、洁”都属于“左窄右宽”。“躺”左边的身字一撇不要出头。“亚”中间是“点”和“撇”。“洁”右上角是“士”不是“土”。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六、给课文分段1.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哪几个自然段是同一个意思,关系最密切,给课文分段。七、学习2、3自然段1.海滨是沿海地带,书上应该只描写海滩,而不应该描写大海。2.为什么说贝壳是寂寞地躺在那里。为什么用寂寞这个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你觉得海滨的景色美不美?(美!)可是,靠近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景色怎么样呢,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到小城里去看看?(想!)二、学习“小城景色”1.课文中最能概括小城景色总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话?请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迅速找出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范读,学生再读。2.课文为了表现小城景色的总特点,具体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色?(板书:庭院、公园、街道)3.过渡:作者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这是我们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一)学习“庭院部分”1.第四节的总起句是什么?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了哪三句话?指名回答并齐读。2.出示:“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3.出示:“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园都是。”(1)读后问:这句话写出了桉树叶子的什么特点?(板书:叶香)(2)追问:香到什么程度?用书上语句回答。(3)学生回答后,教师故意嗅嗅鼻子,并接话:“哟,满街满园都是香味!”你能读出香味醉人的感觉来吗?(4)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才观察到庭院里“叶香”的特点的?(用鼻闻。)4.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1)这次作者观察了树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板书:花美。)(2)凤凰树开花很热闹,问:“热闹”是什么意思?(繁盛活跃)热闹到什么程度呢?从书上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3)小城里真的有“红云”吗?那么,这里的“一片片红云”指什么?为什么会看成“一片片红云”呢?(4)作者又是怎样观察到“花美”的特点的呢?(用眼看到的)5.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小城庭院。它有哪些特点呢?6.你能读出庭院的特点吗?(“能!”)指名读,大家闭眼想象。学生自由回答、补充,教师依次板书:用耳听、用手摸、用嘴尝……(二)学习“公园部分”1.过渡:小城的公园又怎样呢?出示“公园美景”图。2.指导看图:(1)这是公园美景。问:占据画面的景物有哪些?(榕树、人、石凳。)主要景物是什么?(榕树。)(2)睁开你可爱的大眼睛观察一下“榕树”,它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讨论、回答。(3)“榕树”下的石凳与人有什么关系呢?(供人休息用。)(4)你能把观察到的景色连贯、通顺地说一说吗?指名述图意。3.指导学文:(1)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公园景色的呢?又写出公园的什么特点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节。(2)讨论交流:课文那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写出了公园景色的特点?(3)小结:作者在课文中把公园景色的特点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景色的特点的吗?(用眼看,并展开想象。)4课文第自然段具体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叶密”的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城的公园更美。(三)学习“街道部分”1.过渡引导:“小城的街道也(怎样)——”学生齐答:“(也)美。”2.默读课文第六节,自学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主要观察了街道的,它的特点是。(2)街道的路有种,除了的大路,就是的路。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板书:路干净。)4.教师指点:(1)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路干净”的特点的?(2)写沙路时“咯吱咯吱地响”,“好象踩在沙滩上一样”,这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用耳听、用心感觉)5.小结:作者观察小城的街道时,不仅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心感觉,写出了小城的街道“路干净”的特点。(四)学习第七自然段——“总结部分”1.小城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并齐读最后一节。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3.小城景色的总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回答。(板书:整洁美丽。)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1.课文先写海滨美景,再写小城美景。那么,课文主要写什么呢?(主要写小城。)2.作者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什么关系?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说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作者的家乡。)3.作者是如何留心周围事物,写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指名看板书,引导学生把作者的观察方法与小城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回答。)4.在这堂课中,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四、布置作业小练笔:《我们的校园》或《校园的一角》。板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