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2.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资料。3.通过自编自演课本剧,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4.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己于国都意义重大的道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学会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教学难点1.朗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一、新知导入视频“刮目相看”成语意思二、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三、作品介绍《资治通鉴》,294卷。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6朝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内容以“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为主,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四、文体知识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幻灯片10五、相关人物介绍【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据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吕蒙】(178-219)),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巩固小练习(1)司马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2)《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该书是一部______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六、识文辨字卿()涉猎()岂()邪()遂()孰若()七、听朗读划分节奏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八、文意梳理九、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2.故事情节是如何开展的?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3.文章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关于“学”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定,指出“学”的必要性。5.吕蒙当即答应了吗?为什么蒙辞以军中多务。十、精读课文1、孙权是如何劝说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的批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2.文中从哪些方面表现出吕蒙进步之大?结合文句作答。鲁肃语言夸赞:“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具体行动:遂拜蒙母,结友而别。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和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之所以愿意主动与吕蒙结交,是因为鲁肃折服于吕蒙的才华,这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巨大长进。十一、拓展提升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不悦、责备“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言辞恳切2、总结概括三人的性格特征孙权:对部下要求严格、循循善诱、有耐心、平易近人、好学等。吕蒙: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有幽默感等。鲁肃:敬才爱才、真诚忠厚、讲礼节。本课小结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才干,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提高人的品位;读书不只是学生要做的事,参加工作的人同样要读书;人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的品质,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板书设计“非复吴下阿蒙”(惊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酸饮料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纺织带和帘子布的耐候性考核试卷
- 企业形象宣传会议合同
- 管道工程产业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考核试卷
-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干预
- 油料作物种植的农业技术应用与培训考核试卷
- 数图形的学问课件
- 电气安装中的风力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考核试卷
- 青少年安全防护:防溺水与防触电教育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设计
- 铁路雨季三防培训课件
- 暨南大学-萧惠琳-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CNC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 EHS安全培训教育周知卡(机械伤害)
- 贵州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 大班音乐欣赏粤曲《荔枝颂》微课件
- 《肌内注射说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