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说,AI正在重塑互联网。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引发行业变革,ChatGPT究竟做对了什么?一方面,是人机互动带来的人性化体验。ChatGPT让人工智能成了一项大众都能使用的服务,而且用户体验十分“惊艳”。这是此前人工智能从未达到的境界。从技术上而言,ChatGPT使用的模型和算法从参数上看未必是最高的,但其创新在于让AI的算法和训练过程更加“人性化”,生成“有组织”“有筛选”的文本模型,让人工智能会“思考”。这也是提升人机互动体验的关键。另一方面,是商业化落地。一项技术,如果没有规模化的应用场景和推广产品,那么终将是昙花一现。ChatGPT作为一款能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和价值的应用,重新定义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商业模式,打破了AI“嵌入式”的常规形态,打造了新的内容生成和交互形态。在发布后短短5天内,用户数量破百万,两个多月后用户破亿,显示出其在规模化应用上的巨大潜力。而ChatGPI背后的模型和算法,应用空间远不止这些。基于ChatGPT庞大的潜在用户基数,付费服务是其最直观的商业模式。即便仅部分付费或者收取少量费用,都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通过流量、广告等渠道也能实现快速变现。除了ChatGPT自身带来的直观经济利益,其融入各行各业发展后产生的经济价值更是难以估量。此外,互联网能够在全球普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ChatGPT能够“出圈”,关键原因之一也涉及人——提升了人性化互动体验和应用。对于互联网科技巨头而言,竞争的核心并不只是技术,还有技术应用带来的服务,后者可能更为重要。无论人工智能变得多聪明,其目的始终是服务人类。眼下,一场新的人工智能大战已经打响。ChatGPT的出现,为人工智能应用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当然,面对ChatGPT带来的热潮和热议,我们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新技术到底能给人、产业、社会带来何种深刻的变化,并不取决于它掀起的浪花有多大,而在于它跳在多大程度上重塑现有的思维模式、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并且形成持久的、自洽的运行闭环。从这个意义上说,ChatGPT还面临不少的挑战,也有不少需要克服的不足。(摘编自禹洋《ChatGPT做对了什么》)材料二:近日被誉为“史上最强聊天机器人”的ChatGPT引发热议,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职业或被取代,莘莘学子需要什么样的学习能力,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找到施展才华的工作?①__________目前来看,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被投喂了海量数据,知识库非常庞大,但是其准确度还远远不够。它可以非常快速地给出信息,同时也会出现《红楼梦》的作者是石头这样的低级错误,评价文学作品也不过是一些假大空的套话。因为网络上本就充斥海量鱼龙混杂的信息,甚至因为算法的缘故,一些虚假信息还可能被优先推荐。不可否认,人工智能软件加快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速度,但识别信息真伪的判断力变得更加重要。〖答案〗的出处是什么,有没有权威的研究支持,有没有其他说法?人们需要通过对不同信息源交叉比对,分析判断出人工智能软件给的〖答案〗是不是正确。而这种判断力恰恰来自正规、系统化的学习和搜索技巧。一切软件和人工智能都是辅助工具,最终做决定的还是人。比如说,医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诊断一些特定类型的癌症,但是下诊断的还得是医生。工具无论多么发达,都依赖于操作的人。②__________有人尝试用ChatGPT写一篇小学生作文,并混在真正的小学生优秀作文中,结果绝大多数人还是能一眼识别出软件作文和真人作文。因为软件写的文章看起来逻辑清楚、文笔流畅,但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让软件写一首诗歌,也只不过是利用数据库生成的一些词语拼凑。软件在聊天时,也缺乏幽默感,听不懂双关语、谐音梗、笑话等,凡是“抖机灵”、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问题,软件都接不上来,只是按照套路化的方式在回答,甚至同一个问题多问几次的〖答案〗都不一样。目前来看,这个聊天软件只是带有一点人格色彩的搜索引擎,远远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独特文学作品。③创造力:思想深刻,深度认知人类有别于机器,就在于人类独有的心智结构、有价值观、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创新工场的创始人李开复撰文谈到,10种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的工作,排名第一的就是电话销售。但销售和客服大概率不会消失,未来需要的是更深度的支持、面对面的服务能力。同样,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财经和体育类消息,但不能代替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写就深度报道。简单的汇编信息、重复的工作,不可避免地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不可能跟人工智能比拼记忆和手速,而是需要提高认知能力、选择能力。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解放人类的生产力,就像蒸汽织布机解放了纺织女工的双手、汽车代替了马车,人工智能可以把我们从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它不能代替人们去思考、去感受、去爱、去创造。(摘编自李峥嵘《做一个不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技术参数上看,ChatGPT使用的模型和算法是最高的,这是提升人机互动体验的关键。B.绝大多数人都能一眼区分ChatGPT与小学生写作的文章,是因为ChatGPT写的文章逻辑更清楚。C.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软件虽然知识库庞大,但还是会出现作品和作者不匹配的错误。D.创新工场的李开复认为在10种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中,最早消失的将是销售和客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都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展开论述,并认为人工智能还有不足和发展的空间。B.ChatGPT融入各行各业后发展产生的经济价值将给ChatGPT带来广阔“钱”景。C.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D.不管同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出现几次,人工智能软件总是按照套路给出一样的〖答案〗。3.下列选项表述的活动中,不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的一项是()A.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上主播两会新闻B.“五一”假期驾驶汽车外出C.创作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D.报社记者采访后撰写深度报道4.结合材料二相关段落,仿照③在文中划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5.某公司准备借助ChatGPT的这股东风带动公司的快速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就如何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C2.D3.D4.①判断力:识别真伪,精准判断②情感力:情感体察,强烈情感5.①提升人性化互动体验和应用,充分发挥服务和价值。②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新的内容生成和交互形态。③使应用场景规模化。④弥补人工智能技术在判断力、情感力、创造力等方面的不足。〖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从技术参数上看,ChatGPT使用的模型和算法是最高的,这是提升人机互动体验的关键”错。根据原文“ChatGPT使用的模型和算法从参数上看未必是最高的”可知,不能说是最高的,根据“ChatGPT创新在于让AI的算法和训练过程更加‘人性化’,生成‘有组织’‘有筛选’的文本模型,让人工智能会‘思考’,是提升人机互动体验的关键”可知,提升人机互动体验的关键是让AI的算法和训练过程更加“人性化”,生成“有组织”“有筛选”的文本模型,让人工智能会“思考”。B.“是因为ChatGPT写的文章逻辑更清楚”错。由材料二原文“绝大多数人还是能一眼识别出软件作文和真人作文”“因为软件写的文章看起来逻辑清楚、文笔流畅,但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可知,是因为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D.“最早消失的将是销售和客服”错。原文表述为“李开复撰文谈到,10种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的工作,排名第一的就是电话销售。但销售和客服大概率不会消失”,最早消失的将是电话销售。但销售和客服大概率不会消失。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人工智能软件总是按照套路给出一样的〖答案〗”错。原文表述为“软件在聊天时,也缺乏幽默感,听不懂双关语、谐音梗、笑话等,凡是‘抖机灵’、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问题,软件都接不上来,只是按照套路化的方式在回答,甚至同一个问题多问几次的〖答案〗都不一样”,同一个问题多问几次的〖答案〗都不一样。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D.原文是“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财经和体育类消息,但不能代替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写就深度报道”,报社记者采访后撰写深度报道不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①处对应的段落原文“目前来看,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被投喂了海量数据,知识库非常庞大,但是其准确度还远远不够”“人工智能软件加快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速度,但识别信息真伪的判断力变得更加重要”可知,此段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其准确度还远远不够,识别信息真伪的判断力变得更加重要。故①处横线处可填写:判断力:识别真伪,精准判断。由②处对应的段落原文“因为软件写的文章看起来逻辑清楚、文笔流畅,但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目前来看,这个聊天软件只是带有一点人格色彩的搜索引擎,远远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独特文学作品”可知,此段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远远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独特文学作品。故②处横线处可填写:情感力:情感体察,强烈情感。【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材料一原文“ChatGPT能够‘出圈’,关键原因之一也涉及人——提升了人性化互动体验和应用”“对于互联网科技巨头而言,竞争的核心并不只是技术,还有技术应用带来的服务,后者可能更为重要”可知,应提升人性化互动体验和应用,充分发挥服务和价值。由材料一原文“ChatGPT作为一款能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和价值的应用,重新定义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商业模式,打破了AI‘嵌入式’的常规形态,打造了新的内容生成和交互形态”“新技术到底能给人、产业、社会带来何种深刻的变化,并不取决于它掀起的浪花有多大,而在于它跳在多大程度上重塑现有的思维模式、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并且形成持久的、自洽的运行闭环”可知,应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新的内容生成和交互形态。由材料一原文“一项技术,如果没有规模化的应用场景和推广产品,那么终将是昙花一现”可知,应使应用场景规模化。由材料二原文“目前来看,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被投喂了海量数据,知识库非常庞大,但是其准确度还远远不够”“人工智能软件加快了人们寻找信息的速度,但识别信息真伪的判断力变得更加重要”“因为软件写的文章看起来逻辑清楚、文笔流畅,但缺乏独特的情感体察”“目前来看,这个聊天软件只是带有一点人格色彩的搜索引擎,远远不能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独特文学作品”“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财经和体育类消息,但不能代替记者进行深入采访,写就深度报道”“人类有别于机器,就在于人类独有的心智结构、有价值观、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可知,应弥补人工智能技术在判断力、情感力、创造力等方面的不足。(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颁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文本二: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焖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文本三: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这是怎么说,拿我的东西开心儿?”宝玉笑道:“打开扇子匣子你拣去,什么好东西!”麝月道:“既这么说,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宝玉笑道:“你就搬去。”麝月道:“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晴雯笑着,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一面说着,一面叫袭人。袭人才换了衣服走出来,小丫头佳蕙过来拾去破扇,大家乘凉,不消细说。(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A.“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照应了“木石前盟”的神话。B.诸人提出用“翼然”给亭子命名,贾政说不如用个“泻”,而宝玉认为不如“沁芳”新雅。C.贾政对宝玉“沁芳”的题名及题对看似未置可否,其实并不满意,只是外客面前不便训斥。D.“晴雯撕扇”暗用了夏桀宠妃妹喜的典故,不仅暗示了晴雯的惨死,也预示着贾府的最终败落。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刻画了宝玉的外貌。B.对宝玉服饰的两次描写都是从林黛玉的视角来写的,基本采用了从上到下、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顺序,自然顺畅,也符合观察顺序。C.宝玉的出场采取了反复亮相的方法,先描写其服饰后描写其容貌,不仅写出了宝玉的形象特点,也突出了他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D.“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借”和“分”两字生动传神,突出表现了沁芳亭的环境特点。8.在“晴雯撕扇”中增加麝月这一人物,如何理解?9.文本一“宝黛初逢”、文本二“试才题对”和文本三“晴雯撕扇”分别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答案〗6.C7.B8.(1)麝月这一人物使情节更加丰富、曲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反衬晴雯的“作孽”,突出晴雯骄纵张扬的性格。9.(1)文本一表现了宝玉的多情和叛逆。“瞋视而有情”“转盼多情”“平生万种情思”等外貌描写表现宝玉多情;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现其叛逆性格。(2)文本二集中表现宝玉性格直爽(敢于直言),才思敏捷。(3)文本三表现了宝玉的宽容、大度、率性(平等、任性也可得分)。宝玉没有尊卑等级之分,不以身份压人。〖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其实并不满意,只是外客面前不便训斥”分析有误,结合“贾政拈髯点头不语”“贾政听了,点头微笑”可知,贾政其实是非常满意的。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分析有误。第一处描写既有服饰又有面貌,先写头冠、衣服、靴子,再写面貌,再写配饰璎珞和美玉;第二处主要写头发、衣服、饰品的变化,给人的整体感觉等。因是初次见面,只是描写了外部的服饰打扮和整体印象,体现不出“由外而内、由表及里”。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次要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先看关于麝月的描写,“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麝月道:‘这是怎么说,拿我的东西开心儿?’”“麝月道:‘既这么说,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麝月道:‘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从情节上看,宝玉和晴雯正在撕扇子,加入麝月走过来说他们、宝玉夺了麝月的扇子给晴雯撕、麝月抗议、麝月故意提议让晴雯撕整匣子扇子、宝玉让麝月去搬匣子、麝月不去等情节,使情节更加丰富、曲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人物塑造上看,麝月起到了反衬晴雯的作用。麝月觉得晴雯撕扇子是“作孽”,故意提议“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没想到宝玉让麝月去搬匣子,麝月说“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麝月的反应是正常的,而晴雯撕扇子则体现了晴雯骄纵张扬的性格。【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文本一主要通过对宝玉外貌的描写和两首《西江月》来展示人物形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写出宝玉外貌的漂亮和性格的“多情”;而《西江月》则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社会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贾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所以说词中句句都是反话。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宣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通过这首词,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文本二通过“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展现了宝玉性格的直爽和才思的敏捷。贾政拟了“泻玉”二字做匾额,回头问宝玉,宝玉说“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虽然宝玉很怕父亲,但是也并不一味奉承,而是实话实说,可见他性格直爽;另外他拟的“沁芳”二字确实高出“泻玉”,这从贾政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贾政拈髯点头不语”,可见其才思敏捷;从后面“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也可看出来。文本三写晴雯拿扇子撒气,宝玉不仅不管她,还说“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由着她撕扇子,“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二人都大笑”“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可见在宝玉心目中,并没有把晴雯当做低人一等的丫鬟,而是把她看做和自己一样的高于“物”的“人”,陪着她玩闹,宝玉没有尊卑等级之分,不以身份压人。表现了宝玉的宽容、大度、率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贞观七年,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是岁,公卿以下复请封禅者前后相属,上谕以“旧有气疾,恐登高增剧,公等勿复言”。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谩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上赐玺书嘉纳之,寻迁新安令。(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B.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C.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D.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根基,后借指国家。B.四夷,指古代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的泛称,是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合称。C.癸丑,癸为天干,丑为地支,古人常用天干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来纪年、月、日。D.京师,在古代有首都、朝廷、天子的军队等意思,在本文中具体指唐朝都城长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认为只要天下安定,百姓生活富足,帝王心中怀有对天地的诚心敬意,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泰山封禅。B.魏征认为,不计其数的赏赐未免让远人产生厌倦心理,连续多年地免除赋税也不能补偿百姓的辛劳付出。C.唐太宗曾亲自审查监狱中的囚犯,怜悯应处死刑的犯人,放他们回家,但规定需按照约定期限回来就刑。D.刘仁轨因鲁宁当着百姓谩骂侮辱自己,气愤之下把鲁宁杀死。唐太宗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想惩治刘仁轨。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2)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1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的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答案〗10.C11.A12.B13.(1)希望陛下稍微停留十天,等到粮食收割完毕(再狩猎),那么对公对私都有好处。(2)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14.①听从魏征的建议没有去封禅;②听从魏征的建议没有惩治刘仁轨;③听从刘仁轨的建议暂停狩猎。〖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贞观初年的时候,陛下一心节俭,不倦怠地求谏。近来则营建修缮之类的事渐渐多起来。行谏都颇觉得触犯圣意,这就是与当年的不同处。“志在节俭”是动宾结构,意思完整,应在“节俭”后断开;“求谏不倦”的主语也是“陛下”,独立成句,其前断开,排除AD;“营缮微多”是“比来”唐太宗的表现,主谓结构,意思完整,后面断开;且“谏者”为下句主语,其前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社’指谷神,‘稷’指土神”错误,正好相反,“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不计其数的赏赐未免让远人产生厌倦心理”错误,原文是“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其中“厌”是“满足”之意,此句意思是“赏赐供给无数,也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少”,稍微;“旬日”,十天;“俟”,等到;“毕”,完成;“济”,帮助、好处。(2)“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距”,通“拒”,把守;“内”,通“纳”,让……进入;“王”,称王。【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抓住题干中“虚心以纳下”来理解,筛选出唐太宗虚心纳谏的事件就可以。由“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事遂寝”可知,唐太宗听从魏征的建议没有去封禅;太宗想要杀死刘仁轨,魏征说“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太宗“悦,擢仁轨为栎阳丞”,接受魏征意见,不但没有杀了刘仁轨,反而提拔了他;由“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上赐玺书嘉纳之”可知,唐太宗听从刘仁轨的建议暂停狩猎。参考译文:贞观六年,文武百官一再请求唐太宗举行泰山封禅大典。太宗说:“你们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朕不以为然,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伤害呢?而且侍奉上天扫地而祭祀,何必要去登泰山之顶峰,然后才算展示其诚心敬意呢!”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太宗也想听从此意见,惟独魏征认为不可。太宗说:“你不想让朕去泰山封禅,认为大唐不安定吗?”答道:“安定。”“四方夷族未归服吗?”答道:“归服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行封禅礼?”答道:“陛下虽然有上述几点理由,然而现在户口没有恢复,国家府库粮仓还很空虚,而且远方夷族首领跟从,这是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并展示我方的虚弱。况且赏赐供给无数,也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几年免除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像这样崇尚虚名而实际对百姓有害的政策,陛下怎么能采用呢?”正赶上黄河南北地区数州县发大水,于是就停止封禅事。十二日,癸丑(初四),太宗与大臣们讨论安危的根本所在。中书令温彦博说:“深愿陛下能经常像贞观初年那样,那就好了。”太宗问:“朕近来听政有所懈怠吗?”魏征说:“贞观初年的时候,陛下一心节俭,不倦怠地求谏。近来则营建修缮之类的事渐渐多起来。行谏都颇觉得触犯圣意,这就是与当年的不同处。”太宗拍掌大笑着说:“确有其事。”辛未(二十二日),太宗亲自过录监狱囚犯,见到应处死刑的人,内心怜悯他们,放他们回家,但约定明年秋季回来就死。于是下令全国的死刑犯人,均放他们回家,等到期限到了的时候赶到京城。贞观七年,上一年放回家中的死囚犯人共三百九十人,没有人监视管制,都按期限自己回到朝堂,没有一个人逃亡,太宗将他们全部赦免。这一年,公卿以下大臣请求太宗行封禅礼的络绎不绝,太宗传谕说“朕有气喘的老毛病,恐怕登高会加剧,你们不必再谈论此事”。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获罪被投入狱中,自恃品秩高,谩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命人将其乱杖打死。太宗大怒,命将刘仁轨押至长安当面质问他。刘仁轨说:“鲁宁当着陈仓百姓却要如此羞辱我,我实在是忿恨至极,而将他杀掉。”魏征说:“陛下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吗?百姓恃强而侵凌官吏,如同鲁宁一样的情况到处都是。”太宗高兴,提升刘仁轨为栎阳县丞。太宗将要去同州狩猎,刘仁轨上奏书说:“今年秋季粮食已成熟,百姓刚收割十分之一二,让他们承担狩猎事,筑路修桥,耗费一二万工力,实在是妨碍农事。希望陛下稍微停留十天半个月,等到粮食收割完毕,则对公对私都有好处。”太宗赐给玺书表示嘉奖他的意见,不久提升刘仁轨为新安县令。(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饮酒(其七)[晋]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其英。泛②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备注〗①裛:通“浥”,沾湿。②泛:浮。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忘忧物”即酒,诗人将菊花泡在酒中制成菊花酒来品尝,想要借此忘却尘世的忧愁。B.“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写诗人有美酒却只能独饮,表达了浓烈且难以排遣的孤独。C.“趋”“鸣”都是动态的,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使周围环境显得更加宁静清幽。D.这首五言诗的语言平淡质朴,融抒情、写景于一体,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真挚的情感。16.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对宁静优美的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秋菊有佳色”写出了秋菊粲然独放的傲霜之色,“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写出日落之时,群动止息,归鸟啼鸣的景象,融进了宁静清幽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②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一二联中“掇其英”“泛此忘忧物”写作者采菊泡酒,借酒忘忧,“远我遗世情”表明作者遗弃世俗的情怀更加深远,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与对归隐的向往。〖解析〗【15题详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错在“表达了浓烈且难以排遣的孤独”,独饮本来容易使人感到寂寞,但五、六两句各着一“虽”字、“自”字,就洗去孤寂冷落之感,“自”字显得那壶儿似也颇解人意,为诗人手中的酒杯殷勤地添注不已。故选B。【16题详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秋菊有佳色”写出了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日,惟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是以动写静、以声写寂的表现手法,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优美,又衬托出作者的闲适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优美的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裛露掇其英”“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抒写了作者面对秋菊佳色,纵情饮酒,遗世独立的情怀更加坚定,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三)名篇名句默写C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被王士禛赞为“雄跨古今”,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三、语言文字运用(2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1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A.度,然后知长短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以无厚入有间道芷阳间行C.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卮酒安足辞 D.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击沛公于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度量/限度。句意:量一量,这样才能知道是长还是短。/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捕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作为限度。B.缝隙/从小路。句意: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缝隙的骨节。/取道芷阳,抄从小路走。C.均解释为推辞。句意: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D.依靠/趁机。句意: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故选C。19.下列加点词古今含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D.技经肯綮之未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古今异义,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B.古今异义,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句意: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C.古今异义,古义:糊涂;今义:一种爬藤植物。句意:可怜我窦娥被官府糊里糊涂地判了死罪。D.古今同义,筋骨结合的地方。句意: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过。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叹为观止,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以王熙凤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______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她果然_____,事无巨细,处理得_______,妥帖得体。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费尽心机,应付自如。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老少尊卑的喜悦。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邢夫人的气,在贾府_______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四十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叹为观止,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B.《红楼梦》不仅在艺术上叹为观止,思想也很深邃,这首先作者表现在善于刻画人物上。C.《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叹为观止,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D.《红楼梦》不仅在艺术上令人叹为观止,思想也很深邃,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才干不负众望井井有条捉襟见肘B.才华不孚众望有板有眼进退两难C.才干不孚众望井井有条进退两难D.才华不负众望有板有眼捉襟见肘2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于是王熙凤不得不从荣国府过来帮忙。B.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C.于是王熙凤不得不跑到宁国府来帮忙。D.于是宁国府不得不让王熙凤过去帮忙。〖答案〗20.C21.A22.B〖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子成分残缺,陈述主语是“《红楼梦》”,“叹为观止”前应加“令人”二字。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故选C。【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第一空:“才华”的意思为“表现出来的才能(多指文艺、写作方面)”,“才干”的意思为“办事的能力”,从后面的语境看,本段文字在说明王熙凤的治家能力,故选“才干”;第二空:“不孚众望”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从语境看,王熙凤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的,故选“不负众望”;第三空:“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语境中指“事无巨细”故应填“井井有条”。第四空:“进退两难”意思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处境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